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3)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3)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3)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3)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3)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选修3)新人教版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何为国学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国学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料积累的丰富,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国学古为今用的任务可能还会不断有所调整和发展变化,在重建国学的过程中出现认识分歧和“百家争鸣”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把包括古典文献、出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祖先的丰厚馈赠保护好,保存下来,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下列说法不属于“国学内涵丰富”的内容的一项是 ( )a.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既可以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也可以是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b.国学内容宏博,仅四库全书总目的“子部”就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c.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了一万三千余种历代中医古籍,因此说国学是“一座山”,没有任何夸张。 d.因为在学术内涵方面,国学和现代学科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因此国学与文、史、哲是并列的一级学科。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它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就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 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它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等。 d.对于国学,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二、 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选自唐才子传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岁通五经 通: 通晓 b.白益傲放 益: 更加 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 开辟 d.后天才赡逸 逸:超过一般5.不能表现李白“傲放”个性的一句是( )a.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b.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c.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d.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 过人,才华横溢。 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 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 折腰事权贵”的人。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 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5分)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8. 诗歌中作者再现了哪两个镜头?这两个镜头说明什么?(5分) 9.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3)空闻虎旅传宵柝, 。 (4)谨庠序之教,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 ,善假于物也。 (7) 履至尊而制六合, 。 (8) 位卑而足羞, 。 (9) ,师不必贤于弟子。(10)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难忘那一缕生命的馨香 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消息传来时,新一轮的冷空气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风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飘飞,路旁的松树、冬青的枝叶也低垂着。 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读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我读得很慢很认真,前后读过三遍,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实的文字平静而低调地叙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从自身出发,对存在的信念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动容。在文章里,他坦承当初的颓废与迷茫,“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平静地回顾当初的心理挣扎,“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他这样阐述自己最初的写作动机,“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他的写作状态近乎痴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像一位邻家大哥把真实的心迹娓娓道来,把真切的心灵感悟与千万读者分享。我与地坛带给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与生命价值的触动,是亲切而深刻真实的。 史先生说: “左右苍茫时,总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于是他过上了“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生活,我对他的全部了解来源于他的文章。读我的轮椅后,我知道他身边有一位不离不弃的守候天使希米小姐,后来,略知他的生平,1951年出生于北京,16岁初中毕业,18岁响应号召去延安地区的清平湾下乡插队。21岁住进医院,从此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28岁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30岁患上严重的肾病,这样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等优秀作品相继面世,由于多年来病痛缠身,史铁生的文学创作从自身经历出发,直面死亡,逐渐升华出对心灵的真正探索和诘问。活着的事、写作的事、病隙碎笔和我的丁一之旅无不深具哲思。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于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对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也是对他本人及其作品最真实最恰当的评价。 史铁生的一生,似辛勤的蜜蜂,默默地把生活的苦难酿成生命的馨香。那些充满睿智哲思的作品,影响了无数的读者,他不屈不挠迎接命运挑战的豁达态度,深深感染了数不清的人。从他的字里行间里,我们看到了高尚灵魂的绝美舞姿,倾听到崇高心灵的歌唱。“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2010年的最后一天,他走了,带着无数读者的眷恋与景仰。他永远在我们身边,那一缕生命的馨香,将继续温暖我们的心灵。11.试分析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6分)答: 12请分析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1)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答: (2)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答: 13依照文本,请分条概括出第自然段中“那一缕生命的馨香”的具体内涵。(4分)答: 14结合文本,联系现实中的具体事例,谈谈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实践给你的人生启发。(8分)答: 第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意。b.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d.由于王熙凤出生于高贵而复杂的大家庭,小时候曾被当做男孩子教养,使她接触广泛,见识丰富。17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阵晨风拂过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 b. c. d.18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_,_;读书,_,_;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19.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平仄不论)。(4分) 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 下联: 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座位号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武威六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选修3模块学习终结性检测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3、4、5、6、15、16、17)题号123456151617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5分) (2)(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答: 9(6分)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3)空闻虎旅传宵柝, 。 (4)谨庠序之教,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 ,善假于物也。 (7) 履至尊而制六合, 。 (8) 位卑而足羞, 。 (9) ,师不必贤于弟子。(10) ,蓝田日暖玉生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11.( 6分) 12.(6分)(1) (2) 13.(4分) 14.(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4分)读书, 读书, 19.(4分)下联: 五、写作(60分)800高一语文必修3模块考试参考答案5.b6.d (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7.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每”2分,“辄”2分,句意通顺1分)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奇”2分,“其”2分,句意通顺1分)8.镜头一:“战士还家尽锦衣”(衣锦还乡) 镜头二:“宫女如花满春殿”(纵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已经把苦难和屈辱忘记,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9.对比。前三句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也可以)10.略11这段文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渲染了一种肃穆凝重的气氛(3分),寄托了作者的哀思。(3分)12 史铁生为了避开现实世界的疾病给自己带来的迷茫、绝望、苦恼等,到地坛去寻找生命的慰藉。(4分) 史铁生通过他充满睿智的哲思的作品,照亮我们日益颓废的心灵世界,使人反省,振作。(4分)13(4分)答 与读者分享的真切的心灵感悟。 从自身经历出发,升华出的对心灵的真正探索与诘问。 追索人的价值和光辉。 豁达的人生态度。 14.(8分)答案要点:人生难免遇到挫折,我们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 我们不仅要有直面挫折的勇气,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点亮别人的心灵。举例要扣住这两点。15.d(a项流言飞语: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b项“趋之若鹜”多用贬义,在此处使用不当。c项“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16.a(b项,“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c“食品”与“方便面”等不能并列d句子成分残缺,删除“由于” )17.a(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后,排除b;句后面应接着描写,第四局空后是句号,可排除c;ad都以句开头,写晨风,后面作描写,似乎可以,但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18. 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19. 答案示例:做人要胸怀坦白(处事应心底无私)附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