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_第1页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_第2页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_第3页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_第4页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言文高分策略 文言断句技巧 1 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 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 白云一片 孤城万仞山 姜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了 无言以对 只好赐银压惊 且看 标点的作用可谓大矣 大得救了一条人命 间 2 有这样一个笑话 古时候 有一个赖汉 由于娶老婆心切 屡屡上当受骗 有一天又有人给他提亲 媒人写信告诉他要给他介绍一个姑娘 信中写道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脚不大好 头发没有 麻子 这位聪明媒婆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标点符号的游戏 使赖汉哑吧吃黄连 有苦说不出 3 文言断句 考点在近五年高考呈上升态势 4 高考题型设计 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近几年呈上升趋势 主要有两种考查方式 一是客观题 就选文中的某个句子 提供四种句读 让考生判断正误 二是主观题 从选文或另给的一段文字中挑出某个句子 未断开 要求考生断开 断句考查的内容较单一 主要是对句意的理解 把握句子的语法结构 进行合理的断句 5 高考链接 北京卷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 断句 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 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答案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故福之为祸 祸之为福 化不可极 深不可测也 6 2015年全国课标卷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宣和末 高丽入贡 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B 宣和末 高丽入贡 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C 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 D 宣和末 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 骚然烦费 傅言 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 奏贬蕲州安置 7 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答案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 微观其意 主曰 宋公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 帝曰 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 谚言 贵易交 富易妻 人情乎 弘曰 臣闻 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第一步 整体阅读 了解大意 先从容易处断起 8 第二步 凭借语感局部阅读 找标志性词语 一 看名 代 词 标主宾文言文中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 谓 宾 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如人名 地名 官名 族名 器物名 动物名 植物名 时间 年号等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 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名词 代词 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9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 如吾 予 余 朕 孤 寡人 臣 仆 妾等 第二人称代词 代受话人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你 您 如尔 汝 女 若 乃 而 子 君 公 阁下 陛下 足下等 第三人称代词 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如之 其 彼 不仅代人 还可以代事代物 另外 或 相当于现代汉语 有的人 有时 莫 相当于 没有谁 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 作互指代词 相当于 相互 彼此 也可以偏指 代 你 我 他 与 相 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 见 字 多代 我 10 2 疑问代词文言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 谁 孰 何 问事的还有 奚 胡 曷 恶 安 焉 等 3 指示代词文言指示代词有 此 是 斯 兹 夫 等 另 之 其 彼 除作人称代词外 还常作指示代词 11 标名词 找主宾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 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在它的前后往往要断句 名词 代词 常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读文段 通文意 要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和代词 例1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断句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断句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12 例2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注释 1 刻削 雕刻 道 指道理 规律 2 举事 做任何事情 然 这样 读文段 通文意 标名词 定主宾 答案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其事寡败 13 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留侯世家 答案 汉六年正月 封功臣 良未尝有战斗功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 决胜千里外 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 与上会留此 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 幸而时中 臣愿封留足矣 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与萧何等俱封 14 二 看虚词 找位置 常用虚词是标志 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 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 为了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1 对话 引文 定句读 紧紧抓住 曰 云 言 谓 道 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以 曰 云 言 为标志 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15 例1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读文段 通文意 标名词 定主宾 看虚词 找位置 明辨句读 断句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例2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答案 陈涉少时 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曰 苟富贵 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 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6 2 句首发语词 夫 盖 至若 若夫 唯 斯 凡 窃 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前面一般要断开 3 句尾语气词 也 矣 焉 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 耶 与 欤 邪 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 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 句首时间词 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既而 俄而等 常用于句首 5 句首关联词 苟 纵 是故 于是 然而 无论 至若 是以 然则等 前面大多可断句 6 句中虚词 以 于 为 则 而等连词 往往用于句中 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17 例3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读文段 通文意 抓虚词 找位置 明辨句读 解析 我们看加点的虚词 可置于句末的有 焉 也 焉 也 句首的有 夫 分句首的有 以 则 则 而 而 故 这一段共18处标点 有11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 游者众 后的分号 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 并列词语有 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与 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答案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8 2020 1 9 19 三 看句式 明语法 特殊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 文言文中的句式有固定结构 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 判断句式 者 也 为 乃 即 则 等反问句式 不亦 乎 孰与 乎 其 乎 安 哉 何 之为 被动句式 为 所 受 于 见 于 20 知识积累 其它固定句式 何 之有 如 何 得无 乎 无乃 乎 唯 是 非唯 抑亦 可得 欤 与其 孰若 况 乎 何 以 为 奈 何 若 何等再如 有所 无所 有以 无以 以为 何所 孰若 至于 足以 得无 无乃 何以 于是 然则 等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21 例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 不 乎 为固定结构 不能拆开使用 例2 呜呼 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 其 邪 句式 为固定结构 不能拆开使用 22 例3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正确断句 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当然 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 而应该是多管齐下 综合运用 才能奏效 23 四 看修辞 巧判断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 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四六句多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 对偶 排比 顶针 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利用这两大特点 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24 找顶真 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 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例1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答案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臣臣臣臣 25 例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答案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根据这一特点 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 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6 据排偶 定句读排比 对偶 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 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断句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7 察反复 定句读反复 特别是间隔反复 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读文段 通文意 察反复 定句读 断句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 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28 第三步 细细检查 古文断句莫畏难 仔细琢磨只等闲 熟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以于而则在句中 夫盖惟凡故在前 矣乎也哉常在后 对话多用曰云言 排比对偶与反复 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 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 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 观千剑 断句也要常锻炼 29 当堂检测 拓展提升 30 例1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 正确断句 诸葛亮之次渭滨 关中震动 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 乃遣辛毗为军司马 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 亮设诱谲万方 宣王果大忿 将欲应之以重兵 读文段 通文意 标名词 定主宾当机立 断 31 例2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读文段 通文意 依总分 定句读 答案 老而无妻曰鳏 分1 老而无夫曰寡 分2 老而无子曰独 分3 幼而无父曰孤 分4 此四者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总 例3 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答案 汝心之固 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