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14年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 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的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据此回答57题。5北方一些大城市,春季扬沙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就地扬沙所致b城市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导致远程扬沙c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空气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d西北及华北地区裸地面积广大,快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6下列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沙源的是a黄土高原 b河套平原 c西北地区的一些沙地 d城市的建筑工地7减少北方扬沙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快西北草地的开发 b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实行退牧还草,恢复生态c大力提倡支书造林 d实施人工增雨8读右侧“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判断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正确叙述a煤炭消费量比重仍然最大b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与煤炭持平c可再生资源的消费比重没有变化d核电、水电的消费比重都是负增长读我国某区域湿地转化情况统计表(正值表示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面积减少。单位:hm2)完成910题。转换来源 湿地类型早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梁489-7023548海涂43-155-2027017627水库、池塘25657-33-2115694926水田76-793-1053009哪种转换来源使各类湿地都增加 a旱田 b城镇用地 c工矿用地 d草地10表中数据显示该区域a海涂在减少 b湿地面积增加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生态环境恶化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1112题。1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1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b1112月c12月 d45月13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思考: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 a原料、b市场、c劳动力 ba劳动力、b市场、c劳动力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 da市场、b政策、c交通读“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417题: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1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16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17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读图,回答1819题。18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19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等高距为 200m。完成2021题。20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b c d21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读下图,回答2223题。2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a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c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23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c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2425题。24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25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 350米和200米 b300米和250米c300米和350米 d200米和300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图的等高距为150米,q点高海拔为200米。完成2628题。26若q点气温为20,按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p点气温为a 191 b 182c 173 d 21827 图中序号所示四个地点,不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 b c d 28 关于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类型多样,土壤肥力高 b 水、热配合好,没有农业气象灾害c水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d 生物品种丰富多样,产品产出能力高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2930题。29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可知a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b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c两海域中洋流都是在盛行风吹拂形成da、b所在区域的河流分别是密西西比河和印度河30乙图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自然原因是受印度洋暖流影响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a b c d近些年来,日本粮食自给率一直低于50,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12年8月10公布了日本2011年度(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粮食自给率为39%,与2010年度相同。但在日本政府高价津贴、消费者高价支付及阻止外来大米进口的背景下,日本稻米却能够实现自给。读该国地形及相关信息图,完成3132题。31日本粮食自给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多山地、丘陵,平原少 c河流短小,水源短缺 d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32与泰国相比,日本水稻生产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廉价劳动力丰富b农业科技水平高 c土地地租成本低d国家市场份额大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334题:33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粮食作物,它是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椰子34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新加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经济迅速发展。据此回答3536题: 35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a领土狭小,人口稠密 b位置优越,港口优良c资源贫乏,位置重要 d粮食和淡水靠进口36新加坡不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航运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右图为东南亚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3738题。37图中p点的地形及群岛所在的板块分别是a海岭、太平洋板块 b海沟、亚欧板块 c海盆、美洲板块 d大陆架、印度洋板块38q群岛的北部与南部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面状况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3940题。39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 b c d40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第ii卷(综合题 共40分)41阅读材料一和二,完成下列各题。(10分)材料一 下图是南亚地区水系分布和主要国家轮廓简图和印度的气温降水图。 n水库河流r河材料二 据中新网2008年5月5日报道,印度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当天有3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人。(1)根据材料一“印度的气温降水图”判断,印度属于 气候,该类气候成因除了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外,还与 有关。(2分)(2)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地;判断地的自然带类型。(2分)(3)请分析印度南部地势状况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4)r河上修建n水库后,分析水库下游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2分)(5)据多年新闻报道,5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右图试分析其原因。(2分)4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科学网2006年9月5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绿色和平呼吁印度尼西亚政府停止在脆弱森林环境中的一切土地开荒,终止恶性循环。绿色和平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同时也是造成火势急剧恶化的根本症结。“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 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 _、_ _。(3分)(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 _特点, 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 _。(3分)(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2分)(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2分)43读下图 “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资料:四川省已有大小服装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形成了覆盖西服、时装、休闲装、童装等门类的产业基础。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庞大的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1)我国服装产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多项选择)。(1分)a 交通便利 b 劳动力价格高 c 技术水平高 d 工业基础好(2)试从中、西部与东部的差异,分析服装产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2分)(3)四川省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优势区位条件有(3分)(4)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多项选择)。(1分) a就业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c产业结构调整 d土地利用类型变化44图11为我国某区域图,图12为黄河上游有色金属“走廊”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100多个盐湖,是我国西北盐区的一部分。简述该区域多盐湖的自然原因。(3分)(2)描述甘肃省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3)简述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3分)民勤县历史上曾是“湖泊涟漪、水草丰茂、可牧可渔”的绿洲。但目前已成为我国沙尘暴源地之一和生态特级危机区。为了拯救民勤绿洲,民勤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关闭部分机井、压缩农田面积、推广滴灌技术、进行生态移民”四大措施。(4)针对民勤县政府制定的四:大措施,分别对应说出其实施的目的。(4分)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1-10dbadd cbaab 11-20dabdb aacba21-30cacdc badac 32-40bbcdb dbaac41. (1)热带季风(1分)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1分)(2);(1分)热带草原带(1分)(3)地势:该国南部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1分) 判断依据: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1分);(4)河水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减小(1分);含沙量减小(1分)(5)5月,该国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1分)雨季没有到达,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强,因此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1分)42.(1)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脆弱性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森林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3)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4)破坏原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大规模的农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