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鸭池河大桥扣塔缆风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025鸭池河大桥扣塔缆风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025鸭池河大桥扣塔缆风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025鸭池河大桥扣塔缆风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025鸭池河大桥扣塔缆风安装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技术交底纪要CGZQSG5标段工程项目: 贵州鸭池河特大桥 编 号: YCHTDQ-JDIII-2015-025 记 录 者: (签字)交 底 者: (签字)技术负责: (签字)技术部门: 工程技术部(盖章)日 期: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贵州鸭池河特大桥分部(分项)工程扣、缆塔系统分项工程交底项目扣塔缆风安装图纸名称、图号缆索系统及缆塔施工设计图(YCHQ-LSD-001112)交底记录:一、编制说明1.1编制范围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第5标段)贵州鸭池河特大桥扣塔缆风安装施工。1.2编制依据缆索系统及缆塔施工设计图成贵铁路五标贵州鸭池河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文)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二、工程简述2.1 缆风布置根据设计要求,扣塔缆风设置在扣塔第26节锚固梁位置,扣塔前后、上下游方向各布置一道。缆风采用钢铰线形式。扣塔缆风后端(边跨方向)上下游风缆分别锚固在上下游扣索锚碇1顶部。扣塔前缆风前段(跨中方向)锚固在对岸拱座混凝土斜面上,拱座斜面混凝土布置预埋件,前缆风钢铰线锚固在锚座内。详细布置如“图2.1-1扣塔缆风布置图1和图2.1-2扣塔缆风布置图2”。图2.1-1扣塔缆风布置图1图2.1-2扣塔缆风布置图22.2锚梁结构锚梁采用钢板焊接成工字型,高度为750mm,长度为6.8m,详细尺寸如“图2.2-1扣塔缆风锚梁结构图”。图2.2-1扣塔缆风锚梁结构图2.3锚箱结构每个锚座利用12根长3m的32精轧螺纹钢筋锚固在拱座混凝土上,锚座利用钢板焊接而成。详细布置如“图2.3-1锚座结构示意图”。图2.3-1锚座结构示意图三施工工序3.1分配梁、扣锚梁制作原设计的分配梁F22和锚梁M13,利用钢板焊接而成,材料由集团公司集中采购,委托中铁捷克姆公司加工成型,运输至工地进行安装。3.2缆风索制作扣塔缆风采用钢铰线作为缆风索,为了操作方便,考虑钢铰线过长存在下垂挠度较大,钢铰线下料应确保足够的操作长度。(1) 采用砂轮机切割钢绞线。为了保证钢绞线切头不松散, 切割时用扎丝将钢绞线工作段缠紧。(2) 挤压用的钢绞线在切断时, 断面齐整, 不得歪斜, 不得出现钢丝不平齐,线头不散,以防止挤压套挤压时头部倾斜。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每端操作长度约为10m左右。因此,各根缆风钢铰线下料长度如表“3.2-1:缆风钢铰线长度参数表”。3.2-1:缆风钢铰线长度参数表序号部位长度(m)第26层缆风钢铰线根数备注1成都岸上游前端500202后端210203成都岸下游前端500204后端210205贵阳岸上游前端500206后端180207贵阳岸下游前端500208后端18020注:前端为跨中方向缆风,后端为边跨方向缆风。3.3分配梁、扣锚梁吊装扣塔顶部分配梁利用扣塔附件的塔吊进行吊装到位。受已经安装完成的连接系影响,分配梁无法从顶部直接吊入安装固定,必须利用塔吊在侧面吊至安装高度,横移进入扣塔内部,横移过程中,利用倒链拖拽辅助进行安装。安装顺序,先安装横向分配梁,并与锚固节段大梁利用加劲板焊接固定,再安装锚梁。安装锚梁时注意安装角度和方向与设计一致。3.4缆风索安装钢铰线安装利用塔吊和卷扬机安装完成。缆风索钢铰线顶端先用塔吊将整束钢铰线吊至扣塔顶部待安装位置,利用锚具和夹片将钢铰线一端锚固在锚梁的反力座上。缆风索后端利用卷扬机牵引至锚固位置,第26层缆风索利用锚箱和锚具锁定在扣索锚碇1对应的锚块上。 缆风索前端钢铰线底部利用卷扬机牵引过江,第26层锚固在拱座斜面混凝土的锚箱内,夹片上紧后再解除卷扬机,防止夹片松动。3.5张拉锚固钢铰线安装完成后,对称张拉。对称原则:缆风前端和后端对称,防止扣塔前后位移过大;张拉完扣塔一侧缆风后,立即张拉扣塔另一侧缆风,完成一个扣塔缆风张拉后,再进行另一岸缆风的张拉。张拉采用单束顶进行,前后同时对称。张拉加载分阶段进行,加载分级如表3.5-1:第26层临时缆风张拉加载分级表”。3.5-1:扣塔第26层永久缆风张拉加载分级表项目前风缆后风缆累计塔顶水平位移累计张拉力累计张拉力工况1150kN064.1mm工况2150kN320kN3.6mm工况3450kN320kN64.9mm工况4450kN650kN2.3mm工况5750kN650kN64.3mm工况6750kN1000kN5.2mm工况51000kN1000kN49.6mm工况61000kN1250kN2.6mm张拉完成后,对多余的钢铰线用切割机切除,锚具之外留0.8m长,并进行防腐刷漆处理。第26层缆风锚具顶面设置放松装置,防止松动。3.6挤压套施工1、施工准备(1)挤压现场要求场地平整, 干净整洁。钢绞线下料后采用方木支垫防止污染, 挤压端用竹胶板自制工作平台, 且在挤压机下支垫2 根钢管, 使挤压机推拉自如。(2)检查钢绞线、钢丝衬套、挤压元件、挤压模、挤压顶杆是否配套, 不同厂家产品不得混用。(3)使用前对挤压机的压力表进行检定。(4)检查油泵与挤压机的油管连接是否正确。2、挤压成型(1) 挤压机与油泵连接好后, 首先空载启动油泵转动23 min , 在冬季气温低时空载时间要加长, 然后操作控制阀, 使千斤顶空载往返35 次,观察油路系统有无渗漏, 活塞运行是否均匀, 有无爬行现象, 空载油压不得高于额定油压4 % , 一切正常时再进行挤压。(2) 挤压元件及挤压模挤压时需涂刷少量柴机油, 起润滑作用。挤压时必须保证挤压元件及挤压模表面清洁, 不得有泥土、灰砂, 以防损坏挤压模。(3) 挤压前将挤压机顶杆凹槽内的残留物清理干净, 再把带有钢丝衬套的钢铰线穿过模孔, 套上挤压元件插入顶杆凹槽内112 cm 以上。(4)挤压套安装在钢绞线端头挤压时,钢绞线、挤压模与活塞杆应在同一中心线上,以免挤压套被卡住。(5) 将各件安放后如图3.6-1所示, 操作油泵, 向挤压机供压力油, 此时操作工必须将钢铰线顶紧、扶正、对中; 挤压过程不得中间停顿, 必须一次完成; 挤压时观测压力表最大数值并做好记录, 压力降低、顶压到位后, 操纵阀杆, 使千斤顶回程、完成挤压工序。同时挤压过程中注意安全, 防止崩落的钢丝衬套弹出伤人。(6)当压力达到56MPa仍未从挤压模挤压出来时,应停止挤压,更换挤压模。 图3.6-1挤压原件安装示意图3.7缆风索拆除第26层缆风安装施工完成后,立即拆除第25层临时缆风索。拆除原则:对称、平衡。先用卷扬机和钢丝绳将缆风后端和前端底部分别联接,并卷扬机出于受力状态,利用单束顶逐根将钢铰线退吊夹片。调整卷扬机,将缆风后端和前端钢铰线底部分别松至扣塔附近,解除钢丝绳和钢铰线的联接,直接用塔吊分别将前端和后端钢铰线整束吊至地面上,完成缆风索的拆除。四 技术措施 做好缆风索钢铰线和夹片及锚具进场检验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合格。 对所有施工用的仪测量仪器和张拉设备,必须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缆风安装过程中,及时对扣塔顶位移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偏差较大,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并整改后再进行安装作业。 缆风张拉过程中,对张拉力精确控制,并准确做好原始记录。 缆风安装后,对锚具、夹片等位置做好油漆标识,后续过程中及时做好检查、检测,查看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及时补张拉。五 安全注意事项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进行体检,经诊断患高血压、心脏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