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桂大扶贫广西20012010年扶贫大开发纪实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是一片红色热土:伟人邓小平在这里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一大批仁人志士曾在这里英勇奋战,为建立新中国而上下求索。既沿边又沿海的广西,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等原因,贫困一直困扰着广西。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是广西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山高石多弄场深,缺土少水难生存。群山莽莽铺大地,十家农户八家贫”的民谣,曾经是广西贫困的真实写照。到2000年底,广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高达800多万人,28个国家级贫困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的三分之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曾遭到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均非常薄弱。10多年前,澳大利亚旅行家道格拉斯在华旅行时,途经地处广西大石山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被当地的贫困深深震撼。他在澳大利亚的一份官方报纸上撰文:“这是我见到过的最艰难的地方。这里没有水、没有电、路不通,有的只是随处可见的石头和永远也走不完的大山这是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2001年,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颁布以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深入研究广西贫困区域的特点,及时制订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广西新十年扶贫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奋斗目标。按照意见要求,广西各级党委、政府,扶贫系统干部、贫困地区群众,以昂扬奋发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艰辛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去征服一个个贫困的山峰。一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地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发展。10年来,广西通过大会战的形式,以政府为主导,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一定的时间里,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大面积、大规模建设,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群众改变生产、生活条件。从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到“富民强县,告慰先烈”为主题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从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到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从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到惠及30个县(区)的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10年里,广西开展了六大艰苦卓绝的大会战,共投入115.45亿元巨资。“民意民感感谢关怀,党心政情情暖边关。”这幅靖西县边境群众乔迁新居时用的对联,正是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获益后感激之情和喜悦之情的真实写照。大会战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2008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特别指出,这些年,广西开展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这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广西新世纪以来采取的以瞄准贫困群众,扶贫工作进村入户的一种扶贫新模式。广西以贫困村为主战场,把整村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紧密结合,从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入手,围绕农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确定了5大类16项整村推进的具体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逐村逐户进行规划,用6年时间,分三批对全区4060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通过整合力量,将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帮扶力量、技术服务全面整合到村,变以往小规模分散式扶贫为综合性集中扶贫。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使贫困村村屯道路修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茅草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涌现出了像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兰木乡王里村等一批典型,成为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极大地推动了4060个贫困村面貌的改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三产业兴则农业兴,产业旺则农村旺。10年来,广西引导、扶持贫困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科技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小额信贷、到户资金推动,建立产业基地,走规模经营的路子,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广西根据区域特点,把甘蔗种植作为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经过多年的培植发展,甘蔗种植已成为广西的一大特色产业。广西蔗糖产量占中国蔗糖产量的60%以上。甘蔗产业因而被称为广西贫困地区农民的“甜蜜事业”。面对“东桑西移”的历史机遇,广西积极承接桑蚕产业转移,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贫困地区群众的致富梦在这个产业的大发展中也逐渐实现。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全区新建、续建了茶业、油茶、水果、中草药,养鱼、养羊、羊兔等一大批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生产基地,培植了113家扶贫龙头企业,有效地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和贫困群众收入,“多赢”的局面由此打开。四广西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高度关注贫困山区群众素质的提升,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工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在更深层次上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4060个贫困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妇女主任和经济能人等数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过集中培训回到乡村,极大地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实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广西确立了74个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百色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扶贫培训 “雨露计划”,在八桂大地全面实施。广西创新的“农家课堂”模式,把农业技术培训教室设在了田头、地里、农家小院,让农民培训农民。“农家课堂”成了广大农民致富的技术保障。2009年9月,广西开始实施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学历教育扶贫试点工程,从贫困地区群众的下一代入手,重点扶持大石山区生态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匮乏,就地开发难度大,缺乏发展潜力的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或高职,并最终推荐到城镇转移就业。贫困地区群众高兴地称之为“造福子孙的德政工程”。五众水汇流成江海。一份份扶贫力量的真情涌聚,带来了广西扶贫事业勃勃生机。新世纪以来,国务院扶贫办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多次亲临广西调研和指导。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工商联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召开了全国扶贫协作优势产业推介会及招商引致洽谈会。通过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两广扶贫协作10周年总结大会在南宁隆重召开,广东省省长亲自率团参加会议,会议签订了“十一五”时期广东广西扶贫协作计划纲要。自此,两广新一轮的扶贫协作再掀高潮。100多个区直中直驻桂单位,以及数以万计的国家干部也加入到了扶贫开发队伍中来。他们与当地政府一道,通过整合资金,实施道路建设、饮水工程修建、低产田改造,带领群众发展种养业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的发展。驻桂部队也积极参加贫困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持续开展扶贫支教助学和扶贫帮困活动。此外,广西又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及英、美、日、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扶贫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引进了社区管理、参与式扶贫等扶贫理念和管理办法,扩展了扶贫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广西被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列为国际减贫培训实地考察基地,承办了多期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官员培训活动。近年来,广西还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在减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承办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及扶贫国际研修班活动,实现了外资扶贫工作的有效延伸。六一代穷,不能代代穷!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让壮乡儿女斗志昂扬。从道路修建、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的实施,再到异地安置、扶贫培训、产业发展,扶贫干部和地方各级干部不畏艰苦,深入调研,制定出了一项项符合区情、乡情的工作措施,与当地群众团结拼搏,甘苦与共。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党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网箱养鱼,使群众收入年年递增。2010年,鲁维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一跃成为西林县“首富村”。曾经荣获“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称号的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支部书记吴天来,为了改变陇雅村的落后面貌,倾其所有,先后无偿捐献致富所得60多万元,帮助家乡修路、修建学校、发展产业,使穷村旧貌换了新颜。天等县在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时,每天都有几千名群众参与管路开挖、抬管、土方回填等工作,施工队伍像一条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来自各行各业的扶贫英雄也无任奉献,八桂大地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封家运是柳州钢铁集团的一名普通干部。为了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的建设,他告别城里温馨的家庭,在大山里扎根八年,用自己的一个个脚印书写了定点帮扶工作的传奇。曾任广州市政协主席的陈开枝,如今已是71岁的老人。10多年来,他把广西当作他的第二故乡,生命不息,就扶贫不止。他的广州家里,连普通皮沙发都没有,可他却76次深入广西贫困山村,为广西筹集到帮扶资金达数亿元。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区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铸就了扶贫开发事业的凝聚力和广大群众消除贫困的动力,成为了贫困地区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七如果道格拉斯今天再次光临都安,相信他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区域连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10年艰苦的扶贫鏖战,使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发展难、致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2001年到2010年,广西在贫困地区共修道路82833公里,对贫困地区45170户(茅)危房进行了改造;解决了36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累计建设沼气池92万多座,沼气池入户率达49%;贫困村中小学校舍得到全面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乡乡建有卫生院,4060个贫困村建有办公楼、卫生室、计生室。大部分的乡镇和贫困村建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广西28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4060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在“广西十大魅力乡村”光荣榜上,有近一半的获奖乡村原来都是贫困村。广西粮食单产连创新高,糖料蔗、木薯、桑蚕稳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60%、70%、30%以上份额,蚕茧产量超过世界第二的印度;经济增长呈现强劲势头 “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横批“日新月异”,这是温家宝总理在考察东兰县贫困村后题写的一幅对联,这是温总理对广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西扶贫工作的最高奖励。巍峨绵延的大石山见证了壮乡儿女的苦痛和喜悦、求索和奋斗。今天,它更见证了这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在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决定把扶贫开发确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推动贫困地区的大发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展望未来,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将围绕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的总体目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整合资金,加大扶贫投入,开展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儿童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学前教育原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橡胶膏剂缓释保鲜体系-洞察及研究
- 赠送面积地板合同范本
- 防火纤维采购合同范本
- 酒店装潢设计合同范本
- 个人田租赁合同范本
- 药店报价合同范本模板
- 石材安装质保合同范本
- 内科护理学试题(带答案)
- 咯血(课件幻灯)
- 部门会签单模板
- 2023版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化学)
- 上海市环卫作业养护预算定额经费
- 宫颈环扎术护理常规
- 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填报说明
- 县城市管理领域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工作衔接规范(试行)
- 九年级初三英语七选五专练1(10篇带答案)-
- 委托加工协议(简易版)
- 铁路站前工程架空顶进框架涵线路架空图示及检算
-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