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广东历史.doc_第1页
专题十-广东历史.doc_第2页
专题十-广东历史.doc_第3页
专题十-广东历史.doc_第4页
专题十-广东历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 广东历史【概况】广东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创造了早期的岭南文明。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启蒙地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国民革命的策源地、现代改革开放的先行地。1.广东最早的原始人类。2.古代广东的行政沿革。3.岭南文化名人。4.近代广东著名的革命斗争及英雄。5.近代科技文化艺术发展成就。6.现代广东发展概况。一、古代广东1历史悠久:广东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韶关的马坝人,生活年代距今约 12.9 万年,该远古人类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佛山的西樵山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处石器时代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的场所。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发现的多个遗址中,都发现了贝壳,因此称为贝丘文化遗址。通过对贝丘文化遗址的了解,有助于了解我国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农耕渔猎文化。2建制沿革:秦统一岭南后,设三大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辖。北宋时,广东的名称出现(广南东路)。元朝时,属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今珠三角在江西行省)。“广东省”作为地方行政建制称谓,是从明朝开始的。3三大民系:(1)广府民系:广府民系主要由古越族与中原汉族融合而成,方言是粤语,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2)潮汕民系:方言是潮语(是由闽语和古越语融合而成),明清时期潮汕方言成为独立次方言。(3)客家民系:方言是客家话(是在中原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其建筑样式有围龙屋。4经济发展:(1)农业:精耕细作韶关马坝人遗址发现四五千年前人工栽培的古稻种,是目前发现的广东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在佛山的西樵山古石器遗址发现了用于锄耕的石器农具。秦朝开始使用铁器牛耕。东晋、南朝时期,广东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宋代引进占城稻,并种植棉花,在丘陵地区开辟有许多茶园。明代珠三角出现“桑基鱼塘”。广东四大佳果:荔枝(苏轼诗)、香蕉、木瓜、菠萝。(2)商业:汉代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半岛。唐代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从此广州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确立。宋代: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设立市舶司,对海外贸易加以管理。明朝时期:明朝中后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道,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如广东佛山镇是明朝中期的“天下四大镇”之一;珠三角的圩市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的潮商是与晋商、徽商齐名的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来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手工业:广东的手工业丰富多样,主要有冶铁业(广东新会13世纪后期的冶铁遗址中,出土过焦炭,明清时期佛山冶铁业发达)、陶瓷业(石湾最为有名)、酿酒业、榨糖业、制葵业(新会是著名的葵乡)等;广绣、潮绣、佛山剪纸、广东象牙雕是广东传统民间工艺的瑰宝,其中粤绣与湘绣、苏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在清代,广东的冶铁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5工程建筑:(1)秦朝时开凿的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2) 广州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6文化名人:(1)张九龄:广东韶关人,是唐朝著名宰相和诗人。(2)六祖慧能:唐代禅宗代表性人物,创立南派禅宗。(南派禅宗“祖庭”南华寺)(3)陈献章:明代新会人,岭南最负盛名的理学家(创江门学派)和诗人,同时也是书法家。(4)屈大均:明末清初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5)杨孚:东汉时期南海郡番禺人,著作南裔异物志,是现存岭南第一学术著作,也是第一部地区性的物产专著。(6)王范:汉晋之交南海郡人,著作交广春秋,是岭南第一部地方志。(7)崔与之:广东增城人。南宋杰出政治家,创立岭南词风,被尊为“粤词之祖”。二、近代广东1重大事件(1)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2)1841 年 5 月,广州三元里抗英。(3)1842 年,南京条约将广州开辟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将汕头、琼州开辟为通商口岸。(4)1872 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立继昌隆缫丝厂,是广东第一家民族企业。(5)1911 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6)1923 年,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7)1924 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提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形成了三大政策;同年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8)1925 年国民政府成立,建立了国民革命军。1926 年北伐军从广东出发。(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澎湃建立广东海陆丰革命根据地。2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活动(1)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1851 年 1 月 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强盛时曾占领了清朝的半壁江山。(2)邓世昌: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甲午中日战争时为致远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黄海大战中捐躯报国。(3)孙中山:广东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他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发动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即筹划武装推翻清政府的斗争,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4)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参与领导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5)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参与领导了戊戌变法,提出“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主张,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开山鼻祖,开创了近代文学理论特别是小说理论研究的先河。(6)詹天佑:南海人,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他设计和主持建造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7)冼星海:番禺人,人民音乐家。先后在岭南大学预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回国后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8)冯如:恩平人,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者、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他于 1910 年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并驾机参加国际比赛,荣获第一名。被后人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9)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军事家,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县周田村人。1925 年回国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12 师 36 团团长,独立团团长;随第四军 12 师师长张发奎参加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得“北伐名将”之美誉,第四军亦有“铁军”之称。(10)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八路军参谋长。1948 年12 月至 1949 年 8 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文革”期间,为粉碎“四人帮”作出了重要贡献。(11)廖仲恺:广东省归善县人。1921 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廖仲恺为财政部次长。1924 年,选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政治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校党代表、广东省省长等要职。(12)容国团:广东海珠人。他夺得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团体世界冠军队成员,还带队夺得第一个女团世界冠军。他喊出的“人生能有几次搏”,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体育人。(13)陈镜开:广东东莞人。1956年6月7日,他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他首次在国际赛场上打破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证明中国人的世界纪录不是自己“写出来”的。3近代工业:(1)官办企业:第一次高峰期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第二次高峰期是在 19291936 年。(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873 年开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早期著名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之一。4近代建筑:开平碉楼体现了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2007 年 6 月 28 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 31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三、现代广东1广州解放:1949 年 10 月 14 日,广州解放。2改革先锋:(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被设立为经济特区。(2)1984 年广州、湛江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城市。(3)1985 年,开辟珠江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4)1992 年三个经济开放区(韶关、河源、梅州)和两大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番禺南沙)。3解放思想: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名师点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广东也开始注重致力于文化建设,提出要建立文化强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对广东本身已有的文化资源进行进一步发掘,广东乡土历史在地域性比较强的中考中会体现出来。因此,加强对广东乡土历史的学习、培养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对广东这一专题的学习,可以抓阶段进行梳理,比如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这三大时期,其中,广东在中国重大历史变革时期发挥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和掌握;另一个方面,注意本地区比较具有本地特色的历史文化,比如梅州等地的客家围龙屋、开平碉楼,广州等地的骑楼等。1.(2011年广东汕头)汕头近代建筑,风格多样。其中,民居和商铺合一的建筑形式是( )A、“驷马拖车”式 B、“四点金”式 C、“下山虎”式 D、“骑楼”【解析】注意题干中的信息“民居和商铺合一”,这种建筑形式是骑楼。【答案】D2(2011年广东梅州)长期以来梅州客家人聚族而居,十分重视家园建设,创造了许多具有客家乡土气息的建筑样式。其中存世最多、最为典型的客家民居是( ) A四合院 B围龙屋 C窑洞 D一颗印【解析】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围龙屋是客家建筑的典型样式;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建筑样式,俗称“一颗印”。【答案】B3.(2014年广东)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7图) 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时间、地点、人物都指向了虎门销烟。【答案】A4.(2015年广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收集的材料见(题17图)。 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广州,中国现代化缩影 B.广州,改革开放发源地 C.广州,中国工业化一瞥 D.广州,中国革命的摇篮题 【解析】材料中广州同文馆的成立反映了广州教育现代化;广州机器局的成立反映了广州的生产现代化(近代化);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反映了广州与近代革命的密切联系;广州被列为开放城市和成立自贸试验区反映了广州积极开展改革开放,这表明了广州从近代以来,一直走在中国变革的前列,折射出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其他各项不能全面包含材料反映的信息。【答案】A一、单项选择题。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尉统辖番禺、四会、川、博罗四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来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解析】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D项说法错误。【答案】D2乾隆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制定“防范外夷规条”其内容主要是严格限定外商在华的活动,该“规条”出台的背景是()A清政府开放两广地区,对外通商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通商C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外商在两广地区制造事端,造成混乱【解析】清朝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只留存广州一地对外贸易。【答案】B3怡和洋行是最著名的一家老牌英资洋行,1832年7月1日在中国广州成立。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所述事件不可能发生的是()A1835年在广州从事鸦片、茶叶买卖 B1839年其创办人在伦敦游说英国政府与清政府开战C1842年将总公司从广州迁至香港 D1857年在汉口开办怡和棉纺厂【解析】鸦片战争前,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城市,18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故A、B、C三项所述事件是可能发生的,而汉口成为通商口岸是1858年天津条约的规定,1857年怡和洋行不可能在汉口开设棉纺织厂。【答案】D来源:学|科|网Z|X|X|K4广东地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始发地之一,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汉阳铁厂 B发昌机器厂C继昌隆缫丝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答案】C5“初则学商战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早期维新思想的观点,是哪位广东籍人物的主张()A郑观应 B梁启超 C王韬 D严复【解析】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郑观应倡导“商战”。【答案】A6中国历史上与广东有关的内容是()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走私英国军队在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掀起鸦片战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地区之一省港大罢工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曾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A B C D【解析】题目所述史实均与广东有关。【答案】A7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与广东发展及成就相关的内容有()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大亚湾核电站香港澳门回归大秦铁路ABCD【解析】题目所述史实均与广东有关。【答案】C8近代早期在广东地区发生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重大事件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拜上帝教成立同盟会成立A B C D【解析】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与题目无关。【答案】A9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最大贡献是()A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B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C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来源:Z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答案】B10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奠定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C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兴起和发展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解析】新三民主义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主,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答案】B11北伐战争期间,成为全国革命中心的城市是()A武汉、南昌B南京、广州C广州、武汉D上海、南昌【解析】1926年,北伐从广州开始,广州和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城市。来源:学。科。网【答案】C12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A临近港澳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C已有许多外资企业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解析】题目所述史实均与广东有关。【答案】A二、综合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20世纪初期,广东的青年男女年龄达到16至20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以财产、金钱、门当户对为条件,婚前男女当事人从不见面,完全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包办式婚姻,“一夫多妻”公开、合法。在婚姻嫁娶上,广东各地基本上是按照“三书”、“六礼”的习俗程序进行。时值清末,也有大户人家儿女在外私定终身甚至私自同居。父母见生米煮成熟饭,也只好同意择日回乡举行婚礼。不过,这种婚礼没有鸣锣开道,没有仪仗队,更没有媒人带路,成了半新半旧、半中半洋的婚礼。材料二1926年,广州市政委员长孙科签发广州市政厅布告(第八号)提出:“禁止市民婚丧沿用帝制时代旗、锣、伞、扇、高脚等遗形物。”1929年,更修正婚姻仪式,废除所有俗例,结婚喜酌改为茶会。此时,广东的婚姻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婚要向政府申请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作为合法婚姻的依据,同时双方还要取得健康检查证明书。城市婚礼多在礼堂进行,出现了主婚人、证婚人,给新婚夫妇颁发结婚证书。材料三“文革”时的广东几乎连一间婚纱影楼都没有,新婚夫妇的合影,都是穿着军装、红卫兵服装代替婚纱,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代替胸花。青年男女择偶都重视对方的家庭成分。婚礼仪式很简单,大多举行一些小型的茶话会,称之为革命婚礼。乡村的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