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3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4页
(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回答12题。研究区地貌类型海拔(m)大25坡地比例气候特征年降雨量(mm)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km2)治理时间(年)农业发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320173525%温凉湿润863潜在中度51320062010粮食种植红枫湖高原盆地1240145010%湿润1200轻中度25920012010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41041%干热河谷1100中强济林1.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石漠化程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2.对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措施恰当的是()a.以生态恢复为主,如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重点治理强度石漠化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畜牧业为主c.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1.d【解析】鸭池温凉湿润;石漠化等级和坡地比重最高的地区是花江;鸭池是山地,最适宜发展林业,而该地区农业发展模式却以粮食种植为主,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且治理时间最短。2.a【解析】本题考查石漠化的治理措施。治理石漠化最有效的措施是生物措施,以生态恢复为主,如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2016贵州兴义八中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增加下渗a.b.c.d.3.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绿化带高度与隔离车辆作用关系很小;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裸露地面铺设砂石可以减少扬沙天气;绿化带面积过大,可以大量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城市内涝。4.b【解析】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减少了地表径流,正确;大量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正确。(2016广东东莞名校联考)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56题。5.林下经济多采用林菌、林药、林禽、林草牧等模式,很少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主要原因是()a.粮食价格低,经济效益差b.种植粮食劳动强度大,农民积极性低c.林下光照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d.林下水源紧缺,粮食作物生长需水量大6.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5.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的因素。受树冠遮阴影响,林下光照较少,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属于喜光植物,光照不足,限制了其生长;与粮食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关系很小;与种植粮食劳动强度大,农民积极性低关系很小;林下水源较丰富。6.d【解析】本题考查林下产业发展的影响。林下产业的发展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环境污染程度影响很小;林下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的产出,使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2015湖南十三校联考)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平均水深8.0米,它汇集了赣、信、抚、修、饶五水,在湖口附近注入长江;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740平方千米,其平均水深6.3米,汇集了湘、资、沅、澧四水,在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读图回答78题。7.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节能力却远不如面积比其小得多的洞庭湖,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鄱阳湖的库容小于洞庭湖b.洞庭湖的位置在鄱阳湖的上游c.鄱阳湖湖口地势高于长江,而洞庭湖则相反d.鄱阳湖水系比洞庭湖水系水量大得多,抑制了其接纳能力8.对长江的调节作用是鄱阳湖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调节作用最主要表现在()a.大量接纳来自洪峰期长江的洪水b.拦截江西境内诸河洪水,减缓长江汛期洪灾c.在枯水期对长江进行补给,减缓下游旱灾d.调节鄱阳湖地区的气温和降水7.c【解析】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库容大;其原因与洞庭湖位于鄱阳湖上游无关;图中鄱阳湖湖口位置有庐山分布,所以湖口的地势较高,高于长江,而洞庭湖湖口位置低于长江,水位季节变化大,所以调节能力强;鄱阳湖水系水量大,与其接纳长江水的能力无关。8.b【解析】根据上题分析,鄱阳湖接纳长江干流洪水的能力低;主要调节作用是拦截江西境内诸河洪水,减缓长江汛期洪灾;长江枯水期,鄱阳湖水系也进入枯水期;调节鄱阳湖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不是对长江的调节作用。(2016陕西西北农林科大附中期中测试)油橄榄是著名的多年生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盛产于地中海沿岸。其寿命较长,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我国于1964年引进,由于该树种种植条件较苛刻,要求光照充足,冬季气温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因此推广地区不多。读甘肃简图,完成第9题。9.油橄榄树对甘肃适种地区来说,其环境效益主要是()a.减缓土地荒漠化b.减少水土流失c.抑制气候变暖d.减轻环境污染9.b【解析】本题考查植被的环境效益。油橄榄树在甘肃适种地区,属于甘肃南部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油橄榄树的种植,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甘肃南部地区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少;抑制气候变暖;减轻环境污染不是种植油橄榄树的主要环境效益。(2015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适应性测试)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2 m1 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011题。10.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塑造地貌a.b.c.d.11.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功能。湿地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功能。11.c【解析】本题考查植被功能。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某地区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12.“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a.510b.1015c.1530d.354013.“极强度”石漠化出现概率最高的坡向在()a.南坡b.北坡c.西南坡d.东北坡12.d【解析】本题考查石漠化的分布规律及解读图像信息的能力。依据甲图空心三角形图例可知,“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3540。13.a【解析】本题考查石漠化的分布规律及解读图像信息的能力。依据乙图点状图例可知,“极强度”石漠化出现概率最高的坡向在南坡。二、非选择题(共48分)14.(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8分)(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冬季牧场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8分)14.(1)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岩石风化强烈。(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3)破坏可用土地资源,可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功能退化,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等。15.(26分)(2015广东惠州调研)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下图为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水系图。材料二橡胶树适宜生长环境。要素条件温度2030 ,5 以下即受冻害降水年降水量11502500毫米风力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惧强风土壤土层深厚、肥沃的酸性沙壤土水分不宜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排水良好材料三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保护区内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据资料统计,从1991-2007年,区内橡胶园面积增加了960 hm2。(1)分析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8分)(2)分析该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3)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15.(1)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属于热带季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