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经济理论 主讲人 黄秀清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hxiuqing 课程介绍 通信经济学 通信经济概论研究对象 通信产业研究内容 行业经济运行规律 企业运行中的经济问题中观经济学 部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相关课程 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通信原理 教材 通信经济学 2007版北邮出版社 主要内容 从产业组织和企业运营两个角度围绕通信产业技术经济特点 研究本行业经济管理问题 包括 通信业发展进程 产业属性 通信与社会信息化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分析 通信产业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通信业管制通信成本 通信资费理论及定价实践通信产出 通信质量 投资 资本运营实践等通信全球化 课程教学目的 掌握及了解通信行业技术经济特点通信经济管理中的基本概念 基本分析方法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行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 学习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坚持动态的 发展的观点 教学安排及学习要求 总课时34 2学分 第17周闭卷测验平时作业 小论文 占40 个人或分组完成期末测验占60 参考书目 新电信经济论坛 2006 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编著 北邮出版社 电信规制手册 HankInterven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电信管制 唐守廉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电信竞争 让 雅克 拉丰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网络产业 规制与竞争理论 张忻竹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网络型产业的重组与规制 英 戴维 M 纽伯里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通信经济学 南邮高斌主编 通信企业管理基础培训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讲概论 主要内容关于通信通信产业及产业属性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阅读教材第一章 第二章相关内容 一 通信 communications 通信 借助于某种工具实现信息传递的过程通信 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Communications thevariouswaysoftraveling movinggoodsandpeople andsendinginformationbetweentwoplacesorinanarea road railway radio telephone television etc 具体形式 1 通信的起源与发展 邮驿 现代邮政通信 TC电信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IT信息技术的发展 约3400年前 1844年1876年 1946年 技术的融合 ICT 原始通信活动 3400年前殷商 周秦汉唐 邮驿 明永乐 民信局 清朝1878 邮政官局 民国1934 中华邮政 国有 1949中国邮政 1990市场化改革 2007政企分开现代邮政 邮政通信 原始通信活动 有组织的邮驿 近代邮政 现代邮政 无线电软交换电报电话接收机自动交换机程控交换机ATMIMSNGN 18371876189518911965莫尔斯贝尔马可尼史端桥 越洋无线电无线电微波卫星移动通信商用通信通信电话2G3G 1915192740 s60 s70 s90 s 计算机诞生ARPAnetInternet商用NGI 1946196919891994 Convergency FMC 邮政时代 电话时代 互联网时代通信水平不断提高更加快捷 自然力速度 机械速度 电子速度 光速 媒介多样化 实物 话音 多媒体 流媒体 服务普遍化 个性化 官方 民间 固定 移动 少选择 多选择 驱动通信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技术 需求全球用户规模固定电话 10亿125年1876 2001移动电话 10亿20年1992 2002互联网 20亿4年2002 2006 2 通信发展趋势 融合 技术融合 IP 光纤技术 智能技术网络融合电信网 NGT 无线通信网 3G B3G 4G 互联网 NGI 广播电视网 数字双向 泛网 UbiquitousNetwork 创造一个 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 Anyone 都可以上网的环境 是网络 信息装备 平台 内容和解决方案的融合体 业务融合 Multimedia终端融合 智能终端 产业融合 1 关于产业 Industry 法学 指不动产 如私有的土地 房屋 工厂等产业 历史学 主要指工业 如产业工人 产业部门 产业革命等 古典经济学 产业的主要内容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如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等 资本论 中 产业 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 二 通信产业及产业属性 在现代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中 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 经济活动 的集合 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 产业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和特征 需求角度 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 具有类似的生产技术 生产过程 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业分类理论 产业分类是一种分析经济运行的方法 方法服务于目的 目的不同 分类方法不同 2 通信业范围的界定 传统的通信业 现代通信业的变迁首先 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多样化的通信方式以及不同通信方式的融合发展 大大拓展了传统通信业的内涵 其次 通信业中的主导行业发生了转移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 转型 信息通信第三 随着通信产业范围的不断拓宽 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产业内包含的企业种类和形式也在增加 第四 作为信息产业中的基础产业 通信业和信息产业中的其他产业 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软件业以及信息内容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 通信产业价值链的变化 通信产业价值链传统通信业 设备制造 基础网络运营 用户互联网 设备制造 基础网络运营 CP SP AP 用户未来 N 设备制造 基础网络运营 CP SP AP 用户 热点问题 电信产业价值链分析 基础网络 技术提供设备制造 虚拟运营商 代理商 零售商 内容提供 应用服务 集成服务 客户渠道 客户 电信运营商 设备制造 演变 客户 通信产业价值网 设备技术 设备技术 基础网络B A C 设备技术 接入 驻地网 客户 产品使用价值 产品价值 驻地网 系统集成 内容服务 现代通信业的范围 分层含义以公共电信网络为基础的电信通信业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通信业 话音 互联网 广播电视等 以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的通信业电信 固定 移动 卫星 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邮政实物信息传递网包括设备制造 信息通信 信息服务在内的信息通信业研究范围 侧重基础网络运营 3 通信产业的属性 产业分类1758年魁奈的 经济表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 克拉克 四次产业划分理论 马克 波拉特 产业归属 通信产业 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 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 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剖析时所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实践中前苏联的农轻重分类法我国1988年以前的国民经济分类统计方法 将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 1935 1940 Fisher Clark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西方产业分类研究中的最重要的分类法之一 是指按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生产过程的特征和产品性质划分的一种国民经济结构分类和统计的方法 该分类方法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依据 第一产业 PrimaryIndustry 农业第二产业 SecondaryIndustry 工业第三产业 TertiaryIndustry 服务业 中国三次产业划分 2003 5 14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的通知 国统字 2003 14号 第一产业是指农 林 牧 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 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其中 第三产业内容 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四次产业划分 信息产业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Machlup 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 首次提出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概念 知识产业是一类为他人或者自己所用而生产知识 从事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的机构 厂商 单位 组织和部门或其中的班组 有时是个人和家庭 知识产业包括教育 研究与开发 通信媒介 信息设备 信息服务五大部分 信息经济 定义与测量 马克 波拉特 1977年 美国商业部资助Mark Porat的研究 出版了的九卷研究报告 TheInformationEconomy 提出了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和整体框架 形成自己独特的分类体系 第一产业 农业第二产业 工业第三产业 服务业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 划分依据和信息产业内容 根据各种经济活动与信息的形态转换的相关度确定信息产业 包括 第一信息部门第二信息部门 第一信息部门是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 主要包括 计算机制造 电信 印刷 大众传播媒介 广告宣传 会计工作 教育等 第二信息部门是信息生产仅供自身消费的大部分政府公共部门和一切私人企业的管理部门 这是因为 在政府部门和各种企事业部门内部也存在着信息劳动 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 它们在本质上与一级信息部门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些具有经济意义的活动 其价值是通过非商品化形式 不通过市场交换 而是通过分配实现的 信息产业内容 国内的研究 广义观点 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信息生产 流通 利用有关的产业 不仅包括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 而且包括科研 教育 出版 新闻 广告 金融等各部门 狭义观点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 开发与应用 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 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结构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四大部分 即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软件业 通信和信息传播业以及信息内容服务业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物质生产部门还是非物质生产部门通信业中为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部分就被划归物质生产部门 而为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分则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第三产业按照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法 通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邮政业 信息传输 信息产业的基础行业基础产业 实现信息搬移的通信业无疑是信息产业当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 通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时代通信主要为统治者服务工业时代通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条件信息时代通信成为社会基础设施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测度 信息化 Informationt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 梅棹忠夫 信息产业论 20世纪70年代 德国 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 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 1993年9月 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简称NII 俗称 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Superhighway 计划 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 InformationTechno1ogy 简称IT 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其带动之下 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从而带动了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浪潮 InformationSuperhighway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连接各行各业及千家万户 能提供电话 数据 图象等综合业务的交互式宽带网络 它是由通信网络 计算机 信息和个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如将以光纤为主的传输通信网络比作 路 的话 采集 加工 处理 存储各种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比作 车 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可以比作 货 了 路 越宽 跑的 车 就越多 车 越大 拉的 货 就越多 人则是运用先进技术 建设 信息高速公路 的关键 利用信息高速公路 远程教学 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享用最好的学校 教师和课程 远程医疗 不去医院 可在家中找最好的医生看病或保健咨询 电子图书馆 不去图书馆就能读到世界上任何一家图书馆的藏书 影视点播 不去电影院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 电子游戏 不去电子娱乐厅就能玩自己想玩的电子游戏 电子购物 不去商店 在家中就能进行购物 家中办公 不去办公室 就能在家中的计算机网上办公 关于信息化 1 信息化概述内涵 信息作为超越传统资源的一种新的资源 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信息技术产业高度发展 信息咨询业高度发达和完善 外延 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 向以信息为经济重心的转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 从而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信息化的层次企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 2 信息化是指培育 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智能工具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 信息传递 信息处理 信息再生和信息利用的功能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 1 信息网络体系 它是大量信息资源 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 2 信息产业基础 即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 开发 信息装备的制造 软件开发与利用 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及信息服务 3 社会支持环境 即现代工农业生产 以及管理体制 政策法律 规章制度 文化教育 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4 效用积累过程 即劳动者素质 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断获得进步 中国社会信息化 十五届五中全会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十六大提出 信息化式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华的必然选择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1999年 2001年 跨世纪 信息三部曲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2006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2020 信息惠民 信息强政 信息兴业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ICT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BcNK BroadbandConvergenceNetworkWibro WirelessBroadbandu ubiquitous无处不在的网络U Korea 2004 U Japan替代e Japan 2005 U China 建设智能型社会 社会信息化的测度 1 信息化指数模型 1965 四大类共11项指标 信息量 信息装备率 通信主体水平 信息系数 信息化指数模型 2 波拉特方法 1977 信息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信息产业就业人口数占社会就业人口数的比重3 其他方法 1995 国际电信联盟的测度方法六组指标 电话主线 蜂窝式电话 ISDN 有线电视 计算机 光纤国际数据通信公司的测度方法三组20个指标 社会基础结构 信息基础结构 计算机基础结构 信息化指数模型 信息化指数 Id 信息量 I1 信息装备率 I2 信息主体水平 I3 信息系数 I4 人均年使用函件数 人均年通话次数 每百人报刊期发数 每百人的书籍销售点数 每平方公里人口数 每百人电话机数 每百人电视机数 每万人计算机台数 第三产业就业百分比 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 个人消费中衣食除外杂费所占的比重 信息量 I1 信息装备率 I2 信息主体水平 I3 信息系数 I4 信息量 I1 信息装备率 I2 信息主体水平 I3 信息系数 I4 Id 4 信息化指数的测算结果 中国 1985年 33 41990年 61 701996年 101 572000年 143 55 返回 产业结构方法 信息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测算结果 1967年 美国GNP中46 2 与信息产业部门有关 其中25 1 产生于第一信息部门21 1 产生于第二信息部门 就业结构方法 信息产业就业人口数占社会就业人口数的比重 测算结论 自1955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工作总结教师
- 监理市场工作汇报
- 《论语十二章》课件
- 《西门豹》课件教学
-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脑梗护理查房情景演练
- 事故案例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蝙蝠和雷达》课件
- 公司级员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级信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腰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查房ppt培训课件
- 中医学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 茶学概论-第一章-茶的起源与传播(2学时)课件
-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直播带货的模式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300字(论文)】
- 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施工方案
- 破产管理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林权纠纷调处专题讲座课件
- 2023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所属单位招聘6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重庆.住宅物业单位服务等级标准
- 给排水管类取样送检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