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三角形6月月考卷.docx_第1页
2015-2016学年度三角形6月月考卷.docx_第2页
2015-2016学年度三角形6月月考卷.docx_第3页
2015-2016学年度三角形6月月考卷.docx_第4页
2015-2016学年度三角形6月月考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三角形6月月考卷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cm 2cm 4cm B.8cm 6cm 4cm C.12cm 5cm 6cm D.2cm 3cm 6cm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6 C.11 D.163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度,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A.1,2,6 B.2,2,4 C.1,2,3 D.2,3,44小明想用三根木棒为边制作一个三角形,则可以选用的木棒长为( )A8cm、15cm 、6cm B7cm、9cm、13cm C10cm、20cm、30cm D20cm、40cm、60cm5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并且唯一的最长边是6,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 A. 3 B.5 C. 6 D. 7 6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相接,不能做成三角形框架的是( )A5cm、7cm、2cm B7cm、13cm、10cmC5cm、7cm、11cm D5cm、10cm、13cm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3,b=7,第三边是c,且abc,则c的取值范围是( )A4c7 B7c10 C4c10 D7c138下列说法:(1)满足a+bc的a、b、c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3)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在下列各组线段中,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5,7,10 B7,10,13 C5,7,13 D5,10,1310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2,2,4 C3,4,5 D3,4,811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12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代数式(ab)2c2的值(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能确定13下列各组数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是( )A1,2,3 B2,3,4 C3,4,5 D4,5,614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的度数是A180 B220 C240 D30015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以上都不对16下面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cm、3cm,5cm B1cm、6cm、6cm C2cm、6cm、9cm D5cm、3cm、10cm17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 )A角平分线 B高 C中线 D外角平分线18在ABC中,满足下列条件:A=60,C=30;A +B=C;A:B:C=2:3:4; A=90- C,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9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 A13cm B6cm C5cm D4cm20 如图,A,B,C,D,E,F是平面上的6个点,则A+B+C+D+E+F=( )A180 B360 C540 D72021如图,ABC中,D为AB中点,E在AC上,且BEAC若DE=10,AE=16,则BE的长度( )A10 B11 C12 D1322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BC,则AFD的度数是( )A65 B75 C85 D不能确定23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即图中的AB和CD),这样做的根据是( )A矩形的对称性 B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三角形的稳定性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4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4cm,6cm,11cm B4cm,5cm,1cm C3cm,4cm,5cm D2cm,3cm,6cm2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9cm B12cm C12cm或15cm D15cm261和2为锐角,则1+2满足( )A、01+290 B、01+2180 C、1+290 D、901+218027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不能确定 28如图,在ABC中,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AB交BC于F,交AC于E,过点O作ODBC于D,下列三个结论:AOB=90+ 当C=90时,E,F分别是AC,BC的中点;若OD=a,CE+CF=2b,则SCEF=ab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29选择用反证法证明“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求证:A,B,C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时,应先假设( )AA60,B60,C60 BA60,B60,C60CA60,B60,C60 DA60,B60,C6030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 B24 C30 D3631如图,以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画半径为2的圆,则阴影部分面积之和为( )A B2 C3 D4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A B C D33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A125 B120 C140 D13034如图,ABDE,E=65,则B+C=( )A135 B115 C36 D6535画ABC的边AB上的高,下列画法中,正确的是( )36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 )A44 B60 C67 D7737如图,ABC中,点D在BC上,ACD和ABD面积相等,线段AD是三角形的(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无法确定38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5 B6 C11 D163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是( )A17 B15 C13 D13或17 40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2 B15 C9 D12或154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3,若它的第三边长为奇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42若三角形的两边长是7和4,且周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43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8,若该三角形第三边长为奇数,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为 4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第三边长是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45如果3、5、a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46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cm、10cm,则ABC的面积是 .47已知的两条高线的长分别为5和20, 若第三条高线的长也是整数,则第三条高线长的最大值为 48长度为2cm、3cm、4cm和5cm的4根木棒,从中任取3根,可搭成 种不同的三角形49不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边上的高的长也是整数,则这个整数的最大值是 50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E,F分别为边BC,AD,CE的中点,且SABC=4cm2,则S阴影= cm251(2012春浠水县期末)如图,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A=70,则BOC= 52(2013秋蓝山县期中)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的度数为 53(2015秋古蔺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CD是ABC的外角,A=40,BE平分ABC,CE平分ACD,且BE、CE交于点E则E= 度54(2015秋古蔺县校级期中)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若BDE的面积为4cm2,则ABC的面积为 cm255(2015秋古蔺县校级期中)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1,x,5,则整数x= 56如图,D、E分别是ABC边AB、BC上的点,AD=2BD,BE=CE,设ADF的面积为S1,CEF 的面积为S2,若SABC = 12,则S1-S2的值为_57如图,AD是ABC的高,BE是ABC的内角平分线,BE、AD相交于点F,已知BAD=40,则BFD= 58如图,已知ABCD,A56,C27则E的度数为_59如图,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D,ABC是等边三角形,ADC=30,并且AD = 45,BD =75,则CD的长为 6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8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61如图,ABCD,A=46,C=27,则AEC的大小应为 62如图,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若BAC=70,则BAD= 6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CD和BE分别是AB和AC边上的高, 且CD和BE交于点P,若A=40,则BPC的度数是 64如图,已知ab,1=70,2=40,则3= 度65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则C= 66设ABC三边为a、b、c,其中a、b满足|a+b6|+(ab+4)2=0,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 67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O、CO相交于点O,A=120,则BOC= 68ABC中,已知A=100,B=60,则C= 69如图,ABC中,ACB=90,ABC=60,BDAB,DAC=50,则D的度数为 70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为3cm,7cm,且第三边为奇数,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71如图,在RtABC中,D,E为斜边AB上的两个点,且BD=BC,AE=AC,则DCE的大小为 _72如图,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 73如图,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若BM+CN=9,则MN= 74在RtABC中, 锐角A25,则另一个锐角B 75如图,ABC中,BD是 ABC的角平分线,DE BC交AB 于 E,A=60, BDC=95,则BED的度数是_76已知三角形三边之长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吗?海轮公式告诉你计算的方法是:S=,其中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c分别表示三边之长,p表示周长之半,即p=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昭提出的“三斜求积术”与这个公式基本一致,所有这个公式也叫“海轮秦九昭公式”请你利用公式解答下列问题(1)在ABC中,已知AB=5,BC=6,CA=7,求ABC的面积;(2)计算(1)中ABC的BC边上的高77如图,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E,交AC于点F,A=50,AB+BC=6求:(1)BCF的周长;(2)E的度数78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1=2,AF是ABC的角平分线,交CD于点E,求证:ACB=9079已知,如图,AEBD,1=32,2=26,求C80已知:如图,C=90,BC=AC,D、E分别在BC和AC上,且BD=CE,M是AB的中点求证:DM=EM81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82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是角平分线,B=20,C=60(1)求CAD、AEC和EAD的度数(2)若图形发生了变化,已知的两个角度数改为:当B=30,C=60则EAD= ;当B=50,C=60时,则EAD= ;当B=60,C=60时,则EAD= ;当B=70,C=60时,则EAD= (3)若B和C的度数改为用字母和来表示,你能找到EAD与和之间的关系吗?请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83已知: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AGE=50,求:BHF的度数84试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1我们称之为“8字形”,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2)仔细观察,在图2中“8字形”的个数是 个;(3)在图2中,若D=40,B=36,DAB和BCD的平分线AP和CP相交于点P,并且与CD、AB分别相交于M、N试求P的度数;(4)如果图2中D和B为任意角时,其他条件不变,试写出B与P、D之间数量关系 85如图,在ABC中,ADBC于D,AE平分BAC(1)若C=70,B=40,求DAE的度数(2)若CB=30,则DAE= (3)若CB=(CB),求DAE的度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86如图,已知DCAB,BAE=BCD,AEDE,D=130,求B的度数87如图,BP平分ABC交CD于点F,DP平分ADC交AB于点E,AB于CD相交于点O,若A=40,C=36,求P的度数88如图,P为ABC内任意一点,求证:AB+ACPB+PC89如图,在ABC中,AC=BC,AD平分BAC,ADC=60,求C的度数90已知,如图,在ABC中,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若B=30,C=50(1)求DAE的度数;(2)试写出DAE与CB有何关系?(不必证明)91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2)若MFN=70,求MCN的度数92(10分) 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93(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求证:A+B+C+D=36094(12分)如图,在五角星ABCDE中,试说明:A+B+C+D+E=18095(12分)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D(1)求证:ACD=B;(2)若AF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E、F,求证:CEF=CFE96(1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 cm,一腰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差是3 cm求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97(8分)在ABC中,A=C=ABC,BD是ABC的平分线,求A及BDC的度数98(8分)如图,ABC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E,A=60,BDC=95,求BDE各内角的度数99(8分)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且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若B=35,E=20,求BAC的度数100(9分)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1,若ABCD,点P在AB、CD内部,B=50,D=30,求BPD(2)如图2,在ABCD的前提下,将点P移到AB、CD外部,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写出A+B+C+D+E+F的度数=_试卷第19页,总19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项B项C项D项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2C【解析】试题分析:两边之差三角形第三边两边之和,即6第三边14.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3D【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4B【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三边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8+6=1415,不能构成三角形;C、10+20=30,不能构成三角形;D、20+40=60,不能构成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5B【解析】试题解析:当2边长分别为6,5时,1第3边6,可取2,3,4,5共4个数; 当2边长为6,4时,2第3边6,可取3,4,5共3个数; 当2边长为6,3时,3第3边6,可取4,5共2个数; 当2边长为6,2时,4第3边6,可取5一个数; 去掉重合的6,5,4;6,5,3;6,5,2;6,4,3,4组, 这样的三角形共有4+3+2+1-4=6(组)故选B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6A【解析】试题解析:A中,5+2=7,不符合; B中,10+713,10-713,符合; C中,5+711,7-511,符合; D中,5+1013,10-513,符合 故选A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7C【解析】试题解析: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7和3,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7-3c3+7,即:4c10 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8D【解析】试题解析:(1)满足a+bc的a、b、c三条线段不一定能组成三角形, 例如1+32,但是1,2,3中1+2=3,不能构成三角形,错误; (2)过三角形一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垂线段的长叫做三角形的高,错误; (3)由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得到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而和它相邻的角大小关系不确定,错误;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不一定相等 故选D考点:定理与命题9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A、5+710,则能够组成三角形;B、7+1013,则能够组成三角形;C、5+713,则不能组成三角形;D、5+1013,则能够组成三角形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进行判断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B、2+2=4,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C、3+45,能构成三角形,故C正确;D、3+48,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11C【解析】试题分析: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解: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得四个选项中只有直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12B【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即可解:(ab)2c2=(ab+c)(abc),a,b,c是三角形的三边,a+cb0,abc0,(ab)2c2的值是负数故选:B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13A【解析】试题分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不大于最大的边即可解:A、1+2=3,不能构成三角形;B、2+34,能构成三角形;C、3+45,能构成三角形;D、4+56,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14C【解析】试题分析: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两底角和=120,又四边形内角和为360,+=360120=240,故选:C考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四边形的内角和15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中线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底同高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它们的面积相等,故选:A考点:三角形的中线16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2+3=5,所以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A错误;因为1cm、6cm、6cm能组成等腰三角形,所以B正确;因为2+69,所以2、6、9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C错误;因为3+510,所以3、5、10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D错误;故选:B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7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只要两个三角形具有等底等高,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故能将三角形面积平分的是三角形的中线故选C考点:1三角形的中线;2三角形的面积18C【解析】试题解析:A=60,C=30;A +C=60+30=90A+B+C=180,B=180-A-C=180-90=90A+B=C,A+B+C=2C=180,C=90,A:B:C=2:3:4,最大角C=180=80,A=90-B,A+B=90,C=180-90=90,故选C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9B【解析】试题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第三边应大于两边之差,且小于两边之和,即9-4=5,9+4=13第三边取值范围应该为:5第三边长度13,故只有B选项符合条件故选B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20B【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B=1,E+F=2,C+D=3,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可得1+2+3=360,即可得A+B+C+D+E+F=360故答案选B考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21C【解析】试题分析:延长ED至点F,使DF=DE,连接AF,则EF=2ED=20,AD=BD,BDE=ADF,ED=FD,BDEADF,F=BED,BE=AF,AF/BE ,FAE=BEC=90,AF=12,BE=12,故选C考点: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2勾股定理22B【解析】试题解析:由三角板的性质可知EAD=45,C=30,BAC=ADE=90AEBC,EAC=C=30,DAF=EADEAC=4530=15AFD=180ADEDAF=1809015=75故选:B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3C【解析】试题分析:门框为防止变形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板条的根据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24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A、4+611,不能组成三角形;B、1+4=5,不能组成三角形;C、3+45,能够组成三角形;D、2+3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25D【解析】试题解析:当腰为3cm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成立当腰为6cm时,6-366+3,能构成三角形;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cm故选D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三边关系26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锐角的性质可得:0190,0290,则01+2180考点:角的大小27D【解析】试题分析:当钝角为91,锐角为1时,两角之差为直角;当钝角为91,锐角为21时,两角之差为锐角;当钝角为101,锐角为1时,两角之差为钝角考点:角度之间的计算28D【解析】试题解析:在ABC中,BAC+ABC=180-C,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AB+OBA=(BAC+ABC)=90-C,在AOB中,AOB=180-(90-C)=90+C,故正确;BAC和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点O在ACB的平分线上,点O不是ACB的平分线的中点,EFAB,E,F一定不是AC,BC的中点,故错误;点O在ACB的平分线上,点O到AC的距离等于OD,SCEF=(CE+CF)OD=2ba=ab,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故选D考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9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反证法进行证明时,首先需要假设的是三个角都小于60.考点:反证法30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AC,A=36可得:ABC=ACB=72,根据BDAC可得:BDC=90,根据BDC的内角和为180可得:DBC=9072=18.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等腰三角形31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半径为2的圆的面积.考点:(1)、三角形的外角;(2)、圆的面积计算32B【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是直角边,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两条高三角形的外部.考点: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33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180,根据题意可得:2=14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34D【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先求出BFE,再根据外角性质求出B+C解:ABDE,E=65,BFE=E=65BFE是CBF的一个外角,B+C=BFE=E=65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35D【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对边引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根据概念可知解:过点C作边AB的垂线段,即画AB边上的高CD,所以画法正确的是D故选:D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36C【解析】试题分析:由ACB=90,A=22,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得B=90-22=68,因为折叠角相等,所以CED=B=68,BDC=EDC=BDE,因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所以BDE=360-90-68-68=134,所以BDC=BDE=134=67故选C考点:1折叠性质;2四边形内角和37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CD和ABD面积相等,因为这两个三角形的高是相同的,只有底相等,面积才能相等,所以要满足CD=BD,D是BC中点,线段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故选C考点:1三角形面积公式;2三角形中线意义38C【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要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如果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4和10,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要大于6,且小于14,只有C选项符合这个范围故本题选C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39A【解析】试题分析:当3为腰时,则3+3=67,不能构成三角形,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7,底为3,则周长为:7+7+3=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40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6,而3+3=6,所以3、3、6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腰是6,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6+6+3=15,故选:B考点: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18.【解析】试题解析:设第三边长为x,两边长分别是2和3,3-2x3+2,即:1x5,第三边长为奇数,x=3,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3+3=8.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425或7或9【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第三边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74x7+4,再根据周长为偶数,确定x的值解:设第三边长为x,由题意得:74x7+4,3x11,周长是偶数,x=5,7,9,故答案为:5或7或9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437或9【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根据题意可得:6第三边10,第三边为奇数,则第三边长为7或9.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4416cm或18cm【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7-3第三边7+3,根据第三边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6或8,则三角形的周长为3+7+6=16cm或3+7+8=18cm.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52a8【解析】试题解析: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3+5=8,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5-3=2, 2a8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4624.【解析】试题解析:62+82=102,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为:68=24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476【解析】试题分析:设ABC的面积为S,所求的第三条高线的长为h,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三边长分别为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且,所以4h,又h为正数,所以h最大为6.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48三.【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2cm、3cm、4cm,2+3=543-2=1,能构成三角形;2cm、3cm、5cm,2+3=5,不能构成三角形;3cm、4cm、5cm,3+4=754-3=1,能构成三角形;4cm、5cm、2cm,4+2=654-2=2,能构成三角形;综合可知,可搭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495【解析】试题分析:设角形三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分别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出a、b、c,根据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得abca+b,列出不等式后解不等式可得解:设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则a=,b=,c=,abca+b,解得:3h6,故h=4或5,又三角形是不等边三角形,h=5故答案为:5考点:三角形的面积501cm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BC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进一步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BEC的面积的一半解:点E是AD的中点,BDE的面积是ABD的面积的一半,CDE的面积是ACD的面积的一半则BCE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即为2cm2点F是CE的中点,阴影部分的面积是BCE的面积的一半,即为1cm2考点:三角形的面积51125【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ABC+ACB的度数,根据平分线的定义得出OBC=ABC,OCB=ACB,求出OBC+OC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A=70,ABC+ACB=180A=110,BO、CO分别是ABC的角ABC、ACB的平分线,OBC=ABC,OCB=ACB,OBC+OCB=(ABC+ACB)=55,BOC=180(OBC+OCB)=18055=125故答案为:12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275【解析】试题分析:设B=x,则C=x25,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解:B比C大25,设B=x,则C=x25,A+B+C=180,55+x+x25=180,解得x=75故答案为: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320【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ACD=A+ABC,ECD=E+EB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ECD=(A+ABC),EBC=ABC,利用等量代换,即可求得A与E的关系解:ACD=A+ABC,ECD=(A+ABC)又ECD=E+EBC,E+EBC=(A+ABC)BE平分ABC,EBC=ABC,ABC+E=(A+ABC),E=A=20,故答案为:2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54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E的面积=BDE的面积,ABD的面积=ADC的面积计算出各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最后再计算ABC的面积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根据等底同高可知,ABE的面积=BDE的面积=4,ABD的面积=ADC的面积=2BDE的面积=8,ABC的面积=2ABD的面积=16考点:三角形的面积55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确定x的取值范围,再找出符合条件的整数即可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51x5+1,解得:4x6,x为整数,x=5,故答案为:5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562【解析】试题分析:BE=CE,BE=BC,SABC=12,SABE=SABC=12=6AD=2BD,SABC=12,SBCD=SABC=4,SABESBCD=(SADF+S四边形BEFD)(SCEF+S四边形BEFD)=SADFSCEF,即SADFSCEF=SABESBCD=64=2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5765【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根据高线的定义可得ADB=90,然后根据BAD=40,求出ABC=5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FBD=25,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在FBD中,BFD=180-90-25=65故答案为:65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5829【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根据ABCD,求出DFE=56,又C=27,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性质求出E=56-27=29,故答案为29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596【解析】试题分析:将ABD绕A点旋转60,得到ACE,连接CE,所以ABDACE, AD=AE ,DAE=60,ADE 是等边三角形, ADE=60,CDE=CDA+ADE=60+30=90,即:CDE是直角三角形,因为CE=BD=75 ,ED=AD=45,所以由勾股定理可得:CD=6考点: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6050,50或80,20【解析】试题解析:80角是顶角,则其他两个角为:50,50;80角是底角,则其他两个角为:80,20;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6173.【解析】试题解析:ABCD,ABC=C=27,AEC=A+ABC=46+27=73.考点:平行线的性质6235【解析】试题分析: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就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则BAD=BAC=3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6314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高线可得ADC=AEB=90,根据A=40以及四边形内角和可得DPE=140,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BPC=140.考点:四边形的内角和.6470【解析】试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故答案为:7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6512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利用邻补角互补,平行线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做题解:CDE=150,CDB=180CDE=30,又ABCD,ABD=CDB=30;BE平分ABC,ABC=60,C=18060=120故答案为:1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664c6【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计算出a、b的值,再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得c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得:,解得,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可得51c5+1,即4c6故答案为:4c6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6715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ABC+ACB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OBC+OCB的度数,从而不难求解解:BAC=120,ABC+ACB=60,点O是ABC与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BC+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