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论文)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pdf_第1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论文)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pdf_第2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论文)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pdf_第3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论文)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pdf_第4页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论文)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交通部也提出 了“五年千亿工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公路建设将成为当今公路 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但是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一项目建设 资金少,这都与以往的高速、国省道建设不同,目前也没有完善、科学的调查体 系和评价体系,交通的行业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详细,也就 无法制定科学准确的农村公路规划投资方案。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公路调查指标 介绍,农村公路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评价模型的建立等几个内容组成,在本文 章介绍了现行公路调查的指标内容,并指出了现行公路调查指标无法直接用于农 村公路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公路的调查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如何在实际 工作中取得调查指标的实际数据,通过调查研究,在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两个农 村公路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模糊多层次评判模型。通过对实例进行分 析,得出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水平。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一套比较实用的农村公路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农 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从而达到我农村公路建 设提供决策依据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公路网普查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b u i l d 访gan e wc o m m l j s tc 0 1 m t 珂s i d eb e c o m e sab a s i cn a t i o l l a l p o l i c yi l l :i e1 6 mn c c p c m 醯s 缸yo f c 伽 1 m u r i i c a t i o s t i t e m 如t 缶e “s p e n dt e nm i l l i o ni n6 v ey e a r s ”p r o j e 鸭c o r l s t m c t i o no f c o u n 缸y s i d er o a d 谢l lb ea l o n g t 锄l j o b i l l t e c 朗t y e a r s r m l l l i g h ,a y h 嬲i t s o 啪f e a n l r e , i td i 饪e r 丘d me x p r e s s w a y 越i d m t i o n a i p r o v i i l c i a l 址西1 w a y n o w ,w eh a v e n o tp e m c t 锄ds c i 训f i c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柚d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l m 柚a g 钮l e n td e p 砌td 0n o tk n o wt h ec 0 佃血y s i d er o a d sb 勰i c s i t u 撕o nv 廿yw e l l ,s om e y c a nr l o tm a | ( ec o r r c c ti n v e s tr e p o r t i nt h es t u d y ,、谢ue s t a b l i s ha c o u 劬叮s i d em a dn e t w o r k e v a l u a t i s y s t e m ,i tc ( m t a i nr o a di n _ v e s t i g a t i 0 i lt a r g c t ,t h es e l e c tm e t i l o d o f m ec o u n 仃y s i d er o a de v a j u a t i 协g e t 锄dn l eb u i l do f t h ee v a l u a t i m o d e l i i lt l l ea r t i c i e ,丘r s ti n t r o d l l c e 也et a r g e 伍u s e di i ln o w a d a y sr o a d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玛m e nw es t a t e m e n tm ei i l v e s t i g a i i 蚰t a r g e ts y s t e mi n c o u n n y s i d e r o a d w ea l s o s 切t e i n e m h o w t o l l i e v e t l l er e a ld a _ t a i l l w o r k w eb u i l dt 、v om o d e lo fc o u m 叮s i d er o a de v a l u a :t i o n w ea l s oa i l a l y s i sm e a le x a m p l e 锄d g e tm ec o n 咖c t i l e v e lo fc o 如n y s i d e r o a d a f t e rs t i l d y ,w ec a n g e ta s o r t sp r a c 矗c a le v a l u a t i o nt a r g e t s 醪s t e n l i nc d u l 巾了s i d er o a d i tc 孤p r o v ei l l 】f o m a t i o ns u p p 硼t 0t l l ec o i l n 缸y s i d e r o d cp l 啦c o 删咖嘶o i l ,础血t e i l 锄c e 锄dm 锄a g e m n t ,s o 、耽c 姐a c h i e v e t l l eg o a lo f p r o v i d e d e c i s i o i h n a l ( i n gb 船i c s 1 ( e yw o r d s n l m l1 1 i 曲w a yn e t w o r k ,g 锄e r a ls u 九,e 弘e v a l 删i 1 1 d e x s y s t e m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j 立王些太堂或其它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虢爷隰一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i 塞王些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罅导师签名:叛 第l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1 章绪论 1 1 1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基本国策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 标的关键在于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 有全国的现代化,而农村公路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基础,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 信息流的载体,也是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和关键。从我国的交通体系来 看,构成我国公路总里程7 5 的农村公路仍然是交通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道路 质量差,晴天扬尘、雨天泥泞,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干线公路和 农村公路是互为依托的,农村公路对干线公路网起到重要的支撑和集散作用,需 要协调发展,以发挥公路网的整体效益【1 4 】。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放在 突出的位置。改革开发以来,关于“三农”问题已经先后下发了7 个“1 号文件”。 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农业结构,解 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公路是支撑我 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 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国家加大了对农 村公路的投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解决农村温饱、消除贫困、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田】。 1 1 2 农村公路建设是当今公路建设的一个重点 中央提出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后,国家、省、市乃至县、乡都加大了对农 村公路的投入和支持,加快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步伐,“通乡、通村、通民心”,为 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创造条件,“要想富先修路”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真切地落 实到实际行动中。以北京市为例,在2 0 0 3 年一2 0 0 5 年,北京市共修建农村公路 7 2 5 9 8 公里,路政局投资1 4 1 8 3 2 5 万元。截止到2 0 0 5 年年底,北京市公路总里 程1 4 6 3 0 公里,其中:县级以上道路6 8 7 2 公里,乡道7 7 5 8 公里,其中乡道占全 市公路总里程的5 3 【1 4 l 。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运输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交 通事业将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是建设的重点,但距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离“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水泥路”的目标还有差距。2 0 1 1 年2 0 2 0 年期间,全国 将再新建和改造沥青、水泥路l o o 多万公里,将新增农村公路约6 0 万公里,需 要投资约8 0 0 0 亿元,使农村公路的总里程达到3 7 0 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 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基本形成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使农民群 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由此可见, 农村公路建设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2 0 2 0 年以前公路交通发展的一项长期 工作【阚 1 - 1 3 建立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是重点。由于每个项目的规模小,但数量巨大,为了 实现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就需要开展农村公路普查,建立农村公路 评价指标体系,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需要。规划的实旌,必须有完整、 准确的统计数据反映农村公路建设进展、养护管理、通达深度等情况,以利于领 导决策和管理部门加强指导。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长期以来。交通主管部门 对农村公路了解不全、不细、不透。因此,搞好农村公路普查,建立评价指标体 系,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是推进农村公路统计工作规范化、及时检查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情况的 需要。跟踪了解农村公路的发展变化情况,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农村公路信 息,为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是统计部门的职责。但是,由于未制定全 国统一的农村公路统计标准和评价体系,致使农村公路通达的指标含义、范围差 异很大,造成统计年报资料准确性不高、可比性较差,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未得到 真实的反映,极不适应农村公路建设大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需要。农村公路里程 的迅速增长和技术状况的较快改善,是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密不可分的。从 2 0 0 2 年开始,全国每年用于县乡公路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都大幅增长,增长幅度 超过了5 0 。其中2 0 0 2 年,全国完成县乡公路固定资产投资4 9 5 亿元,2 0 0 3 年 完成8 1 7 亿元。2 0 0 4 年完成1 2 4 2 亿元。但是农村公路建设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比如,在财政部、审计署等单位组织的农村公路专项检查中,存在手续不全、项 目不清、重复立项、挪用资金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农村公路普查,建立农村公路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规范项目安排,合理分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更有助于规范 统计行为,准确监测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 平【j 4 】。 第四,为公路建设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和依据。通过建立农村公路网评判模 型。对农村公路网进行科学地、合理地分析。并得出农村公路网的评价结果,根 据结果,可了解路网的合理程度以及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这对农村公路的建设 2 第1 章绪论 以及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一分析结果,综合考虑相关的因素, 及时对路网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为我 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交通支持。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l 。2 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比较早,也比较好,很多国家对农村公 路的评价体系做出过研究,比如英国做出了农村公路儿童交通安全的分析与评 价,这是英国交通部委托一个咨询机构所作的一个调查报告,文章从政府发展政 策、地方政府管理战略、英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程措施等方面 对农村公路儿童的交通安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r u r a ls c o n a n d 是英国苏格兰地区为促进当地农村发展而成立的一个基金组 织,该组织于2 0 0 2 年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介绍了苏格兰地区为评价农村公路, 协调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一些研究。在英国,那些环境敏感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旅游 区,道路、桥梁以及交通( r o a d s ,b r i d g e s 纽dt r a 伍ci n t h ec o 皿t r y s i d c ,r b l ) 的规划与建设都必须遵循严格的咨询程序来进行。该组织进行了大量的对农村公 路方面的研究,以下是一些关于农村公路评价的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农村公路体系以及载重汽车在农村的行驶路线研究 农村公路网具有多功能的体系结构,这个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开发出一 套有针对性的农村公路体系,以及为地方官员开发出一套针对农村公路网规划的 方法。 在对现有农村路网进行了研究以后,课题小组开发出了一套名为“m r a l a d b i e 麟h 旷( r r 码的规划方法,其中包括咨询程序、数据分析以及标准矩阵分析 等方法。 传统的路网体系主要根据功能和地区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而i u m 则综合考 虑道路功能、环境、路面性能以及可达性等指标构建网络,功能矩阵中包含道路 使用者评价指标和近远期土地使用的指标,以及道路特征、道路条件、道路结构 和交通性能等指标,环境评价矩阵中则包含生态学、遗产学、风景以及生物群落 影响等指标。 现在,该课题组已经编制了一本农村公路规划指南,为地方官员在农村公路 网规划时平衡交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技术性指导。应用这个指南, 规划人员可以方便地对公路网规划过程中某些参数进行检验,以及合理地分配养 护资源,也可以对客车的行车路线、旅游路线、公交路线等进行分析与规划。 适宜农村地区的公路研究 课题研究小组开发了一本有关农村道路选线和设计的指南,为管理人员和技 3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术人员修建道路时处理好道路几何线形、沿线地形、沿线风景类型以及自然因素 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多种新型设计方法。在发布之前,课题组组织了多次由 各界人士参加的研讨会与技术咨询会,并汇总了多方意见,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 修改与完善,最终成稿。 如果一条公路能够与环境协调,并且其功能满足道路使用者安全、愉悦的驾 驶要求,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对沿线的环境破坏最小,那么我们可以将其称为适 宜农村地区的公路”。指南中提供的各种设计方法与英国现行的道路设计标准并 不冲突,相反却鼓励设计人员在规划和设计中更加灵活的运用这些标准,从而设 计出既安全又与自然和谐的道路。指南中推荐的有关方法与过程大致如下: ( 1 ) 明确设计目的并列出设计内容; ( 2 ) 研究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工程技术问题与风景保护的要点: ( 3 ) 明确项目目标; ( 4 ) 明确设计目标: ( 5 ) 详细调查; ( 6 ) 在地图上手工定线,分析各种影响线形的因素; ( 7 ) 灵活处理道路与各种障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 8 ) 对道路以及环境的各项要点列表并初步定出几个比选方案; ( 9 ) 从道路功能、与环境适应程度以及经济发展要求等方面对各种比选方 案进行比较; ( 1 0 ) 选出最符合预期目标的方案。 通过这些研究,苏格兰地区的农村公路设计、养护、管理以及沿途景观的保 护水平将大大提高。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的农村公路发展水平较低,目前没有做出过同苏格兰类似的研究,只有 部分政府部门有一些根据自身需要做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对干线公路网的评价体 系做出过大量的研究。 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选取了北京市的公路网中对干线公路网综合评价 方法研究作为参照研究对象,北京市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是在北京工业大 学的刘运通教授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王晓明所长作为总负责人编著 的北京市公路网规划中期报告中提出的其编制范围为北京市干线公路网,具 体情况介绍如下: 1 2 2 1 干线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 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1 ) 评价范围与阶段确定 2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 第1 章绪论 3 ) 量化各项评价指标 4 ) 方案的综合评价 具体的流程图如下: 现状公路网评价 1 现状公路网适应性评价 i 现状公路网技术评价 技术评价指标 j 经济评价指标 l 建立评戗。指标体系1 环境评价指标 i 社会评价指标 指标无量纲化 角定综合评价方法 1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p 时规划路网进行综合评价 j 选出最优方案 图1 1 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流程图 1 2 2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是为公路网规划方案和公路网建设决策服务的。而公路 网规划综合评价又是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因此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中主要 参考了四个方面: 1 ) 技术评价 技术评价包含了6 个指标,具体如下: 理想规模接近度指标、当量综合密度指标、路网连通度指标、路网等级水平 指标、路网平均车速指标、路网拥挤度指标。 2 ) 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包含4 个指标,具体如下: 净现值指标、效益费用比指标、内部收益率指标、投资回收期指标。 3 )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指标包括自然环境评价和交通环境评价两个指标 4 ) 社会评价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社会评价包括政治发展评价、经济发展评价和文化发展评价3 个指标。 1 2 2 3 公路网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路网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 ) 成本型 越小越好型,包括公路网等级水平、公路网拥挤度。 2 ) 效益型 越大越好型,包括当量综合密度、公路网平均车速、效益费用比等。 3 ) 适中型 靠近某一期望值e 值为好,包括理想规模接近度。 5 ) 区间型 属性值在某一区间为好。 并给出了以上5 种情况的无量纲化的标准函数。 1 2 2 4 公路网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当对公路网系统规划方案作综合评价时,需要考虑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许 多指标,而每个层次和每个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要确定 指标的权重。权重的确定主要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原理,针对每一个方案建立 数据包络分析( d a t ae n v c l o p m e ma n a l y s i s 简称d e a ) 模型,找出对其最有利的 权重分配,从而得到最优的隶属度。 d e a 是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 的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进行评定、排序,而且还可以利用d 队的投影原理进一 步分析各决策单元非d e a 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向,从而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 管理决策信息。数据包络分析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作为分析工具。从多目标规划 的较低研究决策单元的有效性,一个理想的决策单元。即为以最少的输入达到预 期的输出;或者,以预期的输入达到最大的输出的决策单元。决策单元的基本特 点是有相同种类的投入和产出,这些投入和产出的数据就是评价相对有效性的依 据。判断某个决策单元是否为相对有效,就是看是否有一个虚构的决策单元比它 更好,若有这样的决策单元,则原决策单元不是相对有效的,否则是相对有效的, 这是d e a 方法评价的基本思路。 1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 ) 农村公路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项的组成内容( 第三章) 主要介绍农村公路的定义,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的区别,以及根据农村 公路的特点选取的评价指标的组成内容。 ( 2 ) 农村公路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项的获得方法( 第四章) 6 第1 章绪论 分析了评价指标的构成,提出了适合的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农村公路网奠 定了基础。 ( 3 ) 农村公路网评价方法研究( 第五章) 分析了农村公路网评价方法。采用了合适的评价方法,通过例题证明了方法 及选用的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1 4 论文框架结构 本文论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我国公路普查指标体系介绍,介绍我国现行的公路指标体系情况; 第三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体系分析,主要分析农村公路调查中应包含的指 标项。 第四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的获取方法,主要说明如何获得调查的指标。 第五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说明如何选取评价指标。 第六章农村公路评价方法研究,建立了两个评价模型。 第七章结论 7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我国公路普查指标体系介绍 2 0 0 1 年全国开展了第二次公路路况普查,建立了公路的普查指标体系,这 一普查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公路普查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农村公路是公路的重 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个普查指标体系侧重于国省干线公路,但是在一些基础的指 标项,仍然与公路的指标体系相同,下面对该指标体系做以的说明。 2 1 公路普查指标体系的简单介绍 2 1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这个指标体系涉及的公路技术属性数据指标的范围具体为7 个方面:路线概 况类、路基类、路面类、主要构造物类、沿线设施类、交通量和沿线环境类数据 【l3 1 。 公路普查指标体系适用于交通行业建立的公路数据库的技术属性数据的采 集和有关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公路数据的采集。适用于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国道 和省道等高等级干线公路数据的采集。 2 1 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道路是离散型的、多中心的数据处理群体,如何有效的组织利用数据、如何 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以适应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需要? 根据数据群体的总体 规划和设计原则及数据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功能,公路基础数据可划分为两大 类。即:公路技术属性数据和公路管理属性数据。公路技术属性数据指:公路的 空间构造数据、环境数据和相应的技术状况描述数据,包含路线概况集、路基集、 路面集、主要构筑物集、沿线设施集、交通量集和沿线环境集;公路管理属性数 据指:围绕着公路而实施的各项管理性工作数据,其绝大多数数据于公路的空间 构造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包含公路建设项目集、资金管理集、固定资产集、人 员管理集和档案管理集。本指标体系是针对公路技术属性数据的采集制定的。 公路技术属性数据按自身的特性划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指只 通过工程更新,而不随周边环境、气候、时间变化,相对稳定的描述公路位置和 技术状况的数据,包括空间构造数据和技术状况数据。空问构造数据对公路的空 间位置和几何特征进行描述,如控制点数据( x 、y 、z 坐标) 和纵曲线数据( 半 径、标高) 等数据;技术状况数据对公路的各种技术指标进行描述,如行政等级、 技术等级和结构类型等数据。动态数据有固定的更新周期,对公路的技术状况和 管理状况描述的数据,可进一步分为路面动态数据、桥梁动态数据和交通量观测 s 第2 苹我国农村公路普查指标体系介绍 数据。路面动态数据对路面的各种损害情况进行描述,如平整度、路况评定等级、 好路率等:桥梁动态数据对桥梁的使用现状进行描述,如技术状况;交通量观测 数据对公路的交通流量和车型类别进行描述,如小型车年均绝对值等。 2 1 3 数据采集 ( 1 ) 静态数据以内业采集为主,外业采集为辅。静态数据主要采用档案资 料查询的方法,以竣工资料结合相关的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采集数据;对竣工年 代久远的路线进行现场核实,两者不相符的数据,以现场核实的为准;对缺少文 档资料的路线进行实地测量,采集数据。 ( 2 ) 动态数据以外业采集为主,采取实地测量的方法采集数据,对路面平 整度、摩擦系数等数据建议采用高效采集设备,减少误差,增加精度。 ( 3 ) 按照不同的数据指标集,明确规定了各项数据的采集方法和精度要求。 2 2 采集方法和精度要求 采集方法和精度要求的具体情况请参见附录。 2 2 公路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公路的普查指标体系较为详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很大, 2 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已有的公路普查指标体系,并详细的列出了本指标体系的组 成、定义、获取方法、以及数据精度。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参照得出农村公路的 指标体系。在下章农村公路指标体系中,本章已经描述的指标的定义、获取方法、 以及数据精度将不再赘述,而是直接引用本章的说明。 9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体系分析 农村公路调查是制订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其首要目的是建立完 善的普查指标体系。农村公路与国、省道路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够完全借鉴国、省道路 的普查指标体系,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公路实际情况的、简单的、便捷的指标体系, 并以此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的开展。 其次是要通过农村公路调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普查机制。国、省道路在建设、 养护、管理上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并且有专业的、水平较高的公路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 能够完成非常专业的普查工作。农村公路在目前处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状况,即使 由各乡镇的路管站来进行管理、养护,也存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很难完成普查工作 因此在普查时必须建立一个由专业人员、公路管理人员、乡镇路管站、农村干部组成的 合理的、科学的普查机制。来确保普查工作的进行 第三,开展农村公路调查要能够实现农村公路现状的动态更新。普查数据只有进行 及时更新才能够发挥它在规划、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立普查指标体系时就需要 考虑到数据更新的问题,并且建立起数据更新的机制,随时为交通主管和决策部门提供 最新的公路信息。 最后要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农村公路建设水平的评分指数标准。农村公路 点多、面广,单条道路的里程很短、但道路总里程很长,因此需要在普查成果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评分标准,通过按照这个标准评定的分数,能够准确、客 观、清晰、反映本地区的建设水平,为交通主管部门投资规划提供依据。 3 1 农村公路的定义 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包括县 道、乡道和村道。 3 1 1 县、乡、村道的定义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 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 政治、经济意义,联结县城和县内主要 乡( 镇) 、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主要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 镇) 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及以 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和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村道是指直接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不属于乡道及以上公路的建制村与建制 村之间和建制村与外部联络的主要公路。 3 1 2 县、乡、村道的划分标准 3 1 2 1 县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的农村公路可确定为县道: 1 0 第3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体系分析 县际间的主要公路; 县级政府所在地与所辖区域内主要乡( 镇) 政府所在地之间的公路; 县级政府所在地与所辖区域内主要的商品生产、集散地、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 枢纽之间的公路; 国省道间的重要连接线; 顺畅连接多个乡( 镇) 的公路。 3 1 2 2 乡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公路可确定为乡道: 乡( 镇) 之间的主要公路; 乡镇政府所在地与县道及以上公路的主要连接线; 乡( 镇) 政府所在地与所辖区域内主要建制村所在地之间的公路; 顺畅连接多个建制村的公路。 3 1 2 3 村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公路可确定为村道: 建制村之间的主要连接线; 建制村与乡道及以上公路的主要连接线; 建制村所辖区域内,已建成通车的并达到四级及以上技术标准的公路。 对于通往农、林、牧场及开发区等单位公路的行政等级,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参照以上划分标准自行确定。 3 2 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的区别 农村公路在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 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是 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已经被我国各级政府所认识,并且 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茶地开展,里程增加,技术等级 提高,路面状况改善,农村公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干线公路相比,农村公路有 着自身的特点,主要如下: 3 2 1 数量大、技术等级低 国、省级公路数量相对农村公路来说相对较小,由于承载了大量的交通流量,并投 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养护、管理,普遍来说技术等级较高,现实的路况较好 农村公路具有线形较差,路面等级相对较低的特点。由于交通量较小,资金较少, 修建环境相当困难等原因,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着道路宽度较小,路面一般在5 8 米,路 面、路基的建设一般比国省道的建设要求低,道路的平纵曲线的最小值也达不到国省道 的要求。总体来看,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相对国省道路来说较低,承载的交通量较小, 但总数量较大。 1 1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3 2 2 配套设旋不完善 国、省级公路的配套设旅一般都比较完善,公路警示标志、信号标志、护栏、分隔 设施一般都比较齐备。 农村公路线形较差,路基防护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旌差,标志标线不齐备,给使用者 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状态及寿命。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沿线无排水设施, 有的路段边沟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进入路面、甚至是路基工作区,降低 道路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在路口、陡坡急弯、与铁 路交汇等危险路段未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造成发生事故的几率较大。 3 2 3 管理体制不合理 国、省级公路都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从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管理都有一套完 善的流程。公路上出现的问题一般都能得到较快的解决。 农村公路上行驶的农用车及农用机具多,这些车辆具有数量大、驾驶员素质低、轴 载较轻、车速慢等特点。农村公路在使用中存在着行车严重不规范的现象,在路肩上行 车、停车的几率相当高:而农村公路普遍缺乏有组织的管养,或者基本无人管理,处于 无序使用状态。 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前农村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建成后的养护管理问题。由于农村公路的使用极不规范, 以及县际和农村公路的养护项目分敖,涉及面广,基层和一线技术力量、管理力量都比 较薄弱,在养护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较多,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养护管理部门的 设置还不完善,乡镇又没有养护机构,致使乡镇道路养护管理脱节,以至大量道路毁坏, 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阻碍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 3 3 农村公路调查的具体指标内容 农村公路与国、省道路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够完全借鉴国、省道路的普查指标体系, 应该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公路实际情况的、简单的、便捷的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农村公路 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普查的指标分为四大类: 农村公路质量; 农村公路等级; 村镇面积和人口: 路网的密度以及公路的通达情况。 3 3 1 农村公路质量 根据公路的破损情况、pci 、弯沉等情况,综合判断其质量情况,因为农村公路 普遍公路等级比较低,路线较长,没有必要采用专用的仪器测量、也没有必要设置太多 的指标项来反映公路的好坏情况,主要根据道路管理人员的经验给出一个评价结果既 1 2 第3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体系分析 可 3 3 2 农村公路等级指标 农村公路等级指标分为公路行政等级和公路技术等级。行政等级反映的是公路的重 要性,即公路的两个端点所连接居民地的行政等级;技术等级反映的是道路本身的技术 情况,它所能承载交通量的大小。一般情况下,行政等级高的公路,其技术等级相应也 高,但北京市的农村公路,有很多例外,有很多公路,其行政等级比较低,但技术等级 较高。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指标主要以技术等级来衡量,结合行政等级相比较 ( 1 ) 农村公路行政等级 农村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县道、乡道、村道和专用道路。县、乡、 村道的划分标准见3 2 ;专用公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 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 2 )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 农村公路按技术等级可分为六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 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为专门供汽车分 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 均昼夜交通量2 5 0 0 0 辆以上;一级公路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 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 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 5 0 0 0 _ _ 3 0 0 0 0 辆;二级公路为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 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 夜交通量为3 0 0 0 _ - 7 5 0 0 辆;三级公路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 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 0 0 一4 0 0 0 辆:四级公路为沟通县、乡 ( 镇) 、村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双车道1 5 0 0 辆以下,单车道2 0 0 辆以下;等外道路指1 9 7 9 年公路普查时,已确定的未 达到或未能全部达到国家公路技术标准的公路。 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又可分为路面情况和路基情况。 a ) 路面情况 路面情况属性主要以路面宽度、铺面类型和路面损毁情况等数据来反映。 路面宽度:公路上供车辆行驶的路面宽度;当设有中间带、变速道、爬坡车道、紧 急停车带等时。亦应包括这部分的宽度。 铺面类型:根据j t j o o l 的规定,指公路面层铺筑材料的类型。 路面损毁情况:道路坑槽、损坏情况。 b ) 路基情况 路基情况主要以路基宽度、路肩情况和路基厚度来反映。 路基宽度:公路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 急停车带等时,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路肩情况:指路肩宽度、排水情况等。 1 3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路基厚度:指基层材料的厚度情况。 3 3 3 村镇的面积和人口指标 村镇的面积和人口指标反映了村镇的大小。以及对路网的需求度和路网的承载量。 这一指标也可用农村居民拥有面积密度来表示,它反映了每个农村居民拥有道路面积的 技术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农村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 力= 笺黼= 翠掣( 历2 ,人) 式中:n 为道路服务地区的农村人口,骂为某一类道路的宽度( 公里) ,厶为宽度 为q 的道路长度( 公里) 。 此项指标,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对于城市道路有明确的规定,但 对于农村道路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它作为公路网评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反映了 农村公路网建设的合理程度以及此路网现在的承载量,是农村公路网评价中不可或缺的 指标。 3 3 4 路网的密度以及公路的通达情况指标 为使村与村之间、村与城市之间交通方便,应有足够的道路数量作为农村经济发 展的主要依托,农村公路网既要满足交通发展的要求,也应该结合农村的现状、规模、 自然地形条件,尽可能满足农村生活、经济发展的需要。 ( 1 ) 路网的密度 路网的密度主要是指以某一个村镇为中心,其放射出的公路的数量和密度。从理论 上讲,扩大路网密度有利于农村交通,但实际上着路网密度过大,会造成农村用地减少, 增加农村建设投资,并且会导致交叉口过多而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因 此,路网密度必须与农村客、货运输交通量的大小、工业、旅游景点和居住生活用地划 分的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 2 ) 通达情况 通达情况可以通过公路里程和与高等级公路连接情况来反映。公路里程指公路网的 公路里程;与高等级公路连接情况指通至或穿越乡( 镇) 、建制村所在地,并直接或间接 实现与上级行政区所在地的连接情况。通达情况反映的是道路在本地区与其他行政区交 流情况。即客运、货运的进出口情况,它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 ( 3 ) 农村地区的地形情况 农村公路网的建设及规划与农村地区的地形有着密切关系,它对农村用地、道路线 第3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体系分析 型有很大影响。在道路设计中,会充分考虑农村地形的变化,因此在指标体系中地区地 形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内容。 农村公路调查形成的电子地图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反映出路网的具体情况。 3 3 5 农村公路网评价指标补充 通过专项调查的实际工作,发现交通部确定的公路指标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 好的反映北京市的一些特殊情况,根据普查中的情况,在农村公路网指标评价中还应增 加以下一些指标作为补充: 村镇经济指标 村镇的经济指标指村镇的经济实力,在指标上主要表现在行政范围内主要厂矿、工 业区的数量以及产值。 旅游指标 旅游指标是指村镇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的数量和接待游客的数量。旅游业又包括景点 旅游和民俗旅游。 3 4 农村公路调查指标获得的渠道 根据农村公路调查需要的指标内容,应该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渠道,并采用相应 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指标内容的获得。依据现在农村公路及国、省、县、乡公路的管理现 状,应该建立一套复合型的指标获得渠道,一些指标可以委托专业的公司或人员来完成, 一些指标可以由公路分局等管理机构来完成,一些指标可以由乡镇或农村干部来完成。 不管是专业人员、公路分局管理人员,还是乡镇路管站人员、农村干部,他们在完成农 村普查需要的指标内容时,均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具体情况如下: 3 4 1 专业人员的情况 专业人员的优点在于技术先进、人员素质高、形成成果迅速,其缺点在于不是常备 队伍、对具体情况不了解、费用高。 3 4 2 公路分局管理人员的情况 公路分局管理人员优点在于技术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形成成果迅速、可以完成 经常性工作,而其劣势在于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没有大量的精力完成琐碎的普查内容。 3 4 3 乡镇路管站人员、农村干部的情况 乡镇路管站人员、农村干部的优势在于对本地情况熟悉、有时间和精力完成具体工 作,其不利之处在于专业技术水平不一、对普查工作责任心较弱、普查成果统计的时问 较长 结合以上的具体情况,可以建立一套复合型的指标获得体系,例如:农村公路的空 间数据指标可以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普查,农村情况的一些扩展指标可以以乡镇人员为主 1 s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获得,农村公路的属性数据指标可以以公路分局的管理人员为协调人,协调农村道路的 建设、管理单位获得。在实际的渠道建设中需要进行实验探索,找到一条经济、有效、 快捷的统计渠道。 3 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农村公路的定义及划分方法,然后介绍了调查指标的组成及分类, 其次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获得调查指标,并比较了调查的方法和途径。 第4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获取方法 第4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获取方法 根据第三章指标分析的内容,提出了一些获取指标的方法,此外,根据公路管理和 养护的要求,在完成上述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些调查指标,为农村公路的 养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4 1 农村公路网指标调查的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外业调查准备、开发农村公路电子地图软件和调查资料准备。外 业准备主要包括外业仪器准备、外业人员培训和养护处配合准备;开发电子地图软件主 要针对路网情况以及调查指标开发出相应的电子地图;调查资料准备指根据调查指标的 需要,协调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提供相关的调查资料。 4 2 农村公路调查的实施过程 农村公路调查的实施过程包括调查摸底,搜集资料、填写统计表,标绘路网图 4 2 1 调查摸底 乡镇的乡镇的路管站负责人培训后,应对所管辖的农村公路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结 合专项调查的具体要求与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对需要选定的农村公路路线做出统一的筹 划安排。 4 2 2 搜集资料、填写统计表 为了便于基层单位填写数据资料,我们设计了三张表格,要求基层调查人员按照要 求填写即可。表格内容及要求如下: 填写乡( 镇) 和建制村,自然村的名称、编码和人口时,以最新( 2 0 0 4 年底) 的统 计资料为准; 填写地形要素时,平原、微丘:平原指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 在3 度以下的地形;微丘指地面坡度在2 0 度以下,相对高差在1 0 0 | m 以下的地形; 山岭、重丘:山岭指地形变化复杂,地面坡度大部分在2 0 度以上的地形;重丘指 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 0 度以上的地形; 街坊路里程是指达到规定的街道,统计其里程数。 1 7 表4 1 :乡镇数据更新调查表 n 熠 = “ 普 导 “ 唱c 藿 # 嵴 馏 脚 出 荔 * 瓷 器 颦 n 器 荨 o 单 4 雾 聋 * 轭 冀器 :遮 蚤口 心 静 坤 塔 赔 蝶 胡、 载 星 詈 暴 虽 璺 虽 搽削器鞲似骧豁羁,蚺,矧僻案廿。n哺v凶 第4 章农村公路调查指标获取方法 表4 1 填写说明: 乡镇代码:统计局规定的用于统计工作的乡镇代码。直接从下表4 中查取。 乡镇名称:乡镇的规范名称,直接从下表4 中查取。 乡镇人口:乡镇在2 0 0 6 年1 2 月3 1 日的常住人口,没有2 0 0 6 年1 2 月3 1 日统计数 据的,填写最新的统计数据。没有常住人口数据的填写户籍人口数量。 所辖建制村数量:乡镇所管辖的建制村的数量,原则上不包含居委会。 主管镇长:现任主管道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镇长的姓名。 路管站长:现任公路管理站长的姓名。 路政员:公路管理站负责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姓名,没有负责人员的,也可以填写 路管站长的姓名。 电话:主管镇长、路管站长、路政员的联系电话,可以为办公室电话,也可以是手 机号码。 1 9 表4 - 2 :行政村数据更新调查表 落 塾弘 篙轴 蕈蓑 阳 期 鼋攫聋 船 蔷 囊蓉 踅彗哑 悄 崔羹 献 萋 o 露高 豢呈 懈 弓 氪辎 一 嫠攫 傲 蔷 忙斌 目 砰 划鬈 蓬肇 轺 蕞 窖 驿欺 蓬 gg 科 科 5 : 2 22 = = 窭 懈捌零撩似嗽辍霉督姑廿8n嚣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