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第一讲:照相机的种类、性能分类:传统胶片相机、数码相机一:传统照相机:光圈主要有三种作用:1.控制通光量2.调节景深(光圈大、景深短)3.改变镜头设计制造上某些残存的像差快门的作用:1.控制镜头的通光时间(同光量)2.使静止和运动中的被摄物象清晰3.在日光下使用闪光灯能压暗天空部分的光线二、数码照相机摄影镜头: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摄远镜头、鱼眼镜头、变焦距镜头AV:光圈优先 TV:快门优先第二讲:曝光控制理论1.正确曝光与曝光控制影响曝光量直接因素:快门、光圈、感光度2.(1)等量曝光:1/60sF8 1/30sF11 1/125sF5.6 (2)选择曝光 (3)自动曝光3.括弧曝光: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拍摄对象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有效方法,事实也就是曝光优选法4.重点曝光:逆光曝光5.影响曝光的因素:光源的强度:季节的变化;白昼的变化;天气的变化6.曝光与宽容度 宽容度指感光材料上能够正确记录景物亮度范围的能力闪光摄影1.闪光照明的主要功能:1.在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相当恶劣、 照明暗弱的情况下,用闪光灯来作为被摄体主要照明光源。2.在拍摄环境的光线条件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用闪光照明来弥补光线照明不足作补助照明;3.是在普通的光线条件下,拍摄高速运动物体的瞬间动作4.用来创造某种特定的效果2.闪光摄影的曝光控制(1)闪光指数:根据闪光灯在瞬间发生的强度,由照射至被摄体距离与所用光圈指数相乘而得来的。(GN)GN=LxF(L:闪光灯至被摄体的距离 F:光圈指数)(注:快门速度对闪光灯不起控制而只起同步作用)】W:广角 S:标准 T:长焦 用公式计算 F=GN/L(2)闪光灯的实际应用a控制反差,增强反差,减弱反差 b.平衡色温c压暗天空(速度相对放快,光圈小) d闪光灯的频闪效果第三讲:景深的运用景深是一幅照片的清晰范围。 影响景深的因素:光圈、焦距、拍摄距离制定景深的定义: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注:光圈过小会出现绕射现象)保证景深的方法:a.使用小光圈 b.用短焦距 c.拍摄物距(超焦点距离)第四讲:摄影构图的概念和基本形式1. 摄影构图的概念造型艺术采用的“构图”一词,其含义是指对造型素材进行取舍、组织、安排、建构、表现素材的联系及其结构法则等2. 构图的一般规律:构图是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因此,它也是形式美体现的焦点。形式美是指从构成美的内容的物质材料的运用,从自然对象、社会事物,从人的观赏习惯中总结、推演出来的形式法则。(1)对称 (2)平衡 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比静重、深比淡重(在淡色的底纹上),淡比深重(在深色低纹上)、粗线比细线重,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重、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近的比远的重 (3)黄金分割 (4)对比 (5)多样统一3.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1)黄金分割比例1:1.61或长线为1,短线为0.618(2)画面结构包括物体结构和影调结构。a.物体结构由“点、线、面”来体现 b .影调结构由“光、影、色”来体现摄影构图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光、影、色(3)黄金分割点(4)摄影的构图与创作4.摄影画面的布局(1)圆形构图主要由弯曲线条构成,具有一种完美柔和之感。圆形构图是把主体安排在圆心中所形成的视觉中心(2)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同方向的直线合拢而构成正三角形:像金字塔一样给人以坚实不可动摇的稳定感不等边三家形:最小锐角有方向性和运动感。反三角形(倒金字塔):具有强烈不稳定之感觉。三角形构图形式灵活自然,变化无穷(3)V形结构有助于表现道路等直线透视点向前延伸作用(4)S形和曲线构图S形画面上的景物呈现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曲线构图所含的曲线为规则曲线和不规则曲线。(5)L形构图L形是由垂直与水平线交汇而成,有稳定、安静之感(突出主题)(6)十字形构图是水平线条与垂直线条由正中交叉而成的, 具有稳定、持久、寂静和对称的特征。(7)对角线式构图对角线是用一条斜线条把画面对角连结起来,对角线形式即可看作是对方形的斜向切割,又可视为两个三角形对接,对角线构图就有意打破平衡,造成险境,加剧变化,增强运动感,它适用于表现兴奋的情绪或迅速变化的运动物体。(8)对称式构图摄影构图的布局结构主要有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大系列,所谓对称式构图是所指所摄内容,在画面正中垂线两侧或正中水平线上下,对等或大体对等,从而使画面具有布局平衡,结构规矩,蕴含图案美、趣味性等特点。(9)框式构图是在画面中主体物的前方加上一个富有变化的“框”,人们视线被集中起来,透过这个框去观察画面所突出表现的主体。(10)锯齿形构图由不同各方向的若干斜线构成,也可以看作是若干个三角形交错结构而成。锯齿形结构在绘画中常称之为“之”结构(11)纵横式构图纵与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构图学中,垂直的线为纵,水平的线为横。构图学中对形式美的体现离不开两个因素,就是人们观察景物的视觉范围和视觉习惯。第五讲:摄影构图的相对平衡和对比一 对称平衡与平衡的传统观念二 非对称的平衡镜头的透视原理:近大远小 空气的透视原理:近浓远淡三 摄影构图的相对平衡视觉形象的重量比关系: 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的比静止的重。 深色比淡色重(在淡色的底纹上),淡色比深色重(在深色低纹上)粗线比细线重,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重。 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 近的比远的重9.离支点(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近重四:构图格律:二八律、三七律(最佳)、四六律在构图时要尽可能不要对等地将画面一分为二地切开,但是有的题材也有意打破这种规律。五:构图中对比类型A:形体的对比 (高矮、大小、老少、胖瘦、粗细)B:色彩对比 (深浅、冷暖)C:明暗对比 (黑白、浅灰与深灰)1.利用大小进行对比 2. 利用明暗进行对比 3. 利用形状进行对比(a.在圆线条中找出方形图案 b.在方形图案中找出圆形图案)4. 利用方向进行对比 5. 利用情绪进行对比 6. 利用质感进行对比 7. 利用思想和内容进行对比第六讲:摄影位置距离方位与角度选择拍摄点的三要素:拍摄距离、拍摄方位(水平运动)、拍摄角度(垂直)一、拍摄距离拍摄取景:A.远景远景多用于风光摄影、城乡建筑摄影及场面宏大的场景。远景是从远距离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景别,它能够包括被摄景物广阔的空间,包括较多的空间景物,易于表现整个环境和总的气势,但不利于交代具体情节和细部。在远景画面中,可以表现自然环境、景物规模、数量、气氛、气势,表现自然景观和大的群众活动场面,情节、细节的塑造降到次要地位,空间环境塑造升到主要地位。B全景全景既具有与远景相似的气势规模,又有能展示人物全貌的特点。全景景别如果按成年人的人体来衡量,一般是指包括成年人人体的全身,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保留事物外部轮廓线完整,表现被摄对象全貌,并且被摄体周围没有过多空白的画面景别。C中景适用于表现和交代人与人、人与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常用于新闻、旅游、生活摄影和体育、舞台摄影。中景景别如果以成年人的人体来衡量,则是指人的腰腹以上(坐姿)或膝部以上(站姿),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包括其主要部分的大部分。它最大的优点是表现情节,中景景别是比较适中的景别,它既可以使人物交流得到充分展现,又不致过细,又可把不必要的环境排除在外。D:近景近景景别如果按成年人的人体来衡量,一般是指人的胸部以上的部分,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只包括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近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神情和精神风貌,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心里活动。常用来表现物体的局部特征,不利于表现事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近取其神”、“近取其质”,注意运用好光线表现物体的纹理、质地,拍摄人物近景,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人的眼神光和手势。E特写特写画面如果按成年人的人体为标准来衡量,一般指人的肩部以上的部分,如果拍摄其他事物,则是指事物的细部,避其外部轮廓线,深入其内部。运用长焦距镜头或运用短焦距镜头靠近拍摄,都可获得特写画面。特写主要用来表现细节,它具有概括力、单一凝练、可以通过一点透视人的内心和事物的本质。a.特写的审美表现力b.特写的视觉冲击力c.特写的主体抒情性d.特写的心灵震撼力F.前景有经验的摄影师在拍摄时很善于运用前景,这是摄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前景在画面中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陪体,它决定着画面结构,能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恰当的前景会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产生影调对比和物体对比。不恰当的前景会分散吸引力,甚至喧宾夺主。所以,应该针对画面内容的表现意图去选择前景,不宜为前景而前景。1、拍摄时,运用前景要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前大后小。2、运用前景加强景物对比,是提高作品表现力的重要手法。3、对前景的选择。a.选择具有季节特征、地方特征的景物作前景,有意识地运用前景来渲染某种气氛或特征。b. 让前景把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4、运用前景的表现方法。a.采用多次曝光,运用前景突出主体。b.采用虚实对比运用时应注意:不要过乱、不要过密、不要过大、利用色调、利用近浓远淡、利用线条透视、掌握线条的密度、利用虚实的对比、利用前景表现季节、平衡画面、前景作为主体拍摄取景注意的问题:(1)人物和主体要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也就是画面的三分之一的位置。(2)画面要简洁,主体要突出。(3)人物主体拍全(4)画面要正( 5)前景的虚实运用(6)人物不要衬在有明显线条和色块上(7)曝光要以主体人物面部曝光为准(8)画面的纵横决定(9)主体不要放得过大或过小。二、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是指拍摄角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摄影者以拍摄对象为中心,进行水平圆周运动,寻找最理想、最能体现拍摄特征的角度。根据拍摄方向的变化,可以分出: 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面角度,背面角度四种基本的角度.1. 正面构图在人像拍摄中,对于五官端正的面部结构正常均用正面。缺陷:a.给人呆板,缺乏生气的印象 b. 画面中各种平行线条不可能产生透视效果和空间深度 c.画面平均展现正面部位,不易主体突出2侧面构图侧面构图能够明确表达被摄对象的侧面特征,适于表现人物或景物的侧面轮廓效果使画面结构有明显的方向性。缺陷:a、平行线也难以产生汇聚,使物体透视效果大为减弱。b、由于只能看到侧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所以构图往往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这种构图不适于表现平静、严肃的主题。3.斜侧面构图既能表达人、景、物各种被摄对象的正面的主要特征和侧面的基本特征,可表现被摄对象的“两种面”,是构图形式生动、活泼、有立体感。4.背侧面构图是表现被摄对象背面和侧面的一些基本特征的一种构图形式。5. 背面构图能够表现被摄对象的背部特征,通过背面形象来表达作者艺术构思中的含蓄意念。三、拍摄角度角度的选择对摄影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角度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拍摄位置的确定。角度的变化可以影响到画面的多种效果1.平摄平摄是指照相机的镜头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方式来拍摄。一般适合工作证及人像和肖像拍摄。优点:平视所造成的影像画面比较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所拍摄的人物肖像,容易引起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一种平易亲近的感觉。缺陷:使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2仰摄使主体高大衬到空中,主体突出,能够改变景物前后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透视效果。3. 俯摄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低位置的物体。可以充分表达规模和气势,能富有表现力的展示巨大的空间效果。全景照片的拍摄技巧1.拍摄接片a.曝光要一致 b.照片的色调也统一2.原地拍摄接片拍摄简单但易变形3.移位拍摄接片不易变形但不易拍摄第八讲 摄影用光及彩色摄影一、色彩1. 从光源上分:自然光、人工光(灯光)和自然与人工混 合光三种。(1) 自然光:直射光、散射光 直射光即阳光,特点:光有方向性,光亮度强,对景物造成较强明暗反差。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不同时刻,由天太阳高度变化,画面造型、构图和气氛会呈现不同的效果。上午:太阳从水平面从15度上升至60度,或下午从60度下降至15度,这段时间光线照较均匀, 是正常的摄影光线。太阳从60上升至90再降至60为中午顶光垂直照明。散射光即天空光,特点:无强烈的光方向性,光照度弱,对景物反差小。这种光给画面形成的调子是灰的,而且细腻柔和,能表现灰暗或淡雅、宁静和画面效果。(2)人工光 :人工光包括高色温和低色温的聚光散光灯以及装在照相机的闪光灯等(3) 混合光 混合光以自然光彩为主,灯光为辅,主要是在室内使用。2从光的方向上分:平光,侧光,轮廓光和特殊效果光照明等多种。(1)平光照明:也叫顺光照明,光的方向和相机镜头摄轴平行。(2)侧光照明:这种照明光的角度是从照相机的左侧或右侧30度-80度处投射到被摄体上的,其高度约45度-60度左右。(3)轮廓光照明:轮廓光也叫迷光。其光线投射与照相机镜头摄轴成相对的方向。使主体与环境背景分割开,可以充分表现近景物体的质感。(4)特殊光照明:光不是从上往下就是从下往上一个是顶光。一个是脚光。3从用途上分:主光、补助光、轮廓光、背景光和装饰光(1)主光:也称朔型光,能表现被摄体的外形物征和主体形 态是主要定型光线。(2)补助光:也称付光,用来补助暗部层次(3)轮廓 光:也称逆光,帮助主光勾画被摄体轮廓,分离背 景造成空间感(4)背景光:是一种专用照射背景的一种光(5) 装饰光:也称修饰光,用来塑造局部和小范围的光。 二、光的作用和运用1 光是表现被摄对象外形特征的因素。人们对客观景物的轮廓的形体的认识,是通过光线的照明来取得的,通过光线照明去认识这一物体与那一物体的外形特征从而区别各个物体的表象。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摄影是二维画平面上的艺术,加上透视的明暗对比就可以描绘也三度空间的造型上的形体美。2. 光是表现主题的因素。在一幅摄影作品中,光线的造型是与画面内容紧相连的。3光是表达感情美的因素。“情”是艺术的灵魂。摄影作品作为艺术也是表达感情的。所谓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是造型艺术创作的共同规律。4光是渲染环境气氛的因素。光线投射的角度,被摄体的位置和摄影角度的选择,都会引起被摄体的明暗分布的变化,改变画面造型的效果(或叫做艺术表现力)三、不同光纹,气候,条件下的拍摄技法(一)顺光的运用1利用被摄体的线条变化,提高画的表观力。2.选择色彩丰富的被摄体,加强色彩的对比关系。3运用造型完美的物体作前景,增加画面的层次。4. 充分发挥色彩特性,扩大画面的纵深效果。(二)侧光的运用1. 充分利用光影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 2严格控光反差,缓和影调层次,光反差比例以1:2或1:3,特殊情况到1:5右1:6。3. 少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减弱色反差4寻求整体的统一色调 5运用镜头特性,控制色调变化。体实色鲜,景虚色淡。(三) 迷光、侧迷光的运用 1勾画被摄体轮廓线条2加强空间透视,增加纵深感注意:1、要按阴景部位亮度曝光2、注意选择深色的景物作背景3、运用加深补助光4、充分利用周围景物的反光特性5、要挡掉进入镜头下的眩光色彩一、自然光(色别、明度、饱和度、原色补色、消色、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的轻重与进退、色彩的感情)1.色别也叫色相,是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如红、绿、蓝、青、品红、黄等。色别不只这几种。这些色彩之间的相互混合,还可以产生一系列其他色彩,如橙黄、蓝绿、黄绿、青紫、红紫等。2.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明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明度是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纯正的光谱中,黄色的明度最高,显得最亮。橙和绿次之,红和青又次之,紫色的明度最低,显得最暗。第二,某一种色彩受到强弱不同的光线照射,其本身产生了明暗变化,也表现出明度的不同。3.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以阳光的光谱色为标准,愈接近光谱色,色彩的饱和度愈高。若一种色彩掺加其他色彩,其饱和度就会下降,饱和度越高,色彩就会越艳丽,越能发挥出色彩固有的特性。4. 原色 补色 原色+补色=白色红 青 G+B=青 B+R=品绿 品红 R+G=黄蓝 黄 红光+青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绿光+品光=白光 5.消色:指黑白灰6. 色彩的冷暖暖色:红色、橙红色、橙色、橙黄色、黄色等,可以使人联想到火焰、日出、灼热的金属,使我们感到温暖、醒目、热情、光明、喜悦、活力等等,称之为“暖色”。冷色:蓝色、青色、蓝青色,能使观者联想到流水、碧空、血液、严冬,使人们感到寒冷、凉爽、深邃、收缩等等,称作“冷色”。绿色和紫色称之为“中性色”。7.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对比:视觉上有跳动感。原色与补色对比效果强烈。和谐:看上去感到平缓与舒缓。波长接近的色彩对比效果不明显,显得和谐。8. 色彩的轻重与进退轻:浅色;重:深色色彩的进退:是指在同等远近距离上的色彩,红、橙、黄等暖色看上去比蓝、青等冷色显得近,在视觉上构成远近有别的幻觉9. 色彩的感情自然界中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不同的感受与联想,如红色容易使人产生兴奋的感情,人们把这种对色彩的感觉所引起的感情上的联想成为色彩的感情二、影响画面色彩的因素a. 被摄体本身的色彩即“固有色”b.光源的色彩即“光源色”c.环境的色彩即“环境色” d.摄录设备及感光材料的色彩还原性能 e.滤光镜的影响三、对色彩的处理 影当中对画面色彩的处理主要有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技术上主要要求色彩真实正确还原,艺术上的要求包括的更广些,对色彩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最好的表现主题思想。处理应注意:a.要注意色彩的真实还原 b.色彩运用要简洁而有特点 c.注意利用色彩的对比色温是将黑体的理想金属体加热,当该温度升高,发出红光。色彩的和谐是色与色之间的配合,呼应。衬托及色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性。1、 对比色的和谐:是指互补色的关系,如黄与兰红与青,绿与品红2、 全部临近和色彩和谐:红橙,兰绿等 3、 类似色的和谐:深红与浅红,深兰与浅兰。4、 消色与其它色的和谐:黑,白灰和彩色的配置和谐。被摄物远近所产生和色彩变化,其规律是:近的色彩鲜,远的色彩色弱, 近的色彩暖,远的色彩色 寒,近的色彩清澈,远的色彩色浑浊。色彩的对比1.原色的对比:红、绿、兰的对比2. 互补色的对比:红-青,兰-黄,绿-品红。3.类似色的对比:黄-橙,兰-青,红-橙等。4.虚实、浓淡、冷暖对比:统一色彩的基调(1)暖色调 (2)冷色调 (3)强烈的色调:主要以大红、大绿为基本颜色“原色“给人 以强烈的感觉。(4)柔和的色调:近于补色,相邻色比较多,整个色调给人一 种平静、清新、愉快、安稳的感觉(5)明快的色调:间色多如黄、淡绿、品红等,给人轻松、愉快、活泼有力的感觉。第九讲:线条影调与立体感一、线条是摄影艺术造型的重要因素。只有认识了解线条的意义、类型、表现形式、美感以及线条与内容的关系,才能掌握这一造型手段,使之更好地为表现内容服务。线条是造型的骨架,线条规定了形象特征,证明了边缘界限。客观存在的物体其线条的概念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形成的;二是人为排列组合形成的。水平线条:地平面 ;垂直线条:建筑物; 波浪线:山、水面 s形线条:道路、河流; 倾斜线条:风吹; 放射线:植物 种类:直线垂直于地平面的树木、挺立的楼房、烟囱、直立的人、平静的湖面、远方的地平线等;曲线蜿蜓的河流、起伏的山脉、弯曲的水渠等;斜线风吹弯的树、奔跑的人、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等;点线有规律排列的点而形成的线,如课堂内的书桌、路旁的树、田野上的电线杆等;有时也称点线为虚线。线条有很强的概括性。线条在画面中的分割:a.垂直平等分割画面左右对等,形成稳定、高耸的形式。b.水平对等分割 画面上下对等,形成平稳、宽广的形式。c.十字均衡分割 画面形成四等份,其交叉点形成视觉中心。d.垂直偏移分割视觉中心向大面积部分集中。e.水平偏移分割视觉中心向大面积集中。f.十字不均衡分割产生不同之视觉中心,产生各异之视觉作用。g.两条以上水平线分割产生向里压迫感,视觉中心在面积较大部分。h两条以上垂直线条分割产生向里压迫感,视觉中心在面积较大部分。i.斜线条、弧线条分割较强运动感,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动势。j.圆状分割视觉中心集中于圆心,有收拢、闭合、流动感。二、线条的象征性作用1. 垂直线条给人以崇高、庄严、向上、高大、稳定、整齐、刚毅的感觉;放射线条给人以热情、奔放、活跃的感觉,有突出中心、向外扩展的视觉功能;水平线条给人以安静、平稳、宽广、萧条的感觉;波状线条给人以轻快流动、节奏平缓之感;S形线条给人以优美抒情、流畅、回转、曲折、窈窕之感;倾斜线条给人以运动、动荡、不安、倾倒的感觉;X形线条给人以深远、空旷、纵深、遥远的感觉;圆形线条给人以活动、运动、滚动的感觉,使人联想到球、蛋等圆形物体;有时还给人以完美、柔和、幸福、美满、舒适的感觉;2.怎样才能运用有形线条来创造准确、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呢?(1)选择和提炼线条(2)借助线条结构抒情表意(3)线条与画面节奏(4)线条与画面动感(5)线条责在简练三、影调的形成1.影调是指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防火救护知识培训课件
- 梯子使用培训课件
- 2025年音乐辅导员招聘考试高频考题分析与解答技巧
- 2025年艺术品经纪人职业能力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兑奖流程中财务审核笔试题目
- 2025年AI领域职位人工智能公司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复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无人机行业入门指南初级装调检修工程师面试要点与模拟题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交通工程)》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初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课件
- 《无线网规网优概述》课件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审批表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与启示
-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课时讲稿
- 2023年山西日报社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衔接
-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及其治疗
- 2022年省直辖行政单位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YY/T 0127.11-20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