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气道管理.ppt_第1页
重症患者气道管理.ppt_第2页
重症患者气道管理.ppt_第3页
重症患者气道管理.ppt_第4页
重症患者气道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 重症医学一科2015年4月 2 1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ICU的安全 呼吸道通畅 有效通气气道管理 重症医生的重要职责疾病的治疗 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 安全是ICU永恒的主题 3 1 概述2 气道评估3 人工气道的类型4 人工气道的管理5 紧急情况的处理 主要内容 4 自然气道 自然气道有发音 湿润 防止误吸 咳嗽以及维护气管的功能 人工气道 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概述 5 1543年Vesalius报道经气管造口处置入空心芦苇杆等以吹气使肺膨胀的方法救治患者 首次提出了人工气道的概念 1667年Hooke进行的动物狗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经气管切开置管吹气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人工气道的概念和意义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复苏治疗 1880年Macewen认识到经过声门进行气管插管替代气管切开术 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而导丝的使用使气管插管难度降低 1909年由Jackson首先对气管切开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良 标志现代气管切开术的开始 1944年Rowbotham研制了带气囊气管插管 减少了气道误吸并保证了正压通气的顺利进行 2O世纪8O年代末期高容低压气囊的研制成功取代了低容高压气囊 使得长期带管成为可能 概述 6 什么是人工气道 7 预防和解除呼吸道梗阻 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对于意识不清 尤其昏迷的病人可预防呕吐物和口鼻腔分泌物的误吸入肺 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清除 为机械通气提供一封闭的通道 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 8 1 上呼吸道梗阻2 保护呼吸道以防止误吸3 作为清除呼吸道内积聚分泌物与痰液的通道4 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着5 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6 手术麻醉 人工气道建立的适应症 9 1 位置不正确2 气道出血 痰 血堵塞3 湿化问题 局部黏膜坏死4 气管食管瘘5 套囊漏气 意外拔管6 口腔溃疡7 鼻窦炎8 院内交叉感染 呼吸机相关肺炎9 其它 语言交流及自尊 人工气道应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对人工气道进行管理重要性 10 1 概述2 气道评估3 人工气道的类型4 人工气道的管理5 紧急情况的处理 主要内容 11 1 立即建立人工气道 如呼吸 循环停止 2 紧急建立人工气道 如呼吸功能衰竭 3 比较急迫建立人工气道 如意识障碍伴痰液引流不畅 气道评估 气道评估对重症患者十分必要 12 1 疾病诊断 呼吸衰竭病因重要 2 呼吸状况 频率 咽反射等 3 气道保护能力4 气道阻塞程度5 皮肤黏膜损伤6 意识状态 气道评估内容 13 1 概述2 气道评估3 人工气道的类型4 人工气道的管理5 紧急情况的处理 主要内容 14 气道类型 开放呼吸道 人工气道的建立 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类型 15 人工气道分类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 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 上人工气道包括口咽道和鼻咽气道 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16 人工气道分类 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罩双腔通气道气管内导管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 17 口咽通气管 易插入 使用方便且迅速可防止舌和咽部软组织松弛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刺激咽后壁易引起恶心 呕吐 有吸入性风险容易异位和滑脱易引起喉痉挛可引起舌和牙的损伤放置不当可加重梗阻 18 鼻咽通气管 利于口腔护理 无恶心及呕吐病人耐受性好 避免损伤舌牙鼻粘膜溃疡坏死导管易滑进食道造成胃胀气及换气不足凝血机制障碍和脑脊液鼻漏者禁用鼻咽腔感染禁用鼻中隔畸形着禁用 19 喉罩通气适应症 20世纪英国首先应用无返流误吸风险手术麻醉紧急气道处理和心肺脑复苏 喉罩 喉罩通禁忌应症 返流误吸风险者张口度过小 3cm咽喉部感染咽喉部血管瘤咽喉部损伤通气压力需要 25cmH2O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 20 喉罩 并发症 咽喉部不适语音障碍返流误吸 21 经口气管插管 操作简单 可在紧急情况下直观导管 可置入相对较粗的导管 吸痰容易并发症少导管固定不安全 易移位 脱出清醒病人不易耐受 牙垫增加病人的不适口腔护理困难影响吞咽功能 不能经口进食气囊充气后会阻断发声 影响沟通 22 经口气管插管 气管插适应证 气道阻塞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消除气管内分泌物 呼吸衰竭 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者行机械通气 呼吸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 气管内麻醉及气管内给药提供条件 特殊部位手术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者 23 经口气管插管 导管位置判断 直视下进入声门压胸导管口有气流人工通气时 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 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吸气时管壁清亮 呼气时可见 白雾 如有自主呼吸 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运动ETCO2可确诊 24 经鼻气管插管 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病人多能耐受易于口腔护理不会发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操作较复杂 不易迅速置入导管使用持管钳将导管气管夹至破裂而需更换导管 25 易于固定且安全多能耐受 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易于口腔护理病人可进食导管较短 管腔较大 易于吸痰解剖死腔相对减少 气道阻力小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 气管切开 26 操作复杂 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多出血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切口感染 气管切开 短期内不能撤出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或更换为气管切开 27 紧急情况插管困难会厌水肿颈椎损伤引起呼吸道受损者咽喉骨折 环甲膜穿刺 28 1 概述2 气道评估3 人工气道的类型4 人工气道的管理5 紧急情况的处理 主要内容 29 人工气管的管理 管理目的 是使病人气道通畅 进行有效引流和 或机械通气治疗 保证肺的氧合 防止肺部感染 30 气囊压的监测持续声门下吸引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呼吸机管路的更换吸痰排痰方法膨肺吸痰 人工气管的管理 31 气道管理 气囊压力 气囊压力 25 30mmHg推荐使用压力表测量气囊压力 气囊是否需要定期放弃 32 以往认为 气囊常规定时放气 充气 防止气囊压迫导致气管黏膜损伤 目前认为 气囊放气是不需要的 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气囊放气后 1小时内气囊压迫区的黏膜毛细血管已难以恢复 放气10分钟不可能恢复局部血流 2 声门与气囊之间的间隙常常有大量分泌物潴留 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 3 目前用的插管 套管为高容低压气囊 对气管黏膜的损伤小 4 气囊放气导致肺泡通气不足 引起循环波动 因此重症患者不能耐受气囊放气 气道管理 气囊压力 33 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患者中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 持续声门下吸引 34 呼吸机管路不必频繁更换 一旦污染则应及时更换 呼吸机管道的更换 35 气道湿化包括主动湿化和被动湿化 主动湿化指在呼吸机管路内应用加热湿化器进行呼吸气体的加温加湿 被动湿化 指应用人工鼻 热湿交换器型 吸收患者呼出气的热量和水分进行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 要求近端气道温度达37 相对湿度100 机械通气是应实施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 36 气道湿化重要性 气道湿化不足可引起 破坏气道纤毛和黏液腺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基底膜破坏气道 支气管黏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 37 有创通气患者均应进行气道湿化主动湿化可以增加无创通气患者的舒适度主动湿化建议湿度水平在33 44H2O L Y型接头处气体温度在34 41 之间 相对湿度为100 不主张无创通气患者进行被动湿化 气道湿化 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临床实践指南 2012 38 间断气管内滴注法雾化吸入 是利用气流或超声波为动力 将湿化撞击成微细颗粒悬浮于气流中进入呼吸道气道冲洗 间断湿化法 39 持续气管内滴注法 输液管法 微量泵注射法 输液泵法 密闭式吸痰管湿化电热恒温湿化法 呼吸机上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使吸入的温度维持在32 37 热量和温度交换器 即人工鼻 由吸水材料和亲水化合物构成 氯化锂具有结合化学水和储热作用 持续湿化法 40 在室内放置大量热水任其自然蒸发 使湿气布满全病室 采用拖地 洒水等方式经常湿润地面 维持室内温度22 相对湿度60 加湿器 空气湿化 41 无菌注射用水 低渗 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功能 主要用于痰液极度粘稠 严重脱水 高热患者 NS 等渗 维持纤毛功能 较常用 但因蒸发后形成高盐环境 加重局部刺激及脱水 所以不作常规滴药 0 45 氯化钠 低渗 失水后接近等渗 局部刺激性小 现较常用 1 25 碳酸氢钠 具有皂化功能 使局部形成弱碱性 可软化痰痂 时痰液变稀薄 湿化效果可靠 湿化液选择 42 气道湿化 湿化标准 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 能顺利通过呼吸管 导管内无痰痂 病人安静 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 有痰痂或粘液快 吸引困难 发绀加重 听诊气道内干鸣音 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 咳嗽频繁 需要不断吸引 听诊气管内痰鸣音多 病人烦躁不安 发绀加重 43 吸痰压力 吸引负压400 500mmHg 小儿200 300mmHg 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吸痰时间 一次吸痰时间 15s吸痰顺序 气管 鼻咽腔吸痰手法 关负压 植入吸痰管 开负压 吸痰 轻轻外提 吸痰 注意 无菌操作防止缺氧吸痰管选择气道湿化吸痰负压 44 有效咳嗽叩击法 拍背吸痰 震动排痰仪体位引流药物 氨溴索 溴己新 排痰吸痰 45 气囊膨肺吸痰呼吸机膨肺吸痰 肺复张 注意 肺大泡 肺气肿 气胸 颅内压患者慎用 膨肺吸痰 46 1 概述2 气道评估3 人工气道的类型4 人工气道的管理5 紧急情况的处理 主要内容 47 机械因素呼吸机故障呼吸机参数不合适患者因素疾病或病理状态导致呼吸频率增快 人机对抗患者无咳痰反射 痰液聚集 镇静过深 原发病 长时间未吸痰 或每次吸痰不充分 痰液堵塞气道湿化不到位 痰痂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