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基础(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来)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栖息(q) 阻遏( ) 寒噤(jn ) 褶皱变形( zh ) b、匀称(chn) 蹒跚(pn) 愧怍(zu) 惟妙惟肖(xio)c、藩篱 (fn) 亵玩(xi) 归咎(ji) 亭台轩榭( xi )d、颓唐 (tu) 荒谬(mio) 吊唁 (yn) 盘曲嶙峋(xn) 【答案】a 【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狼籍 瓦砾 害人听闻 巧妙绝伦b、赃物 地窖 五彩斑斓 鸣钟击磬 c、休憩 推崇 别出新裁 不可明状d、劫掠 遗骸 重峦叠障 大厅广众【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正确词语应为:a项:狼藉 骇人听闻;c项:别出心裁 不可名状;d项:重峦叠嶂 大庭广众。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书城的读者见面会上,携那小子真帅而来的韩国作者再次掀起一阵汹涌的韩流,令少男少女们触目伤怀、激动不已。 b、由于多次受到台风侵袭,已经销声匿迹五年之久的水稻虫害稻飞虱再度大规模爆发,今年浙江早稻减产已成定局。c、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公司的规章制度已非常完善,妇孺皆知了,职工们遵章守纪观念也越来越强。d、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真是惟妙惟肖。【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触目伤怀:为自己所看到的而感到心里悲伤。与情境不符。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公司上班的人,应该没有小孩,与事实不符。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应改为,一针见血。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就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b、现实的世界人人都拥有,并且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为阅读者所独有。c、他们如此处理朋友间的关系,虽然在当时,但是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d、只有他本人,才真正理解会计师的苦衷,因为他从事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了。 【答案】 d 【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春风一阵阵地吹来, 。a、树枝摇曳着,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b、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c、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d、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树枝摇曳着。【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学会使用排除法:月光和树影不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可以排除ad两项,一个“也”字能排除c项。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语文积累(4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1) ,芳草萋萋鹦鹉洲。(2)大漠孤烟直, 。(3) ,恨别鸟惊心。(4)山重水复疑无路, 。【答案】(1)晴川历历汉阳树 (2)长河落日圆(3)感时花溅泪(4)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三、综合性学习(7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向阳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向阳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抑郁频度经常有时很少没有百分比59 529 355 67 解决方式对父母说对同学说对老师说不说百分比236 355 59 35 7.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3分)8.根据以上结论,结合自己的体会,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答案】7.示例: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8.示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大意即可)【解析】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根据以上结论,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提出建议,“很多的留守儿童有抑郁情绪”;怎样能让这些留守儿童摆脱抑郁情绪,过得更好,从这个角度作答,再结合自己的体会,语言表达简洁连贯即可。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选自厚德录)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斥逐之 追赶b富人病且死 将要c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多么d不复有故态 原来的10.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a何以战b不以物喜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11.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b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c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d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12.将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答案】9.a10.c11.a12.富人的儿子渐渐能自食其力,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解析】9.试题分析:理解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a中“逐”的意思是“赶走,赶跑”。因此答案应是a。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例句中“以”的意思是“把,将”;a中“以”的意思是“用,凭借”;b中“以”当“因为”讲;d中“以”的意思是“以便,导致,以致”;因此答案应是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解此题要通读短文,正确理解文意,可看出文中没有叙述孝基操办岳父葬礼的情况,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a。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五、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书香作伴丁立梅(1)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2)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3)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 (腾跳出、闪现出、挪动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 (走、扑、溜)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4)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5)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气息。(6)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家借。(7)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8)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9)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10)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11)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12)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情。13.文中多次提到“我”喜欢租书或借书,请仔细阅读,说说其中的原因。(4分)14.仔细阅读第(3)段,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要回答所填词语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4分)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 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 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上面语句表现了“我” 的心情。15.文中第(4)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文章题目为“书香作伴”,请仔细研读全文后,简要归纳在“我”的梦想实现之前“书香”和“我”“作伴”的主要经历。(4分)17.作者在第(11)段中说“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请结合上下文,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了这句话的感悟。(4分)【答案】13.(4分)年少家贫,无钱买书。(2分)而自己对书又很渴望(2分)。(意近即可)14.(4分)腾跳出、扑。(选对一个词语1分,共2分)表现了我看见小人书书摊的欢喜(1分)与渴望看小人书的急切(1分)。(意近即可)15.(4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2分)。写出了夜的空旷、宁静,以及带给“我”的少许恐惧感和孤独感,衬托出“我”对书的渴望和借到书的幸福感。(意近即可)(2分)16.(4分)(1)小时候,无钱买书,只能到老街上小人书摊租书看;(2)小学时常常走夜路到班主任家借书看;(3)高中时,为借书看拼命学好语文讨老师喜欢(或答为:在高中语文教师家惜书看感悟书香人生)。(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3点得4分。答“梦想实现之后”的内容不给分)17.(4分)示例:(1)自己对书的渴望就像期盼花开一样;(2)好书对自己的熏陶就像被花香浸润一样;(3)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和享受就像赏花一样;(4)书香与我作伴的经历像花儿绽放;(5)书中内容及情感散发出花一样的芬芳。(意近即可。答对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3点得4分。)【解析】13.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第一句“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作答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试题分析:本句即写了景物,又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所以要点明此两种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突出景物的特点,铺垫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写出了夜的空旷、宁静。,“让人心惊肉跳”,写出了“我”的少许恐惧感和孤独感。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写出了“我”对书的渴望和借到书的幸福感。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6.试题分析:通读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小的时候,家贫,无钱买书。就到老街上小人书摊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第四段第五段,读小学的时候,常常走夜路到班主任家借书看;第六段第七段,高中时,为借书看拼命学好语文讨老师喜欢。把这些经历和过程写出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试题分析:“花”是美丽的,给人美好的感受,作者把书比作花,自然是指书给人美好的享受,结合自己读书的体验谈谈读书给自己什么美好的享受,答出来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后面题目。(12分)俯而学与仰而思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但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就是指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的独到见解、实践也一再证明: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孔子曾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18.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4分)a、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b、“俯而学”即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仰而思”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c、学习要将“俯而学”与“仰而思”有机结合起来,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d、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19.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引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的观点意在证明学会学习的重要性。b、引用毛泽东的名言是为了说明知识越丰富,学养愈丰厚,就越能做好本职工作。c、列举赵括的例子证明没有做到“仰而思”,不善于读思结合就会照本宣科招致失败。d、列举司马迁的例子证明只有做到仰而思,结合客观实际,深思熟虑,才能有建树。20.下面事例可以用来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是( )(4分)a、战国时期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家人也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只想睡觉,他想到一个办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清醒过来,再坚持读书。b、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家里穷,买不起蜡烛,他想到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凿一个洞,让隔壁家的蜡烛光透过来,常常学到深夜,就这样,匡衡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通过不懈努力,成为西汉著名的学者。c、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它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他又多次阅读这本书,他还谦虚的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d、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少年时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他觉得太有意思了。于是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了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没有云彩,他就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他不断学习,观察,思考着。后来,他终于确认了那四句诗里的描述不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答案】18.c19.b20d【解析】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试题分析:引用毛泽东的名言是为了说明“深入学习,潜心钻研”的重要性,所以答案应该是b。理解论据要证明的观点,一定要结合本段论述的观点。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0.试题分析:a、b、c的例子都是论述古人是如何刻苦读书,潜心钻研的,d论述张衡先读书,然后观察夜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取得了成就,与本文中心论点吻合,因此应选d。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六、作文(30分)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劲草感恩疾风,是因为疾风赋予了它更加顽强的生命;子女感恩父母,是因为父母让他看到了美丽的大千世界;成功者感谢对手,是因为对手赐予他斗志和勇气;请以“感恩”为题作文。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认真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北京管道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6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国网北京市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西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6国网江西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国网内蒙古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6国网辽宁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国网辽宁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国网青海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新】
- 从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看应急救援
-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大中华寻宝记
- 电话营销技巧培训-电信版
- GB/T 6900-2016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335-2021无损检测泄漏检测示踪气体方法
- GB/T 1094.11-2022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 广州市材料进场检测相关法律法规、检测项目及取样规则
- 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数学八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LENZE-9300EP简明调试汇总课件
- 公司技术响应表
- 儿童换牙期健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