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专业知识.ppt_第1页
女装专业知识.ppt_第2页
女装专业知识.ppt_第3页
女装专业知识.ppt_第4页
女装专业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基础知识 南京 兄弟 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曹红兵 制作设计2012 2 24 第一讲 服装八大标识 一 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 1 厂名厂址应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 2 制造单位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能承担法律责任 3 进口产品可只标注产地 但还须标注代理商 经销商 在国内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二 产品名称 1 按标准选用 如 男 女 西服 男 女 大衣 男 女 西裤 男 女 衬衫 单服装 棉针织内衣 睡衣 茄克衫 男 女 棉服装 连衣裙 裙套 包括长裙 短裙 风雨衣 文胸 针织泳衣 针织帽 缝制帽 羊绒针织品 羽绒服装 精 粗 梳毛针织品 含毛50 以上的精梳毛型化纤毛针织品 睛纶毛衣含毛50 以下的 2 选用不会引起误解的名称或俗名 如 休闲裤3 使用 奇特名称 商标名称 时应在同一部位标注正常名称 如 水鸟被 涤纶棉 莱卡 美国杜邦公司注册商标 娃哈哈 钙奶 可乐 三 号型与规格 1 按GBT1335 1997标注号 指人体的身高 以厘米为单位表示 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 型 指人体的上体胸围的下体腰围 以厘米为单位 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 体型 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体型 并将体型分为四类 代号分别为Y 偏瘦 A 正常 B 偏胖 C 肥胖 童装无体型代号 男子类 Y表示差数为17cm 22cm之间A 12cm 16cmB 7cm 11cmC 2cm 6cm男子中间 标准 体型为 上装170 88A下装170 74A 女子类 Y表示差数为19cm 24cm之间A 14cm 18cmB 9cm 13cmC 4cm 8cm女子中间 标准 体型为 上装160 84A下装160 68A 号型系列以各体型中间体为中心 向两边依次递增或递减组成 身高以5cm分档 胸围以4cm分档 腰围以4cm 2cm分档组成系列 号型表示方法 号与型之间用斜线分开 后接体型分类代号 上 下装分别标明号型 考虑到一些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目前仍允许同时标注新旧号型 但新号型宜在前 如 170 88A M 四 纤维成份和含量 按FG T01053 1998标注 1 每件产品应标明纤维的名称及其含量 即明确了套装须分开标明 2 1 带有里料的产品应分别标明面料和里料的纤维名称及其含量 2 含有填充物的产品应分别标明外套和填充物的纤维名称及其含量 文胸可只标注侧翼及里料成份 羽绒填充物应标明含绒量和充绒量 3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织物拼缀的产品应分别标明每种织物的纤维名称及其含量 4 在产品中仅起装饰作用的附加部份可以不标 例 2 纤维含量以成品中某种纤维含量占总纤维总量的百分数表示 1 纯纺产品 纤维含量为100 的产品 标记为100 或纯 羊绒95 及以上 由于山羊绒纤维中的形态变民及非人为混入羊毛的因素 可标为100 羊绒 另羊毛产品含量允差规定如下 2 精梳产品 羊毛含量为95 及以上 其余加固纤维为锦纶 涤纶时可标记为纯毛 有可见的 起装饰作用的纤维的产品 羊毛纤维含量为93 及以上时可标为纯毛 注 精梳毛纱 利用质量较好 长度在前76cm以上的细羊行经过多次梳理的牵伸 毛纤维的长短 粗细整齐 纤维排列平行 伸直 成纱条均匀 平滑 手感坚韧紧密 精纺毛织物表面光洁纹路清晰 3 粗梳产品 锦纶 涤纶加固纤维和可见的 起装饰作用的非毛纤维的总含量不超过7 羊毛纤维含量为93 以上 可标为纯毛 注 粗梳毛纱 利用的羊毛质量不如精梳毛纱 长度可低于76mm 毛纱中羊毛长短不齐 纤维排列不完全平行 成纱表面的许多长短不齐的毛茸 条干不匀 结构松软 富有弹性 粗纺毛织物较厚重 织物表面被一层绒毛覆盖 4 混纺或交织产品 A 羊绒含量为15 以上的产品 精纺允许偏差 3 粗纺为 4 B 羊绒含量为15 以下的产品 羊绒含量允差 2 但羊绒含量最低不得低于5 羊绒大衣的含羊绒基准 C 含麻产品 允许麻含量偏差 3 D 棉允差1 5 E 丝允差 5 F 如果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纤维的含量不足5 则可 列出该纤维的名称和含量 集中标明为 其它纤维 字样和这些纤维含量的总量 4 纤维顺序可按以下排列 A 按纤维含量递减的顺序 B 先天然后化学的顺序 C 天然纤维混纺产品按绒 毛 丝 麻 棉的顺序 D 化学纤维混纺按涤 棉 睛 粘 氨 丙 铜 醋的顺序 5 纤维名称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1 天然纤维名称采用GB11951中规定的名称 丝 桑蚕丝 柞蚕丝 毛 羊毛 山羊绒 从山羊身梳取下来的绒毛 强伸度 弹性比羊毛好 具有细腻 轻盈 柔软 保暖等性能 马海毛 安哥拉山羊毛 原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 表面光滑 光泽强 很少卷曲 强度高 弹性好 不易收缩 容易洗涤 羊驼绒 羊驼毛 主要产自秘鲁 比马海毛更柔软而富有光泽 手感非常滑 多用制夏季衣料 骆驼绒 骆驼毛 兔毛 安哥拉兔毛 质量好 牦牛绒 牦牛毛 马毛 棉 棉 吸湿性强 柔软 舒适 耐碱不耐酸 木棉 麻 苎麻 年收获三次 品质最好 通风透气 不沾身 手感挺括 布面粗细不均 亚麻 年收获一次 有优良的吸 放湿性 抗静电 抗紫外线 抑菌不沾污 2 化学纤维名称采用GB4146中的1 2条规定的名称 粘纤 吸湿性强 易染色 较好的耐热性 强度低 弹性及耐磨性差 不耐酸碱 易缩水 富纤 在粘纤基础上增强了湿态耐磨性 醋纤 燃烧有醋酸味 多用作里布 锦纶 强度高 长丝 弹性好 吸湿差 易起毛结球 常用作袜子 绳索 腈纶 性能极似羊毛 手感柔软 保暖 弹性好但不耐久 不耐磨 吸湿差 耐晒 宜作运动服 阳伞 维纶 性能接近棉花 吸湿性好 强度高 耐碱 耐晒 不耐热水 染色差 多用于窗帘 包装袋 丙纶 强度高 耐酸碱 色牢度差 较轻 吸湿差 有蜡感 多用于订上用品 保健内衣 氯纶 阻燃性 价格低 带阴性静电 有医保健作用 抗潮 耐酸碱 可用作保暖内 多用于地毯 账幕 化工滤布 工作服 涤纶 耐磨 挺括 吸湿差 耐酸不耐碱 其长丝可仿天然纤维 氨纶 弹性好 五 洗涤方法 按GB8685标注 1 符号应依次接水洗 氯漂 熨烫 干洗 水洗后干燥的顺序排列 A 水洗 可水洗 包括手洗 机洗 手洗 不可机洗 不可水洗 只可干洗 不可拧干 B 氯漂 可氯漂 不可氯漂C 熨烫 高温烫 200度 中温烫 150度 低温烫 110度 垫布烫 蒸气熨烫 不可熨烫 D 干洗 可干洗 不可干洗 与水洗可同时使用 干洗可使用的干洗剂符号A P F的关系如下 E A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烷P 四氯乙烯 一氟三氯乙烯三氟三氯乙烷 白洒精F 水洗后干燥 转笼翻转干燥 不可转笼翻转干燥 悬挂晾干 滴干 平摊干燥 阴干 如为干洗则可省略 2 注意熨烫方式的选择 建议 A 麻 棉用高温或垫布熨烫 B 羊毛 桑蚕丝 柞蚕丝 粘纤 涤纶 用中温或垫布熨烫 C 锦纶 维纶 睛纶 丙纶 氯纶用低温或垫布熨烫 D 氨纶用蒸气熨烫 3 在用GB8685规定图形符号时 可同时加注与图形符号相对应的简单说明性文字 当图形符号满足不了需要时 可用简练文字予以说明 但不得与图形符号含义的注解并例 图形符号以及含义如下 1 只能手工洗 2 波纹线以上的数字表示洗衣机的速度 波纹线以下的数字表示水温不超过40度 3 可以水洗 4 洗涤不能用沸点 5 洗涤不能用搓衣板 6 不能干洗 7 可以干洗 A 表示所有类型的干洗剂均可使用 8 只能用石油类干洗剂干洗 9 可以用各种干洗剂干洗 10 可以用汽油干洗 不可以用汽油干洗则打红色 标记 11 不能使用滚桶式干洗机洗涤 12 可以使用滚桶式干洗机洗涤 13 可以用洗衣机洗 但必须使用弱档洗 水温不能超过40度 中性 表示洗涤剂的性质为中性 14 涵义与13相同 15 可以使用含氯洗涤剂或用含氯漂白剂漂白 要加倍小心 16 不能使用含氯洗涤剂 也不能用含氯漂白剂漂白 17 漂白时要使用含氯漂白剂 18 脱水后吊挂晾干 19 不可以吊挂晾干 20 脱水后平放晾干 21 可慰烫 最高温度不超过210度 22 可慰烫 最高温度不超过120度 23 慰烫时需在衣物上垫一层布 最高温度不超过150度 24 不可慰烫 25 可用手拧去多余的水分 或短时间弱速脱水 26 不可扭拧或脱水 只能用手轻挤出多余水分平放晾干 六 产品质量等级 服装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服装每年均须办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检验报告 2 按服装品种如衬衫 西装 西裤 连衣裙 T恤衫等分类 每个品种应办理一个 或以上 的检验报告 合格证 每个品种提供同款 同面料 同规格服装十件 套 面料一米 工艺制 3 单一份 盖公司印章 每个检验报告预交检验费一千元 多退少补 4 按验定的等级标注 不能以厂方私自制定的标准标注 七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国内生产的合格证产品 每单件产品 销售单元 应有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合格章 八 执行标准编号 见附件 注 标识的形式1 第三 四 五项 即号型或规格 纤维成份和含量 洗涤方法等内容使用耐久性标签 一直附着在产品本身上 并能承受该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使用过程 保持字迹清楚易读的标签 其中成份和含量 洗涤方法宜给合标注在一张标签上 2 果产品被袋装 内衣类较多 陈列或卷折 消费者不易发现产品本身上使用说明标注的信息 则还应附加其它形式的标识 当几种形式的标识同时出现时 应保证其内容的一致性 3 型 规格标签一般可缝在后衣领居中 大衣 西装等可缝在门襟里袋上沿或下沿 裤 裙可缝在腰头 原料成份和含量 洗涤方法可缝在衣衫类的左摆缝中下部 裤 裙类的腰头或左边侧缝上部 4 标识所用文字为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 可同时使用拼音 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 但字体不能大于相应的汉字 第二讲纺织面料知识 一 纺织纤维的分类表 纤维原料可分为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可分为 植物纤维 天然纤维素纤维 动物纤维 天然蛋白质纤维 矿物纤维 石棉等化学纤维可分为 再生 人造 纤维 合成纤维 植物纤维 天然纤维素纤维 分为 1 种子纤维 棉2 韧皮纤维 苎麻 亚麻 罗布麻等动物纤维 天然蛋白质纤维 分为 1 毛发纤维 羊毛 羊驼绒 安哥拉兔毛 山羊绒 马海毛2 丝纤维 桑蚕丝 再生 人造 纤维分为 1 再生纤维素纤维 粘纤 富纤 醋纤等2 再生 人造 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3 无机纤维合成纤维分为 1 涤纶 锦纶 腈纶 氨纶 丙纶 其他 天然纤维 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一类纤维材料 化学纤维 是由人工加工制成的纤维 合成纤维 是以煤 石油 天然气及农林副产物为起始原料 经过一系列化学和机械加工制得的一类纤维材料 名称都带 纶 字 再生 人造 纤维 是利用含有天然成纤高聚物的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制得的一类纤维材料 名称都带 纤 字 再生纤维素纤维 利用木材 棉短绒 甘蔗渣 芦苇等含有天然纤维素的物质为原料 再生蛋白质纤维 利用大豆 牛奶 花生等含有天然蛋白质的物质为原料 二 常用服装纤维的标准名称及鉴别方法 服装纤维常用鉴别方法有 燃烧法 感官法 二 织物鉴别 1 织物定义 织物一般可分为纯织物 混纺织物和交织物三大类A 纯织物 由一种纤维材料组成的 称纯织物 B 混纺织物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材料经纺纱加工成混纺纱再经织造加工的 称为混纺织物 C 交织物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的纱线交织加工而成的称为交织物 2 感鉴别法 A 纯棉织物 手感柔软但并不光滑 弹性差 身骨和垂感差 光泽暗淡 手攥紧后放松留有明显折痕 B 桑蚕丝织物 手感柔软舒适富有弹性 光泽柔和优雅 亮而不刺眼 悬垂性好 手摸时有拉手感 薄型织物轻盈 同样厚度织物比仿真丝织物轻 干燥的真丝制品揉搓时有特殊的 丝鸣 声 C 麻织物 手感粗硬而挺刮干爽 柔软性差 因纤维有结节和粗细不匀使得织物表面有特殊的粗节和不平整效果 手攥紧后放松褶皱多 且恢复慢 垂感好 三 服装面料的分类 按织法 1 机织面料 由经 纬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 其特点是布面有经向和纬向之分 结构稳定 外观表现丰富 服用性能较全面 服装面料中机织面料应用最为广泛 2 针织面料 是采用一根或一组纱线 用织针将纱线编织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 针织品弹性 延伸性 通透性较好 针织物分为经编和纬编两大类 1 经编织物 尺寸稳定性好 不易脱散 但延伸性 弹性及手感均较差 因此经编织物主要用作运动衣等针织外衣的面料 2 纬编织物 结构比较松散 具有透气性好 手感蓬松柔软 轻便的特点 纬编织物适合于用作内衣等要求适体 舒服 抗褶皱的服装面料 其缺点是易于脱散 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差 3 无纺织面料 不用传统的纺织手段制成的具有织物性能的 布 4 其他织物面料 如联合利用针织和机织的织造原理制成的织物 以及利用三个系统的纱线互成一定角度制成的 三向织物 等 四 各种面料的洗涤保养 棉麻洗涤与保养方法 1 用洗涤剂洗涤时 最佳水温为40 50 漂洗时 可掌握 少量多次 的办法 即每次清水冲洗不一定用许多水 但要多洗几次 每次冲洗完后应拧干 再进行第二次冲洗 以提高洗涤效率 不可漂白 2 不宜曝晒 建议晒反面 通风晾晒的方法较为理想 3 勿久浸泡 30分钟以内为宜 与浅色衣物分开洗涤 4 有线头切勿手拉 用剪刀剪掉5 贴身内衣不可用热水浸泡 以免使汗渍中的蛋白质凝固而粘附在服装上 且会出现黄色汗斑 毛洗涤与保养方法 1 适宜干洗 2 不可氯漂 3 最好悬挂于衣柜内 勿叠压 收存时 要在衣物的口袋 里袋内放入用纸包好的卫生球或樟脑片 以防虫蛀 4 涤浴温度不宜超过40 通常用室温 25 水配制洗涤剂水溶液 洗涤时切忌用搓板搓洗 即使用洗衣机洗涤 应该轻洗 洗涤时间也不宜过长 以防止缩绒 5 洗涤后不要拧绞 用手挤压除去水分 然后沥干 用洗衣机脱水时以半分钟为宜 6 应在阴凉通风处晾晒 不要在强光下曝晒 以防止织物失去光泽和弹性以及引起强力的下降 丝洗涤与保养方法 1 一般采用手工洗涤方法或干洗 手洗时 不要用力过猛 切忌拧绞 2 洗涤时速度稍快些 随浸随洗 不要在冷水内浸泡时间过长 5分钟内为宜 3 选用专用丝绸洗涤剂或同性质的洗涤剂 勿用漂白剂 洗衣粉 肥皂 4 选择阴凉通风处晾衣物反面 切忌曝晒 5 中温或垫布熨烫6 收藏时不易放入卫生还球和樟脑片 7 忌用碱水洗 可选用中性肥皂或皂片 中性洗涤剂 涤纶丝洗涤与保养方法 1 不可漂白2 不宜长时间日晒3 深浅色衣物要分开洗涤4 穿着时不要与硬物摩擦5 不宜烘干 以免因热生皱 6 先用冷水浸泡15分钟 然后用一般合成洗涤剂洗涤 洗液温度不宜超过45度 领口 袖口较脏处可用毛刷刷洗 7 洗后 漂洗净 可轻拧绞 锦纶氨纶洗涤与保养方法 1 游泳前 应把泳衣用清水淋湿 游泳后 马上用清水冲洗泳衣 回家后 尽快用清水轻按方式清洗 切勿搓洗或用洗衣粉等洗涤剂 洗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 切勿放在阳光直射曝晒 2 避免潮湿的泳衣长时间置于不通风的胶袋内或和其他衣物混在一起 3 小心使用防晒化妆品 4 只可手洗 洗涤时将内罩杯轻轻搓洗 接着将肩带及侧翼揉搓 冲洗干净后 用手指头按住文胸定位 轻轻积压多余水份 然后用两个夹子夹在文胸下围倒挂着 让水份慢慢流失至干 5 不能在阳光下曝晒 6 不穿时 应平放在透气的地方 勿用胶带封死 7 30度以下水温手洗 不可漂白 深浅色袜子分开洗涤 8 通风处阴干 不宜长时间日晒 9 收藏时 不宜放卫生球 粘胶纤维织物洗涤与保养方法 1 粘胶纤维缩水率大 湿强度低 水洗时要随洗随浸 不可长时间浸泡 2 粘胶纤维织物遇水会发硬 洗涤时要轻洗 以免起毛或裂口 3 用中性洗涤剂或低碱洗涤剂 洗涤液温度不能超过45 4 洗后 把衣服叠起来 大把地挤掉水份 切忌拧绞 洗后忌曝晒 应在阴凉或通风处晾晒 腈纶织物洗涤与保养方法 基本与涤纶织物洗涤相似 先在温水中浸泡15分钟 然后用低碱洗涤剂洗涤 要轻揉 轻搓 厚织物用软毛刷洗刷 最后脱水或轻轻拧去水份 纯腈纶织物可晾晒 但混纺织物应放在阴凉处晾干 第三章服装色彩知识 第一节色彩的基本知识 认识色彩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产生的一种视觉活动 而眼睛在受到光线的作用时才产生视觉 由此也可以说 没有光线 人类的视觉活动也受到了阻碍 因此 人们对色彩的感知 实际上是光线 物体和眼睛三者结合的产物 缺一不可 色彩是由红 橙 绿 青 蓝 紫七色组成 色彩的两大分类 一是无彩色 即黑 白 灰 也叫没有色彩的颜色 二是由彩色 如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等 也叫有彩色的颜色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 明度和彩度 也叫纯度 色相 通俗地说 色相就是色彩的相貌 长相 也可以说是区别色彩的名称 如红 黄 蓝 绿等色彩 既像人长的一张脸 使人一看就认出了你是谁 又像你的名字 便于别人称呼 明度 把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 就会发现 有的颜色显得暗 有的颜色显得亮 如深红和浅红 深蓝和浅蓝 由此可以知道 色彩明暗深浅得差异程度 就叫明度 也就通常所讲得色彩得明暗程度 彩度 彩度也叫纯度 它指的是色彩饱和得程度 或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纯色不含任何杂色 因此任何颜色的纯色都是这同一色相颜色中彩度最高的颜色 如果一混和 彩度就愈低 第二节色彩的感觉与服装 色彩的冷和暖 色彩本身应该说并无冷和暖的区分 因为冷和暖是人们触摸东西后才产生的感受 而颜色则是用眼睛看的视觉效果 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色彩是有冷暖感的 红 橙 黄像火焰 像日出 像血液 给人以暖和感 绿 蓝 蓝绿 像湖水 像海洋 像冰川 像月光 给人以凉爽感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从色相上看 红 橙 黄等暖色系给人以暖和感 相反 绿 蓝 蓝绿等色给人以凉爽感 在彩度上 彩度愈高得色彩愈趋暖和感 而明度愈高的色彩则有凉爽感 明度低的色彩则有暖和感 色彩的膨胀和收缩 通常情况下 如暖色 亮色 红 黄 白 具有扩散性 看起来要比实际大些 因此 这些颜色又被称之为膨胀色 相比之下 冷色 暗色 蓝 绿 黑 具有收敛性 看起来要比实际小些 故又叫做收缩色 色彩的轻和重 明度高的色彩 白 黄 等 给人以轻的感觉 明度低的色彩 黑 紫 等 给人以重的感觉 如果以彩度来判断轻重 彩度愈高则感觉愈轻 如果以色彩的冷暖来判断 则暖色给人的感觉较轻 冷色给人的感觉较重 色彩的柔和与坚硬 色彩的搭配能使人产生柔和的感觉 也能让人产生坚硬的感觉 这种柔和与坚硬感觉通常是和色彩的明度 彩度有关 色彩的华丽和朴素 色彩的华丽和朴素 大多是由两个以上的颜色搭配而产生的效果 彩度愈高 就愈能产生鲜艳 华丽 冷色配色则容易产生朴素的效果 明度高的要比明度低的显得鲜艳 华丽 色彩的兴奋感和沉静感 能引起人们精神振奋的颜色 像红 橙 黄等 属于 兴奋色 蓝 蓝绿 黑等色让人感到宁静 称之为 沉静色 介于这两色之间 叫 中性色 如绿 紫 大致而言 暖色 擦度高的颜色属于兴奋色 其中尤以红橙色为最兴奋色 冷色 低彩度属于沉静色 其中蓝色为最沉静色 第三节色彩在服装上的具体运用 一 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 1 配色的比例 比例包含着 比率 比较 的意思 包含着两种以上的颜色 这些颜色由于在运用中面积上的差异 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面积之间的匀称性 对比性和和谐性 对此我们称之为配色的比例 方法一 以一种明度的颜色为主 其他不同明度的颜色为点缀色 这样 服装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不会因同时出现多种明度的颜色而杂乱无章 无主无次 方法二 以两种不同明度的颜色为基调 这两种颜色须以黄金分割比例 1 0 618 或近似黄金分割比例进行面积分配 其他不同的明度的颜色 如手套 围巾 帽等均以点缀色出现 这样的服装配色使人感觉丰富而不乱 2 配色的均衡 是指色彩配合后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产生的平稳安定感 即服装配色布局上的合理性和匀称性 构成服装色彩均衡的基本因素 明度 纯度 冷暖 位置 形态以及面积等 方法一 对称均衡 左右对称衣服上的各种色彩能在视觉上取得的均衡 称之为对称均衡 可以是服装表现为庄重 大方和平稳安定 方法二 非对称均衡 为了追求变化和于 服装的款式往往采取非对称的形式 但由于色彩的强弱 轻重在人们的视觉上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感觉 这种配色相对均衡称之为非对称配色均衡 方法三 上下均衡 用上下的才塞比例关系取得均衡 叫上下均衡 在配色的上下均衡中 上轻下重具有安定感 为广大中老年人所喜爱 而上重下轻容易产生运动感 产生一种富有生气的不均衡的美 为年青人所青睐 方法四 前后均衡 服装前后的均衡也很重要 前后色彩表现出来的均衡感的确存在 因在不同角度欣赏都能体现完美 故 前后均衡是服装配色重较高的要求 方法五 不均衡 服装在色彩上没有取得均衡 称为不均衡 是根据人的不同审美观来进行的一种搭配 3 配色的节奏 服装配色的节奏感 是通过色彩的色相 明度 纯度 形状 位置等方面的变化和反复 表现一定的规律性 秩序性和方向性的运动感 方法一 层次节奏 是指像彩虹那样把色相顺次排列 或同一种色相以不同明度和纯度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所产生的节奏感 方法二 重复节奏 以单位的色彩像台做有规律的循序反复而表现出的秩序美 称之为重复节奏 方法三 综合节奏 是色彩和形状的重复单位复杂化组织后 能够产生极强的运动感 4 配色的层次 是指色彩在服装上表现出的前后距离和空间感 二 分平面层次和立体层次两种 方法一 平面层次 主要依靠色彩不同属性 即色相 明度和纯度 及相互对比关系在面料上所体现出的色彩前后视觉效果 方法二 立体层次 是由于内衣色彩的不同和实际空间距离的差异 所体现出的前后层次感 1 强调配色 强调配色又称之为点缀配色 是指服装配色时 用较小面积 强烈而醒目的色彩 调整服装配色时所出现的单调效果 同时 强调配色也是取得颜色之间相互联系并保证颜色均衡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运用时如果强调色面积过大 容易破坏整体 失去统一的效果 如果强调色面积过小 则容易被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