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干旱灾害城镇应急供水预案(送审稿)贵 州 省 水 利 厅*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11年9月1目 录第一章 总则1一、编制依据1二、目标1三、编制原则1第二章 城市供水状况1一、城市供水可维持天数1二、当前供水可维持天数分析2三、启用应急水源供水后可维持天数分析3第三章 城市供水应急预案6一、当前工作6二、开源、节流与调配6三、各类缺水城市应急方案6第四章 乡镇供水应急预案8一、乡镇供水状况8二、启用应急水源供水后可维持天数分析8三、乡镇供水采取的应急措施9第五章建议9一、加大推进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9二、加大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9三、统筹安排各方力量集中抗旱9四、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9五、制定用水计划,实行计划用水10六、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10七、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做好以下工作10附:供水紧张城市应急供水方案12附表1 *2011年干旱灾害城市(县城)供水情况调查表15附表2 *2011年干旱灾害乡镇供水情况调查表17第一章 总则一、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城市供水条例、*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规划资料。二、目标本预案城镇涉及范围为88个县(市、区)中心城区及1373个乡镇所在地集镇。在持续干旱情况下,通过全面掌握、分类安排、科学调度,制定采取节水、限水等非工程措施和调水、打井、提水等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方案,确保城镇生活用水需要。三、编制原则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和“一保居民生活及重点产业、二保工业、三保农业”的原则确定用水秩序,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在供水紧张的地区,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第二章 城市供水状况一、城市供水可维持天数今年以来,*降水总量偏少、时空分布不均、雨季严重偏晚。经过6月短暂的雨水集中期之后,进入少雨时段,7月20日开始出现晴热高温天气,旱象露头,并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和范围扩大,干旱迅速发展。8月19日全省干旱灾害气象服务级应急响应提升为级,全省气象部门进入级应急响应状态。根据*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从8月19日起,将我省的干旱灾害三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到8月20日,全省已有79个县(市)出现中旱等级以上干旱,其中特旱21个、重旱31个、中旱27个。由于2009年以来降水呈现持续偏少态势,且干旱发生时段与大秋作物需水关键期相遇,使得今年的干旱具有干旱发展快、影响范围广、多因素叠加、受害程度深等特点,干旱影响明显偏重,给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了严重危害。8月下旬以来,干旱持续发展,使得全省抗旱供水形势更加严峻为确保城镇供水,必须做好持续抗旱的思想准备,全面摸清当前城镇抗旱供水能力。主要调查统计各城镇当前可供水量、当前日供水量两个指标,分析计算按照当前的可供水量和当前的日用水量各城镇可维持天数以及当前人均日用水量。大体分为四类:供水可维持时间小于30天为供水特别紧张城市,供水可维持时间在3060天的为供水紧张城市,供水可维持时间6090天为供水基本正常城市,供水可维持时间大于90天为供水正常城市。并分类确定各城镇应急供水措施。全省城市供水水源分为水库蓄水工程、河道取水工程和地下水引提工程,可维持天数的确定是根据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确定。最大可维持天数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为当前蓄水量可供水天数和应急水源可供水天数之和。判别供水天数及紧张程度的方法如下:1、水源为蓄水工程可供水天数=当前蓄水量/当前日供水量 (天)2、水源为地下水、泉水、河水以各地上报的数据为主,采用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判断。二、当前供水可维持天数分析2011年8月中旬,各地防汛抗旱办公室按照省防办的要求填报了“城(镇)供水情况调查表”。经初步汇总后,省防办又要求各地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复核,各地于9月3日7日陆续上报复核后的表格。通过对各地上报表格中城市、县城供水人口、供水量及所需水量进行初步分析计算,当前全省供水可维持天数小于30天的城市有8个,影响人口49.49万人;供水可维持天数在3060天的城市有7个,影响人口31.15万人;6090天的城市有5个,影响人口55.86万人;其余68个城市供水可维持天数大于90天,涉及人口828.84万人。见表2-1,具体名单详见表2-2,各城市(县城)供水情况见附表1“*2011年干旱灾害城市(县城)供水情况调查表”。表2-1 城市供水可维持天数分类统计汇总表措施前后90天合计城市个数相应人口城市个数相应人口城市个数相应人口城市个数相应人口城市个数相应人口(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当前供水量849.49 731.15 555.86 68828.84 88965.34 采用应急水源后11.80 530.55 422.05 78910.94 88965.34 表2-2 可维持天数分类统计表(当前供水量)序号90天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合计849.49 731.15 555.86 68828.84 1*县12.50 *县6.40 *县12.50 *市6区236.38 2*县4.00 *县6.30 *县6.35 *市10.00 3*县5.50 *县3.05 *市30.00 *县13.50 4*县8.70 *县3.00 *县4.59 *县4.50 5*县3.64 *县2.00 *县2.42 *区55.00 6*特区1.80 *县4.20 *县12.50 7*县2.35 *县6.20 *县2.00 8*县11.00 *特区17.00 9*市2区42.50 10*市7.20 11*市17.40 12*县10.00 138.50 146.50 159.00 166.80 1723.84 187.00 198.00 207.20 213.00 226.70 2310.00 243.55 257.50 265.85 272.50 2822.00 298.00 3012.00 318.68 3210.00 3310.00 345.50 3511.20 3640.00 375.20 386.00 395.80 405.78 415.20 4220.00 433.10 442.20 455.00 462.50 476.00 483.20 492.60 507.50 518.00 522.80 532.30 5425.00 555.61 563.50 5710.00 583.25 593.00 603.50 616.00 624.50 三、启用应急水源供水后可维持天数分析供水紧张的城市通过节约用水、分区限时供水、启用现有的应急水源工程等措施后,最大可维持天数为当前供水可维持天数加上应急水源供水的可维持天数。通过初步分析,小于30天的城市有1个,影响人口1.8万人;3060天的城市有5个,影响人口30.55万人;6090天的城市有4个,影响人口22.05万人;其余78个城市大于90天,涉及人口910.94万人。见表2-1,具体名单详见表2-3。表2-3 最大可维持天数分类统计表(启用应急水源、节水等措施后)序号90天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城市名称相应人口(万人)合计11.80 530.55 422.05 78910.94 1区1.80 6.30 12.50 236.38 24.00 3.00 10.00 33.05 2.35 13.50 411.00 4.20 6.40 56.20 4.50 655.00 712.50 82.00 917.00 1042.50 117.20 1217.40 1310.00 1412.50 158.50 166.50 179.00 186.80 196.35 2023.84 213.64 225.50 237.00 248.70 258.00 267.20 273.00 286.70 2930.00 3010.00 313.55 327.50 334.59 345.85 352.50 3622.00 378.00 3812.00 398.68 4010.00 4110.00 425.50 4311.20 4440.00 455.20 466.00 475.80 485.78 495.20 5020.00 513.10 522.20 535.00 542.50 556.00 563.20 572.60 582.00 597.50 608.00 612.80 622.30 632.42 6425.00 655.61 663.50 6710.00 683.25 693.00 703.50 716.00 724.50 14- -第三章 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目前我省旱情持续发展,缺水状况由农村向城市蔓延,城镇供水面临形势十分严峻。为防止持续干旱造成城市供水中断,在2010年编制干旱灾害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完善城市干旱供水应急预案,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到目前为止,全省88个县(市、区)均已编制了干旱灾害城市应急供水预案。 一、当前工作加强城市抗旱保供水领导,各市(州、地)、县、乡镇成立应急供水指挥部,指挥、协调城镇供水工作。具体开展以下工作:(一)加强供水设施管理,查漏抢修,严禁农民在供水管道凿洞引水浇地,减少水量流失。 (二)着手对城镇水源工程进行清理、维修,有关部门做好水源地水质监测及卫生化验,保证饮用水水质,以确保水位进一步下降时统一调配使用。(三)加强对企业生产废水水质监测和处理,必须达标排放,否则一律停产停排。对可利用的水源作为备用水源加以保护,严防水质污染。(四)清理各取水口,保证取水畅通。(五)在城镇范围内号召节约用水,并采取措施按用水定额限制用水。(六)千方百计开辟现有的可用水源,切实保证城镇生活基本用水需要。(七)新闻媒体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坚持长期抗旱和抗大旱的舆论导向。二、开源、节流与调配(一) 集中利用城区分散的泉水井水,作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水源之一统一调配。(二) )在允许使用的取水口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形式取水站,保证各取水口能取到足够的水量。(三) 综合利用水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调度;蓄水工程考虑动用死库容的应急供水方案落实相应措施;发电水库按照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调度运行;改河道、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四) 限制直至关停城市服务性用水,限制直至关停一般工业用水。强化居民计划用水。(五)气象部门严密监控天气变化,及时实施人工降雨作业。三、各类缺水城市应急方案(一)可维持小于30天的城市1.立即关停桑拿浴池、洗车场用水。限制宾馆、饭店、酒店等非生产性用水。关停一般工业用水。2.强化居民节约用水,实行限额定时供水,原则上按照正常日用水量的50供水。3. 供水公司要制定限额定时停水的具体措施;制定详细的用水计划,立即实行计划用水;消防车和洒水车要落实送水计划。4. 落实应急供水水源和应急方案,统筹资金加紧开工建设应急供水水源。(二)可维持3060天的城市1.限制桑拿浴池、洗车场用水。限制宾馆、饭店、酒店等非生产性用水。限制一般工业用水。2.强化居民节约用水,实行限额定时供水,原则上按照正常日用水量的70供水。3.供水公司要制定限额定时停水的具体措施,制定详细的用水计划,立即实行计划用水。4. 落实应急供水水源,争取各方资金,开工建设应急供水水源。(三)可维持6090天的城市1. 限制桑拿浴池、洗车场用水。限制宾馆、饭店、酒店等非生产性用水。2.宣传教育居民节约用水,原则上实行正常供水。3.供水公司要制定限额定时供水的具体措施。4.落实应急供水水源和应急供水方案。5.分析研究向缺水地区供水调水方案和措施;具备应急工程开工条件的及时开工建设应急供水工程。第四章 乡镇供水应急预案一、乡镇供水状况全省共1373个乡镇(不含城关镇、街道办事处),对各地复核后上报1365个乡镇,有8个乡镇未填报。当前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供水水源主要有水库、河水、井、泉水等类型。通过对各地乡镇供水调查统计资料计算分析,当前,全省共有284个乡镇供水只能维持30天以内,影响人口约130.35万人;205个乡镇供水能维持3060天,影响人口约109.38万人;168个乡镇供水能维持6090天,影响人口约94.62万人;708个乡镇供水能维持90天以上,供水人口约351.94万人。各地当前供水情况见表4-1 “乡镇当前供水量可维持天数”。表4-1 乡镇当前供水量可维持天数市(州、地)90天合计乡镇个数相应人口乡镇个数相应人口乡镇个数相应人口乡镇个数相应人口乡镇个数相应人口(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284130.35 205109.38 16894.62 708351.94 1365686.29 137.26 1112.17 146.71 3431.40 7257.54 2814.01 2114.72 1614.28 2724.28 9267.28 8649.24 4940.48 105.42 6749.64 212144.78 6630.17 177.10 31.25 6637.29 15275.80 229.51 153.65 136.79 6834.27 11854.22 60.83 2912.26 5832.05 13961.35 232106.49 20.70 61.69 1311.44 5423.13 7536.96 277.21 247.39 84.10 13143.54 19062.25 3411.42 339.92 3312.58 12247.03 22280.95 二、启用应急水源供水后可维持天数分析供水紧张的乡镇通过节约用水、分区限时供水、启用现有的应急水源工程等措施后,最大可维持天数为当前供水可维持天数加上应急水源供水的可维持天数。通过初步计算分析,全省共有182个乡镇最大供水天数只能维持30天以内,影响人口约70.76万人;197个乡镇供水能维持3060天,影响人口约105.17万人;162个乡镇供水能维持6090天,影响人口约99.036万人;824个乡镇供水能维持90天以上,供水人口约411.32万人. 各地最大供水天数见表4-2 “启用应急水源、节水等措施后最大可维持天数”。各地乡镇供水情况详见附表2“*2011年干旱灾害乡镇供水情况调查表”。表4-2 启用应急水源、节水等措施后最大可维持天数市 (州、地)90天合计乡镇相应人口乡镇相应人口乡镇相应人口乡镇相应人口乡镇相应人口(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个)(万人)*18270.76 197105.17 16299.03 824411.32 1365686.29 63.89 1313.60 104.80 4335.25 7257.54 186.99 2011.78 179.69 3738.83 9267.28 5323.21 5536.76 2726.70 7758.10 212144.78 5023.39 2311.02 31.13 7640.26 15275.80 133.91 114.64 85.26 8640.41 11854.22 60.83 2311.45 4428.56 15965.66 232106.49 20.70 30.63 1210.24 5825.39 7536.96 194.71 174.64 112.22 14350.68 19062.25 153.13 3210.65 3010.43 14556.74 22280.95 三、乡镇供水采取的应急措施从各地乡镇当前供水情况看,供水紧张的大部分乡镇采取分片定时和车辆送水等措施,部分乡镇采取远距离应急引提水和应急打井进行供水,基本保证集镇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根据当前旱情持续发展趋势,从确保群众最低生活用水需求考虑,采取节约用水、水库应急调水、引提水、打井及拉水送水等方式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第五章 建议一、加大推进缺水地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和*重点水源工程规划加快推进缺水地区、重旱区的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大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增加农业生产和城市(县城)、乡镇供水抵御旱灾的能力。二、加大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1、加大对抗旱供水应急工程的资金投入,统筹使用各方资金,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2、加强抗旱资金监管,确保救灾资金落到实处。三、统筹安排各方力量集中抗旱1、统筹安排好国务院、国家防总、流域委、外省救援队、社会团体对我省抗旱工作的支持。2、充分发挥国有、集体、个人的抗旱设施的作用,相互支援,团结抗旱。四、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安全1、加强现有供水水源的水质监测,严防干旱灾害造成水质影响,确保供水安全。2、加强应急供水水源工程的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已经出水的水井和新辟的泉水水源等。五、制定用水计划,实行计划用水1、及时全面掌握水源来水状态和供水动态,制定详细的应急供水措施和用水计划,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要。2、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加大城乡供水工程的调配,做好河流上下游之间用水分配,减少用水纠纷。3、充分挖掘现有水源进行供水,采取一切措施广辟水源,增加可供水量。4、对于综合利用(包括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灌溉用水等)的供水水源工程,按照抗旱阶段保证目标,确定消减用水顺序为:先削减农灌用水,再消减工业用水,最后消减生活用水。六、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建设1、对于具备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产用水的,应采取应急工程供水至工业厂区。2、对于具备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的,研究建设应急泵站提水工程,提水至灌区渠道,补充灌溉用水。七、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做好以下工作1、申请专项资金,开展水源点普查工作。目前,我省持续干旱,水源水量已接近最枯水量。按照着眼长远的原则,及时开展水源点水量普查工作,现在还有水的水源将是最有保证的水源,结合水源最枯流量确定水源建设规模,对于我省今后的水源工程建设将有重要意义。2、申请专项资金,开展蓄水工程清淤扩容工作。我省的蓄水工程大多建设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行多年,普遍存在淤积现象。目前各蓄水工程已经接近最低水位,淤积泥沙已经露出水面,是清淤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水库的干涸时机,在摸清地质情况、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抓紧开展库底清淤工作。这样既能有效扩大水库库容,又能用清运出来的淤泥造田造地,建议采用修建拦沙坝堆放或者结合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利用。我省的小型蓄水工程复蓄指数多在2左右,即清淤1方库容即可得到2方左右的水量,供水效益和防洪效益虽然眼前得不到体现,但从长远来看效益显著。3、加强工程安全监测,确保工程安全。据统计,目前,全省17983座水库(山塘)已有479座干涸。水库山塘水位下降,有可能产生裂缝等问题,所以在抗旱的同时,加强工程安全监测,确保工程安全。4、完善供水应急预案,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近年来,极端气候频繁发生,降雨减少,干旱连年发生,持续时间长,造成城市(县城)、乡镇供水短缺和紧张的情况,严重地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根据各地上报的调查表,全省1373个乡镇(不含县城驻地的镇),均已编制2011年9月2012年4月的供水应急预案。当前,各地应抓紧编制和完善供水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供水水源和应急措施,最大程度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5、做好供水水源的测验,及时掌握水量变化情况。承担供水任务的小型水库应设立水位标尺,利用河水(溪水)、泉水、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也应在取水点设置量水设施,以便随时掌握水量的变化情况,为抗旱供水决策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6、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应对长期干旱的影响2011年7月以来,*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仅54.1毫米,为1951年以来最少年份。全省境内主要江河来水较常年偏少5-9成,全省已有349条溪河断流。现已是8月底,汛期即将结束进入非汛期,。在正常年份,汛期的降雨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的80%左右,今年汛期的降水量比常年减少一半以上。从今年9月起到明年汛期前的4月,还有8个月,大约240天,这段时间降雨都比较少,对城市(县城)、乡镇供水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全社会的节水工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全民节水,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按照“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原则,除限制行业节约用水外,居民生活用水也应加以控制。建议城市(县城)的居民生活用水按人均用水80升/人天,乡镇按40升/人天左右加以控制,延长现有蓄水量的供水时间,应对今年9月至明年4月底长时间不降雨或降雨少对供水造成的影响。附:供水紧张城市应急供水方案根据各地编制的城市供水应急预案,摘编了供水紧张的*、*四个县编制的城市干旱供水应急预案。一、*县城*县城常住人口12.5万人,供水人口12.5万人,供水主水源为渔溪坝水库,总库容280万方,现有蓄水20万方(除去死库容);补充水源有三八湖水库、新田沟引水工程、水神庙提水工程,均已干涸。县城正常日需水量1.6万m3,人均日用水量128L。自2011年6月9日开始,全城实行隔日供水,日需水量降为1万m3左右,8月16日起对城区内建筑工程用水、洗浴、洗车等高耗水行业停止供水,日需水量降为0.8万m3左右。*火电厂关门山水库现有蓄水30万方(除去死库容),县人民政府已于8月15日停止其生产用水,将现有蓄水用作县城应急供水。渔溪坝、关门山两水库共有蓄水50万方,除去蒸发量,最多可按现有供水量支撑县城45天左右。(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于2011年7月2日启动了全县水旱灾害级响应,8月17日提高到级响应,8月26日再次提升到级响应。(二)县供水公司于7月15日启动了应急供水预案,公司职工全体动员,加强供水管网巡护检修,减少水损,加强水质监测管理。同时加强供水调度管理,做好分区供水,尽最大努力确保县城居民均有水可用。针对高海拔区域高楼层无法供水的住户,采取增设临时供水龙头等便民措施,方便居民取水。1、分片区、定时段供水。城西片区单日:供西郊水厂至黑鹿岩以西; 双日:黑鹿岩至新华侨。 城东片区单日:供五星街至卫校; 双日:供五星街至新华桥。 2、按应急供水优先顺序供水,暂停浴室、洗车场等高耗水行业的供水,暂停建筑施工场地供水。 3、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通知居民户作好蓄水准备。4、启动(1)*发电厂水处理系统搭接到市政供水管网;(2)关停老虎沟煤矿在水神庙水源地取水;5、一是开工县城应急补水工程(东皇镇黄木村三岔河提水工程),通过泵站提水在草莲坝处接入县城输水管道,工程概算总投资680万元,工期45日历天。已于8月19日开工,10月5日前完工。该工程建成后能为县城提供4000m3/天的水量。二是关门山水库引水工程,总投资220万元,将关门山水库现有蓄水(可用水30万方)和电厂厂区地下水提到箐口供水水池,通过水处理设备后接入县城供水管网。该工程已于8月26日开工实施,9月25日前完工,每日可向县城提供4320 m3。三是加快小溪沟隧洞引水工程建设步伐,该工程在东皇镇小溪沟处新建隧洞工程引水至县城主水源渔溪坝水库。工程于2010年10月动工,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将于10月底完工通水。二、*县城*县城常住人口约11万人,正常日供水量为2.1万吨左右,人均日用水量190L。县自来水公司有东郊水厂、西郊水厂和水冲河水库水厂3座水处理厂,日处理设计能力分别为2.1万吨、0.6万吨和0.3万吨,总供水能力3.0万吨。有文革桥、落马塘、朵云、梅花堰、水冲河、干溪水水库及*河花桥应急提水站等7处供水水源。水冲河和干溪水水库通过水冲河水库水厂处理后进入县城管网,朵云、梅花堰水库及*河花桥应急提水站通过东郊水厂处理进入县城管网,文革桥、落马塘水库通过西郊水厂处理进入县城管网。当水库蓄水不足时和枯水期,首先由*河花桥应急提水站日提水0.9万吨,不足部分根据各水库蓄水情况进行调度,保证日供水2.1万吨。今年*县城供水告急后,首先关停了高耗水行业,同时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方式控制用水量,现日供水基本为0.80.9万吨,当前人均日用水量7382L。为了做好长期抗旱工作,现取水情况为通过新建完工的龙坑应急水源人向县城供水0.1万吨,花桥应急提水站上游集雨面积近90平方公里,*河源头还是未有水,现由于上游农业灌溉结束,部分农户栽种藕田放水采藕,现花桥应急提水站可日提水0.6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融资担保终止书之债权债务清理协议
- 2025公务员选考面试题库及答案
- 法律考研专业试题及答案
- 测绘院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地矿专业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小班下期期末汇报
- 区总工会工作总结
- 六上比的化简教学课件
- 时间文案励志工作总结
- 2025年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岗位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新款餐饮兼职合同模板
-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科普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电力公司员工招聘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多家俱乐部转让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件 3.1AI办公
- 第二课 现代媒体艺术的类型和特点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人美版2019
- 2025年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选拔考试综合试题及答案
- DL∕T28112024变电站二次系统通信报文规范
- 2025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五
- 2025年“好年华 聚福州”(福州大学场)福州地铁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