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现象课题课型复习课时序数课 标解 读与教 材分 析【课标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2、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生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3、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所讲的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全章分为四节,教材首先安排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得出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这是本章重点所在。通过探究活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学习方法,并且掌握这种通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的物理研究方法,这对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的特性、噪声危害及防控以及超声的利用次声危害等过程与方法1、通过总结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转换法推理法的方法。 3、通过实验 根据我本人的特长演奏一些乐器,学习乐音3个特征。情感 态度价值观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乐音的特征,防控噪声的途径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特点利用、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媒 体教 具课时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 二、声音的传播 1. 传播形式:波的形式声波。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3.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 1.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声音通过的路程。3.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2)介质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例:敲击装满水的钢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3 次声音,依次从 钢管、水、空气 中传播。 4. 有关回声 (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当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时,就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1. 频率:物理学中,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 物理意义: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3. 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类能听见的范围(2020000hz)叫做声音。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强弱). 1. 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物理量。 2. 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3. 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三、音色 1. 声音的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结构、材料)决定。 1)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依据音色辨别; 2.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一、声与信息 1. 声能传递信息。 2. 回声定位的利用 (1)超声导盲仪;(2)倒车雷达;(3)(仿生学)声呐探测海深、绘制海底地形图、探测鱼群= 3. 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4.检测方面:(1)b超;(2)超声探伤仪可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缝,并可测出有多大多深。 二、声与能量 1. 声是一种波动,声能传递能量。 (1)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引起的强烈振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2)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 2. 声波具有能量 .超声波雾化(超声波具有高能量);.晚上拍手,走廊的灯自动亮了; 思考:超声波为什么应用那么广泛? 1)超声波的穿透力强;2)超声波方向性好;3)超声波易获得集中的声能。 巧计:辨别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就看声有无引起其他物体变化,若有则传播的是能量;若无则传播的是信息。一、噪声及来源 1.噪声定义:(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 以及对我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注:噪声和乐音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3. 噪声来源 1) 交通运输噪声:汽车排气声、喇叭声等; 2) 建筑噪声:修路、盖楼时; 3) 工业噪声:车间机械工作的声音等; 4) 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来自娱乐场所、家庭噪声等。 二、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1. 分贝(db)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注意:0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并不是指没有声音。 2. 噪声的危害: 1)长期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造成听力受损 2)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学习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三、噪声的控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耳外声音的响度. 1. 声源处(防止声音产生):汽车的消声器、枪上的消音器等以及“保持安静”的标语; 2. 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道路两旁种树、隔音板等;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