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海化盛兴化工有限公司尿素车间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审核:批准:2006年10月尿素车间应急救援预案1. 车间概况我公司尿素装置采用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水溶液全循环法二版通用设计,于1997年7月建成投产,设计处产量6万吨,经过近几年不断挖潜改造,装置已具备年产15万吨生产能力,车间定员93人,现实有88人,三班人员70人,维修班13人,车间管理5人。2. 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影响2.1危险目标的确定尿素生产的原料为液氨和二氧化碳,吨尿素耗液氨0.6吨,另外吨循环液氨0.6吨,小时产尿素20吨,尿素装置小时进界区液氨12吨,循环液氨12吨,尿素生产全过程,确定液氨为车间主要危险源。2.2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影响2.2.1液氨危险性分类为第2.3类,有毒气体。液氨易燃,具有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吸入氨气能引起人体严重中毒,窒息或死亡,液氨可致眼灼伤或失明,致皮肤灼伤。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急性中毒:轻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混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2.2.2.1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囔、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2.2.2.2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15.7-27.4,引燃温度651。2.2.2.3事故严重度分析如设备一旦泄漏或爆炸,瞬间大量液氨泄出,立即挥发为气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爆炸,爆炸力大,还有其它设备,加之氨有毒性,挥发后能造成大面积污染和人员大量中毒伤亡。3. 危险目标周围可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设备、器材及分布3.1灭火器材:8kg干粉灭火器16个,存放于主楼一、二、三楼及维修班、CO2压缩岗位。3.2消防栓4处,消防水带100m,位于主楼一、二、三楼。3.3防毒面具、滤毒罐15套,主楼各岗位存放。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台,防化服1套,存放于中控室。3.4抢修器材,配备电气焊及其它维修设施。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做好突发事故的处理工作,车间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车间主任、主任助理、安全员各值班长、岗位班长组成。发生事故时,以车间领导小组为基础,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若处于夜班,各值班长为临时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上报。4.2组成人员组 长:杨永学 副组长:李振强 陈福刚成 员:韩德龙 花剑波 房显祯 徐 强 郇长征 赵新华 鲁东升 韩洪伟 王新卫 薛安玉 吴建国 郑新春 杨建波 王化峰 姜永全 孟庆光 徐丛文 王新元 朱加星 4.3主要职责4.3.1根据公司救援预案制定和修订车间预案4.3.2组织、实施、演练4.3.3检查、督促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4.3.4发生事故时,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行动。4.3.5向上级汇报和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上级发出救援请求。4.3.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5. 报警及通迅联络报警装置及通迅网络尿素车间:3858937调度室:3858794综合部:3858509 3858987保卫组:3858849急救中心:3228120 120火警电话:1196. 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泄漏,由岗位操作人员以巡检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处理。当大量泄漏、着火、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而发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员一时难以处理时,应采取以下救援措施。6.1最早发现者应向车间或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6.2车间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人员,并查清事故源,同时汇报上级安全保卫部门。6.3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级人员开展抢救、抢险,如事故扩大应请求救援。6.4抢险救援队伍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根据检修指令,对事故源抢修,防止事故继续扩大,首先对泄漏点堵漏,难以处理时应先将泄漏的设备管道隔出。6.5夜间出现事故,由值班长或岗位班长通知调度室,同时按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事故处理。7. 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根据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车间组织人员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及可能威协至附近居民心脏相邻危险化学品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至安全地点。8. 演练计划定于每年六月、十二月进行二次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供气车间应急救援预案1. 概况我车间西靠机修,南邻提氢工段,北面是循环水岗位,现有员工108人,三班运行86人,生产连续性强,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特点,主要生产合格的半水煤气。2. 危险源确定煤气柜内的半水煤气,其特点易燃、易爆、易中毒,自燃点608.89,爆炸下限12.5,上限74.2,微溶于水,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组织缺氧。3. 储存煤气柜容积5000m3,靠导轨轮升降,工艺要求正常生产中控制在2600-3800m3,气柜顶部按有避雷针3根,南北两侧各有地上消防栓一套,造气岗位和生产中心调度室接有气柜高度显示器。4. 应急救援小组机构和职责4.1成立指挥救援组: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小组,调查事故原因,事故处理完毕后,组织抢修,恢复生产。4.2气柜发生泄漏时,当班操作工及时向值班长汇报,由值班长向调度室及有关岗位报警,造气岗位紧急停车,并作工艺安全处理,切断事故源,以防泄漏。4.3组织各救援人员,尽快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各小组听从指挥,协同作战,保护现场,对与救援无关人员进行疏散。5.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5.1消防抢险组:控制危险源灾害的进一步发展,对火灾进行扑救,设法将引发事故的设备停止运转。5.2救护组:负责救护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和医疗监护。5.3供应组: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5.4疏散组:负责人员的疏散工作,保证人员安全撤离。5.5警戒组: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保证道路安全畅通。5.6事故处理完毕后,负责各设备、管道的抢修工作,尽快恢复生产。6. 事故现场处理6.1气柜发生泄漏时,操作人员及时向值班长汇报,值班长向调度室和相关岗位发出报警,并对本工段进行安全处理,救援小组接到命令后迅速赶到现场,按职分工,果断处理,听众指挥,协同作战,利用最短的时间控制事故局面,防止事故的蔓延,各救援人员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进行救援。7. 应急通迅系统办公室电话:3858935调度室:3858794综合部:3858509 3858987保卫组:3858849急救中心:3228120 120火警电话:1198. 应急救援器材干粉灭火器(8kg)8具,CO防毒面具、滤毒罐5套,应急灯2套,消防水龙带4根,电焊机1台,氧气瓶和乙炔瓶各一套,安全带4根,应急安全绳二根。9. 事故提到控制后,各救援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由专业人员安全处理后,抢修小组尽快抢修,恢复生产。10. 由指挥小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落实预防措施,总结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附:抢险组织成员名单指挥组:张继功 狄 胜 张照习 徐显祥消防抢险组成员:杨 政 王 涛 闫会伟 崔树荣 杨志伟 马志学 孙召山供应组:王振华 孟德强 刘法尧 曾 文 王云成 葛汝涛 陈恒新救护组:赵金科 张国庆 杨金敬 脱长亮 王成林 盛玉坚 疏散组:刘其政 赵建义 徐登明 蔡方银警戒组:王连福 朱玉林 崔向增 张洪军抢修组:刘洪宾 沈洪林 赵金刚 夏 军 贾文远 赵恒利 合成车间应急救援预案1.车间概况我车间包括铜洗、甲醇合成、合成氨、提氢、冷冻、氨回收、循环水、精馏、污水、分析十个岗位,装置经改造建设,具备氨醇12万吨/年。车间定员95人,三班73人,维修8人,车间管理7人。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2.1危险目标的确定2.1.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对我公司辨识的结果:甲醇罐区为3#公司危险目标。甲醇储罐4个,每个170m3,最大储存量400吨; 确定甲醇为主要危险目标。2.1.2车间产品为液氨,而且氨冷器使用介质为液氨,因此,确定液氨为主要危险目标。2.2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2.2.1甲醇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2.2.1.1危险性类别为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甲醇属级危害(中度危害)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酸中毒:短时大量吸入轻度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表现出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朦胧,甚至昏迷,慢性中毒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2.2.1.2甲醇北20米有操作工5人,其余100米内无人员。2.2.1.3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污染,能引起甲醇中毒。2.2.1.4爆炸危害易燃,其与空气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5.5-44。2.2.1.5事故严重度分析因本单元中,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包括甲醇泄漏中毒事故,甲醇火灾爆炸事故,如甲醇贮槽一旦爆炸,会损坏其它设备,加之甲醇有毒性,造成大面积污染和人员大量中毒伤亡,对甲醇操作人员将造成损害,甚至中毒伤亡。2.2.2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影响2.2.2.1液氨危险性分类为第2.3类,有毒气体。液氨易燃,具有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吸入氨气能引起人体严重中毒,窒息或死亡,液氨可致眼灼伤或失明,致皮肤灼伤。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急性中毒:轻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混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2.2.2.2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囔、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2.2.2.3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15.7-27.4,引燃温度651。2.2.2.4事故严重度分析如设备一旦泄漏或爆炸,瞬间大量液氨泄出,立即挥发为气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爆炸,爆炸力大,还有其它设备,加之氨有毒性,挥发后能造成大面积污染和人员大量中毒伤亡。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 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3.1甲醇罐区周围可利用 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3.1.1灭火器材:8kg干粉灭火器10个,35kg干粉灭火器2个,存放于精馏岗位。3.1.2消防栓18处,消防水龙带200m,位于贮槽四周,成环状分布。3.1.3消防泡沫罐一套,贮存泡沫5吨,位于精醇东北方20m处。3.1.4 600m3消防池一个,位于精醇东部20m。3.1.5防甲醇面具,滤毒罐10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台,防化服2套。3.1.6医用吸氧器2套,存放于车间、调度室。3.1.7抢修器材:公司设备队,车间配有电、气焊及其它维修设施。3.2使用液氨岗位周围可利用 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3.2.1灭火器材:8kg干粉灭火器7个,存放于铜洗、冷冻岗位。3.2.2消防栓3处,消防水龙带100m。3.2.3防氨面具,滤毒罐12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台,防化服2套。3.2.4医用吸氧器2套,存放于车间、调度室。3.2.5抢修器材:公司设备队,车间配有电、气焊及其它维修设施。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职责4.1应急救援机构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应急救援的需要,车间设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4.2组成人员组 长:隋延年副组长:李广森成 员:刘兴奎 石传亮 王兴军 杨忠伟 左玉岗 牟兴宗 付建永 张志刚 赵来明 宫世刚 王文光 张礼怀 张 磊 刘洪美 王秀华 赵艳华李伟萍 蔡相美 贾会娟 张奎生 王敬东4.3主要职责4.3.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3.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4.3.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3.4发现事故时组织指挥救援。4.3.5向上级汇报情况4.3.6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5.报警及通迅联络报警装置、通迅网络合成车间:3858949调 度 室:3858794综合部:3858509 3858987保卫组:3858849急救中心:120火警电话:1196.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6.1甲醇事故后的处理措施无论何人、何时发现甲醇贮槽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车间办公室,凡能通过堵漏等措施而消防的则自救,如本单位无法控制,应及时通知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有关部门,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6.1.1泄漏处理发现泄漏应立即察看有无人员中毒,以最快的速度穿好防护服,救出被围人员,并用清水向泄漏区进行稀释,判断泄漏口大小,准备堵漏材料,并且将罐区内泄露稀释的甲醇回收到地下槽,然后送入煤场。6.1.2着火处理发生着火,应立即通知调度室、车间办公室,车间无法控制的事故报调度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现场指挥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退至安全地带。6.1.3爆炸处理发生爆炸后,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做好防护,进入现场,察看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将受伤者送医院抢救。有明火的地方禁止熄灭,以防二次爆炸。6.1.4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根据甲醇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车间组织人员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带,附近居民以及相邻化学品进行紧急撤离。6.2 液氨事故后的处理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泄漏,由岗位操作人员以巡检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处理。当大量泄漏、着火、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而发生重大事故,操作人员一时难以处理时,应采取以下救援措施。6.2.1最早发现者应向车间或公司安全、生产部门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6.2.2车间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人员,并查清事故源,同时汇报上级安全保卫部门。6.2.3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级人员开展抢救、抢险,如事故扩大应请求救援。6.2.4抢险救援队伍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根据检修指令,对事故源抢修,防止事故继续扩大,首先对泄漏点堵漏,难以处理时应先将泄漏的设备管道隔出。6.2.5夜间出现事故,由值班长或岗位班长通知调度室,同时按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事故处理。6.2.6 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根据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车间组织人员对事故救援无关人员及可能威协至附近居民心脏相邻危险化学品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至安全地点。7.演练计划计划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举行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十月份再进行一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双氧水应急救援预案1.车间概况双氧水车间是甲级防爆单位,现有员工28人,年产双氧水6000吨,双氧水贮槽在成品库东首,成品分析室上部,有贮槽3个,中间贮槽停用,每个贮槽15.7m3。2.术语2.1化学品中文名:过氧化氢;双氧水。化学品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2.2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含量:27.5(浓度)沸点():158(无水)溶解性: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3.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危险特性: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4.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4.1灭火器材:8kg干粉灭火器9个,分布在主楼及空压岗位。4.2消防栓3处,消防水龙带200米,其中主楼一、二楼各一处,空压岗位一处,距贮槽最大距离30米。4.3长管防毒面具2个,雨衣2件,水靴6双,乳胶手套10双,存于车间保管室。4.4 10m3砂池2个。5.应急救援组织成员及通迅网络5.1双氧水贮槽出现轻微泄漏(如阀门阀、阀体出现裂纹或阀门垫子老化)车间组织人员立即抢修。总指挥:岳 兵 员:张庆涛赵兴太李 鹏崔 猛 3994918 刘其波李延真司及固定报警电话:调度室:3858794公司办公室:3858509保卫组:3858849急救中心:120火警电话:1196.发生事故后的处理1#或3#双氧水贮槽泄漏时,车间消防队员立即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乳胶手套等,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人员中毒,若有人员中毒,立即将受伤人员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察看泄漏处,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进行堵漏,与此同时用乙烯管或蛇皮管将槽内的双氧水用虹吸式转移到其它槽,待双氧水被抽干后,再彻底处理好,如果泄漏口很大,无法控制时,立即向公司报警的同时,组织人员转移,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7.当事故对车间内外人员构成威协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由安全警戒队负责治安和交通指挥,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至安全地点,并设专人在车间大门处担任警戒,严禁与抢险无关人员、车辆进入。8.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现场指挥统一领导、指挥,所有抢险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听从指挥,不得独自行动。9.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后,按受伤情况进行分类抢救,现场抢救后,重者立即送往医院治疗。10.事故现场保护和洗消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洗消队员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对泄漏区进行稀释,保护现场人员,构筑围堤收容废水,废水送指定场所处理,避免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接触,以防加重险情,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造成污染。11.应急救援队负责人:岳 兵 抢修抢险队员:张庆涛 赵星太 李 鹏 应急疏散、物资供应队员:崔 猛 刘其波 通迅联络、后勤保障队员:李延真保障制度:公司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责任制,在此基础上,每年公司与车间、车间与班组、班组与个人都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12.应急救援培训车间的应急救援人员应选择身体状况良好,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便于通迅联系的人员组成,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和水平,每年都要进行专业培训。13.为确保在发生双氧水泄漏事故时能够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每年进行二次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根据演练的内容和方式,准备演练所需器材,对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并制定演练的安全措施。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应急救援预案。14.预案编写依据根据2004年4月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及双氧水车间的实际情况编写。预案的指导原则和方针: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滤了“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救援人员,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迅速上报险情,将与救援无关人员撤离,等待救援。净化车间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概况我车间现有员工124人, 三班运行,每班30人,车间管理6人。液氨中间槽位于公司仓库路北,北边是1#变换,东边是电修班,西边是PSA脱碳岗位。第二章术语1、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氧化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的腐蚀品的化学品。2、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釆用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得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3、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的设施)。4、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5、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6、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剋信其它类别的液体。7、毒害品指进入肌体后,积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的破坏肌体的正常生活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外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8、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第三章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3.1危险目标的确定3.1.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报告对我车间的生产、储存区装置进行辨识的结果如下:生产装置或区域危险化学品名称临界量(吨)存在量(吨)储存量生产量液氨罐区(100m3储罐2台)氨60401003.2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液氨的危险特性及对周边的影响3.2.1液氨危险性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液氨易燃、具有刺激性,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或爆炸危险,吸入氨气能引起人体严重中毒,窒息或死亡,液氨可致眼灼伤或失明,致皮肤灼伤。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病、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可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窘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高浓度氨可至眼灼伤,液氨可至皮肤灼伤。3.2.2液氨槽东部距离150米是居民区,约100人;北和西20米,有操作工7人。3.2.2.1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3.2.2.2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15.7%27.4%(体积比)引燃温度651)3.2.3事故严重度分析因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包括氨气泄漏中毒事故和氨火灾爆炸事故。如液氨贮槽一旦爆炸,瞬间大量液氨泄出,立即挥发为气氨,气氨是可燃物,和空气混和后,遇火源发生二次爆炸,爆炸力大,还会损坏其它设备,加之氨有毒性,挥发后能造成大面积污染和人员大量中毒伤亡。资料表明,一吨液氨可使28万m3的空间受到致命污染,因而造成设备损坏,厂毁人亡,后果不可设想,因此,我公司液氨贮槽一旦发生爆炸泄漏,对周围的居民、操作工和设备将造成损害,甚至伤亡。第四章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4.1灭火器材:8kg干粉来火器14个,存放于液氨发货岗位。4.2消防栓3处,消防水龙带100m,位于贮罐的西北方向、西南方、东南方,距贮罐20-30米。4.3液氨贮罐顶部均安装有事故喷淋(降温)装置。4.4液氨罐区设有防火提。4.5防氨面具、滤毒罐10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台,防化服1套,存放于吸氨岗位。4.6抢修器材:车间配备电、气焊及其它维修设施。第五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人员和职责5.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陈志亮副组长:王群祥 5.2应急救援成员:王建生 刘志强 陈广利 霍兵培 高峰海 孙华强 孙召增 王德亮 王崇文 张绍坤 杨建国 李国强 杜中田 脱 强 张 伟 王景义 李孟杰5.3主要职责5.3.1组织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3.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5.3.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3.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3.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5.3.6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5.3.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5.3.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3.9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第六章报警及通迅联络6.1报警装置调度室电话:3858804公司办公室电话:3858509保卫组电话:3858849急救中心:120火警电话:1196.2通讯联络 办公室电话3858950第七章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措施无论何人,何时发现液氨贮罐发生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值班长,值班长接到氨储罐泄漏、着火、爆炸报警后迅速查明氨储罐发生事故的部位和原因,凡能通过堵漏或倒槽措施而消除的则经自救为主,如本单位无法控制,应有及时向公司调度室报告。公司调度室接到车间无法控制的事故报告后,马上通知各有关部门,启动公司的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1泄漏处理液氨贮罐泄漏时,由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立即穿好防化服,戴好空气呼吸器,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人员,若有人员中毒应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中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同时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用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的材料(如软水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同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挖坑收容,送指定场所处理。7.2着火处理液氨贮罐发生着火时,由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义务消防队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经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开启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口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向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并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在灭后要立即判断液氨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压力和泄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在堵漏时如果条件允许,可用时进行倒槽处理,溶解的废氨水挖坑收容,送指定场所处理。如果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应需冷却着火贮罐及周围贮罐,控制着火范围,直到液氨燃尽。现场指挥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难以熄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尖叫、安全阀打开,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7.3爆炸处理液氨贮罐发生爆炸后,由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义务消防队员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中毒、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开启所有液氨贮罐顶部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关闭所有液氨贮罐的进出中阀门,并将消防水龙带接到消防栓上,用大量清水喷缶爆炸区进行稀释、溶解,溶解的废氨水挖坑收容,送指定场所处理。第八章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后,可根据风向及泄漏扩散范围划分致死浓度区的有害浓度区并对至死浓度区和有害浓度区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第九章危险区的隔离液氨储罐为重大危险源,当此危险源可能对企业周边人员和环境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设定危险区。根据泄漏护散范围显示,从储罐区至下风向1公里为危险区,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危险区内与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应当及时疏散,所涉及的公路,铁路应当通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断路,使其改道行驶,直至指挥部下达撤消危险区的命令后,方可使其恢复正常状态。第十章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10.1检测空气中氨的检测由公司质检科负责,所取气样要符合规定,取样化验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最少为两人同行,否则不得参与检测工作,检测的数据要用时向指挥部报告,若现场检测人员感到不适或接至撤离的指令后,应立即撤离。10.2抢险、救援,为确保事故伤害不扩大化,所有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呼吸器、穿好防化服,所使用的工具为防爆工具,在抢险救援时,不得独自行动,作业时严格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高度警觉,听从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令。10.3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由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10.4为防止事故护扩大,应加大喷淋水量,增大消防水量,尽可能稀释泄漏出的液氨,若事故有所扩大,应及时通知县消防大队增援,同时将情况上报县主管部门请求增援,事故扩大后,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核定致死,浓度区和有害浓度区并相应调整疏散人员的范围。第十一章受伤人员的救治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救出后,由按受伤情况进行分类抢救,现场抢救后,重者立即送人民医院或潍坊市中心医院治疗。11.1现场救治方法11.1.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11.1.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11.1.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11.2治疗方案11.2.1皮肤污染和灼伤,用大量水及时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涤,此后可按一般,灼伤处理。11.2.2眼灼伤时也应早期用水冲洗,使用油膏防止粘连,并且要注意改善局部循环和应用激素等。11.2.3吸入中毒者脱离现场,结氧气吸入,控制肺水肿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治疗过和中应防止喉关水肿或XX,溃烂的气管内膜脱落而造成窒息,特别在中毒后24-48小时记间容易发生应注意预防。11.3氨对人体的危害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眼角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钳,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沬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关水肿可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窘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可至眼灼伤或失明,皮肤灼伤或中毒。11.4医疗机构11.4.1公司配有供氧设备2套。11.4.2外部医疗机构,公司距市人民医院1.5公里,距中心医院5公里。第十二章现场保护和洗消12.1现场洗消事故现场的洗消由车间主任陈志亮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洗消由车间及消防人员负责,他们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用大量清水或稀酸溶液缶泄漏区进行稀释、溶解,构筑圏提或挖坑收容,废水送指定场所处理。十三章应急救援保障13.1内部保障13.1.1应急救援队抢险抢修队:负责人陈志亮王群祥队员:孙召增王德亮张佳春杨建国张 伟王群祥杜中田霍兵培王景义刘志强李孟杰13.1.2应急通讯系统各岗位均安装有固定电话,应急救援队负责人都配有电话,义务消防队员家中安装有固定电话(手机)。13.1.3应急救援器材(1)灭火器材:8kg干粉灭火器10个。(2)防护器材:防氨面具10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1台,防化服1套,存放于车间。(3)培训制度。新入厂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转岗人员培训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4)安全检查制度。包括现场检查及消防物资、应急、救援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6)演练制度。液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二次。合成氨生产企业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灌溉水泵知识培训总结
- 知识型人才培训项目
- 鸟类飞行轨迹模拟-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测癌症测试题及答案
- 药物靶点验证方法-第1篇-洞察及研究
- 钻铣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贯标培训讲义课件
- 知识产权课堂线下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政策宣讲培训会课件
- 2025年数字孪生工程师面试题库大全
-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 项目经理安全目标考核表
- 《HSK标准教程1》第3课课件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全)
-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PPT课件(完整版)
- 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
- 高级催乳师培训课程讲义
- 第三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编校大赛校对试题(已编辑)
- 关于BT项目主要法律规定
- OTN技术概述PPT课件
- 银发【2007】246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