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水一中2011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标明。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柔”、“忠”、“义”、“谦”、“贤”、“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b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b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b“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d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 资性不足恃, 日新德业, 当自学问中来。” 故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选自明史)【注】大珰:大宦官。投荒:被流放边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 论:判罪b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俾:使c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执:执行d叩以疑义 叩:询问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杨慎禀性刚直、坚持原则的一组是(3分)( )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 尽斥锦衣冒滥官撼门大哭,声彻殿庭 乃再杖七人于廷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慎知而谨备之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慎为人忠贞,遇事常上书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他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而归。b杨慎经常讲舜典,以此来劝诫世宗不要宽恕张锐、于经等元恶大奸之人的死罪。c杨慎讲究孝道,为继母服丧后才担任原官,闻知父亲生病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又请求归葬。d杨慎自幼机敏,谦虚好学,老年更甚;他博闻强记,著作丰富,被誉为明朝第一。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5分)(2)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长安夜雨 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挂玉:喻昂贵的柴米。8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5分)9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打钩。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定风珠魏继新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袤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骜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日: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日: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愈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愈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迭,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竞被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日: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日: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迭,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选自四川文学)(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小镇人人品的信任。b老者看屠夫杀猪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c老者将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这主要是怕屠夫看出破绽,取走定风珠,足见其老谋深算。d小镇屠夫也是小说的主人公,受小镇淳朴民风的熏染,他为人实诚热情,谦逊爽直,古道热肠,淡薄名利,是小镇人物的优秀代表。e这篇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富有地域文化特色;注重虚实结合,即在民间传说、掌故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新的阐释和含义,结尾令人回味。(2)小说第一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3)小说中的“老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窍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连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b.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c.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d.饶宗颐认为,研究夏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e.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2)阅读第-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6分) (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饶宗颐能“独步中华,独树一帜”,与他“推陈出新”和“涉猎广泛”两方面有关,请结合第段内容,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8分)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b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c民工荒不是好事,但民工留乡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却颇有好处。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守着妻儿在家务工挣钱过日子,这样的团圆对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是雪中送炭。d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中生活和工作数日,为将来在永久性空间站内工作未雨绸缪,中国希望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将独立维护的空间站送入轨道的国家。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专家强调,公共场所戒烟规定远不能解决我国公共场所的烟害问题,国家控烟立法已经刻不容缓,劝阻青少年戒烟也显得尤为重要。b目前我国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除国家要收取17的增值税外,国内零售商又习惯于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进店费、上架费、节庆费等费用,这些费用最终又由消费者来“买单”。c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循环经济模式下购物袋回收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2025-2030律师行业替代性法律服务提供商竞争态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长期激励机制与股权分配模式分析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报告
- 2025-2030律师事务所行业政策法规影响与行业调整研究报告
- 2025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选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于区分服务的队列调度算法:理论、设计与仿真验证
- 环境友好制备方法-洞察及研究
- 经济周期对化妆品品牌策略影响-洞察及研究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特殊教育-洞察及研究
- 2025广东云浮市发展和改革局遴选公务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产品宣传与推广策划表
- 母公司与子公司合同(标准版)
- 2025至2030中国酒店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GB/T 20118-2025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 餐饮服务员工考核评估规定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含答案)
-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 医疗美容设备行业设备租赁市场分析方案
- 金税四期的解读
- (浙江专用)五年(2021-2025)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1 电磁感应(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