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思考题.docx_第1页
建筑史思考题.docx_第2页
建筑史思考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城市往往方整清晰,西方古代城市则形状自由;而园林似乎相反,西方古代园林条理整饬,中国古代园林则自由婉转。你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请思考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 有道理 1东西方是不同的哲学体系,而美学是依赖于哲学的。中国在魏晋时期,思想再次迸发,崇尚天人合一,园林追求自然美。园林是释放个人的情感而非理性,而西方园林体现的是西方对理性的崇拜,故而是几何型的美。 2就城市而言。中国古代长时间处于封建农耕社会,需要有序而安稳的氛围,人口和粮食才能增加。相应需要合理的土地制度及军队制度。尤其是在确立了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唐朝,对于人口的控制是国之根本。国家利用里坊制,确定每坊人数,便于分田、征兵、收税,维护统治。西方在多次思潮中推崇古希腊,而古希腊文明是追求民主、自由,也相应在城市上有所体现。2北京四合院如何体现儒家思想当中的“礼”。1四合院中的居住分配上。正房是为最尊贵,厢房次之。而正房住长辈或宅主,厢房住晚辈。2垂花门将前院与后院分开。前院、内院互不干扰,体现男女有别、内外有别宗法礼制。3院内主仆的交通路线有别。4人的社会等级不同,对四合院的装修、规模等都会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以求门当户对。5包括大门、便门在内的细节,在四合院的使用中亦有严格的礼教规范。(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便是入的东便门,而非正门)3不同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如何造就不同的建筑。气候: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照,如四合院。南方屋檐深挑,天井狭小,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日光辐射,如徽居不重视坐南朝北。藏区降水少而平顶。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对民居空间的制约小,布局较为宽松;山地则对民居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山地建筑顺自然地形,智取空间,如山西悬空寺。湘西的水边住宅吊脚楼。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窑洞民居。生活习俗:氏族而居的客家人造就了遍重防御的客家土楼;游牧习惯的牧民造就了易拆的毡房、帖房。4中国产生了“锢窑”这样的建筑类型,为什么没能发展出中国的拱券建筑体系?1砖石的完全成熟较晚,在明代。2拱券建筑时间较长,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比木构要多。3砖石拱券建筑无法表现木构带来的亲盈,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审美不相符。石质冰冷而木温馨,木长于土。4锢窑只局限与在黄土高原,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没有发展到全国。5明清北京紫禁城如何组织院落空间序列以形成皇权至尊的空间效果?1利用在中轴线上组织空间院落序列。前殿有千步廊的狭长、太和殿前广场的开阔。人经过压抑、小放松、再压抑而到开阔。后殿是嫔妃、皇子的各种住所以众星拱月的形式围绕着后三宫。2院落空间中代表着皇权的建筑无论是体量、等级上都是顶级。3紫禁城整体以中轴线左右对称,而非唐大明宫中宫殿园林错落,强化封建礼教,强调皇权至尊。6总结中国古代利用阙作为入口引导空间的设计手法,并在世界上找三个与此相似的例子南天门(武当山?)、太和门、凯旋门、德方斯、卢浮宫金字塔7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终至难分彼此。这一过程在建筑中的反映是什么? 1、佛教引入之初,建筑风格也是印度西域式样。白马寺就是一例典范,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布局 。 2、东汉末年浮屠寺的木楼阁式结构和回廊殿阁已改为中国传统式样。 3、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当时洛阳最大的永宁寺在平面布局上有了中国古代中轴线对称布置的方法。 4、舍宅为寺的做法,使得佛寺日益重要,成为整个寺院的中心,取代了原本的佛塔。 5、在佛教融入中国过程中,建筑的装修逐渐变成中国固有的形式。 6、佛教中国化中产生了不同流派,寺院中出现了不同用途的殿,如戒坛。 7、藏传佛教中,佛寺反映了厚墙、平顶的藏式特征。布达拉宫金顶的屋顶、斗拱是典型的汉民族风格。小乘佛教在云南地区的建筑反映了当地建筑群体布局的灵活自由、形象的轻巧。8请举例说明文人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异同。以颐和园和拙政园为例异:1在意境营造上,皇家园林中出现了寺庙街市酒肆。如颐和园的后湖买卖街、万寿山。2颐和园主入口有宫殿建筑群,布局对称,前朝后寝。而拙政园中不止建筑,全园空间布局灵活多变,追求步移景异。3佛香阁是颐和园中的标志。颐和园建筑体量为了控制全园、与空间相称,尺度都很高大。4颐和园尺度大、有真山真水。而拙政园原是洼地,以水为主。水面不似皇家园林的平整而显曲折灵动。山则是造园者对自然山型的提炼再现。5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花草树木皆有其意,建筑类型不同,与谁同坐轩、水廊、待霜亭。6颐和园气魄宏伟、拙政园宁静雅致。同:1利用象征比拟、诗词意象、名胜古迹来营造意境。2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园中空间与景物的布置主次分明3对空间的处理手法相同,因地制宜。例如借景手法,万寿山和玉峰塔,拙政园与北寺塔。4一切从实际条件出发,精心设计,追求自然美。颐和园除宫殿部分之外,其他布置和拙政园一样活泼。9为什么在古代中国,园林被当做一门艺术?应该怎样欣赏中国古典园林?因为中国园林从魏晋时期就与文人结缘,开始了美学认知。文人玄谈玩世,道家道法自然,又与中国画、诗词结合。不论是文人重视意境的表达,还是画与词的重意非实,都使得在园林的审美上给予了一份意境。山水植物、空间表达都在营造超脱的精神环境,在园林中儒道两家相互体现,天人合一,引人深思。1、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可以欣赏各种造园手法。尤其是在一些私家园林,体会其空间变化、藏露、对比、建筑小品,华步小筑。2、 受哲学的影响,古典园林最大的欣赏便是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