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1页
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2页
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3页
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4页
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煤业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矿 长:毛 建 华 技术负责人:束 华 英 编 制 人:叶 伟 伟 编 制 日 期:2011年5月27日单位住址: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邮政编码:333303 电话 真:07986350259目 录1总则41.1目的41.2编制依据41.3适用范围41.4工作原则41.5煤尘爆炸危险行分析5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62.1指挥机构与职责73预防与预警机制93.1危险源监控93.2煤尘防治措施103.3预警行动144信息报告与处置144.1信息报告与通知144.2信息上报154.3信息传递164.4申报增援165应急响应175.1响应分级175.2响应程序185.3处理措施185.4应急结束246信息发布267后期处理267.1现场保护267.2生产秩序恢复267.3善后处理267.4保险267.5工作总结与评估268保障措施278.1通信与信息保障278.2应急队伍的保障288.3应急物资保障288.4经费保障298.5其他保障299培训与演习309.1培训309.2演练3110奖惩3111附则3111.1应急预案备案3111.2维护和更新3211.3制定解释与实施32江西煤业东方红煤矿煤尘灾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规范煤矿煤尘灾害专项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我矿应对和防范矿山煤尘灾害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因煤尘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处置、应急响应和较大事故处置。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矿山煤尘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煤尘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东方红煤矿在局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指导、协调矿山煤尘灾害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矿属各生产单位、局救护大队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煤尘爆炸危险性分析1.5.1煤尘爆炸危险2010年我矿委托省煤炭科研所对三、八煤层煤尘爆炸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见下表:1-1表1-1 各煤层煤尘鉴定结果煤层名称水分Mad(%)灰分Aad(%)挥发分Vdaf(%)火焰长度(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鉴定结果-60三煤层1.4656.0125.040/无爆炸性-100三煤层1.1421.0415.481015有爆炸性-160三煤层1.0647.2720.210/无爆炸性-210三煤层0.9042.2018.030/无爆炸性-160八煤层1.3123.4214.701015有爆炸性-210八煤层1.1318.0412.740/无爆炸性1.5.2煤尘危险分析1、煤尘危害在矿井生产和建设过程都不可避免的受到煤尘的威胁,煤尘按成因分为生煤尘和次生煤尘。煤尘量与煤岩中水含量有关。2、煤尘的产生源采煤工作面:其主要产尘工序有放炮、支架、顶板垮落、机车运煤、煤仓放煤口等。掘进工作面:其主要工序有落煤、打眼、放炮、装煤(岩)、煤仓放煤口、支护等。其它产尘源:有巷道维修的锚喷现场、运输大巷的装载点、煤仓放煤口等3、煤尘的危害引起尘肺病。发生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影响作业场所的安全。危害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4、煤尘爆炸危险性分析煤尘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形成火焰波峰,可能会烧伤人员,烧坏井下电气设备和电缆,引燃井巷中其它可燃物,产生新的火源。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1.5.3矿井煤尘危害主要区域我矿煤尘危害主要区域在-100三煤、-210三煤、-160八煤层,而且-100三煤、-160八煤层有爆炸性。2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应急体系是开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基础,应急系统应由组织体制、动作机制、法律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四部分组成。见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图,如下图2-1。2.1指挥机构与职责 在乐平矿务局统一领导下,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我矿煤尘特征以及历年煤尘抢险工作经验,成立 2011年东方红矿煤尘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的组成及成员、主要单位如下:总 指 挥: 毛建华副总指挥: 丁增稳 方小林 祝刚清 袁发苗 束华英 黄秋意 戴柏青 徐良雨 吴章毛成 员:李红 王德西 朱基建 黎东明 谭凯 官立平 许献华 石崇锡 王良荣 徐元平 何福根 余晓斌 彭斌 方金华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生产单位煤尘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调度室主任朱基建兼任。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及时向矿务局和集团公司汇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与生产单位抢险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局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矿山煤尘灾害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救援力量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完成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事项。应急救援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如下:(1)矿长:煤尘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技术负责人及其他领导和救护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事故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抢救方案。(2)矿技术负责人及有关副矿长;协助矿长制定、执行事故抢救方案, 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保证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专用入井特别许可证,确保事故作战计划执行。 (3)安全副矿长:协助矿长制定、执行事故抢救方案,根据事故抢救方案对抢救工作和入井人员的控制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及其他矿领导和局领导,及时向下传达救灾指挥的命令。 (4)调度室主任: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统计和掌握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人数。 (5)生产科长:负责准备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及时将煤尘事故地点的位置填绘到图纸上,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其他的工作。 (6)机电科长、运输区长:根据矿长命令, 负责全矿机电、运输和抢排工作,负责矿井主抽风机、局扇、绞车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制度,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 (7)供应科长: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救器材, 根据矿长的全程命令,迅速送往救灾地点。 (8)总务科长:负责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 (9)医务所所长:负责对伤员的抢救和治疗。 (10)矿灯房负责人:根据灯牌查清在下井的人数及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有签发抢救事故下井专用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发灯。 (11)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负责组织对遇难人员的妥善管理。发生事故后,事故矿井必须立即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矿长为应急救援总指挥,矿有关部门领导和救护大队负责人为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必要时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可指定专人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是:根据煤尘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人力和物力,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调动救援力量,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蔓延;及时向局应急救援指挥部传达事故抢险进度等信息;随时和井下基地、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下达指令;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危险源监控 在矿井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对煤尘爆炸危险性的工作面进行监控,并指定专门人员和部门负责管理,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面实施重点监控,及时分析有关 监控信息,跟踪整改情况。矿调度室负责矿井煤尘灾害事故信息接收、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工作。矿通风科根据地质条件,可能发生煤尘灾害类型、危害程度建立本矿基本情况和事故隐患及危险源台账,同时上报乐平矿务局,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应立即上报江西省赣东北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备案,同时停止生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3.2煤尘防治措施3.2.1 煤尘爆炸事故预防措施一、健全煤尘测定制度按煤矿安全规程在矿井粉尘浓度方面做出如下规定:(1)矿井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3)矿井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总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呼吸性粉尘: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二、加强清尘扫尘、杜绝煤尘事故(一)加强矿井排尘、除尘管理减少煤尘产生量的措施:(1)煤体注水:开采前或开采过程中向煤层打钻,将压力水注入煤层裂隙和孔隙中湿润煤体,使其强度和脆性减弱,塑性增加,开采时就能减少煤体的生成量。(2)采空区灌水:对于中厚、厚煤层开采时还可以采取在分层采空区灌水,依靠水的自重合毛细作用,缓慢渗入下部待采煤层,使煤体湿润,也可以减少产尘量。(3)水泡泥:用盛水的塑料袋代替部分炮泥充填眼内,爆破时被水氧化结成雾滴,可使尘粒湿润、凝结而起到降尘作用。(4)湿式打眼:将压力水送入孔底,以湿润、冲洗和排出煤尘,使煤尘成煤浆流出,抑制煤尘的生成和飞扬。(5)合理打眼、装药,避免将煤体崩得过碎而产生较多的煤尘。降低浮游煤尘浓度措施:(1)爆破前后洒水:爆破前洒水,湿润巷道周帮的积尘;爆破后洒水,湿润煤体,再装载运出,可大大降低运输过程中煤尘飞扬。(2)转载点喷雾洒水:抑制各转载点煤尘再次飞扬。(3)通风除尘:合理选择风速可降低煤尘飞扬量。(4)冲洗煤尘:对容易沉积煤尘的地点,由里向外逐步冲洗巷道两帮、顶部、底部、管路、设备上的积尘,时煤尘充分湿润、无法飞扬,并将冲洗下来的煤尘集中排出。(二)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1、坚持湿式打眼,放炮必须使用水泡泥。2、各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设净化水幕,净化风流,并正常使用。3、完善防尘供水系统,在主要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装载点等地点都必须安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4、打眼放炮必须严格执行规程规定,严禁放明炮、糊炮、短线放炮以及工作面多头放炮。井下电气设备严禁失爆、火花、电器积热现象存在。5、采区通风设施,特别是风门必须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人通过风门,都必须随手关上,以防风流短路。6、井下各工作地点必须按规定设置喷雾,并且必须齐全并灵敏可靠,掘进工作面安装放炮远程喷雾。7、井下各条巷道必须按照规定的冲尘周期进行冲刷巷道,消灭煤尘堆积。8、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实施综合防尘措施,降低浮游煤尘的浓度,杜绝其引燃的物质。加强管理,消除引燃煤尘的火源,如摩擦撞击火花、电火花、摩擦火花、煤自燃而形成的高温点、爆破作业出现的爆燃以及瓦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产物等。完善通风系统,防止局部漏风,回采工作面及回风巷道设计都必须采用上行风。特殊情况下局部回风下行时必须制定措施。旧巷、盲巷、废巷及采空区及时封闭。9、严禁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使用明火,严禁带烟火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严禁使用非阻燃风筒。10、井下使用安全型防爆矿灯、照明灯,禁止在井下打开矿灯或采用矿灯放炮,严禁井下电器失爆,严禁使用非煤安标志的设备。(三)防止煤尘爆炸事故扩大的措施1、矿应实行分区通风,突出煤层杜绝串联通风,通风系统要求简单稳定可靠。2、通风巷道及时维护,并健全维护台帐,确保风流畅通稳定可靠。3、矿主扇必须安设反风装置、并定期检查,试验是否完好,确保紧急反风时灵活可靠。要求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演习方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制定报局备案,反风演习后,及时编制反风演习报告。4、加强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和自救知识教育,掌握工作面避灾路线。5、主扇应有定期检修计划,由机电科提出计划报矿务局批准,机电副总来部署执行。主扇停风由机电科制定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6、主扇除定期检修外,一律不得随意停开。如遇特殊故障必须停机时,司机应先汇报调度室及矿总工程师,并由矿总工程师采取措施处理。主扇停止运行1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处理。7、各区域、各工作面按规定设置隔爆装置,由通风科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后通风科具体实施。(四)井下避灾峒室及急救袋的设置1、井下避灾峒室设置在采掘工作面附近的进风巷中,距作业地点不小于100米。2、避难峒室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隔风门,设施齐全,并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3、避难峒室必须设置供给新鲜空气的设施,安装压风自救系统,且压风自救管路严禁使用塑料软管,具体要求在避难峒室设计中应明确规定。4、压风自救袋设置在距离采掘工作面2540米巷道内、工作面进风侧反向风门以内、工作面回风侧有人作业点,要求每隔50米设置一组,每组至少5个自救袋。5、自救袋安装在生产用的压风管道上,并应设减压装置。6、每组设置5个自救袋,自救袋的压缩空气供给量应符合有关规定。3.3预警行动按国家有关标准认定重大事故实行分级报告制度: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必须逐级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造成重大事故的,必须逐级上报江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造成较大事故的,必须上报江西省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东北监察分局及省煤集团公司。造成一般事故的,必须上报局安监局、调度室。矿井对重大事故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事故管理台账。对重大事故可能酿成事故的预兆,矿调度室要立即上报局调度室,由矿务局总值班安排有关职能部门和矿井有关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根据事故灾难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预案,实施救援。4信息报告与处置信息报告与处置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报告与通知、信息上报、信息传递等。4.1信息报告与通知1、调度室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值守电话6350339。井下与地面通讯则采用常熟市煤矿通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井下各个作业点、峒室均安装了防爆电话,一旦井下有事,则通过电话就可立即向调度室汇报。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调度,公司调度室应立即按报告程序,将事故情况报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报告程序见图3-1所示。2、接警人应要接清事故发生的地点、性质、波及范围、威胁的地方、伤亡情况,接警后要迅速、准确按预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人员和部门通报。4.2 信息上报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在1小时内向乐平矿务局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3 信息传递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通知安全、技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等部门,并组织相关材料向矿务局和安全监察部门上报事故情况: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有关部门;3、一般事故上报至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东北分局及乐平矿务局的有关部门。乐平矿务局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必要时,乐平矿务局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4.4申报增援依据事故大小和救灾难易程度向局救护大队、省级和国家级救援中心、当地政府等请求支援,控制事态的发展和防止事故扩大。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分类由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决定,根据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级: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以上包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以下不包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最低响应级别的安全事故(该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是根据公司有关制度来执行)。2、分级响应机制见表6-1。表6-1 分级响应机制对照表级别级别确认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级别应急报告最高级别发布预警公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省集团公司安监局报省领导小组和报省煤监局。2、省政府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向国务院及国务院相关部门报告。红色(特别严重)预警由省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发布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启动江西省级应急预案,省集团公司预案必须启动橙色(严重)预警由省政府负责发布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东北分局启动省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乐平矿务局预案必须启动,江西省应急预案视情启动。赣东北分局报省煤监局;黄色(较重)预警由省集团公司负责发布乐平矿务局安监局启动乐平矿务局应急预案,公司应急预案必须启动。乐平矿务局安监局报赣东北分局。蓝色(一般)预警由乐平矿务局负责发布矿管理层启动矿级应急预案报乐平矿务局安监局。/52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的程序按过程分可分为:接警、响应级级别的确定、报警、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过程,如图6-1所示。53处置措施(一)地面煤尘灾害抢险应急处置措施。1、当测尘员测煤尘浓度30g/m3及以上并持续升高时,立即通知调度员,由调度员通知井下人员查清情况。2、当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井下灾情汇报时,调度人员一定要弄清事故的地点、事故类型、破坏程度、受困人员情况及危及范围。3、接到灾情汇报后,调度人员迅速采取如下措施:(1)向矿值班领导汇报;(2)及时把事故通知矿煤尘灾害指挥部及成员;(3)及时通知局救护队协助抢救事故。(4)向局调度室详细汇报事故灾情。4、矿长(防煤尘事故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立即下令请局救护队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进行侦察,把事发地点侦察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汇报。5、立即把防煤尘事故指挥部成员召集起来,根据事故的性质研究抢救事故的安全措施、方案。6、若矿长不在家或一时不能到矿指挥部指挥,则由矿副总指挥或值班领导代替。7、 矿总工程师立即根据生产、通风部门提供的资料情况初步判断是否会发生二次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事故波及范围。8、矿总工程师拟订恢复该区域通风系统措施,防止其它地区的煤尘涌入,造成二次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9、救护队进入事故抢救地点后,按拟订的避灾路线,迅速建立抢救基地。10、救护队派出侦察小组人员深入灾区进行侦察和营救受灾人员。11、检查灾区煤尘情况,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恢复通风。12、在确认事发地点无二次煤尘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次生)等事故发生时,通风部门协助救护队人员恢复灾区通风,检查灾区煤尘变化情况。13、在确认事发地点无二次煤尘爆炸或煤与瓦斯突出(次生)等事故发生时,按指挥部拟订的安全措施计划,机电科迅速组织人员对事发地点的电气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对损坏和失爆的设备要及时更换,保证主扇、局部通风机正常运转、绞车正常提升,其它动力电源全部切断。14、按指挥部拟订的安全措施计划,运输区保证运输的畅通及人行车的正常运转,确保抢救物质准时到达抢救基地。15、按指挥部拟订的安全措施计划,供应科要确保抢救物质到位,并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装卸运输。16、安全科长协助矿长指挥抢救,组织劳资工作人员清点灾区脱险及遇难人员,营救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17、调度室随时协助总指挥对各单位人员的协调调动。(二)井下现场抢险应急处置措施。1、煤尘爆炸事故发生时安全技术措施如发生火灾时,火灾初期,发现人员立即进行直接扑灭,在无法直接扑灭情况下,立即向班组长或跟班领导汇报,并按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地点。煤尘爆炸或煤与煤尘突出发生时,现埸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工区值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领导,由他们带领立即按避灾线路撤至安全地点。撤至安全地点人员和避难硐室避难人员都必须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类型、作业人员、可能波及的范围及灾害程度等情况。电工要及时切断事故地点所有电气设备电源。没有救灾指挥部的指示,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动通风设施,防止造成事发地点风流方向改变,扩大灾害范围及程度。在抢救人员到达之前,任何人不能随意开、停风机,避免煤尘事故扩大。在抢救人员到达之前,工区负责人、安监部门人员要做好事故地点进风口及出风口安全警戒工作。认真组织矿工自救,等待救援A、当煤尘事故发生时,位于事故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风流撤出;位于回风侧人员,可佩带自救器顺风退出,但尽量利用其它通风设施(如风门等)较快地绕到新鲜风流中去,当爆炸和火焰袭来时,则应向下卧到,在无自救器时,可将毛巾润湿堵住嘴并俯卧于水中,以减轻爆炸波的冲击和有害气体的侵袭,遇到无法撤退(如通路冒顶堵塞、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很高又缺少自救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在就近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援人员到达。B、在避难硐室内避难人员,要迅速打开压风闸阀,形成正压通风,并且在避难中,要保持良好的精神和心里状态,不可悲观与急躁,等待救援人员到达。C、在避难中,应不断向外发出救援信号,打电话与调度室取得联系。D、在避难中,要使用一盏矿灯,其余矿灯应尽量停止使用,以备延长待救时间。E、现埸作业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后,现埸负责人员(由值班长或经验老工人)要立即组织人员检查在埸受伤人员的情况以及受伤程度,暂将受伤人员移至到支护良好干燥的地方,等待救援人员的抢救;对于骨拆人员要先对骨拆的地方进行简易包扎固定夹板,然后移至安全地点。F、职工按照工程技术人员讲解自救器的使用方法,使用作业地点或避难硐室内的自救器。G、其它注意事项a、凡进入事故地点进行救助人员,必须佩带化学氧自救器,救护队员佩带氧气瓶。并且由救护队负责出事地点的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检查工作,要随时向指挥部门汇报。b、进入事故地点救护队人员必须由防煤尘事故指挥部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安排,不听指令者从重责罚,进班考勤,交班消勤。避灾路线采一区:53207工作面-210绕道石门新井-210井底车场地面采二区:33201工作面-100三煤底板巷-100石门-100井底车场地面33203工作面-100三煤底板东斜石门-100三煤底板巷-100主石门-100井底车场地面采三区:58205工作面-210七煤底板巷新井-210主石门新井-210井底车场地面采五区:63201工作面-250-210轨道上山新井-210井底车场地面开拓区:-210八煤底板巷-210绕道石门新井-210车场地面-210十二煤底板巷-210主石门新井-210井底车场地面其 它:其它地点人员尽快进入进风侧或安全地点。(三)防止事故扩大处置措施。当井下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时,当处置不当或处置延迟时,可能导致事故扩大,为此特制定以下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进风井口、井底车场或井底巷道主要峒室发生火灾扑灭不了火时,由救灾指挥部决定组织反风,停风或封闭等方法进行处理。、采区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灭火。、采掘工作面发火直接灭火不了时,可用隔绝方法进行灭火。、对采区火灾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挂风障,减风或采用预设的局部反风方法来处理,一般情况下主扇都要保持正常运转。、井下处理火灾(或火区)遇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时,要在火区的回风口两侧同时连续观瓦斯和测煤尘浓度,同时充分运送材料,抓紧进行封闭,建立防火墙,若发现有爆炸危险时要及时撤退人员至安全地区,待爆炸后利用爆炸之间的时间再返回灾区建立防爆墙。、要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瓦斯或煤尘二次爆炸。、在火灾点进、回风侧如发现火烟回流,必须立即将其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在火灾时期,其回风路线巷道中,尽可能保持畅通,如排烟路线有调节窗必须设法开启,要密切注意防止冒顶事故堵塞排烟道而引起火灾线路的支路风流逆转,引起进风侧的抢救人员伤亡。、火灾时期,指挥部要安排一个机电人员监视主扇运转情况,观察轴承温度及电动机的运转情况,并随时通知指挥部,如主扇风压突然上升很可能是由于排烟路线的巷道发生了冒顶堵塞而造成。这时要密切注意井下风流变化,及时撤出救护人员。10、当发生煤尘爆炸,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尽快恢复通风系统,如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恢复,要派救护人员到救灾区,抢救灾区人员。11、为了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蔓延,除恢复通风系统,切断事故区域的动力电源外,还要有计划地排放发生事故时积聚的有害气体。12、抢救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的遇难人员,必须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为主进行抢救。5.4 应急结束5.4.1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各种有害气体、温度、粉尘均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所破坏的巷道已修理好;3、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无继发可能;4、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6-1 矿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图5.4.2 事故终止程序1、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2、现场救援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3、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进行现场监测,直到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5.4.3应急结束后续工作1、将事故情况按规定如实上报乐平矿务局及有关部门;2、保护事故现场;3、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事故发生及应急处理过程一切记录,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取得相关证据;4、由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总结评审整改,编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并上报乐平矿务局。6信息发布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和应急救援的信息发布工作。必要时,由矿党政办主任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新闻发布,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7 后期处置7.1 现场保护事故抢险过程中,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及相关记录、数据,等待事故调查人员取证。7.2 生产秩序恢复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灾情的严重情况,尽量及早恢复生产。但在清理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应完善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现场管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同时也要防止另类事故的发生。7.3善后处置矿应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伤亡救援人员、遇难人员补偿、亲属安置,救援费用支付,井巷清理,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负责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7.4 保险事故灾难发生后,由劳资联系保险机构开展相关的保险受理和赔付工作。7.5 工作总结与评估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安全科牵头,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矿务局安监处。8、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消防:119 急救:120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通讯联系表发生事故应紧急召集的人员名单及电话号码单 位电 话东方红矿调度室6350337矿务局调度室8491096姓 名职务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毛建华矿长635025513767802201丁增稳书记635025713979885518方小林生产副矿长635041513979800168祝刚清经营矿长635057513979815469袁发苗安全副矿长635041515170307816束华英总工程师635041513807989206黄秋意机电副矿长635041113979812337戴柏青党委副书记635025913879870837徐良雨副总工程师635041113879870178吴章毛副总工程师635041113879844045朱基建调度主任635033713970395422黎东明安全科长635059513879892254谭凯劳资科长635050313097184896官立平供应科长635021313707980405王德西生产科副科长635049613627983326李红通风副科长635055713979899785许献华机电科长635046313979815834蔡其洪医务所长63502136989920石崇锡运输区长635045913979865601徐元平采一区区福根采二区区晓斌采三区区斌采五区区金华开拓区区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外部关联单位电话号码乐平矿务局医院6561120乐平矿务局第一职工医院6989120沿沟救护大队6350395乐平矿务局调度室8491096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东北分局8293131乐平市人民医院1208.2应急队伍保障矿成立了应急小分队,应急小分队队长和编号如下:第一应急分队:由采一区10人组成,队长徐元平,副队长叶千龙、叶利锋。第二应急分队:由采二区10人组成,队长何福根,副队长肖平和。第三应急分队:由采三区10人组成,队长余晓斌,副队长徐光德。第四应急分队:由采五区10人组成,队长彭斌,副队长戴国勋。第五应急分队:由开拓区10人组成,队长方金华,副队长张树广。第六应急分队:由机电科10人组成,队长许献华,副队长徐荣华。 第七应急分队:由运输区10人组成,队长石崇锡,副队长万四年,杨正历、蒋小文。第八应急分队:由通风科10人组成,队长吴章毛,副队长李红。 8.3 应急物资保障矿必须配备一定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以便在发生煤尘事故时,能快速、正确地投入到应急救援行动中去。应急救援物资见下表:应急救援物资表水平配备情况-160消防材料库砖:2000块,水泥:20包,河沙:2立方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