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2.ppt_第1页
经济-2.ppt_第2页
经济-2.ppt_第3页
经济-2.ppt_第4页
经济-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新航路的开辟和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2 近代中国的变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黄金需求量增加 马可 波罗游记 的影响 对财富 黄金和香料 的渴求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东西商道受阻 转口贸易高额利润的刺激 商业危机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基督教会为了传教 不惜使用武力进行 圣战 宗教根源 政治根源 加强王权 积极扩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开辟新航路 1 对全球的影响 1 全球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 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2 对欧洲的影响 1 西欧开始崛起 逐步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2 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 推动了欧洲的早期殖民扩张 4 瓦解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对美洲 亚洲 非洲的影响 1 对美洲 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美洲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重要贡献 2 对非洲 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3 对亚洲 白银的大量流入客观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荷兰的殖民 贸易活动 17世纪 垄断东方香料市场 17世纪的 海上马车夫 之称 组建 东 西印度公司 以 西北欧海域 亚洲 一度占领中国湾 西方新大陆 原因 政府为后盾 大型商业公司 大西洋航运中心 造船技术 16世纪 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号称 日不落帝国 通过殖民活动 英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思考 英国崛起的原因有那些 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 海盗的掠夺 商业战争 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黑奴贸易 如何评价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世界市场的格局变化 对世界历史而言 对殖民国家来说 对殖民地人民来说 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转化为资本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导致巨大灾难和长期贫困落后 带去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主要在工业革命后 假如你是一位 世纪英国商人 现在你准备投资工业 需要哪些条件呢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技术知识 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良好的环境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蒸气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 1 蒸汽动力广泛应用 蒸汽时代 工业时代2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铁路时代 汽轮加强了洲际联系3 加快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 4 欧美国家效仿 纺织和铁路成为领先部门5 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有力冲击 争取民主时代6 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发展 影响了东西方关系 1 政治 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建立 政局稳定 2 劳动力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 资本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本 4 市场 国内市场扩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5 科技 自然科学研究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推动力 一 时间 19C70S 国家 标志 二 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 条件 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 时间 2 方式 19C末20C初 国际贸易 人口的流动 资本输出 武力威逼 过程 三个时期 小农经济的解体1 时间 鸦片战争后 2 原因 资本主义入侵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 外国商品冲击 3 表现 以家庭为单位以耕织结合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4 影响 经济结构的变化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农产品大量出口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出现新的经济形式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买办阶层兴起 产业工人出现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局势 清政府内外交困 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自救 洋务运动 19世纪中叶的中国让统治者感到的是一种近乎窒息的危机 遍布全国的叛乱让政府军疲于奔命 列强的军队攻入神秘的京城则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时间 19世纪60 90年代人物 曾国藩和李鸿章等 材料体现了清统治者面临什么样的局势 面对危机又是如何自救的 二 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谁能告诉大家 洋务运动的时间和代表人物 它的结局如何 标志是什么 回忆一下 结局 失败标志 甲午海战的战败 安庆内军械所 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近代工业的起步 江南制造总局 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开平煤矿 分洋利 为其它工业提供燃料 1861年 1862年 1865年 1881年 连连看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积极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和技术人才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壮大了海防实力 其民用企业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本国封建经济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有不同的看法 大致是 一 主要是积极的 但也有消极作用 二 主要是消极的 但也有积极作用 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消极 由清朝官府举办 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 不能为国求强 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业的困难 不是为社会求富 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经营管理腐败 未真正达到 自强 求富 的目的 各抒己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 民国建立到1937年抗战前 自然经济 外商企业 洋务运动 上海发昌机器厂 放宽对民间设厂 实业救国 利权运动 棉纺织业 列强 社会政治地位 使用国货 南京国民政府 纺织 面粉 范旭东 商部 民族工业的历程 早期民族工业的特点 1 产生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独特 从西方移植2 部门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3 布局 分布不均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4 技术 设备管理落后于西方5 生存环境 在夹缝中求生存 步履维艰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1 有利因素 列强侵略瓦解了本国的自然经济 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面对潮流冲击和巩固统治需要 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提供了社会基础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和重大政治变革的推动 2 不利因素 先天不足 缺少资本原始积累 人才 技术 市场 思想观念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 受三座大山压迫和束缚 是主要阻碍因素 后天畸形 比例结构与地区分布不均衡 未形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经济上 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 大大改变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 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中国现代化 政治上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随着无产阶级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拓展2 一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同洋务企业的异同点 同 1 都是机器生产2 雇佣劳动3 组织者为地主 商人 官僚4 以工厂为组织形式异 1 生产目的不同 洋务企业是为了自给自足 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则是为了制作商品 赚取利润 2 产品去向不同 洋务运动中制造的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封建集团内部 如军队建设等 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制造的产品则是成为商品 流通到市场上去 3 本质不同 洋务工业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是封建性质的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则代表先进生产力 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4 资金来源不同 洋务企业是官府出资 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则是私人集资 拓展3 二 民族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侵略较早 自然经济解体较充分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 历史原因 历史上商品经济发达 基础好 地理原因 交通便利 便于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 拓展6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外商企业出现 列强入侵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企业诞生 民族工业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堂小结 总结 清朝晚期 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企业 外资企业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铁路发展史 1876年 英国商人建造了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 1881年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从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 1887年延至津沽 1888年 南起西苑中海瀛秀门经紫光阁至北海镜清斋 今静心斋 总长2000米的铁路落成 甲午战后 西方列强在中国争夺铁路修筑权 中国掀起修建铁路的高潮 1909年 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 民国以后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修建了江浙地区的杭江至椒江的铁路 山西境内的同蒲铁路 后被清政府赎回拆毁 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 宫廷专用 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铁路 同时使清朝官员认识修路的急迫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因政局动荡 成效不大 二 水运的发展 编写水运发展史 1 鸦片战争前后 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国内江和外海 2 1872年 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 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3 1900年前后 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 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4 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说明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三 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发展 1 辛亥革命后 孙中山提出 航空救国 的主张 2 飞机设计师冯如 3 1918年 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同年 北洋政府设 筹办航空事宜处 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4 1920年 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 随后发展很快 6 1949年 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70架各种型号的飞机 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 5 日本人 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清朝时 邮政的发展 2 1866年 中国试办邮政 3 1896年 大清邮政局 宣告成立 不久 设邮传部 4 1911年 中国邮政已初具规模 各种邮政局或代办机构遍及城乡 计6000多所 邮政里程约19万千米 1 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 领事邮政代办所 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 民国时 邮政的发展 1 1913年 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2 1920年 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 数年后 外国在华开办的 客邮 一律撤销 3 20世纪30年代 全国邮局达到12000所 邮路近50万千米 二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有线电报的发展 1 1877年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短短数年 电报线遍及各省 民用电报也普遍发展 2 外商纷纷抢滩 垄断了中国对外电报通讯 1933年 南京国民政府部分收回了中国电信主权 3 1931年 电报线路总长近15万千米 水路电缆总长达3000多千米 二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有线电报的发展 2 无线电报的发展 1 1906年 军舰之间创设无线电报 2 民国时 无线电报迅速发展 1932年 拥有无线电台8区43座 国际间可直通马尼拉 爪哇 旧金山 柏林 巴黎 西贡等地 三 近代交通的发展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三 新式交通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原因 1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 中国政府的引导 3 实业家为救国积极兴办 4 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而兴办积极影响 1 生产 促进了经济发展 2 生活 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丰富人们的生活 3 思想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4 对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