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doc_第1页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doc_第2页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doc_第3页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doc_第4页
(中考全景透视)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考纲要求】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3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5.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6.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7.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8.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命题趋势】 溶液这部分内容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有关溶解度的图表分析,以计算形式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基本操作以探究题的形式考查,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混合物质的提纯或分离方法常综合在一起以填空题形式考查,单独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一、溶液的概念【例1】例1 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氢气c蔗糖 d汽油解析: 溶液、乳浊液、悬浊液都属于混合物,而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的、稳定的,其他两者均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氢气难溶于水,无法形成溶液;泥土与水混合,放置一会儿,会出现沉淀,形成悬浊液;汽油与水混合,会出现分层,形成乳浊液;只有蔗糖与水混合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答案:c 方法总结:本题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所学化学知识,重点考查溶液的概念。此类命题方式已普遍呈现在各地中考试卷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区别和联系的掌握情况。考点二、溶液的组成【例2】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解析:a.均一、稳定的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错误;b.溶液中可同时溶解多种溶质,如糖盐水,溶质有糖和盐两种,错误;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错误;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正确。答案:d方法总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和汽油等。考点三、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例3】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吸收热量的是( )anh4no3固体b生石灰 ckoh固体 d苛性钠 解析: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吸收热量,正确;b.生石灰与反应,放出热量,错误;c.氢氢化钾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错误;d.苛性钠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错误。答案:a 方法总结:常见溶于水吸收热量的物质有: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等,常见溶于水吸收热量的物质有: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等,反应放出热量的有:生石灰与水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燃烧,反应吸收热量的有:碳与二氧化碳反应。考点四、乳化和乳化现象【例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解析:a.汽油能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错误;b.酒精除碘是因为在碘能溶于酒精,错误;c.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是因为洗洁精有乳化作用,正确;d.用刷子刷除污垢是使污垢变成小颗粒随水流走,错误。答案:c 方法总结:乳化是乳化剂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 ,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特别注意用酒精除碘,汽油除油污、除油漆利用的是汽油的溶解作用不是乳化作用。考点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例5】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序号温度/水的质量/克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281041428106146010818a. 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 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c.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解析:a.通过对比可知,28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g,正确;b.对比可知,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正确;c. 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相等,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d. 中8g硝酸钾全部溶解,但不一定达到饱和,故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答案: d方法总结:溶液是否饱和,如果有固体剩余则一定是饱和,如果没有固体剩余分两种情况:恰好饱和或不饱和。考点六、溶解度【例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答案:b 方法总结: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是: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揭示的是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关系,通过溶液的质量溶质+溶剂也能求出溶质与溶液或溶剂与溶液的关系。考点七、溶解度曲线【例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g a物质和b g 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解析:分析题给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b g,根据题设推知t1时,a物质溶液不饱和,b物质溶液饱和,则选项a、b错误;t2时,b物质溶解度小于t1时溶解度,故升高温度后会有部分溶解不了的b物质析出,因此t2时b物质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答案:d 方法总结:对溶解度曲线知识的考查已成为各地中考命题的主旋律,是逢考必出的知识点。溶解度曲线包容的知识多,内容广,考查学生根据曲线获取新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的理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是我们学习的难点。解题关键一是明确溶解度概念;二是根据曲线明确题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情况;三是会根据曲线查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概念确定溶液是否饱和;四是知道析出固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考点八、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例8】现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 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4.4 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2 g。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并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进而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 g(34.4 g2 g)1.6 g。(2)设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2h2o2o22h2o 68 32x1.6 g解得x3.4 g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10%方法总结:有关溶液的计算,特别是溶液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已成为各地中考普遍采用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对题给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以及能否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格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准确完成解题。考点九、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例9】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1)需硝酸钾_g,需水_ml。(水的密度是1.0 g/cm3)(2)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_、_和_;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_、药匙和胶头滴管。(3)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他操作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填“”“”或“”)1.4%。解析:此题以农业高新科技无土栽培为载体,以配制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进行综合命题。涉及配制步骤、实验仪器、实验误差分析等基本实验知识与技能。考查学生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所设计的问题比较基础,学生比较容易作答,可谓“高起点、低落步”。(3)若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比量筒内实际液体体积偏大,即量筒内水的体积实际取少了,则溶液的质量减少,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答案:(1)2.1 147.9 (2)计算 称量(量取) 溶解 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3)方法总结 :1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1)从计算错误角度思考:水多了;溶质少了。(2)从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角度思考:天平未调零;砝码破损;天平读数有问题;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了;左盘放纸片,右盘没放纸片等。(3)从用量筒量取液体溶剂角度思考:量取时,仰视读量筒刻度。(4)从转移药品角度思考:烧杯不干燥或烧杯有水;量筒中的液体溶质未全部倒出;向烧杯转移固体溶质时,有一部分溶质洒落烧杯外; (5)从药品的纯度角度思考:溶质中含有杂质。2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1)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2)调零时,游码未调回“0”刻度;(3)量取溶剂时,俯视读量筒刻度。【经典考题】1【2014年重庆市】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啤酒 b 酸奶 c 矿泉水 d可口可乐答案:b2【2014年上海市】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大理石答案:b3【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答案:b4【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答案:d5【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答案:b6【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 7【2014年安徽省】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答案:b8【2014年江西省】右图是x、y、z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x yz byzx czyx dxyz 答案:b 9【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答案:c10【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b10.2%c10.8%d19.6%答案:a11【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室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 b用量筒量取900ml 的水 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答案:c12【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都静止不动d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工具答案:c13【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答案:d14【2014年福建省福州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5.0g蔗糖 b用量程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c溶解蔗糖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答案:b15【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同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 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答案:b【模拟预测】1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碳酸钙和水 b.冰和水 c.味精和水 d.植物油和水2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10ml量筒 b烧杯 c玻璃棒 d天平3.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