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江市民广场方案汇报九江市民广场作为八里湖新区的核心。它不仅是展示九江新区政府形象的城市名片,更是展示国际化九江的一扇世纪之门。九江市民广场位于新区的核心,紧邻八里湖、与体育公园呈轴线景观关系。经过现场的勘察及认真的分析讨论,我们认为应该突出赋予九江市民广场 “天地人和”的主题,在规划设计中思考把握九江三方面的天、地、人的关系:时代九江体现时代发展的九江天时山水九江体现自然生态的九江地利人文九江体现历史人文的九江人和设计技术说明 九江市民广场,东起兴城大道,西至体育西路,南起规划支路,北至前进西路,景观面积约17公顷。九江市民广场“坐南朝北”, 背有“靠山”面朝八里湖,西北、正北及东北三方为北面,气聚大吉,东方略高,谓之青龙抬头,西方之地平厚,如伏虎之势。而“坐南朝北”更是身份尊贵地位崇高的意思。风格定位 九江市民广场行政楼的为现代新古典风格,整体庄重简洁,我们在规划景观设计时力求整体的统一,设计定位为现代风格。设计理念l 将“显山露水”这个杰出的概念融入到九江的城市肌理中。l 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语言“变化的台地以及台地间的瀑布”来诠释“山水”这个概念l 将城市的肌理与“山水”理念的精髓自然肌理相结合l 在喧嚣的都市中最大程度展现自然的活力、自然材质的美感以及自然特征植被的高雅l 用极具设计感的形态,和谐、统一的材质以及现代风格的设计手法与建筑形成呼应。整体设计分析九江市民广场设计中采用对称式布局,并根据场地地形设计为三级广场,由北向南按其功能分别为:标高32米的市民广场,体现时代发展的九江、标高36米的中心广场,体现历史人文的九江、标高40米的行政主广场,体现自然生态的九江。交通分析整个区域设计中,市民广场设计一个主要的广场入口A,4个次要入口B,C,D,E,主楼两侧靠近市政道路设计两个主要的出入口F,G,主楼南侧与城市支路连接,设置有两个通往行政广场的车行出入口H,I,共九个入口。道路交通人车分流,广场车行道路通达,可达行政楼与办公附楼,车行道与广场人行道路分流处理。广场入口A两侧车行道形成单环线的贵宾专行道,日常在市民广场的车道上设置车档,不做一般交通使用,在行政广场两侧设置有贵宾专用生态停车位,日常作为生态绿化花坛。广场西侧待建楼区域车行流线,外来车辆与工作车辆分开管制,工作车辆主要从B入口入,办公进待建楼,车辆左拐进入地下车库,从F出,形成环线。外来车辆主要从F入口入,以地面停车为主,在待建楼西广场形成环线,从F出。C入口日常不做主要交通入口,特殊情况下可缓解车辆交通问题,作为辅助交通。广场东侧待建楼区域车行流线,外来车辆与工作车辆在场地内分开管制,工作车辆主要从G入口入,车辆停入地下车库,从E出。外来车辆主要也从G入口入,右拐进入地面停车场,从E出,D入口日常不做主要交通入口,特殊情况下可缓解车辆交通问题,作为辅助交通。行政广场办公停车主要由G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库解决,行政广场办公行车通行形成环线,并且连接南侧城市支路,有H,I两个出入口。功能、文化分析市民广场主要分为中心的集会活动区、两侧休闲活动区:集会活动区主要以开阔的场地来给予其集会及开展一定活动的功能,充分利用台地高差形成城市主题“山水”文化水景,以其作为背景,体现广场的庄重、大气,中心水景结合LED灯带处理,营造形、影、声、色、光多位一体的景观空间效果。广场内设置草坪及旱喷水景,营造礼仪、公整的入口广场,开阔阳光草坪创造了视觉上的绿色中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的活动区域。大型景观灯柱为市民创造特色灯光和视觉效果体验。 休闲活动区,整齐排列的落叶乔木不仅起到遮荫作用,与贵宾专行道之间利用树阵形成阻隔,而且为广场增添了季相变化的活力。树下的休闲坐凳为市民提供了亲密汇聚的交流空间。由于场地存在较大的高差,自动扶梯的设置可省去无障碍通道所占用的大量空间,以错落丰富的植物层次营造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中心广场主要为检阅舞台区、庆典活动区:检阅区利用台地高差设置检阅观礼台,提供大型政府活动及特别会议需要,背景利用台地设计跌级花坛,与行政广场的绿化相联系, 庆典活动区以简洁的线条铺装方式体现城市肌理,并延伸至两侧的办公附楼。特色休闲草坪为工作人员创造了绿色、休闲的聚会小空间。中心九江文化地雕记载着城市的历史特征,提升了广场的文化内涵,并且与两侧跌级绿化相延续的文化地雕相呼应。广场中心地面铺装设计中,结合现代简洁的线条表现与特有文化元素,同样与“山水”理念结合,表达出具有现代感的历史人文九江。行政广场主要为升旗台礼仪活动的功能区,举行升旗仪式,以及接待贵宾的礼仪活动区。视线分析市民广场面朝八里湖景区,视线通达,于行政楼西侧行政主广场上可俯瞰八里湖,考虑在行政楼楼层中形成观湖视线,建议办公附楼控制高度小于52米,即控制在5层建筑高度,则行政楼3层及3层以上均可俯瞰八里湖景区,视线无阻挡。行政主广场前升旗台按九级台阶,高为1.35米设计,旗杆设计高为19.49米,选择新中国成立的年份数字,具有纪念意义,高度设计在主楼建筑的第五层,以一定的高度、体量感来营造庄严、肃穆的礼仪广场氛围。专项设计景观元素设计 广场景观灯柱设计,以简洁的直线条为主,与整体景观风格相统一,12.4米南侧城市支路、行政广场南入口设计九江市民广场“坐南朝北”, 背有“靠山”。地块南侧有一城市支路横穿山体,势必破坏山体走势及整体空间的完整性,使得原有势态受到破坏,所以设计采用原土回覆,保证道路通行的同时,保持山脊的完整。道路设计山体隧道,设计H,I两个车行出入口,通达行政广场,景观设计利用高差效果设计山体水景,形成山体景观面,丰富行政广场车行出入口 景观空间,。总结八里湖新城区的建成将成为九江的重要标志和名片,九江市民广场的建成将成为九江最具特色的“天地人和”的市民中心,。方案汇报完毕!谢谢!体现时代发展的九江,利用方正的草坪及旱喷水景营造一个礼仪、公整的入口广场。两侧的高大乔木形成的林荫大道是一个欢迎客人的入口通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利用树阵形成阻隔。开阔阳光草坪创造了视觉上的绿色中心,并把城市主题“山水”文化赋予其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的活动区域。大型景观灯柱为市民创造特色灯光和视觉效果体验。充分利用台地高差形成阶梯水景,融入主题文化。整齐排列的落叶乔木不仅起到遮荫作用,而且为广场增添了季相变化的活力。树下的休闲坐凳为市民提供了亲密汇聚的交流空间。由于场地存在较大的高差,自动扶梯的设置可省去无障碍通道所占用的大量空间,以错落丰富的植物层次营造生态自然的绿色空间。夜景亮化设计中,对称的阵列灯柱,体现广场的庄重、大气,中心水景结合LED灯带处理,与“山水”理念结合,营造形、影、声、色、光多位一体的景观空间效果。体现自然生态的九江,其中城市主题雕塑标志了广场的所在,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城市“山水” 文化主题进行升华。以简洁的线条铺装方式体现城市肌理,并延伸至两侧的办公附楼。特色树阵及休闲草坪为人们创造了绿色、休闲的聚会空间。九江文化地雕记载着城市的历史特征,提升了广场的文化内涵。夜景亮化设计中,强调主题雕塑的夜景视觉效果,以现代简洁的线条表现,结合特有文化元素,同样与“山水”理念结合,表达出具有现代感的时代九江风貌。行政主广场体现历史人文的九江,整体景观庄重、正式。以现代简洁的铺装风格填这开放的广场。采用对称、方正的设计手法与建筑形成呼应,利用树阵围合升旗广场,烘托其特殊的地位,注重九江人文内涵的表现。绿色生态空间广场与城市的绿色缓冲区,以自然、丰富的种植方式体现园林城市的特色,并与广场单一、简洁的规则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经济师评审课件模板
- 复习课件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鲁教
- 2025年海南省三亚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学校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办法(2025年试行)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广告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区市场监管局助推文旅产业和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总结
- 强军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交流研讨发言材料)
- 四轮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锅炉专业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舆情大数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报告
- 高三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 上汽大众品牌培训课件
- 铅锌行业规范条件 (一)
- 《礼仪规范教程》中职生礼仪教学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一2024岳阳期末数学试卷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3《民族》
- 创伤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指南(2023版)解读课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施工项目会议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