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五组).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五组).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五组).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五组).doc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五组).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2013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五组)一、 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9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走进初三,压力铺天盖地而来,唯有恪(g)尽职守,方能从容考场。 b、晨光熹微,教室已响起书声朗朗,正如万物沐浴阳光,我们正在汲(j)取营养。 c、正午时光,老师的强聒(gu)不舍映照着我们的辘辘饥肠,哪怕是再精彩的演讲也止不住向往食堂流浪的饭香。 d、月色影窗,陪伴着我孤单苦读的模样,狡黠(ji)的灯光故意把我的身影拉得老长,让人不禁跟奋斗的路产生联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骈进 要决 亵读 黎民百姓 b、忐忑 藻饰 陨落 媚上欺下c、凭吊 灵柩 诓骗 心无旁鹜 d、睿智 凌驾 伦理 怒不可呃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3分) a、演算一道数学试题,如果能有吹毛求疵的态度,那枯燥的数字说不定也会呈现出它艺术的美感。 b、阅读,最忌断章取义,要观其大略,联系前后文,才能正确理解文章之内涵。 c、政治书上的说教般的术语读来往往味同嚼蜡,但假如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就生动有趣多了。 d、历史带给我们太多深刻的教训,但现实的种种事情似乎又在重蹈覆辙。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也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因推敲细思。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c、傅雷在信中告诉儿子,要坚强面对人生中的失败,不论多少过分的谀词都不要理会。 d、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新科学家杂志网络版周一评出了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10本科普图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霍金的时间简史等纷纷上榜。 b、“中国好声音”宣传组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第二季“好声音”不论是四位导师,还是浙江卫视这一播出平台,都不会换。 c、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在夺冠后没有对那些曾经质疑和抨击过他的人们予以回击,反而显得非常淡定和从容。 d、由于今年颁布实施的重大节假日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景区降价,又恰逢超长8 天假期,国庆旅游市场比往年更加火爆。 6、自然万物,充满情趣,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很诗意的故事呢。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一样自然事物,并与其它事物建立有情味的联系。 (4分) 示例:露珠,是河流写给乡村的信。河流太思念乡村,就借空气将自己蒸腾的热情凝为晶莹的露珠,托辛勤的风捎过去,洒落在田间草隙,悄悄在乡村的耳畔细语。 _7、综合性学习(10分)泰戈尔曾说“错误是真理的邻居” ,初三的我们更是要不断地从改正错误中来获得进步。初 2013级组织了一次以“不怕错误,勇于挑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阅读下面展板上的三则材料并完成相关试题。 材料一:河南文科高考状元于成亮,说起考取高分“法宝” ,首先归结为注重用错题本纠错。他说,如何不让错题再错,或尽量减少差错,是学习不断进 步的诀窍之一。而错题本,就是打开这个诀窍的一把“金钥匙” 。高中三年下来, 他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科错题本就有十几本。 材料二: 汉武帝晚年的轮台罪己诏, 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为太子刘据平反, 并表示要爱护百姓,休养生息,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用书面形式公开承认自己错误 的皇帝。 材料三:有这么一个小镇,小镇里的居民不工作。不是他们不愿做,而是镇长规定做错了事就要重罚。居民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眼睁睁地盯住那些工作的人,因为发现了他们的错误可以举报,有重赏。渐渐地, (1)第三则材料没有完整,请根据它前面的内容合理想像,用两三句话补充完整。 (3 分)_(2)阅读了展板上的三则材料,你从这三则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3分) _(3)学习了材料一,我们也为自己准备一个语文错题本,请先为它取一个文质兼美的名字_ 。然后再题写一幅对联激励自己。现在,老师根据材料二给出了上联,请你根据材料一来拟写下联。 (4分) 上联:昔武帝认错立千秋功绩下联:_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6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 1 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 (温庭筠江南春) (2)浊酒一杯家万里,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问渠那得清如许,_。朱熹 (观书有感)(4)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6)今夜偏知春气暖,_。 (刘方平月夜) (7)莫道不消魂,_,_。 (李清照醉花阴)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题。 (16 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患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纸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目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9出师表的作者是_,字_,三国时蜀国丞相。表是古代向帝王_的一种文体。(3分)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 ( )(2)陟罚臧否( )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_(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12结合选文说说当时蜀国面临怎样的形势?作者分析形势后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5分)_三、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题。 (21 分) 沉船之前(1)甲板上,四位音乐家仍然在演奏着,曼妙的音乐伴随着宁静的夜以及四周惊惶奔突的人群,成为一组极为特殊的生命交响曲。 (2)一曲终了,四个人同时停了下来。 (3) “结束了。 ”其中一个说。 (4)华莱士放下颈上的提琴,对另外三个人说: “今晚与诸位在一起演奏,我感到非常愉快,祝各位晚安。 ” (5) “华莱士,也祝你晚安。 ”三个人同时说道,然后拿着琴,各自散去。 (6)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该走向哪里,四周都是慌乱的人群,这艘船上,已经没有宁静的乐土, 走向任何地方, 都只可能是同样的结局。 他们感到茫然无措, 怀中抱着他们的琴,却不知道自己的脚该向哪里落下。 (7)华莱士并没有走开,他仍然站在那里,似乎对自己的处境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任何的努力,都只可能是一样的结果,他更愿意站在这里,与音乐之神在一起。 (8)他再次举起了提琴,将琴托在下巴上,抬起右手,搭弓上弦,独自演奏起来,那动人的音乐声再次在夜空中响起,混杂在无望地四处奔跑着叫喊着的混乱的声音之中,渐渐向远处传开。 (9)另外三位音乐家听到了这声音,纷纷驻足,转过身来,相互看了一眼, 然后又慢慢走了回来。他们加入合奏之中。 (10)在他们的身后,是头等舱的大厅,那里面也是混乱不堪,人们奔跑着,很想找到一处安身的地方,但似乎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感到安全。 (11)老爵士班杰明古咸由侍从陪同着,从楼上顺阶而下。他头戴着礼帽,拄着手杖,身穿晚礼服, 颈上挂着一条洁白的丝巾, 脚上的皮鞋被擦得油光锃亮。他的女友欧拔蒂已经坐上了救生艇,他却被留在了泰坦尼克号上。(12)一名侍者走向他,将一件救生衣递到他的面前,十分恭敬地说道:“古咸先生,这是你的救生衣,请您穿上。” (13)他站在楼梯上,平静地对那名侍者说: “我是一位绅士,任何时候,绅士都应该衣着整齐。我想喝点白兰地,请帮我拿来,好吗?” (14)那名侍者知道无法劝说他,也只好任由他了。 (15)侍从搀着他,走到大厅的一角。 (16) “不必出去了,我们就站在这里吧。”他对侍从说。 (17)侍从见旁边有一处比其他地方都高,就建议他站到上面去。 (18)古咸爵士神态安详地走了过去。 (19)侍者为他端来了一杯白兰地。他接过来,彬彬有礼地说道:“谢谢你。 ” (20)老史密士一直都在四处走动,自从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差不多已经过去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应该是上帝对这艘船上每个人的恩赐。老史密士已经察 看了整艘船上被水淹的程度。目前,除了船的尾部以外,前半部几乎没有任何一 间舱没有进水,整个船头已经被埋进了海中。 (21)这是最后时刻了。他对自己说。 (22)很快,水的巨大压力会将船上的所有木板挤破,水会从任何一个可以渗入的地方疯狂而来,整艘船下沉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23)现在,是我回到驾驶舱的时候了。老史密士默默地说道。他知道,如果再晚行动一步,他可能再难以走进那里。 (24)船向前倾斜。他向前走时,有一定难度,但这一点困难,并不能困住他这个老水手。他慢慢地向前走去,终于到了那扇熟悉的门前。他正了正自己的船长帽,又扯了一下制服,推开门,跨进去,站到了里面。 (25)驾驶舱已经有了很深的水,所有的仪表全部淹在水中,似乎在向他倾诉着心中的不甘。平日航行时,这里是何等的紧张和热烈,但现在,这里空空荡荡,偌大一间驾驶舱里,仅仅只有他一个人。周围非常安静,除了海水肆虐的声音, 他再听不到任何别的声音。是的 ,一切都离他远去了,整个世界乃至整个生活,都被他关在了门外。他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将在这里完成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航行。(26)他的最后一次航行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但他却不能让自己悲剧地活着,他要与这最后一次航行一起成为永恒。作为船长,他别无选择。 (27)在驾驶的前部,还有一间小房子,那是属于他的位置。他涉着齐膝的水,慢慢向前走去,到了船长室前,摸索着跨上了几级阶梯,然后推开门,走了进去,转身将门锁上。 (28)船长室虽然比下面的驾驶舱略高一点,却也有了浅浅的海水,并且,海水正在从他刚刚关上的那扇门的缝隙间泄出来。他走近方向舵前,目视着前方,那里是一排玻璃窗。以前,从这里可以看清前面的甲板以及甲板上走动的客人,但现在,他的前面只是一片海水。 (29)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了一种空前的安宁。但他知道,时间正在悄悄的流逝,许多的人正在很快地却也是悄无声息地走向生命的尽头。那是大西洋的底部,是永久的无边无际的黑暗。 (30)历史会为这一天哭泣吗?老史密士不知道,但他知道此刻的自己却是欲哭无泪。 (31)突然,他的周围传来了木板破碎的声音,那看起来柔弱无骨的海水,正以无法估量的巨大力量挤压着这间驾驶舱的木板。那些木板根本不可能抵御水的攻势,它们很快就会被彻底打败。 (32)果然,紧接着破碎声之后,是轰然的断裂声。接着,前面所有的玻璃全部都在同一时间破裂,巨大的水柱从四面喷射而入。 (33)不,我不能被这肆虐的海水打倒,就是死,我也要站着死。 (34)老史密士最后对自己说了一句话,他猛地抓住了面前的方向舵,稳定了自己的身子。海水向这间驾驶舱发动了全面进攻,四壁传来一次又一次爆裂声, 海水从四面倾斜而下,仅仅只是几秒钟,便全部充满了这里。 (选自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13.请用一句话描述文中故事发生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5 分) _14.文章刻画最多的是老船长,你认为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的内容作答。 (4 分) _15.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 分) (1)曼妙的音乐伴随着宁静的夜以及四周惊惶奔突的人群,成为一组极为特殊的生命交响曲。 _(2)他的最后一次航行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但他却不能让自己悲剧地活着。 _16.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他头戴着礼帽,拄着手杖,身穿晚礼服,颈上挂着一条洁白的丝巾,脚上的皮鞋被擦得油光锃亮。 _17.文章节选自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手法,比如整体或者局部都隐含着对比,请按下面的示例再写出文章中另外的二处对比写法。 (4 分) 示例句式:环境的凶险 与 人物的从容 对比,展现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 (1)_与 _对比,_(2)_与 _对比,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3题。 (19 分) 文章应“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绵密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其实,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贵含蓄蕴藉,忌直白僵硬。文章应于含蓄中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不知不觉中打动读者,在含蓄蕴藉中自然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不忌讳直接抒情,但如果感情过于直露,语言也就显得单调,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之意。我国古代的诗文大都以含蓄蕴藉取胜,古代的作家也都善于借助客观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胸襟抱负。如杨万里小池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歌借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清新小巧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闲适自得之情。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并没有写自己的羁旅情愁,而是巧妙借助“月落”、“乌 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等形象,勾画出一种幽寂、迷蒙、清冷 的氛围,表现了游子飘离之感。我们写抒情类的文章也是如此,要善于撷取自然 和社会生活中典型的形象,巧妙组合,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文章不能一味说理,如果能借助生活的细节或自然现象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会更加生动形象。朱熹的读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巧借“源头活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再如拿来主义一文,鲁讯先生在谈到民 族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时,并没有说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而是把文化遗产比做大房子,把精华部分比做鱼翅,把糟粕部分比做烟灯、烟枪、姨太太等,把历史虚无主义者比做烧毁大房子的昏蛋,把盲目排外者比做欣欣然走进大 房子的孱头,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文化遗产继承观。 我们现在写文章存在这样一种错误倾向,认为文章选材越大越好,这是非常错误的。大的题材,宽泛无边,我们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写起来容易大而不当、空洞无物,流于套话连篇。所以写文章应善于挖掘自己身边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真情实感中,传达出文章的中心。如鲁迅先生通过一件小事就严肃解剖了自己,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朱自清先生通过背影就写出了父亲的高大形象,让我们理解了至大至柔的父爱,这些事例都表明文章选材不在大小,贵在以小见大,润物于无声。(选自读与写) 18文章开头引用杜甫的诗,其作用是_(3分) 19阅读第段,请以“文章含蓄应善于_”的句式概括每段的观点。 (3 分) (1) _(2) _(3) _20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4分) _21文章第三自然段说“文章不能一味说理,如果能借助生活的细节或自然现象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会更加生动形象。 ”现就请参照示例,你也创作一个比喻 来阐明一个写作的道理。 (3分) 示例:正如无声细腻的春雨更能滋润万物,含蓄蕴藉的文章更能够打动人。 _22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 我国古代的诗文大都以含蓄蕴藉取胜。 23.古人云: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请针对文章题目:文章应“润物细无声”提出反驳意见,并结合具体作品说出至少一点理由。 (3 分) _四、作文(55 分) 24.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天空无语,运转不息;大地无语,厚德载物;星月不言,朗照黑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沉默可能蕴藏着真爱,宁静可能诉说着深情,无言的细节可能表达着真实的心情 请以“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请你以“温暖”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 600字左右; 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初 2013 级初三(上)第二月检测语文参考答案6、要点所选事物要是自然事物。事物之间要产生有诗意的联系。语言流畅优美。 (只 要自然事物与生活有诗意的联系可从宽给分) 7、(1) 想像合理即可,注意接下来的发展应该是糟糕的。例如:渐渐地,表面上居民们相 安无事,可暗地里都在互相观察,彼此监视。 (2)可以得到的启示有学习中不要让犯过的错误再错,或尽量减少差错,才能更好地取 得进步。要勇于承认错误,这样才能成大器。因怕犯错误而不去做事往往会导致懒惰。 (3)所取名字要求文质兼美,有点韵味,符合错题本特点。示例纠错录 惜错本 。对 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示例“今学子纠错 做高考状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