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四:香香的蔬菜.doc_第1页
中班主题四:香香的蔬菜.doc_第2页
中班主题四:香香的蔬菜.doc_第3页
中班主题四:香香的蔬菜.doc_第4页
中班主题四:香香的蔬菜.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名称:香香的蔬菜 实施时间:第10周第11周 主题来源:建构式课程主题说明:蔬菜家族以其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亲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来源。蔬菜是幼儿每天都直接接触的事物,然而,这种接触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接触,一种模糊的混沌的知觉。主动建构的学习需要我们引导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幼儿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蔬菜一旦作为贯穿整个主题的情境脉络,当幼儿以一种知觉重组的方式去对待蔬菜时,他们会十分兴奋地顿然发现蔬菜原来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令人入迷,与自己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让我们同幼儿一起在“香香的蔬菜”这一主题活动中去看一看、闻一闻、做一做、尝一尝,一起进行建构式的发展由模糊的、混沌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一起去经历一个令人兴奋、愉悦的主动学习的历程。环境创设:一)主题墙环境创设1请幼儿收集蔬菜图片,在活动室布置“香香的蔬菜”主题墙饰;2将幼儿制作的蔬菜造型放入自然角展览;3、与幼儿一起将收集的蔬菜实物布置成蔬菜展,相互介绍、认识;4展示幼儿制作的蔬菜切片造型和调查统计表,以及各种关于蔬菜宝宝营养说明的挂图。二)心理环境创设1注意营造多吃、爱吃蔬菜的氛围,使幼儿愿意吃各种各样的蔬菜。三)活动区域的创设区域名称材料提供指导与建议科学区1.提供榨汁机、蔬菜和盐、糖等,让幼儿制作菜汁;2.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2页蔬菜一篮子;3.在自然角种植葱、蒜,种植前可翻阅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0页和第11的画面;4.完成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2页变一变,一样多的练习。1.引导幼儿制作菜汁,了解蔬菜的另一种食法;2.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多种蔬菜。生活区1.提供各种可以凉拌的的蔬菜(黄瓜、西红柿等)和调料(糖、盐、醋、味精等);2.有齿切刀。1.让幼儿可以学会自己放调料拌食,体验成功的快乐;2.引导幼儿用有齿切刀将蔬菜切成好看的形状进行蔬菜拼盘。美工区1.各种蔬菜;2.各种不同蔬菜和一些辅助材料(木棒、彩色纸、笔、线等);3.蔬菜模板,供幼儿练习画各种蔬菜;4.橡皮泥;5.积木拼板。1.通过画、捏、拼等进一步让幼儿了解蔬菜的形状。角色游戏区1.师幼共同制作各种蔬菜,分类摆放,提供用小纸盒制作的台秤和计算器,开展菜场买卖的游戏。1.引导幼儿了解菜场买卖的规则。语言区1.印有蔬菜营养成分图片的书籍;2.幼儿制作的蔬菜印章画装订成册。1.通过翻阅书籍,了解蔬菜的各种营养,并能喜爱吃哦各种蔬菜。益智区1.小蔬菜的模型;2.不同品种的萝卜进行摸口袋游戏;3.种萝卜,观察萝卜的变化。1.练习排序;2.了解萝卜的不同种类和生长过程。家园共育:1.经常带孩子到菜场去买菜,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蔬菜;2.在家中多让孩子帮忙择菜、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和蔬菜沙拉,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喜欢吃蔬菜;3.与孩子共同进餐,告诉孩子蔬菜的名称和对人体的益处,注意培养孩子荤素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教育活动计划表:主题预设目标:1 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 会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常见的蔬菜,能表现出几种蔬菜的主要特征;3 通过观察、劳动、品尝,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极其营养。4 在生活中,让幼儿多吃蔬菜,特别是引导不喜欢吃蔬菜的幼儿要多吃。序号活动名称涉及主要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1蔬菜一家子2送菜忙3彩色牛奶4买菜5玉米香喷喷6我真漂亮7给蔬菜画圈8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9好吃的芹菜10切片花盘11露水蘑菇12扮家家13蔬菜品尝会14我的朋友在哪里15制作泡菜16小鬼当家具体教学活动 活动:蔬菜一家子活动目标:1知道几种常见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2感受蔬菜的多种多样。活动准备:1 化的蔬菜(在青菜上贴上五官和四肢,打扮成老奶奶;辣椒的一家);2 幼儿收集各种蔬菜(在家里向爸爸妈妈了解一种蔬菜的名称及外形特征);3 剪好五官、四肢(用及时贴)。活动过程: 一、 情景表演:青菜奶奶的生日。1(出示青菜奶奶)“我是青菜奶奶,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得去准备准备,等会儿我的孩子都要来为我庆祝生日。”2(出示辣椒的一家)辣椒爸爸说:“青菜奶奶在家吗?”“谁呀?”“青菜奶奶,我是胖胖,绿绿的灯笼辣椒。”辣椒妈妈:“我是绿绿、长长的辣椒。”辣椒娃娃:“我是红红的、光光的小辣椒宝宝。”青菜奶奶:“欢迎,欢迎!”辣椒一家:“祝青菜奶奶身体健康,生日快乐!”青菜奶奶:“谢谢,请坐请坐。”二、说说我知道的蔬菜。1猜猜还会有哪些蔬菜会来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呢?2幼儿用一句话来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如:细细长长的黄瓜,红红的番茄,穿着紫外衣的茄子,带着小红帽的菠菜。三、打扮蔬菜1幼儿自选相应的五官、四肢贴在蔬菜上;2幼儿说说自己打扮的是谁。四、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1师将位置安排成圆形,教师扮演“青菜奶奶”;2儿扮演蔬菜娃娃,给青菜奶奶庆祝生日,如:我是小洋葱头,祝奶奶健康快乐等。3生日歌的乐曲中,幼儿唱唱、说说,互相交流。活动建议: 1 众多蔬菜的汇集能使幼儿零散的、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起来。这里既有实物的展现又有经验的重现,这个过程中会使幼儿对庞大的“蔬菜王国”产生探索的兴趣;2 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幼儿的原有饮食习惯,有针对性地选材。活动:送菜忙活动目标:1 境化的游戏中,体会蔬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 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活动准备:1 场地安排:中间一个大筐,里面放置蔬菜玩具;边上六个小筐,小筐上贴上一种蔬菜的标记和小动物的图案;2 蔬菜玩具是幼儿人数的三倍;3 乐曲“我是小司机”;4 红、绿灯标记各一。活动过程:一、 我是小司机。1 幼儿随着乐曲“我是小司机”,跟着教师小跑步入场;2 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场地四周小跑。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出示红灯,要求幼儿停;出示绿灯,幼儿可以随意小跑(教师纠正个别幼儿小跑的姿势)。二、送菜忙。1听到教师的口令,小司机集中。2今天我接到电话,小动物们要请我们帮它们送些蔬菜,你们可要看清楚,它们需要什么菜,可别送错了。3、小司机根据小筐上的提示,从大筐中取蔬菜,送到贴有相应标记的小筐中。三、游戏:萝卜回来了。1玩法:幼儿围成圈(脸朝圈内),由一名幼儿拿着萝卜在圈外跑,然后,将萝卜随意放置在其他幼儿背后。2游戏反复进行。活动建议:1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量投放适量的蔬菜玩具;2通过活动,让幼儿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活动:彩色牛奶活动目标:1 借助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和作用;2 能根据故事的情节线索进行大胆仿编,自主表达。活动准备:1 故事磁带,挂图第15号;2 教师自制奶牛图片每组一张;3 各种蔬菜若干。活动过程:一、 产生兴趣。1 出示“神奇的牛”。这是谁?奶牛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挤出牛奶)2 它可不是普通的奶牛,是头成熟的奶牛。二、 故事欣赏。1 出示挂图。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地方?2 小动物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现象?3 小动物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怎么变?4 小动物有了这头奶牛心里感到怎么样?为什么/三、 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1 幼儿分成四组,每组一头奶牛图片及一些蔬菜。2 幼儿自由扮演一种小动物,选择一种蔬菜喂奶牛,并讲讲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自己变成了什么颜色。3 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叫不出名称的蔬菜给予提示。活动建议:1 这个故事以大胆的想象,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童趣世界。幼儿会随着故事情节更加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更加关注蔬菜的作用。故事的神奇性还会有效地激发幼儿进行仿编的积极性。活动中注意调动幼儿大胆仿编,自主表达的兴趣。2 可启发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内容画下来,教师或家长帮助记录幼儿讲述的内容。3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借助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36页,继续熟悉故事。附彩色牛奶牛大叔带来一头神奇的奶牛,喂它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兔给奶牛吃黄黄的胡萝卜,就挤出黄黄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就变成了一只小黄兔。 小黑猫给奶牛吃绿绿的青菜,就挤出绿绿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就变成了一只小绿猫。 鹿给奶牛吃紫紫的茄子,就挤出紫紫的牛奶,小花鹿喝了就变成了一只小紫鹿。 灰狐狸给奶牛吃红红的西红柿,就挤出红红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就变成了一只红狐狸。小动物们喝了牛奶就会变成一个新的自己,高兴极了。可是小动物们还能变回原来的自己吗?牛大叔说:只要再喝一杯和自己原来一样颜色的牛奶,就变回来了。从此,小动物们想变什么颜色的样子,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动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更加美丽了。活动:买菜活动目标:1 在生动活泼的表演性活动中,了解菜的特点;2 在多声部的朗诵中学习声部的配合,初步感受声部之间的和声美。活动准备: 1鸡蛋、母鸡、青菜、鱼等作品有关的菜的卡片;2.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你们去过菜场吗?(买菜)你最喜欢吃什么菜?有一个孩子今天要去买菜了,你们听!2.完整欣赏歌曲。二、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1.学念第一段: | | | - | | 今 天的 天 气 真呀 真正 好 我 和 | | -| 奶 奶 去呀 去买 菜 (边拍手边念,帮助幼儿把握节奏) 2.学念第二段:| | | | | 鸡蛋 圆溜 溜 呀 青菜 绿油 油 呀 | | | | | 母鸡 咯咯 叫 呀 鱼儿 蹦蹦 跳 呀 | | | | | 萝卜 黄瓜 西红 柿 蚕豆 毛豆 小豌 豆 (出示菜的卡片,帮助幼儿记忆)3.学念第三段: | | | - | 0 | 哎 呀呀 哎 呀呀 菜儿 多又 多 哈哈三、分声部朗读。1.第一段、第三段一起表演。2.第二段分声部:第一声部念第一、第三句,第二声部念第二、第四句。3.菜场里可热闹啦,大家都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蔬菜。有时候一种一种的介绍,有时候一口气介绍几种。4.尝试两个声部轮流表演,要求一个声部表演完了,另一个声部马上接上。5.尝试两个声部同时表演,要求每一个声部既要介绍自己的菜,又要注意使用两个声部节奏统一,否则声音就打架了。6.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倾听声音的效果。活动建议: 1.在进行多声部朗诵时要注意节奏和发声方法,告诉孩子们这种活动和唱歌的感觉是一样的。2.在朗诵过程中教师的指挥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控制幼儿表演的节奏,又能暗示每一个人表演什么。3.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应在幼儿熟悉两个声部后再合起来,引导幼儿倾听声部的效果,感受和声的美,逐步增强合作的意识。4.可以配上音乐进行朗诵,那样效果会更好。附活动:玉米香喷喷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劳动、品尝,让幼儿认识玉米及玉米食品; 2.学着剥玉米,培养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活动准备: 1.各类玉米食品:玉米棒、玉米磨成的粉、爆米花等; 2.微波炉一台。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玉米 1.(出示装着玉米粒的盒子并摇晃)我这里有一样有趣的东西,听一一哗嚓哗嚓的声音,里面会是什么呢? 2.教师倒出玉米粒,并介绍:它的名字叫玉米粒,是玉米棒身上的宝贝。 3.(出示玉米棒)你们吃过玉米吗?爸爸妈妈是怎么烧的?从玉米棒上剥下来的玉米粒马上就能做成爆米花吗?玉米有很多种做法,你们知道吗? 4.嫩玉米可以煮着吃,老玉米可以爆玉米吃,干的玉米还可以磨成玉米粉,可以做玉米饭、玉米粥吃,甜玉米可以炒菜吃。 5.制作爆米花需要什么佐料?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口味放佐料,如奶油的、甜的、咸的等。 6.用微波炉制造爆米花,品尝香喷喷的爆米花。 二、剥玉米 1.想不想试试把玉米剥下来?怎么剥呢?2.尝试用各种方法剥玉米。 3.交流不同剥法。活动建议: 1.让幼儿了解一些玉米食品,引起幼儿对玉米的食用兴趣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制作爆米花可以延伸到生活角让幼儿继续动手制作、品尝。活动:我真漂亮活动目标: 1.会用团、搓、压的方法制作常见的蔬菜,能表现出几种蔬菜的主要特征; 2.会根据需要选用辅助材料。活动准备: 1.几种常见的蔬菜:萝卜、黄瓜、青菜、荸荠或是一些蔬菜的主要特征; 2.每组几盒彩色油泥,一张桌子集中拜访辅助材料(彩色绉纸、牙签、剪刀等)供幼儿选择使用; 3.每人一块泥工板,菜场游戏中的一个货架; 4.用硬纸板做的蔬菜模板,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7-8页。活动过程: 一、参观菜场游戏区域。1.我们班的小菜场就要开业了,可是蔬菜还不够多,我们大家一起来制作好吗?二、观看蔬菜的制作方法。1.观察蔬菜实物或图片,教师选其中一种来示范,如萝卜。2.以儿歌的形式来讲萝卜的制作步骤:萝卜红红,真漂亮;红红油泥最合适;团一团呀,搓搓园,放在板上压一压,再用滤纸剪叶子,轻轻粘上成功啦!三、我也来试一试。1.教师介绍蔬菜模板、牙签、剪刀,告诉幼儿如有困难可请模板来帮忙。2.教师观察,以儿歌的形式给予指导。3.这些蔬菜真漂亮!小菜场里有了这么多品种的蔬菜,小菜场里有了这么多品种的蔬菜,小菜场可以开业了。活动建议: 一.延伸游戏:角色游戏买菜。二.为了满足幼儿玩菜场游戏的需要,提供较多颜色的泥,供幼儿制作、添加。附制作儿歌: 青菜 黄瓜绿绿的菜叶,白白的梗, 细细长长是黄瓜,绿泥,白泥都要用。 绿色油泥最适合,要用绿泥做成叶(或剪张绿纸做菜叶) 搓搓长,搓搓园,放在板上轻轻压, 再用牙签画上线。做成一颗小青菜。活动:给蔬菜画圈活动目标: 1.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活动准备:1.5种不同蔬菜的卡片,数量分别为15;2.提供不同的动物卡片,标有数字;3.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9页。活动过程: 一、给小动物送菜。 1.提供小动物卡片,分别置于活动室的不同地方,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送相应数量的蔬菜。 2.复习数字1、2、3、4,说说我给谁送的菜,有多少。 二、认识数字“5”。 1.翻到“5”的动物的卡片,说说“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2.给小动物送菜。要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添画,使之变成5样蔬菜, 3.学说几添上几就是5。如:4添上1就是5。 4.找找自己身上或活动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5”来表示。 5.做幼儿活动材料上的练习。 活动建议: 1.出于给小动物送菜情节的需要,幼儿会自觉地关注蔬菜的数量是否与数字一致; 2.应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数字的所表示的数量意义。活动: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活动目标: 1.在拣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活动准备: 1.韭菜、大蒜、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活动过程: 一.拣菜。 1.(出示一筐菜)菜场一早送来去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才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请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幼儿一边拣菜一边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4.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5.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小下大,又扁又宽;葱弟弟是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二.种植韭菜、大蒜(有根的)、葱(有根的)。 1.取部分韭菜、大蒜、葱,切下其下半段。 2.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3.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韭菜、大蒜、葱的生长情况,启发幼儿探索、发现根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活动:好吃的芹菜活动目标: 1.知道芹菜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多种吃法,乐意吃芹菜; 2.体验自己动手包饺子的乐趣。活动准备: 1.带根的芹菜一根,贴上鼻子、眼睛、嘴巴,制作成芹菜宝宝; 2.麻油、盐、糖、肉末、饺子皮、勺子、水、切菜刀、砧板; 3.录像片(或图片):幼儿大便时很痛苦的样子; 4.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314页。活动过程:一.产生观察芹菜的兴趣。 1.出示芹菜宝宝。这是谁啊?它的头发、身体、裙子分别是哪一部分? 2.帮助幼儿以游戏口吻认识芹菜的根、茎、叶。 二.了解芹菜的好处。 1.你们喜欢吃芹菜吗?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根据幼儿所说,教师将芹菜的根、叶去掉) 2.芹菜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3.看录像(或是图片)。了解芹菜能帮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顺利排便。 4.请幼儿在芹菜中寻找帮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纤维,知道其对人体的好处。 三.了解芹菜的多种吃法。 1.这么好的芹菜,你们平时是怎么吃的? 2.教师边说边操作包芹菜饺子的方法:芹菜去根、去叶-洗净-用开水烫一下(亦可不烫,用盐稍加淹渍)切碎放少许盐、糖、葱、姜与肉末一起搅拌包饺子。 3.幼儿自己动手包芹菜饺子。活动建议: 1.针对不少幼儿不爱吃芹菜饺子的现象,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做法来诱发他们吃芹菜的欲望,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操作过程(特别是在集体中)能使幼儿愉快。 2.当日的午餐可以让幼儿自己包的芹菜饺子,体验包饺子,吃饺子的乐趣。 3.鼓励幼儿在家中也能和父母一起动手包芹菜饺子。 4.该活动为二课时。活动:切片花盘 活动目标: 1.能用几种蔬菜的切片摆放出造型美丽的图案; 2.感受有规则图案所表现出的美。活动准备: 1.活动时教师带领幼儿做活动准备:将胡萝卜、藕、黄瓜等蔬菜切成小片(圆形、半圆),将蒜苗、芹菜等切成小段,分类摆放在盘中; 2.每人一只白底盘子(方形、圆形、椭圆形的盘子均可); 3.投影仪、厨艺书或厨艺盘菜的挂图。活动过程: 一.欣赏厨艺盘菜。 1.这些菜好看吗?厨师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2.感受蔬菜摆放得美还可以给大家带来美的感觉,引起食欲。 3.欣赏、讨论厨艺盘菜的制作方法。如:每盘菜摆放得像一朵花,中间有中心点,四周用蔬菜摆放对称的图案;不同的盘子,蔬菜摆放的特点也不一样,等等。 二.厨艺大比拼。 1.介绍活动材料,看一看各种蔬菜的切面,猜一猜是什么蔬菜。 2.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盘子,拼摆“切片花盘”。提醒幼儿注意蔬菜颜色、形态的搭配。 3.相互欣赏、介绍自己的“切片花盘”(可用投影仪展示)。活动建议: 1.利用蔬菜切面形态、色彩的多样性特点进行图案设计,不仅加深了幼儿对蔬菜的认识,而且是一次很好的艺术创造活动。要引导幼儿想办法使花盘变得更美丽,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引导幼儿向家长、邻班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鼓励幼儿在家中来做小厨师,和父母一起烧制的盘菜装饰得更美丽,使菜有好看有好吃。 4.该活动为二课时。活动:露水蘑菇活动目标: 一.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二.理解故事中的小白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活动准备: 1.请班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小白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是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子头饰一只; 4.故事磁带,挂图第16号。活动过程: 一.给“小兔”吃蔬菜。 1.一名幼儿扮“小兔”,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 2.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二.欣赏故事。 1.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2.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3.露水蘑菇是什么? 三.看挂图欣赏故事。 1.爸爸让小兔做了哪些事? 2.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样? 3.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的菜现在变得很香,真好吃了呢?(帮助幼儿理解劳动后会有饥饿感) 四.谈话: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1.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2.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棒。活动建议: 1.日常午餐前,教师可介绍当天午餐的内容,对一些幼儿可能不爱吃的菜进行描述,增强幼儿的食欲; 2.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引导家长多带幼儿参加劳动,如:洗菜、拣菜等,使他们对吃蔬菜产生兴趣; 3.借助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1517页,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附露水蘑菇 吃饭的时候,小兔这也不爱吃,那也不爱吃。妈妈问:“吃蘑菇好吗?”小兔说:“不喜欢。”妈妈问:“萝卜呢?”小兔说:“不喜欢。”妈妈又问:“吃青菜吧?”小兔说:“我不爱吃。”爸爸说:“露水蘑菇爱吃吗?”露水蘑菇是什么样的?小兔从来没见过。他赶紧说:“露水蘑菇,我想吃。”爸爸说:“露水蘑菇要到菜园里去吃。”第二天清早,爸爸拿着菜篮子,带着小兔来到菜园子里。小兔看看菜篮子,里面装着蘑菇、萝卜和青菜,可是没有露水蘑菇。小兔说:“哪有露水蘑菇啊?”爸爸说:“等一会就有露水蘑菇了。”说完,就在菜园子里松土、拔草,劳动起来。小兔玩了一会儿,也跟着爸爸去劳动。早晨的雾散去了,小兔的肚子咕咕直叫,他问爸爸:“可以吃露水蘑菇了吗?”爸爸带着小兔来到菜篮子那里。咦,篮子里的蘑菇、青菜、萝卜都沾满了露珠。小兔拿起露水蘑菇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真香、真好吃。 吃了露水蘑菇,又吃露水萝卜、露水青菜,小兔对爸爸说:“真好吃呀!”活动:扮家家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比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接唱与齐唱部分;2.能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并会替换歌词。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讨论玩“过家家”的游戏。1.你们爱玩扮家家游戏吗?怎么玩的?(讨论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2.与配班教师边唱边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歌词内容。二.学唱歌词。1.幼儿有节奏的随音乐念歌词2.幼儿学唱歌曲。3.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启发幼儿想想,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4.学习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三.创编歌表演。1.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相应的动作。2.启发幼儿会用自己爱吃的蔬菜的替换歌词,如:“炒花菜,炒花菜,炒好花菜开饭了;炒黄瓜,炒黄瓜,炒好黄瓜开饭了,等等”活动建议:1.本活动可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学唱新歌,第二次学习接唱、齐唱并结伴表演,第三次创编替换歌词。2.幼儿在学唱“扮家家”的过程中,应用自豪愉快的情绪演唱和表演。附:扮家家1=F 2/4 (3 3 5 | 3 3 5| | 2 2 5 6 | 1 1)| |3 3 6 3 |(男)我来 做爸 爸 呀,(女)我来 做妈 妈, (齐)我们 一起 2 2 3| 5 5 5 6 | 1 | | | 来 呀,来 玩 扮 家 家, 炒小 菜,炒小 菜, | | 3 3 5 3 | 2 2 | 3 3 6 3| 炒好 小菜 开饭 了, 小菜 炒好 了 呀, 味道 好极 2 2 | 3 3 5 3 | 2 2 3 | 5 5 5 6 | 1 0 | | 了 呀,娃娃 肚子 饿 了, 我 们 来 喂 她。活动:蔬菜品尝会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不同味道和多种吃法;2.能简单介绍自己家制作的菜肴。活动准备:1.幼儿在家与父母商量共同做一种菜,并参加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全过程;2.需加热的菜用微波盒装好,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微波炉;3.每人一套餐具,公用的勺子若干。活动过程:一.相互介绍自己准备的菜肴。1.引导幼儿从制作的材料、方法和过程等方面进行介绍。2.幼儿将自己带来的菜肴摆放在自助餐的餐桌上。二.参加蔬菜品尝自助餐会1.讨论自助餐的进餐礼仪,如:在公用的勺子盛菜,相互礼让,不浪费等。2.幼儿自选菜肴品尝,在欢乐的气氛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喜欢蔬菜的情感。3.引导幼儿品尝更多品种的蔬菜。4.引导幼儿有重点的欣赏、品尝同种蔬菜的不同做法。活动建议:1.幼儿在参加蔬菜品尝自助餐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营造环境气氛;2.自助餐是现代生活中出现的就餐形式,它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可通过这种就餐形式让幼儿学习必要的规则,掌握正确的方法,增强他们社会生活的适应性;3.该活动为二课时。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活动目标:1.体验5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或少1的关系;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活动准备:1.1-5数卡各一张;2.1-5胸卡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数一数1.教师画蘑菇(),让幼儿猜猜画的是什么。2.请幼儿数一数每一步里有几个图形, 如:有一个圆形。3.用数卡来代表相应的图形数,如: 等二.找一找1.谁和谁是好邻居?如:1和2是好邻居,2和3是好邻居等。2.让幼儿说说2有1和3两个好邻居,1比2少1,3比2多1。三.玩“找朋友”的游戏1.教师逐一出示2-4的数卡,请幼儿举起他们的朋友数卡。2.重点引导幼儿理解4的好邻居是3和5.活动建议: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的第18页找邻居,画出他们的好邻居。活动:制作泡菜活动目标:1.喜欢动手操作,感受蔬菜色彩的丰富。2.会根据设想准备材料,并分层摆放成“蔬菜彩虹”。活动准备:1.大大小小的长玻璃瓶若干,小水果刀、砧板若干。2.西红柿、土豆、大蒜头、卷心菜、青菜、胡萝卜、芹菜、莴笋、红辣椒等色彩不同的蔬菜若干。3.制作泡菜的调料:盐、糖、花椒、八角、姜、黄酒等。4.教师做好的一瓶“蔬菜彩虹“泡菜,瓶口用丝带系成蝴蝶结。5.镜子、一盆水(或三棱镜)。活动过程:一.产生制作兴趣1.将镜子放入水中,把阳光反射到墙上形成“彩虹”,请幼儿观察。2.欣赏“蔬菜彩虹”泡菜中颜色不同的蔬菜,激发制作的兴趣。二.制作泡菜1.幼儿分小组,选择不同的蔬菜,并分层放入瓶中,制作“蔬菜彩虹”2.教师帮助幼儿放入制作的调料,拧紧瓶盖,系上丝带。3.幼儿相互欣赏各组的“蔬菜彩虹”,进一步感受哦蔬菜彩虹的丰富。活动建议:1.该活动不叫适合分组教学,宜使用刀口不锋利的塑料刀、金属刀等,提醒幼儿注意安全。2.如果是阴天可用图片让幼儿感知彩虹的特征。3.数天后,让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泡菜。活动:小鬼当家活动目标: 1.参观农庄市场,了解农贸市场里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其他食品,是人们买菜的地方; 2.能大胆地与人交往,参与买菜的过程。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玩过“小菜场”的游戏; 2.各种蔬菜卡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一倍; 3.与幼儿园附近农贸市场联系参观事宜; 4.每位幼儿准备一元钱。活动过程: 一.小鬼当家。 1.明确任务;每人要带一元钱去农贸市场买菜。 2.幼儿每人摸一张卡片,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提示的蔬菜品种和数量去购买。 3.幼儿交流自己买菜的经验。可以是从爸爸妈妈处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可以是角色游戏中玩菜场游戏时的体会等。 二.我们去买菜。 1.观察农贸市场的大门。 2.引导幼儿观察农贸市场的蔬菜分类摆放的特点,知道人们到这里能买到各种各样的菜。 3.幼儿根据自己的卡片,去寻找相应的蔬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如何与人交往的,如何买到自己需要的菜。 三.回园交流。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在买菜中遇到的事,让幼儿了解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 2.创编歌曲买菜,请幼儿将自己买的蔬菜编进歌曲中。如: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去呀去买菜,青菜绿油油呀,冬瓜胖乎乎呀,萝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