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检测题(含详解) 苏教版.doc_第1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检测题(含详解) 苏教版.doc_第2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检测题(含详解) 苏教版.doc_第3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检测题(含详解) 苏教版.doc_第4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检测题(含详解)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章末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 )a植物的吸收作用b植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2.校园内的一棵大树在初夏阳光的照耀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3.(2013黑龙江大庆)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森林里却显得格外凉爽、湿润,这与树木的哪项生理活动有关?()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以上都不是 4.(2013江苏南通)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主要通过(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5.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b.散失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c.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d.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6.下列有利于植物叶片快速蒸腾失水的因素是( )a.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增大b.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口径缩小c.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增大d.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口径缩小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组别裸地组草坪组灌木丛组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69.7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8.炎炎夏日,绿地中央比马路中央凉爽,主要原因是( )a.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温度b.马路对太阳光的反射作用较弱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马路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9.下列所示植物特征中,适于在比较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是( )叶变态为叶刺 叶上有蜡质层 叶大 叶小 植株高大 植株矮小 根系发达a.b.c.d.10.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b.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重要作用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通过呼吸作用参与水循环 11.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c.降低叶片温度d.保护叶片不被阳光灼伤12.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13.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b.目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呈衰退趋势c.我国人均森林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d.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在连续多雾的天气里,大白菜叶常会表现出缺钙症状,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减弱,影响对钙的吸收b.蒸腾作用加强,影响对钙的吸收c.蒸腾作用减弱,影响对钙的利用d.蒸腾作用加强,影响对钙的运输15.如果陆生和水生的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的成分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一氧化碳d.水蒸气16.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17.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a.表皮细胞b.叶肉细胞c.保卫细胞d.叶脉细胞18.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生态绿墙上,栽种的众多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了环境的温度。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19.2011年入春以来在某城市的道路两旁移栽了一批大树,要求带冠移栽,为了提高大树成活率,下面是某同学对工人师傅提出的建议,其中不具有可行性的是( )a.浇过多水b.用遮阳网遮荫c.带土移栽d.摘除部分叶片20.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b.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分全部散失掉c.蒸腾作用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表现d.蒸腾作用在晚上比较旺盛21.移栽后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主要是由于( )a.折断了枝叶b.移栽后不适应新的水土条件c.移栽后破坏了部分幼根和根毛d.移栽后生命活动旺盛,植株散失水分过多22.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所示办法中与减轻或消灭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a.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b.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措施c.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d.禁止使用氟利昂23.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a.提供木材b.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调节气候d.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24.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a.合理利用和开发b.兴修草原水利c.营造草场防护林d.将草原改造成农田25.(2013福州中考)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乘公交车出行b节约用电c使用一次性纸制品d爱护花草树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2分)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的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的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做处理,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 。(2)水面上食用油层的作用是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的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一致, 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 原则。(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原因是 。27.(12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据科学家实验:一棵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66.7平方千米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1)树木能吸收大量降水的结构是 ,它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植物能大量吸水的动力来自于 ,这种功能进行的主要部位是 。(3)通过以上资料,你认为森林有哪些主要作用?(至少答出三点)(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好的天然草场之一,以前面积很小。1958年,呼伦贝尔建立了25个自营农场,成为国家垦荒的重点地区,到1962年末一共垦荒19.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滨州铁路沿线,海拉尔市周围、三河道(根河、得尔布干河、答乌音河)两侧、南部边远地区。由于是机械化开荒,开荒的速度快,大面积的草场两三年就变成了耕地。由于地表土壤层薄,地下的伏沙很快就暴露出来。由拖拉机牵引的双轮双铧犁,能够翻地3040厘米,在土壤层薄的地方,竟把地下的伏沙翻出来。在风力作用下,很快就在田间出现了风蚀现象,出现了风蚀坑和流动沙丘。例如拉布达林农场,开荒不久田间就出现了厚达32厘米的粉沙。哈达图农场,田间出现了流动沙丘。据1982年调查,沙丘高达515米。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此后即变成了呼伦贝尔沙地。(1)呼伦贝尔以前的植被类型是 ,组成该植被类型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 植物。(2)呼伦贝尔现在的植被类型是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 。29.(14分)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在做了“采集和测算空气中尘埃粒子”实验后,提出了“不同的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数量是否一样多”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取3片背面标有格线(如下图甲所示)、正面涂有凡士林的载玻片,分别放在标13号的培养皿中,盖上培养皿盖。第二步:第1位同学携带1号实验器具到树林,第2位同学携带2号实验器具到公路旁,第3位同学携带3号实验器具到教室外阳台,并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第三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并计数测算尘埃数量。(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你认为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实验假设是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在实验的第二步中,设计了“约定同一时间打开培养皿盖,20分钟后盖上培养皿盖,带回实验室”,其目的是 。(3)该实验采用了“五点取样法”测算尘埃粒子数,请你用笔在图甲中划出所要观察和计量尘埃数的区域。(4)图乙是根据实验测算数据绘制的柱状图,由此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环境空气中尘埃粒子的数量 。(5)该实验在三个不同的环境中只放了一套实验器具,你认为这样是否科学? 。(6)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车辆能污染空气”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源于把 号实验视为对照实验。根据这一结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c2.b 解析: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在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白天有光照,可以进行光合作用。3.c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蒸腾作用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故在炎热的夏日,树林里格外凉爽湿润。4.c 解析: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的水分有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海洋水和陆地水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发出的水分在空中形成云,通过降水返回地表或海洋。一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有一部分流入海洋,这样循环往复,形成生物圈中的水循环。5.c 解析:对于植物而言,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保证各器官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要,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6.a 解析: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可以加速蒸腾作用失水。7.a 解析: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影响、改变环境。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洼,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a项正确;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b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c项错误;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d项错误。8.a 解析: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散失水分,也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同时提高大气的湿度。9.a 解析:干旱环境缺水,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必须能够尽量多的吸收水分,同时尽量少的散失水分。10.d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氧和水等物质的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植物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碳氧循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综上所述,a、b、c项叙述正确,d项叙述错误。11.b 解析:移栽树苗时会损伤一部分根,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如果此时蒸腾作用还是很强,就会使植物缺水,影响移栽树苗的成活。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可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12.b 解析:大气中的水分通过降雨回到地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降到地面的水,通过导管输送到叶片,最后通过蒸腾作用又散失到大气中。由此,水分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界形成了一个循环。13.d 解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只是人均水平比较低。14.a 解析:蒸腾作用通过叶片散失大量的水分,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连续多雾的天气,空气湿度大,影响了蒸腾作用的进行,因此,也影响了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从而导致大白菜缺钙。15.a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如果植物大量减少,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不到处理,含量急剧增加。16.a 解析:根冠主要起保护作用,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a项错误;木质部中的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中的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b项正确;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用于蒸腾作用,c项正确;蒸腾作用散失的水,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项正确。17.c 解析:叶片的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这对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可以调节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18.c 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环境的温度。19.a 解析:多浇水固然可以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水量太多会使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根部呼吸作用的进行。20.a 解析:植物通过根吸收到体内的水分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自身利用,其余的都散失掉,但蒸腾作用并没有把体内的水分全部散失掉。植物的蒸腾作用并不仅仅在夏天才能进行,在秋天落叶之前,以及春天长出叶片之后,都可以进行。在没有光照的情况下蒸腾作用也可进行。21.c 解析: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植物时会不可避免地损伤部分幼根和根毛,使根吸水能力下降,造成植物萎蔫。22.d 解析:保护好现有森林,大力植树造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营养物质;矿物能源的燃烧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治理大气污染,研究把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等措施都可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氟利昂的使用可以导致大气上层的臭氧层破坏,使紫外线辐射增加,但与温室效应无关。23.a 解析:提供木材是森林在人类利用方面的,不属于保护环境的范畴。24.d 解析:将草原改造成农田会减少草原的面积,同时还有可能使草场退化、沙化,破坏草场。25.c 解析:大气中碳氧平衡的维持主要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实现的。当二氧化碳排放量过高时,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或破坏植被的做法都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项使用一次性纸制品会增加木材消耗量,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