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与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与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与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与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与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医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 题 名 称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临床意义与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学 生 姓 名 张勇 学 号 院(系)、年级专业 医学检验系10级医学检验技术2班 指 导 教 师 刘志强 职 称 副教授 2016年 1月 9日I摘 要 本文选用伊宁市友谊医院的100例肝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0例身体健康者建立对照研究组,并对全部对象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检测,以期从生化诊断角度揭示ALT对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肝病病例包括了肝硬化45例,肝癌30例,慢性重症肝炎25例,均为慢性乙肝基础,且HbeAb阳性与HbeAg阳性例数分别为90例和50例,检测结果表明两组的ALT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范围之内,人体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能够有效预测肝病的发生,对肝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血清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重型肝I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and 100 healthy subjects from Yining friendship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100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s, including 25 case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45 cases of cirrhosis and 30 cases of liver cancer,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ree groups of HCC patients were the basi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of which 9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beAb and 50 cases were positive for HbeAg. The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was detected in all the patient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liver disease group in healthy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at is p0.01. Conclusion in normal range, the increase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in human serum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disease, and has a certain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II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前言11 材料与方法21.1 一般材料21.2仪器与试剂21.3 检测方法31.4统计学处理32 结果42.1 各组水平比较 3讨论6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1综述12前 言随着人类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肝病已逐渐上升为全世界最令人头疼的多发疾病之一,并且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健康。2015年,因肝病而丧生的人数已破百万,我国国内罹患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典型肝病的病人数目也连年增多。因此,对肝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1年内存活的几率大约在50-60之间。国内的重型肝炎大多是慢性和病毒性,特别是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导致的肝炎人数达七成。但是,就这些重型肝炎的治疗,还没有比较成功可推广复制的特效疗法,大多都是悉心观察,结合病情特点具体分析后综合施治,目的在于维持机体生命体征并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细胞的继续坏死,并对细胞坏死引发的个体生理、病理改变进行修复。一般而言,临床上多使用白蛋白、腹水、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肝功能Child_Pugh分级指标来衡量病人肝硬化的程度。但这种诊断方式对肝脏本身的储备能力以及肝脏的总体机能状况考虑不周,或多或少具有片面性。而医疗科技的进步逐渐弥补了这一遗憾,尤其是生化检测方式的兴起,给肝病诊断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文针对重型肝炎病例的检测结果,计算了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的比值,来探究其与重型肝炎的关系及预后意义。ALT属于氨基转移酶家族,位于人体的肝细胞浆内,把谷氨酸与丙酮酸转化为丙氨酸与-酮戊二酸是其基本作用。其细胞内浓度是血清内浓度的一千至三千多倍。而但凡有1%的肝细胞出现坏死,血清酶便会多出一倍。这一典型的敏感特征使ALT成为全球通用的衡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生化指标。但这种检测结果也有一个缺陷,就是不具有唯一性,因为很多疾病均可能引致其值升高,不能根据其结果简单推定为引起ALT增加的原因就是肝病。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4年下半年来伊宁市友谊医院接诊的100位肝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罹患肝癌、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的病人各20位,另有重症肝炎病人40位,且均处于25岁-75岁之间,男女比例为27:13。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二者的比值即AST/ALT的区间是0.31,0.8,在因肝癌死亡的病例中,有4例情形严重,AST/ALT值为1.0,且患有真菌与肠道感染,以及肝肾综合症状;其余16例的AST/ALT值处于1.27,2.4之间,这当中2例还有消化道出血现象。1.2 检测方法使用对照研究法进行临床检测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入院空腹抽血采样,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数值,随后就所得数据展开统计、数学处理和深入分析比对。1.3 仪器与试剂本实验采用了四类仪器,分别是:1. 日本进口的奥林帕斯(Olympus)自动型生化分析仪,型号为AU-4002. 超纯水机(艾科浦),型号为AUP-4-150G-23. 瑞士三个全自动型加样仪:MicrolabSTAR、AT2Plus和HAMILTON4. 奥地利的ANTHOSht酶标仪1.4 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3.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作相应处理,并使用 t检验,P0.05说明存在统计意义。2 结果2.1 表1 患者AST/ALT 比值预后的关系病因观察组例数 AST/ALT比值 例数对照组AST/ALT比值 乙肝60 1 51甲肝 5 1 51药物性肝炎20 1 101肝硬化不明原因10 1 105 1 5 11表2 肝硬化 肝癌 重症肝炎 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组别 例数G1G2G3肝硬化206.361.053.531.075.532.03肝癌209.271.657.566.866.030.81 重症肝炎208.326.075.323.224.963.79t 2.822.122.81p 0.050.050.05对上述两组数据的比值作数学分析处理,并使用t检验,其中t=2.846,且P0.01,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差,表明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肝炎已成为医学界的全民公害,其致病因素众多,常见致病源包括病毒、化学毒物、寄生虫以及过量酒精等。这些事物通过对肝细胞的破坏从而对肝脏及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不同程度的损害,进而给病人身心带来各种不适和痛苦,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一般而言,肝细胞内部存在着两种重要的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下简称AST)和谷丙转氨酶(以下简称ALT)。二者的含量较高,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当中,而后者则位于细胞浆当中。两种转氨酶的含量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当肝脏受到的伤害程度较低时,肝细胞膜会受损,但是线粒体仍能够保持其完整。这种情况下,位于细胞浆当中的ALT会主动释放到血液之中;而当病人罹患的是重型肝炎时,细胞膜与线粒体均会受到破坏,那么AST与ALT都会在血液中增多。研究资料显示,AST/ALT在0.3,0.62的范围内时,肝炎预后极佳;而AST/ALT处于1.21,2.25之间时,肝炎的预后极差,绝大多数患者最终都会死亡;当AST/ALT处于0.63,1.18之间时,这一数值和肝炎的预后不构成相关性2。 在本次实验当中,观察组对象凡是AST/ALT1,肝炎的预后均表现出极佳状态。这也许是由于患者的病情发展处在重型肝炎的初级阶段,即肝细胞的受损程度正由中度向重度而过度,此时的细胞功能还没有完全被破坏,因此ALT属于释放到血液当中的高峰时期,而AST也正在上升阶段,AST0.8的患者有更大的死亡风险。在韩国男性人群中的研究发现,AST/ALT比值与与食管癌发生风险相关,AST/ALT2的人有更高患食管癌的风险。因此,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不是两个重复检测,两者相辅相成,是判断肝病进展及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在肝病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中有重要意义。 5 结论综上所述.谷丙转氨酶偏高表明肝脏受到了损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在谷丙转氨酶升高时要注意肝脏的恢复,增强自身免疫力,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 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正常的休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要学会抽空休息,消除疲劳。2. 调节情绪,心情要愉快,在这种压力面前,不要生气,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抗病能力。3. 适当锻炼,避免疲劳,练瑜伽,打坐,打太极拳,游泳等,有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4. 要自觉戒酒,尽可能戒酒,乙肝病毒复制,又重叠酒精性肝病是慢性乙肝走向肝硬化,肝癌的促发条件,也是肝病患者病情加重,难治的原因。5. 合理科学饮食;饮食宜清淡,绿色蔬菜水果富含抗氧化物,利于肝细胞恢复,宜多吃,少吃 辛辣刺激等食物,烧烤,油炸,腌制,油腻厚味,加工类肉食品会增加肝脏负担也应少吃参考文献1汪子伟.临床实验室的量值溯源和测量不确定度估计J现代实用医学,2009,(08)43-442徐捷,黄炳新.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分析J.现代医学,2009,(06)41-433门自起,程长远,陈宏安,张红.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0,(10)81-824李洪利,马萍,黄鹤.某大学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转氨酶检测分析J.中国校医,2008,(065YangL,YangG,ZhouM,etal.Bodymassindexandmortalityfromlungcancerinsmokersandnonsmokers:Anationallyrepresentativeprospectivestudyof220,000meninChinaJ.IntJCancer,2009,125(9):2136-2143.6SiegelR,NaishadhamD,JemalA,etal.CancerstatisticsJ.CACancerJClin,2012,62(1):10-29.7OakCH,WilsonD,LeeHJ,etal.Potential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