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气着火事故应急预案各单位使用的煤气是由炼焦炉荒煤气经鼓冷回收焦油、脱硫、脱氨及脱苯净化后来的。因煤气的性质和广泛使用,所以煤气的使用安全尤为重要。为此制定本应急预案。一、介质特性危险特性:(1)焦炉中可燃成分约占95%,发热值可达17MJ/m3,故燃烧速度快,温度高(1800-2000),火焰明亮,辐射能力强。(2)焦炉煤气爆炸极限为5-30%,由于其爆炸下限低,并且爆炸极限范围大,所以在空气中混有焦炉煤气,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易发生爆炸。(3)焦炉煤气重度468.6g/m3,CO含量为6%,由于CO比空气轻,在室外能在空气中稳定地上升,逐步扩散,不易在地面积聚,所以煤气在室外泄漏要相对安全些。焦炉煤气虽然无色,但有明显臭味,比较容易让人察觉。CO含量相对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要低,中毒的危险性要小些。(4)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600,发生泄漏后,如无火源,在空气中不会发生自燃。(5)焦炉煤气燃烧属稳定性燃烧,发生着火后,扑救相对要容易些。健康危害:(1)氢气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2)一氧化碳危害:其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甚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蛋白的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蛋白可高于50%。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避免接触条件:强光、高温、明火。爆炸危险:易燃、易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无意义。眼镜接触:无意义。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二、形成条件1、管道、罐体、法兰泄漏。2、外来火源、雷击。3、静电、防雷装置损坏,接地电阻大于10。4、动火置换不彻底,盲板与系统未彻底隔离。三、预防措施1、加强巡检和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发现管道、罐体、法兰等泄漏及时处理,同时采取防止着火和中毒的措施。2、定期检查防静电、防雷装置,如发现防静电、防雷装置损坏,及时维修处理。3、严格执行动火规定。4、煤气岗位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在进行煤气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5、禁烟场所严禁吸烟。6、易燃易爆场所远离热源和火种。7、煤气场区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四、处理措施1、管道、罐体、法兰等轻微着火,可用干粉灭火器、沙土、消防蒸汽灭火。切断气源处理。2、着火点火焰较大,在灭火的同时,应切断气源,如不能切断气源,尽可能减小气源,但不要熄灭煤气火焰。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冷却(喷淋水)、隔离等手段,保护其他设备、设施、建筑物,特别是危险场所、危化品等重要岗位。3、严重时采取停产、停煤气措施,打救援电话:4、进行煤气作业时,要站在上风口,要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5、进行火灾扑救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要穿戴好劳保用品,禁穿化纤衣服。五、应急物质准备1、现场消防栓、带、枪(配套)完好。2、正压式氧气呼吸器两套以上(含两套),存放地点:仓库。3、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两套以上(含两套),存放地点:仓库。4、泡沫消防车。5、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若干(4kg、8kg、35kg手推式等)。防火沙、消防蒸汽。6、防化服2件,存放地点:仓库。六、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长:车间主任(全面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副组长:车间副主任、安全员(协助总指挥负责救援工作)成员:当班相关员工成员分工:1、抢险阻漏小组:当班班长,员工及维修工。其职责是采取有效手段切断漏源,做好事故通报和处理工作。2、灭火行动小组:当班班长、消防队员及员工。其职责是按照预案要求,启动消防设备、设施灭火抢救。3、通讯联络小组:安全员或其他人。其职责是事故发生后,负责报警、现场通讯及对外联络。4、疏散引导及安全救护小组:当班班长(副主任)或其他人(电工等)。负责电源控制、警戒、疏散引导及伤员的救护,保证抢险救援物质供应。较大着火,重要岗位着火,启动厂级或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七、应急联系方式单位自编。相关人员的手机号及岗位电话。八、现场纪律1、当险情发生后,全体参战人员应按照分工,服从指挥,统一作战,不得乱叫,来回跑动;2、抢险人员抢险时必须做到三不伤害;3、抢险人员要随时观察现场情况,对可能发生二次复燃,达到爆炸极限时,应立即组织撤退,来不及撤退应就地卧倒。3、各小组成员在完成工作后,立即向总指挥汇报抢险情况;4、所在现场人员要协助搞好后勤保障和伤员救护工作;5、火灾扑灭后,应做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