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关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考研报考分析复习指导.doc_第1页
北京大学国关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考研报考分析复习指导.doc_第2页
北京大学国关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考研报考分析复习指导.doc_第3页
北京大学国关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考研报考分析复习指导.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国关学院中外政治制度考研报考分析复习指导一、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研招生人数考试内容专业名称历年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面试复试听力外交学统考生推免生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政治学概论(150分)比较政治学(含政治思想史)(150分)进行自我介绍及相关问答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相关问题问答(无准备时间)全校统考(3分制计入总分)2012年3人2013年2人2014年3人2012年2人2013年3人2014年3人备注:2015年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推免生人数为2人,统考生人数2-3人。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8:1-10:1(比国关学院大部分专业竞争要小)2、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 *(70%)+复试成绩*(30%)+ 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3、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4、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70-90分。想要进入北大国际关系考研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至少每门108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二、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专业课出题老师分析(独家资料)考试科目命题老师及负责部分导师研究方向专业一政治学概论王联(主要出题人)世界民族和民族主义、中东和伊斯兰政治、南亚地区政治宋伟(国际关系理论部分出题人)国际关系理论、外交政策理论、大国关系与联盟问题潘维(比较政治学部分)比较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时西方政治哲学、比较政治思想专业二比较政治学潘维比较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徐振洲比较政治、西方政治思想史、法国当代政治唐士其比较政治思想备注:1、每年导师的出题都会涉及到各自的研究领域和最新的学术成果,需要考生做重点关注。2、近两年专业课二命题的时政性特别强,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关注近一段时期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的时政话题。三、北京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研权威参考书专业一:“政治学概论”参考书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政治学理论部分的核心参考书目,要重点掌握和记忆其中的政治学名词)2.孙关宏政治学概论(用作补充政治学十五讲,尤其是政治合法性、政治发展等章节内容)3.海伍德政治学(本书主要在于辅助理解,外专业跨考的推荐先看本书打好基础)4.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对于准备政治学概论大题非常重要,需重点把握书中的第)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与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配合使用,重点掌握各种.)6.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其中内容重在理解和记忆作者的.)7.阎学通国际关系分析(国际政治概论部分重要基础书目,推荐先看.)8.陈岳国际政治概论(要重点记忆其中提到的国际政治学名词.)9.李少军国际政治概论(与前两本书配合使用,重在补充前两本书的内容)10.宋伟国际关系理论(重点掌握其中涉及到的.)11.孙学峰国际关系理论讲义(非常重要,比较全面的各流派国际关系理论讲解)12.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本书基本上囊括了世界民族部分试题的大部分重点)13.王联中东政治与社会(常考内容,重点掌握政治伊斯兰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专业二:比较政治学(含政治思想史) 重点参考书1.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该书内容在每年的真题中都会占到非常大的比重,是复习的重点书目。应当对全书内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掌握)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一本体系简洁明了的参考书,辅助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使用,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宏观.)3.海伍德政治学(许振洲上课所使用的教材,政治学的经典入门书目)4.潘维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囊括了潘维所有的主要的政治思想)5.曹沛霖比较政治制度6.唐士其、许振洲和潘维新近发表的学术论文四、北大国关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考研专业课初试题型专业一:政治学概论 分值:满分150分 试题构成:政治学理论、西方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制度、国际政治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 题型:第一大题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第二大题简答题,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第三大题论述题,2小题每题30分共60分专业二:比较政治学 分值:满分150分 试题说明:命题较为宏观且理论性较强 题型:第一大题简答题,共3小题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 第二大题论述题,共2小题作答每题45分共90分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资料分享-简答题1、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背景【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的题型。题干已经把需要回答的内容,答案的框架都说的很明白了。“主要内容”“形成背景”,当然别忘记首先阐述“新保守主义的概念”。新保守主义是政治动向及运动的一种,在1960年代的美国开始出现,并于1970年代成型,在己故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及乔治沃克布什执政期间,均推崇“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之所以称之为“新”,是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当时提出这种主义的具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及社会主义背景者,不少均首度接触保守主义;第二,新保守主义较为曲解现时的保守社会政治思维,这种主义是从不少二战后的知识根源中导出,包括文艺批判及社会科学。 学者崔之元曾归纳新保守主义不同于传统保守主义的三点新意第一新保守主义致力于将美国从非正式帝国转变为正式帝国。第二新保守主义同美国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建立了政治同盟。或者说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南方基督新教忠诚和中西部牛仔精神所综合形成的大美国主义布什总统可以说是他们的典型人物。第三新保守主义的哲学基础不是伯克(Edmund Burke)式的传统保守主义学说而是列奥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学说”。2、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区别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美国是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制度。与议会内阁制相比较,总统制的特点是以总统为行政首脑,行政机关从属于总统而非议会。在总统制下,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总统只向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有些国家虽然也设总统,但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脑,内阁由议会产生,只对议会负责。这种情况不属总统制。美国是实行总统制的典型,其特点是: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内阁由总统指定的官员(通常为各部部长)组成,只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完全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议员和政府官员不得相互兼任,国会无倒阁权,政府也无解散国会的权力。但国会行使立法权受总统的制约,如美国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但国会再以23多数通过,不经总统批准即可成为法律。总统的权力也受国会的制约,如总统对政府高级官员的任命要得到参议院的认可,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如违宪犯法,国会可提出弹劾。 议会内阁制:议会内阁制是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而且不同於总统制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s)理念,议会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二者的区别:第一,政府的组织方式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内阁)一般由议会中(两院制议会中,一般指众议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政府成员由当选的总统任命并领导。第二,议会的职权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不仅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还具有组织政府的权力;总统制共和制下的议会仅具有一般议会所拥有的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而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第三,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政府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政府的政策不满而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者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领导下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得兼任行政官员,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政府成员却同时也是议员)。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对总统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迫使其辞职,但在总统有违宪行为时,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且无权解散议会,但是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行使否决权。第四,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第五,执政党的产生方式不同。议会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一般是指在议会大选中获性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而总统制共和制下的执政党则是指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第六,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在议会制共和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大部分国家由议会选举产生,只有少数国家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而在总统制共和制下,总统一般由全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3、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是一国处理国际、对外关系问题,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外交政策的结构:政策目标、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达到外交政策目标的行动方案和具体手段。 外交政策目标的分类:(1)从时间角度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目标;(2)从作用的对象可分为对俄政策目标、对美政策目标等等;(3)从涉及的问题可分为对外安全、经济、援助目标等。制约外交政策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对外战略是对外交政策总体上的规划。4、试析时代论对国际政治研究的意义【解析】本题也属于记忆性的题目,参考书有明确阐述。 列宁根据对帝国主义的全面分析,发现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