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先源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b全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mm2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 参照物是()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3下列四幅图象能反应匀速运动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丁d乙、丁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6在“2014 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 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 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 48左右,人 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7如图所示是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来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5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下降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 c湿衣服晾干 d 雾凇出现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 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 40d加热 5 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 48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11如图所示图甲中缠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是 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s122013 年 12 月 14 日晚 9 点 10 分,“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成功探测器从距月面 15km 处实施动力下降,相对速度从 1.7km/s 逐渐减为 0,持续时间约 12min,探测器在动力下降阶段相对月球的平 均速度是 m/s= km/h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声音输入示波器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 和图 ,响度相同的是图 和图 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 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如图所示,近年来,因广场歌舞声扰民引发的纠纷时常见诸媒体广州将在 2014 年,对广场 舞采取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和限设备的四限条例,四限条例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1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17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 ;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 热三、实验探究题18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 图,实验时用 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 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 间实验中,斜面应保持 (镇“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1)请你将表填完整;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 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路程 s/cm运动时间 t/s平均速度 v/(cms1)s1=80.0t1=2.8v1=28.6s2=40.0t2=2.0v2=20.0s3=s1s2=40.0t3=t1t2=0.8v3= 19如图,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从 85开始,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1234567温度/ 8590939596969696(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实验地的大气压 (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四、阅读题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对潜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30khz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 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 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 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 在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 khz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10s 后它接收到经潜艇 b 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 频率不变,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 s1 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继续监控潜艇 b,突然接到潜艇 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 b 的速度是 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 a、b 的连线上,经 1min 后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 s2为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五、计算题21近年来,某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 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 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 100m 处以 72km/h 的速度驶 过来,如果公路宽 12m,问该同学以 1.5m/s 的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 人,提出三条合理建议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先源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b全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m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题;推理法【分析】解答本题我们需要掌握估测法: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 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为 1.1m/s 左右,5m/s 应该是骑自行车的速度故 a 不符合实际;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在 20cm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为 37,感觉舒适的温度在 23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一张纸的厚度在 0.1mm 以下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 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2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 参照物是()a甲车 b乙车 c路灯 d地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 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 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停在车站上的两辆汽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当甲车开动时,乙车(包括乘客)相对于 甲车(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这辆汽车在后退故选 a【点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 选取参照物;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3下列四幅图象能反应匀速运动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丁d乙、丁【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 图象和 vt 图象根据其本质的不同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甲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t 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表示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st 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 间的比值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t 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在 做加速运动;丁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 vt 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不变,所以丁图反映物体做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图和丁图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 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 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 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的,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解答】解:a、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不合题意 b、声音是靠振动而发生的;振动一旦停止,物体也就不能产生声音了符合题意 c、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合题 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不合题意 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条件与传播、声音的特性,是一道基础题5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 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 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该题中老师觉得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即想让他说话 声音大一些,故老师是要求小明 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三个特征进行分析解答牢记各自的决定因素6在“2014 年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 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 48)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 48左右,人 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汽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解答】解: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故选:b【点评】物态变化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留心观察生活,本题也体现 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7如图所示是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来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下降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 减小蒸发快慢的办法有: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小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由图知: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 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 么冷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两种说法与图 中现象不符故 a、b 不合题意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错,应使人体温度下降故 c 不合 题意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符合图意故 d 合题意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蒸发现象的知识,解题时要会灵活应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问 题同时注意要符合图中所示题意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湿衣服晾干d 雾凇出现【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分析各选项中物质的状态变化,就可得到正确选 项【解答】解:a、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干的过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雾凇出现,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抓住物质 前后的状态变化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 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 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需要放热【解答】解:a、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凝固放热不合题意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液态的小水珠,是液化,放热,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固态的冰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是升华,吸热,符合题意 故选 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正确的判断物态变化,然后结合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判断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 40d加热 5 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 48【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表现为: 晶体有一段水平线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所对应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随加热时间的 增加温度持续上升【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 48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 点为 48,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析图象可知,cd 段已全部变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的初温是 40,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加热 5 分钟时,该晶体处于熔化过程,应为固液混合态,此时的温度还是 48,所以本选项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从图示的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物质的种类(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熔化时间 等关键要将熔化过程与图象两者联系起来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11如图所示图甲中缠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是 0.21 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 20 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要以某 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甲:所用的刻度值的分度值是 1mm,故读数时,应读到 mm 的下一位,故其总长度为 3.10cm1.00cm=2.10cm,铜丝的圈数 10 圈,所以铜丝的直径 d=0.21cm; 乙:停表有大小两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走一圈,小盘的指针走一个,大盘上没小格,即分度值是1s故该停表的读数是:20s 故答案为:0.21;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常见的测量工具的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122013 年 12 月 14 日晚 9 点 10 分,“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成功探测器从距月面 15km 处实施动 力下降,相对速度从 1.7km/s 逐渐减为 0,持续时间约 12min,探测器在动力下降阶段相对月球的平 均速度是 20.83 m/s= 75 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探测器距月面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根据 v=计算平均速度【解答】解:t=12min=720s,s=15km=15000m;因为 v= ,所以探测器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20.83m/s=20.833.6km/h=75km/h 故答案为:20.83;75【点评】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这一点要特别注 意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丁四种声音输入示波器时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 甲 和图 乙 ,响度相同的是图 乙 和图 丙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 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 对比四幅图,可找出振幅相同的和振动频率相同的【解答】解:对比甲乙可看出波出现的个数相同,都是 3 个,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音调 相同;对比乙丙可看出波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响度相同; 丁的波形杂乱无章,表示声音是噪声;故答案为:甲乙;乙丙【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 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产生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传播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 能传声【解答】解:(1)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 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 故答案为:(1)产生;传播(说明:两空中的内容,顺序可颠倒)【点评】运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可做出解答,还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15如图所示,近年来,因广场歌舞声扰民引发的纠纷时常见诸媒体广州将在 2014 年,对广场 舞采取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和限设备的四限条例,四限条例属于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对广场舞采取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和限设备的四限条例,四限条例属于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点评】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真正的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 2.2 ;乙的示数为 1.8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最后读出示数【解答】解: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2; 甲图温度计的液面在 0刻度以下,故温度为:2.2; 乙图温度计的液面在 0刻度以上,所以示数为:1.8 故答案为:2.2;1.8【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温度计是初中物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需要掌握,在学 习中要多加注意17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 熔化 ;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 液化(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 放 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放热【解答】解:冰糕放在碗里,受热会熔化成水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会形成小水珠, 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答案为:熔化、液化、放【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液化现象,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要有所认识 三、实验探究题18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 图,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 秒表 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实 验中,斜面应保持 很小 (镇“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时间 下表 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1)请你将表填完整;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速度越来越大 路程 s/cm运动时间 t/s平均速度 v/(cms1)s1=80.0t1=2.8v1=28.6s2=40.0t2=2.0v2=20.0s3=s1s2=40.0t3=t1t2=0.8v3= 50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变化,即要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速度,故原理为, 所以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解答】解:(1)实验中要测量路程需要刻度尺,测量时间需要用秒表 为了使小车下滑速度不至于太快,以免下滑时间过短不便测量,故在实验时,斜面应保持很小,以 便于测量时间(3)表中,比较三次测量的速度可知小车的速度是越来越大了 故答案为:刻度尺;秒表;很小;时间;(1)50;速度越来越大【点评】测量速度的实验是学生较早接解的一个探究实验,学习时要抓住这个实验的原理来理 解实验19如图,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从 85开始,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温度/8590939596969696(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96 ,说明实验地的大气压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然后根据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进行判断;(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96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沸点是96;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所以此时大气压小于1 标准大气压;(3)根据实验可知,水从第 4min 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96;小于;(3)不变【点评】本题是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主要考查了沸点的概念、沸点与大气压之间的关系,要熟记标 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掌握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四、阅读题2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对潜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30khz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 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 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 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 在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12 khz 20 khz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10s 后它接收到经潜艇 b 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 频率不变,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 s1 是 7500m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继续监控潜艇 b,突然接到潜艇 b 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 艇 b 的速度是 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 a、b 的连线上,经 1min 后潜艇 b 与潜艇 a 的距离 s2 为 8700m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超声是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