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_第2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_第3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_第4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 新课导入 左图反映的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场景 那么 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 外政策 2 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 3 理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新课讲授 一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 1912年1月1日定都 南京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国旗 五色旗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选举产生参议员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帝退位 袁世凯赞成共和 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 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 退位诏书 2 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 不肯南下 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 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军事政治大权 袁世凯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2 内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 3 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颁布约法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 阶级 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 居住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宗教信仰以及请愿 考试 选举 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行政权 总统 国务员 立法权 国会 司法权 法院 制衡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 认为有谋叛行为时 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 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需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课堂小结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 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创建 时间 1912年1月1日 颁布时间 1912年3月11日 内容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选大总统 定都南京 改用农历等 随堂演练 1 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是在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2 1912年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 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这意味着中国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B 专制统治的结束C 封建统治的结束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3 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A 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B 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C 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 旧官僚倾向袁世凯D 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C A A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的实质意义是 A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 体现天赋人权C 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D 体现了三权分立 5 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 B C D A D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命题说明一 命题指导思想 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的相关要求 本学期所学教材所涉猎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为切入点 贯彻 以学生为本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的教育思想 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命题出发点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认知需求 以激励 呵护二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认真 严谨 科学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三 命题原则 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