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名师对话】高考物理总复习 选考部分 第3讲 机械波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1(2013海宁市高三测试)下述关于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b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质点,振动的振幅最大,减弱点振幅可能为零c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所走过的路程等于波长d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波长和频率均增大解析: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相对于观察者发生了变化,a错误;发生干涉现象时,介质中振动加强的质点振幅相加,振动的振幅最大,减弱点振幅相减可能为零,b正确;在一个周期内,介质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往复运动,所走过的路程等于4个振幅,c错误;某一频率的声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时,频率不变,由vf,声速增加,波长变大,d错误 答案:b2如右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象,从图象可知()ab侧波是衍射波ba侧波速与b侧波速相等c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波的波长将减小d增大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将更明显解析:b侧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带有窄缝的挡板后发生衍射,a侧水波是衍射波,选项a错误;同种机械波在相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会更明显,但是衍射波的波速不变,频率不变,故波长不变,选项c错误;因为只有当挡板间距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衍射现象才明显,所以当增大挡板间距离时,衍射现象将变得不明显,选项d错误本题答案为b.答案:b3(2013成都市高三摸底考试)右图所示为两列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若两列波的振幅均保持5 cm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 m/s和0.5 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点振动始终加强,b点振动始终减弱bc点始终保持静止不动ct0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10 cmd在t0至t0.25 s的时间内,b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解析:a、b、c、d点振动始终加强选项a、b错误;t0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 cm,选项c错误;波动周期t/v0.5 s,在t0至t0.25 s的时间内,b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选项d正确答案:d4(2013湖南六校)有一列简谐横波在弹性介质中沿x轴正方向以速率v5.0 m/s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列波的波长为0.5 m,频率为5 hzbt0.1 s时,波形沿x轴正方向移动0.5 mct0.1 s时,质点a的位置坐标为(1.25 m,0)dt0.1 s时,质点a的速度为零解析:由yx图知1.0 mt s,f5 hz,a项错t0.1 s时,波传播的距离xvt50.1 m0.5 m,b项正确在t0.1 s时,a在平衡位置,位置坐标仍为(0.75 m,0),且a此时的速度最大,c、d项错答案:b5(2013唐山摸底)如右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b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解析:从s1、s2的中点起到向右三条虚线上,s1、s2的距离差依次为0.5、1.5、2.5. 答案:abd6(2013福建省泉州市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检理综)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t0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波速v5 m/s,从t5 s时刻开始描绘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解析:由波形图知波长20 m,由t4 s,t5 s1t,由波形图可知t00时刻,a点向下运动,经周期质点a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但未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综上考虑,故应选d.答案:d7(2013上海卷)一列横波沿水平绳传播,绳的一端在t0时开始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经过时间t,绳上某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在2t时,该点位于平衡位置的()a上方,且向上运动b上方,且向下运动c下方,且向上运动d下方,且向下运动解析:t到2t这段时间内,该质点由上方最大位移处开始运动,先向下,t到平衡位置,再过t到最低点,再过t到回到平衡位置,至此一共经过了t,剩下的时间不到t,因此质点在平衡位置上方,正在向上运动,选项a正确答案:a8(2013山东卷)如图甲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0.1 sin(20t)m,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 m和5 m,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1)求简谐横波的波长(2)p点的振动_(填“加强”或“减弱”)解析:(1)设简谐波的波速为v,波长为,周期为t,由题意知t0.1 s由波速公式v代入数据得1 m(2)加强答案:(1)1 m(2)加强9(2013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期末考试)如图所示为两列分别沿绳传播的(虚线表示甲波,实线表示乙波)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列波可以发生干涉现象,x0.1 m处的质点振动是始终减弱的b这两列波可以发生干涉现象,x0.2 m处的质点振动是始终减弱的c甲波的速度大小v1等于乙波的速度大小v2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周期的1/4,m将位于波峰解析: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可看出,两列波长相等,0.4 m,由于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波速相等,由vf,两列波频率相等,相差恒定,所以这两列波可以发生干涉现象,在x0.3 m、0.1 m、0.1 m、0.3 m处是波峰和波谷相遇,是振动减弱点,所以a、c正确;有干涉的定义可知在x0.4 m,0.2 m、0、0.2 m、0.4 m处是振动加强点,所以b项错误;再经甲波周期的1/4,甲波的m点回到平衡位置向下运动,乙波的m点回到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合位移仍为零,所以d项错误答案:ac10(2013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查)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波源且t0开始沿y轴负方向起振,如图所示是t0.2 s末x0至4 m范围内的波形图,虚线右侧的波形未画出已知图示时刻x2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周期为0.2 s,振幅为10 cmb这列波的波长为8 m,波速为40 m/sct0.7 s末,x10 m处质点的位置坐标为(10 m,10 cm)dt0.7 s末,x24 m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大且沿y轴负方向解析:由波形图知从波源o开始振动传到x2 m处质点振动经时间,x2 m处质点开始振动时沿y轴负向,再经过到达波峰,故0.2,t0.2 s,由图知振幅a10 cm,波长8 m,则波速v40 m/s,选项a、b正确;x10 m处质点经时间ts开始振动,t0.7 s末,x10 m处的质点已振动了0.45 st2t,此时该质点处于波谷,位置坐标为(10 m,10 cm),选项c错误;x24 m处质点经时间t10.6 s,t0.7 s末,x24 m处质点已振动了0.1 s,此时该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加速度为0,选项d错误答案:ab11(2013扬州联考)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20.05 s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1)求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2)若有另一列波能与这列波发生稳定干涉,则另一列波的最小频率是多少?解析:(1)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8 m,这列波的传播方向存在两种可能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0.05 st(其中n0,1,2,3),所以周期t(n0,1,2,3),波速v/t40(4n1)m/s(n0,1,2,3);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0.05 st,所以,周期t(n0,1,2,3),波速v/t40(4n3)m/s(n0,1,2,3)(2)若有另一列波能与这列波发生稳定干涉,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与这列波的频率相同;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当n0时,周期最大,频率最小,最小频率为5 hz,所以另一列波的最小频率是5 hz.答案:(1)40(40n3) m/s(n0,1,2,3)(2)5 hz12如右图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3 m/s,p点的横坐标为96 c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1)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的方向(2)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3)以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开始计时,作出p点的振动图象(至少画出1.5个周期)解析:(1)开始计时时,这列波的最前端的质点坐标是24 cm,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这一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因此在波前进方向的每一个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注册审批政策与市场潜力报告
- 2026届郑州市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外高中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嘉兴市劳动合同(标准版)
- 废旧金属回收再加工产业链深度解析报告(2025年)
- 美甲聘用合同(标准版)
- 摄影合同标准文本与注意事项解析
- 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 智慧教学工具应用案例分析
- 建材购销合同范本及签订指南
- 口腔门诊客服工作计划
- 出租可行性报告
- 电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数字化牙科扫描技术-洞察及研究
- JG/T 269-2010建筑红外热像检测要求
- 医院晋升晋级管理制度
- T/CNFAGS 15-2024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试行)
- 2025年4月自考00023高等数学(工本)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北海蓝莓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培训
- 华为任职资格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