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 伤仲永教案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而伤仲永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篇议论文,作者讲述了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那个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并由此引发议论,“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这一道理使学生认识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神童”最终变成普通人而感到惋惜。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古代诗词教学”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制定教学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4、让学生懂得要重视后天学习的道理。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教学过程:一、 课文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二、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三、 试读课文: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隶 谒 扳 称 耶l y pn chn y四、研读课文:1、熟读全文,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余闻之也久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齐读一、二段;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采用了议论的形式。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五、课后反思: 第2课时教学目的:1、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2、让学生懂得要重视后天学习的道理。教学重点: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教学难点: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学过程:一、课文分析: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二、 品读课文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归纳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可从两方面体会: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三、拓展练习: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四、语言表达训练:以“由方仲永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市潼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路桥梁维修技术方案范文
- 幼儿托班日常管理操作流程
- 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检查要点
- 常见法律文书模板及应用技巧
- 学生家长会教师发言稿及注意事项
- 2026华西医院成办分院招聘28人(四川)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资阳市安岳县考核招聘教师32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6.《露和霜》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秋季中国南水北调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招聘4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安全生产烷基化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省平山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金斧子银斧子课件
- 海康威视监控设备故障排查与操作手册
- 美国总统选举流程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试题及答案
- 空气能中央热水施工方案
- 2025年初级会计实务(政府会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玉溪市辅警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