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后训练.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后训练.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后训练.doc_第3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课后训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1、2、3、5、7、8、9、1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6、10、11、12、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14泉州模拟)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12题: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2.单位面积土地植物年截留总量最大的是()a.刚果盆地b.西西伯利亚平原c.华北平原d.印度半岛解析:1.c2.a第1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第2题,年降水量越大、森林覆盖率越高,单位面积土地植物年截留总量越大。(2015宁夏大学附中质检)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20多年后,人们发现: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壤肥力持续下降;下游土壤盐碱化面积扩大;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质恶化;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海岸线内退根据材料,回答34题:3.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哪一要素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4.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的一系列现象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b.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c.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d.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解析:3.c4.d第3题,材料中所说的这些现象,是由于埃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改变了水文要素。第4题,埃及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引发土壤肥力的变化、水质的变化和海岸线的变化,说明地理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2014南通市三模)2014年4月13日1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前进镇发生森林大火,过火面积约1 000亩。下图为攀枝花市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山高谷深,开发利用难度大夏季水热组合好,森林生长快自然灾害频发,人口迁出多在建水电站规模大,森林保护好a.b.c.d.6.该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一现象体现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相似性b.差异性c.开放性d.整体性解析:5.a6.d第5题,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西南林区,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开发利用难度大,原始林区保存的较好,森林覆盖率高,对;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组合好,森林生长快,对;自然灾害频发,会造成植被破坏,错;在建水电站规模大,会淹没或破坏某些地区的森林,错。第6题,森林火险等级高低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主要与气候的季节变化有关,说明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014玉溪三模)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下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8.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弱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度扩展解析:7.c8.b第7题,矿产来自岩石圈,矿产开采对水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a错;排放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会加剧气候变暖,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氯氟烃化合物,b错;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c对;表示动植物遗体变为煤炭、石油的过程,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d错。第8题,太阳活动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基本没有关系,a错;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故b正确;石灰岩地貌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侵蚀作用增强,c错;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加剧全球变暖,则亚寒带针叶林向较高纬度扩展,d错。(2015高州质检)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回答910题:9.图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加a.b.c.d.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解析:9.b10.a第9题,由图可知:表示土壤水增多、表示植被覆盖率增加、表示库区蒸发量增大、表示蒸腾加强。第10题,修建水库一方面使得库区土壤水分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使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水面增大,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该图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11.(2014惠州质检)马莲河流域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据图可推断()a.前期由于增加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b.中期马莲河径流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d.三个时期生态经历退化恶化持续恶化的过程解析:c读图,前期耕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a错;中期森林、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增多,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会逐渐增大,b错;近期耕地面积减少,森林面积增加,说明在退耕还林,所以生物多样性可能在恢复过程中,c对;在三个时期生态经历优化退化好转过程,d错。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请说明a地区气候及其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15分)(2)分析b三角洲近年来萎缩的主要原因。(11分)解析:第(1)题,a地区气候影响要从对河流、植被等其他因素方面回答。第(2)题,b三角洲为尼罗河三角洲,近年来萎缩与阿斯旺大坝修建有关。答案:(1)a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影响:河流稀少,流量小;荒漠植被;沙漠广布。(15分)(2)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输入到下游的泥沙减少;沿海波浪的侵蚀。(11分)13.(2014长春市四模)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 000平方千米,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图2)。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材料三图1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1)据图1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4分)(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可能原因。(8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8分) 解析:第(1)题,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河流)、植被;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结合地理位置、等高线、河流等信息即可判断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2)题,题目明显提示“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貌多溶洞和漏斗,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可用于回答“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不冻”说明温度较高,题目中所给的提示“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说明该处可能有温泉出露。第(3)题,考虑湿地对其他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即可;重点分析湿地对气候、河流、生物的影响。答案:(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总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