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pdf_第1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pdf_第2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pdf_第3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pdf_第4页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外国哲学专业论文)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单 位 代 码 10445 学 号 2008020021 分 类 号 b084 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硕士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 学 科 专 业 名 称 外国哲学外国哲学 申 请 人 姓 名 赵振鲁赵振鲁 导师姓名 崔永杰崔永杰 教授教授 论 文 提 交 时 间 20112011 年年 0 06 6 月月 0 09 9 日日 2 独 创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 如没有 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 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赵振鲁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赵振鲁 导师签字 崔永杰 签字日期 2011 年 6 月 11 日 签字日期 2011 年 6 月 11 日 3 目录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5 引言 7 一 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提出 9 一 问答逻辑产生的哲学背景 11 二 对历史学原则的借鉴 13 三 问答逻辑的理论渊源 18 二 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内涵 25 一 问答逻辑的内在逻辑结构 25 二 问题的本质 29 三 问题的三种特性 33 四 问答逻辑在形而上学领域的应用 35 三 问答逻辑的诠释学意蕴 38 一 柯林武德对伽达默尔问答逻辑的影响 38 二 理解的真理观 40 三 理解的历史性 44 结语 47 注释 48 参考文献 49 致谢 5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诠释学视域下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 中文摘要 柯林武德 1889 1943 是 20 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 他提 出了许多有关历史学和哲学的思想 对历史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以往国内学术界对柯林武德思想的研究大多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 强调柯林武 德历史重演理论的重要性 忽略了他在哲学上的突出成就 随着哲学解释学研究 的不断深入 柯林武德在哲学上的地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问答逻辑 是 柯林武德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思想 这一思想对哲学解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 于上述原因 本文拟对柯林武德的 问答逻辑 进行具体地论述 对 问答逻辑 在历史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做进一步的揭示 本文探讨的目的在于充分认识 问 答逻辑 的本质 并且认识 问答逻辑 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重要影响 本 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了柯林武德 问答逻辑 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渊源 从 哲学背景来说 问答逻辑 是柯林武德针对实在论者的 命题逻辑 提出来的 命题逻辑 强调命题的真假在于命题自身 它忽略了命题所包含的历史性 问 答逻辑 则认为命题的真假在于命题所处的问答统一体中 同时 柯林武德 问 答逻辑 的提出又是建立在他本人历史学研究的三条原则之上的 从理论渊源上 来讲 柯林武德的 问答逻辑 一方面是受到狄尔泰 克罗齐等历史学家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受到苏格拉底 培根等哲学家的影响 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 问答逻辑 的内涵 问答逻辑 本质上是一种意义 的预设 在预设中重要的不是预设的真假 而是预设了什么 柯林武德在此区分 了两种预设 相对预设和绝对预设 他认为形而上学就是一门研究绝对预设的科 学 问答逻辑 自身包含着两个部分 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一个问题的提出 需要经过拆解和安排的两个过程 回答问题则是指以正当的方式去回答问题 问 答逻辑 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性 相关性 开放性和历史性 柯林武德又对 问 答逻辑 做了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方面的应用 对形而上学所研究的任务提出了 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形而上学就是一门研究绝对预设的科学 第三部分主要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对柯林武德 问答逻辑 的思想进行了解 读 柯林武德提出研究历史要研究次级的历史 这体现了他对权威和传统的重视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他提出在问答逻辑中要对问题进行重构 形成对理解对象过去存在的当下把握 这一点正是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所要达到的 柯林武德提出了与传统命题逻辑下 的真理观不同的真理观 即认为真假存在于问答统一体中 这与诠释学理解的真 理观十分相似 问答逻辑对哲学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尤其是对哲学解释学产生了 直接地影响 伽达默尔称赞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结束了 牛津实在论者 与古典 哲学家关系基础的永恒问题的谈论 关键词 柯林武德 问答逻辑 预设 问题 分类号 b08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on the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of collingwood in the view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bstract collingwood 1889 1943 the famous historian and philosopher in early 20th century of britain brought many thoughts o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which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past years research on collingwood in china was mainly focused on history which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his re enactment theory but at the same time ignored his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o philosoph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collingwood s status in philosophy attracted people s interests gradually especially his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therefor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iscuss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specifically and makes a further revelation about this logic s status and sense in historical philosophy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making fully aware of the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as well as knowing it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gadamer 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is article consists three parts part i mainly focus on the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and theory source of collingwood s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from the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the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was mainly brought to against the realism s propositional logic propositional logic emphasizes that true and false is determined by the proposition itself which ignored the historical aspect of the proposition however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insists that true and false is determined by the unity of question and answer the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is also establishe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ree principles of collingwood s historical research from his theory source collingwood is influenced by historians such as dilthey and croce and he is also influenced by philosophers such as socrates and bacon part ii focuses on the content of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it is naturally a presupposition which contains senses what important is what is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presupposing rather than true and false and collingwood distinguished two kinds of presupposition relative presupposition and absolute presupposition in his opinion metaphysics is the science of studying absolute presupposition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contains two parts posing question and answering question posing question needs two processes separation and arrangement and answering question should be in a correct order it also has three characters correlation openness and historical and collingwood used this theory to explain metaphysics especially to reveal the task of metaphysics metaphysics is the science which research on absolute presupposition part iii focus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from the aspect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collingwood proposed that history research should be included second order history which embodied his respect on authority and tradition he also proposed that re enactment of question in the logic question and answer which is similar to merging of horizon in the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collingwood proposed theory of true and fals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heory he thought that true and false belonged to the unity of question and answer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truth theory i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gadamer said that collingwood was the person who ended the argument about eternal questions between the oxford realists and classical philosophers key words collingwood the logic of question and answer presupposition question category number b084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引言 柯林武德 1889 1943 是英国哲学家 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表现主义美学 的主要代表之一 1912 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 后留校任教和研究 主要著 作有 宗教与哲学 1916 艺术原理 1938 历史的观念 1936 柯林 武德早期从事历史学研究 有过一些考古学方面的经验 正是这些考古学的经验 对他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在他牛津求学时 当时的牛津就有两种 对立的学派 格林学派和牛津实在论学派 柯林武德的导师 e f 凯里特就是实 在论派的一个成员 但柯林武德后来却对实在论的观点充满了怀疑 在考古学方 面的实践经验使他深刻认识到 提问活动 在认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 一经验使他不可能满足于实在论者所津津乐道的直觉主义认知理论 反映在他对 逻辑的思考上 则使他从心里对当时流行的各种逻辑理论产生了反感 尤其是对 实在论者倡导的命题逻辑 通过对实在论者的批判 柯林武德发现了命题逻辑中 的错误 即命题逻辑往往把真假局限于命题的本身 忽视了命题的历史性 而这 种认为知识仅仅包括命题 陈述和判断的看法 只能导致认知的片面性和错误性 柯林武德认为 知识不仅仅包括陈述 命题 还应该包括陈述 命题等所意欲回 答的问题 在他看来 命题逻辑只关心答案而忽视了问题 这种逻辑在方法上是 一种错误的逻辑 柯林武德通过历史学的研究 最终针对命题逻辑提出了一种不 同的逻辑 问答逻辑 国内对于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研究 多是着重强调其在历史学方法的贡献 例如 柯林武德历史学名著 历史的观念 一书的译者何兆武先生在该书的译序 中 用了大量的篇幅评价了柯林武德的史学理论 特别就问答逻辑与命题逻辑的 不同作了区分 但对于问答逻辑的内在结构 并未做太多的说明 又如 柯林武 德自传 的译者陈静曾写过一篇有关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文章 即 问答逻辑 的问题与逻辑 评柯林武德 载 思想战线 1990 年第 3 期 文中较详实地 分析了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理论渊源和影响 特别是提到柯林武德这一理论在其 他学科中的应用 应该说是目前研究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比较好的一篇文章 但 是不足之处是没有提到哲学解释学与柯林武德理论的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 虽然 研究柯林武德的文章很多 但真正从哲学层面上深入分析的则少之又少 基于以上原因 笔者希望在阅读相关原著和资料的基础上 对柯林武德的 问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答逻辑 理论作一深入地哲学解释学式的解读 笔者认为 在柯林武德问答逻辑 的思想中 具有许多解释学的特征 具体说来 柯林武德强调 研究历史不能不 研究次级的历史 这恰恰表明他对权威和传统的重视 这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 学中为权威和传统的正名是异曲同工的 即为合理的偏见进行辩护 柯林武德强 调在问答逻辑中要重构问题 从而在自己心中重演并体会到待研究思想的真正内 涵 这一点正事哲学解释学中视域融合所要达到的效果 此外 笔者把问答逻辑 对传统命题逻辑的批判作一较为全面 系统地概括和总结 从而更好地去认识这 一思想理论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以及它在当代哲学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一 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提出 对于具有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双重身份的柯林武德来说 其思想体系中的历史 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论是其历史重演的史学理论 还是 问答逻辑的哲学思想 都是柯林武德整个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部分旨在 从问答逻辑提出的背景出发 分析它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 进而探讨柯林武德问 答逻辑产生的理论渊源 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一理论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 问答逻辑产生的哲学背景 柯林武德问答逻辑产生 是以 20 世纪初格林学派和牛津实在论学派关于 实 在问题 的争论为哲学背景的 柯林武德从格林学派的立场出发 对牛津实在论 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批判 提出并论证了与命题逻辑不同的问答逻辑 1 格林学派和牛津实在论学派之争 问答逻辑作为柯林武德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 它既是当时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柯林武德针对当时牛津实在论学派的命题 逻辑进行批判的产物 1910 年柯林武德在牛津求学时 牛津大学当时就有两种 对立的哲学流派 格林学派和牛津实在论学派 格林学派是柯林武德对当时以格 林为主要代表的哲学运动的称呼 其主要的成员有布拉德雷 鲍桑葵 华莱士和 奈特尔希普等人 通常人们也把这个学派称之为新黑格尔学派或英国唯心派 格 林学派的成员接受了黑格尔哲学中的 绝对 普遍 整体 等概念 又在不 同程度上把 绝对 同 自我 融合起来 或做贝克莱式地解释 或做康德式地 解释 作为格林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格林的思想具有一种黑格尔式地客观唯心 主义的倾向 他从批判英国传统的经验论出发 认为自然界绝不是毫不关联的各 种印象的集合 而是一个有关系的体系 关系是意识的产物 个人意识则是普遍 的永恒意识的 再现 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 以至世界本身都是以普遍意识为 前提的 物自体 是不存在的 布拉德雷则把追求终极的实在作为哲学的目标 在他看来 实在是精神的 是主体与客体 思想 感觉 意志与其对象融为一体 的绝对经验 是一个不包含矛盾的 自身一贯而又无所不包的绝对的整体 在精 神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实在 格林学派的主要成员在牛津的执教生涯都比较短暂 例如格林在 1882 年去世时仅在牛津担当教授不到四年 鲍桑葵在牛津只有 11 年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的任教 而布拉德雷虽然后半生一直住在牛津 但他并未在牛津教授过任何哲学 虽然格林学派的思想并未在牛津大学内占据过任何支配的地位 但是在牛津大学 之外 尤其是在教会 法庭 政府机构等领域 它却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地影响 柯林武德认为 格林学派的哲学通过对学生的影响 大约在 1880 年至 1910 年 期间渗透到了国民生活的每一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1 与格林学派的产生相比 实在论学派的产生则相对较晚一些 实在论学派是 在 20 世纪初才正式提出的 主要代表有德国的布伦坦诺 n 哈特曼 奥地利的 迈农 英国的摩尔 威尔逊 早期的罗素 怀特海 亚历山大 美国的培里 霍 尔特等人 虽然布伦坦诺在 19 世纪末已提出感知对象独立于感知者而存在的实 在论观点 但直到 20 世纪初 摩尔 罗素才系统地提出新实在论 与此同时 美国的霍尔特等人也提出了新实在论 虽然实在论的各种观点不完全相同 但他 们却特别强调数学和逻辑的演绎和分析的方法 并且主张被认识的对象具有实在 性 即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在柯林武德那里 他所批判的实在论学 派指的就是以逻辑教授威尔逊为代表的牛津实在论学派 除了威尔逊之外 这个 学派还包括普理查德 摩尔 罗素以及柯林武德的导师卡里特等人 摩尔在 1899 年发表的 论判断的性质 一文中 就表现出了对实在问题的关注 他把所有命 题都看做是断定概念间的关系 而命题的真也就意味着它与实在达成一致 摩尔 认为 世界是由许多永恒不变的概念组成的 命题就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个 真命题就是断定了这样一种概念关系的真 并且是一个事实或一个实在 2 因 此 摩尔发表于 1903 年的那篇著名的 驳唯心论 一文更是直接把批判的矛头 对准了以布拉德雷为代表的唯心论 从常识的立场出发对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 种唯心论主张作出了有力的驳斥 摩尔声称 被感知决不是感觉材料的本质 因 为常识告诉我们 被感知的事物在我们没有感知到它们时依然存在 在摩尔看来 坚持外部世界和心灵的真实存在是人类的常识 例如 心灵外事物的存在 自己 心灵外其它心灵的存在 都是所有人同样直觉地或本能地相信的常识 它们是一 切推理和全部科学的基础 早期的罗素也是牛津实在论学派的倡导者 在罗素看来 要证明外部世界的 存在 只能采用逻辑的方法 通过对命题中各项关系的分析 最终发现关系是外 在的 也就是说 关系命题是不可还原的 因此 罗素认为 命题中的专名都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指称它们所代表的对象 而通常被看做专名的许多名词经过分析实际上不过是缩 写的 摹状词 而已 3 罗素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我们在逻辑中保持一种 健全的实在感 因而可以从逻辑上清除迈农的非实在地对象 从摩尔和罗素的实 在论可以看出 他们虽然都在强调外在世界的独立存在 但出发点却是在如何确 立判断或命题与实在之间的关系 如何从逻辑上证明真判断和真命题与实在的一 致性 在柯林武德看来 实在论学派的全部论点就是 进行认知的心灵并不是一个 消极的条件 因为它积极地参与了认知 但它是一个简单的条件 其中并不具有 复杂性的多样性 它的功能不是别的而只是认知 4 换句话说 对于被认识的 事物而言 当它们在不被认识时可以继续存在而不会发生改变 因而 事物可以 不损及自己的实在性而进入和脱出认识关系 或者一个事物的存在并不关联于或 依存于任何人之经验它 感受它 想象它或以任何方式直觉它 5 由此可见 实在 对于格林学派来说是来源于认识主体的 对于实在论学 派来说则是取决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 因此 对实在不同来源的争 论则自然而然成为两派论战的核心 虽然柯林武德的导师就是实在论学派的成 员 柯林武德本人也受到实在论思想的一些影响 但是在格林学派和牛津实在论 学派争论的背景下 柯林武德一开始就对实在论学派的观点提出了批判 在他对 实在论的命题逻辑进行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后 柯林武德发现实在论的思想包含着 许多的错误 所以当柯林武德用问答逻辑的思想去批判实在论学派的命题逻辑 时 实在论学派的人则把他看作是格林学派的维护者加以批判 2 柯林武德对实在论学派的批判 对于牛津实在论学派的错误 柯林武德主要从方法和命题逻辑两个方面 分 别对其展开了批判 从方法的方面来说 是对实在论学派中那种曲解作者原意妄 加批判的方法的批判 从命题逻辑的方面来说 是对命题逻辑自身结构的批判 具体说来 以上两种批判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 对于实在论学派批评方法的批判 在柯林武德看来 格林学派和实在 论学派所争论的不仅体现在对实在来源的不同理解上 也体现在这两派所采用的 批评方法上 在他看来 实在论学派所坚持的实证学说是虚假的 因为实证主义 科学方法有两点明显的缺点 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家所说的 事实 通过我们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感官的单纯行为就能观察到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实证主义者草率地宣称每 一个观念都是一类可观察的事实 6 同样实在论学派所使用的批评方法也是有 害的 因为这种批评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批评者对每一个受其批评的学说所造成的 分割之上 而不是建立在受批评学说本身所具有的谬误的整体把握之上 例如 对于牛津实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尔逊的理论 柯林武德从一开始就对其抱有深 深地疑问 在他看来 威尔逊对格林学派的批评是不充分的 特别是在对布莱德 雷所进行的批评 威尔逊批评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对布莱德雷理论的错误理解之上 的 并且威尔逊也没能很有说服力地阐明自己的实在论观点 柯林武德对穆尔的 批评理论进行了分析 他发现在穆尔对贝克莱的批评中也有同样的错误 g e 穆尔最近发表的 拒斥观念论 它的目的在于批判贝克莱 然而 此文实际上 批判的观点并不是贝克莱的 在某些要点上甚至正是贝克莱加以反驳的观点 7 柯林武德系统地分析了实在论的批评原则 认为那些受到实在论的绝妙批评的 思想并不具有实在论学派所攻击的面貌 被批评的不过是批评者自己对那些思想 的曲解 不过对于实在论学派来说 他们并不能区别曲解与事实 因为曲解就是 实在论学派透过自己的变形眼镜看到的所谓事实 柯林武德认为 应对这种批评 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 回到作品的本身 柯林武德对于那些受到实在论学派 诓 骗 的学生告诫说 只有自己阅读并理解受到批评的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后 才可 以对听到或读到的哲学批评做出评论 否则只能跌入批评者的所产生的错误 因 此 柯林武德在这里提出的 回到作品本身 的原则 实质上就是使理解者与作 品本身直接发生关系 而不是借助于第二手甚至其他的材料 相对于实在论学派 曲解原意的批评方法 柯林武德的 回到作品本身 无疑是一种理解上的进步 第二 对于实在论学派的命题逻辑展开的批判 在柯林武德那里 命题逻辑 这一名称既包含所谓的传统逻辑 18 19 世纪的观念论逻辑 也包含 19 20 世纪 的符号逻辑 同实在论学派在批评方法上对原作品思想理解上的错误相比 实在 论学派还有一个更大的错误 那就是对命题逻辑的误用 实在论学派最常用到命 题逻辑的地方就是 把被批评的观点分解为各种命题 然后在命题之间查找矛盾 根据实在论学派的思路 命题逻辑的规则不会使他们想到 通过批判所产生的这 些矛盾可能正是他们自己错误的结果 实在论学派最根本的错误就是 对被批评 者努力回答的问题产生了历史性的误解 也就是说 实在论学派忽视了那些受批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 判思想的历史性 而孤立地去分析命题的矛盾 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批判方法 这些命题逻辑真假理论则认为 逻辑的主要任务是分辨命题的真假 而真假又属 于命题本身 这一思想通过把命题称之为思想单元即可分解为主语 系动词和谓 语等等而被表述出来了 实在主义者在对各种思想的批判中 总是引向语言分析 把对客观实在的研究转化为语言学的问题 以至于只研究命题在语言学上的意 义 而不顾命题本身的意义 基于这种命题逻辑的思维方式 牛津实在论学派进 而否认历史性 从对实在论的批判出发 柯林武德认为哲学的对象虽然是实在 但这一实在不仅包括史学家所认识的事实 而且还包括史学家对这个事实的认 知 在继承培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柯林武德提出了 知识来自回答问题 观点 在他看来 只有知道一个命题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才能知道这个命题的意思 是什么 进而才能扩充我们的知识 换句话说 命题的真假是蕴含在命题所处的 的问答统一体中 因而像实在论学派那样对命题所进行的语言学的结构分析 对 于理解命题的意义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正是在对实在论的命题逻辑的批判过程中 柯林武德认识到命题逻辑的错 误 从而与命题逻辑以及它们的被普遍接受的真假理论挥手道别 提出了问答逻 辑 以此来解决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所留下来的问题 这种问答逻辑式的认识方 式一方面尊重了历史性在认识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 体性 因而避免了他所批判的实在论学派所产生的错误 二 对历史学原则的借鉴 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提出来的 一方面 如前面所提 到的 他是在对实在论学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针对命题逻辑的种种错误而提出 来的 另一方面 柯林武德又是在历史学研究的过程中 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对问 题的回答 才逐渐提出问答逻辑来的 因此 问答逻辑的提出是柯林武德由历史 学向哲学转向的一个过程 也是他作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研究的必然成果 1 柯林武德历史学研究的三条原则 柯林武德一生始终是一位专业的历史学家 因而把史学的研究带入哲学就很 自然地成为他思想的特点 在柯林武德看来 历史学并不是像剪刀加浆糊式的研 究 所谓剪刀加浆糊式的历史学是指抄录和组合各种权威的引文而构造出来的历 史 这种历史是对过去现成史料的排列对比 然后再加上几句史学家本人的解释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这根本不能称其为历史 真正的史学绝非以剪贴为能事 而必须从某种问题出发 即史学家本人必须决定他自己所要知道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一点决不是任何权 威所告诉他的 史学家必须努力去寻找一切可能隐藏有自己问题答案的东西 因 而真正的史学研究就是史学家心目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 根据历史的证据来进行 论证的过程 在柯林武德看来 虽然历史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 都是基于事实进行的 研究 但作为两者研究对象的事实 其性质却大不相同 自然科学是基于观察与 实验所肯定地自然事实 心灵科学则是基于由反思所肯定地心灵事实 自然事实 仅仅是现象 无须探讨其背后的思想 但历史事实则不是 它的背后还有思想 因而 在研究历史事件时 还必须要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 对于这一点 柯林 武德是通过其历史学研究的三条著名的原则提出来的 历史学的第一条原则 历史学家研究的过去并不是死去的过去 而是在某 种意义上仍然在现时世界中活着的过去 8 在柯林武德看来 构成历史的并不 是单个独立的事件 而是不断转换的历程 从一个历程到另一个历程之间的转换 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明确的界线标志着前面一个历程的结束和后面一个历程的 开始 一个历程并没有结束 只是改变形式成为另一个历程继续存在着 而另一 个历程的存在并未有明显的开端 而是过去就已经已一种历程存在了 在历史中 不存在着开端和结束 虽然史书中有开端和结束 但他们描述的历史事件本身却 没有始末 在柯林武德看来 人们在描述各个历史阶段时的面貌特征时 由于把 它做的过分精细 以致于忘记了每个时代所发挥的光芒其实只是一种复合的光 芒 因而导致了种种错误的出现 但是实在论学派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把一个历 程变为另一个历程的真命题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历程 然后通过语言的分析进行判 断真假 这只不过是同义反复的命题或假命题而已 柯林武德有着丰富的考古学 经验 在他看来 在考古发掘现场 无论地点多么大小 要获得成功的一个条件 是 负责发掘的人必须明确知道他为什么要发掘它 一个发掘者必须首先确定他 想发现的东西是什么 然后要确定什么样类型的发掘点可能挖出他想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 只有明确的提出了问题 才能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寻找到答案 否则 考古发掘只会变成盲目地考察 只能变成挑选一处遗址 一片又一片地挖开 全 部挖完后又转向另一处遗址的循环往复地行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历史学的第二条原则 真正的历史是思想的历史 历史中就不存在什么事 件 被误称为事件的东西实际上是行动 它表现了行动者的某个思想 意图 目 的 因此 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识别这个思想 9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人们 必须历史地去思想 思想古人做某一件事时是在怎么思想的 我们对于一个人 是通过他的某些具体行为而了解到他的精神或心灵或思想的 同样 我们也是通 过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而了解过去的思想的 过去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 是外在的具体事实 二是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 因此 对于历史来说 就没有什 么纯粹的事件了 每一桩历史事件都是蕴涵着行为者的思想 历史学研究的任务 就在于发掘这些思想 并且一切历史研究的对象都必须是通过思想来加以说明 史学家想要知道某种情况下何以发生某一历史事件 他首先就要能在思想上向自 己提出一个明确的问题 即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所能希望得出的是什么 然后再从 思想上解答这个问题 史学的任务就是要重建古人的问题 如果而要做到重建 就必须有特殊的史学思想方法才行 这就要求史学家必须能够使自己设身处地重 构古人的思想 柯林武德称这是提出问题 它是问答逻辑统一体的不可缺少的一 个方面 只有提出合理的问题 才能正确的认识到历史事实这一作为证据的答案 所蕴涵的意义是什么 第三条原则是 研究任何历史问题都不能不研究其次级的历史 所谓次级 的历史是指对该问题进行历史思想的历史 亦即史学思想史或史学史 10 对于 柯林武德来说 次级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 他把它定型为一个明确的概念 据此 把历史批判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正如哲学对自身的批判形成了哲学史 历史对 自身的批判也形成了史学史 也就是说 对于哲学或者历史学来说 不能忽视传 统在某一问题研究上的重要性 例如对某一战争历史的研究 就必须研究前人在 论述这一战争时的种种思想 但是对于历史学来说 若其基础仅仅是文字材料 那么就不容易在仅仅复述权威人士之言论的剪贴史学和问答逻辑式的史学之间 做出很清楚地区分 在这一点上 无疑是问答逻辑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因为当 历史学的基础仅仅是文字材料时 则权威的言论无疑就代替了对这一问题的提问 方式 由于这个原因 考古学为回答某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 那些 问题不仅没有由文献材料给予直接的回答 就是对这些文献的最机制的解释也不 能回答它们 虽然现代的历史学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 但是它们在本质上都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 是统计学的问题 这三条原则作为柯林武德历史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无疑是历史学上的一次革 新 由此出发 柯林武德对历史学的各种含义也做了不同说明 他把历史学的定 义为是一种提出问题并试图作出答案所依靠的那种思想形式 把历史学的对象看 作是那些企图回答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的问题 在他看来 历史学是通过对证据 的解释而进行的 证据在这里是那些个别地叫做文献的东西的总称 文献又是历 史学家加以思维就能够得到对他有关过去事件所询问的问题的答案 这样 柯林 武德就把问答逻辑首先应用在了历史学研究中 对于思想的研究 必须通过提出 问题和回答问题来进行 而这正是问答逻辑所要做的 作为人文科学的哲学 它 同历史学一样 也具有历史性 因而在哲学中知识的增长也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回 答问题这种问答逻辑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 只有明确知道一个哲学家所要回答的 问题是什么 才能更好地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由此可见 问答逻辑的提出是柯林 武德历史哲学方法论革新的一个必然产物 2 由历史学原则上升到哲学领域的问答逻辑 在对实在论学派的命题逻辑进行批判的过程中 柯林武德逐渐形成了问答逻 辑的基本思想 但是问答逻辑这一思想在历史学上的应用 却是在他提出历史学 研究的三个原则之后才展开的 对于问答逻辑在哲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则是在其 对历史学的研究和对实在论的批判的相互作用下才得以展开的 在牛津实在论学 派看来 一个想要认知某个对象的人 只要他使自己与对象发生联系 则他就可 获得一个可以理解对象的位置 进而就能对这个对象进行理解 换句话说 认识 活动可以脱离历史背景而单纯从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出发 在柯林武 德看来 这种缺乏历史性的认识活动正是实在论学派的错误所在 如果说柯林武 德对实在论学派的批判使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的存在 那么问答逻辑的提出则再一 次唤起了人们对历史性的重视 在柯林武德看来 问答逻辑不纯粹是一个逻辑问题 而是一个历史观问题 因而对于同属于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和哲学而言 问答逻辑是同样可以使用的 历 史是思想史 而思想又是由问答构成的 在历史学中 人类历史并不是一个单一 的问题 而是无数的问题与无数的问答环环相扣 一一衔接的无尽过程 我们今 天的许多文字 图画 行为 事件十分令人费解 而对他们的注释就在历史之中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因而历史学家的工作便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今天 柯林武德特别分析了在特拉 法加海战如何处理历史性的问题 比如要弄清这场战争的战略布置的惟一办法 就是要弄清楚战争中各种角色的意图 也即是深入到每个角色的内心去整体考虑 这种战争 同样在哲学史上 哲学问题部分地是不变的 部分地则随着当时人类生活和 思想的特点而从一个时代到一个时代在变更着 每当人类的思想受到某种特殊 的兴趣所支配时 那个时代最富有成果的哲学就反映出来这种支配 不是消极 地通过单纯服从于它的影响 而是积极地通过特殊的努力来理解它并且把它置于 哲学探讨的焦点上 11 因此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们所面对的问题往往各不相同 因而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各不相同 但是一般看法又往往把不同的思想流派 看 作是对于同样的哲学问题所作的不同答案 从而认为这些不同的哲学派别 产生 于对同一个哲学问题各有不同的答案 例如 实在论学派认为 哲学面对的问 题没有变化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伊壁鸠鲁学派 斯多葛学派 经院哲学家以 及笛卡尔主义者探询的问题是同样的 只不过给予了不同地回答 12 柯林武德 特别以柏拉图的 国家篇 和霍布斯的 利维坦 为例 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他 看来 虽然两书讨论的都是国家 都在回答同一个国家问题 但由于希腊的国家 是希腊的城邦而霍布斯的国家是 17 世纪的专制国家 因而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 的 实在论学派则认为两者同属于一个 一般观念 因而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 同的 但事实上 实在论学派坚持认为它们都是对相同的问题做的不同阐述 这 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所以在对哲学问题进行历史性思考时 要注意词汇翻译的 精确性 尤其是对一些已经发生改变的词语 例如对于柏拉图所讨论的希腊的城 邦和霍布斯所讨论的现代的国家 因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所以将希 腊城邦一词译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一词显然是不恰当的 同样 在处理古希腊哲 学的一些词汇时 就不能在现代的意义上来翻译或理解原来的词汇 而是要用历 史性的思维 即用问答逻辑的方法 去理解在当时那个时代那个词汇的意义究竟 是什么 在柯林武德看来 在理解一个哲学家的某一特定论述时 不存在历史的或哲 学的这样两种互不相关的问题系列 问题只有一种 这就是历史的问题 一个哲 学家的思想是他对自己提出的某些问题的解答 如果不知道这些问题是什么 那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 么也就不可能去理解这位哲学家的思想 反之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把握这些思想 所针对的问题 那么他就可以理解任何一位哲学家的思想 由此也就可以避免实 在论学派的那种无理的批判 这里的问题不需要是思考者自己的 它们可能属于 某个与他自己头脑里正思考的问题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 并且这些问题可以分为 两大类 认识论问题可以归结为历史知识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 形而上学问题 则涉及到历史学家的研究题材的性质 即对事件 过程 进步 文明等诸如此类 概念的阐释 13 这样 柯林武德就把通过他对历史学的独特思想应用到了哲学 领域 进而提出了问答逻辑 一方面 针对命题逻辑的真假理论 问答逻辑解决 了命题逻辑所缺乏的历史性 另一方面 问答逻辑也使认识者能更清楚的认识哲 学史上的种种问题 进而通过对问题的把握更好地去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三 问答逻辑的理论渊源 问答逻辑作为柯林武德最重要的哲学思想 它不是脱离于历史之外而提出 的 相反 它的提出也是受到了历史上一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影响 从历史哲 学的方面来说 柯林武德受到了狄尔泰 黑格尔 克罗齐等人历史哲学思想的启 发 从传统哲学的方面来说 柯林武德受到了苏格拉底 培根等人的影响 1 历史哲学渊源 在柯林武德看来 问答逻辑与命题逻辑相对而言就是强调了历史与自然的区 别 在问答逻辑中 由于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思想是由问和答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 因此 运用历史性进行考察和研究某一思想 就是在问答逻辑的交互统一体 中完成的 牛津实在论学派每每把问题的研究引向对命题的语言学分析 却忽略 了命题中的历史性 因而对历史性的重视与否则成为两者间的最大不同 问答逻 辑之所以强调历史性 是与柯林武德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身份分不开的 在历史 哲学方面对对柯林武德产生影响的思想家主要有黑格尔 狄尔泰和克罗齐 首先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柯林武德的历史观产生了影响 黑格尔提出来一 种新的历史学 即历史哲学 但是历史哲学对来来说并不是对历史的一种哲学 的反思 而是历史把自身提升为一种更高的势力并使之变为哲学的而有别于单纯 经验的 14 对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突出特点 柯林武德特别强调 首先黑格尔 拒绝通过自然来研究历史 他坚持认为自然和历史是不同的东西 其次一切历史 都是思想的历史 人类的行为仅仅作为思想的外部表现时对历史学家来说才是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知的 再次历史的过程在根本上便是一个逻辑过程 在柯林武德看来 黑格尔的 历史哲学方法是基于所有的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原则 这无疑是黑格尔历史哲学 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样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也是柯林武德历史学研究的重 要原则 这条原则的产生无疑是柯林武德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借鉴 柯林武德正 是把历史研究由单纯的历史事件转向历史思想 才在历史研究中引入了历史研究 新的方法 问答逻辑 其次 狄尔泰在历史哲学方面的思想对柯林武德问答逻辑的形成也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狄尔泰批判了那种把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的观点 他认 为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同自然科学有根本的区别 研究历史不应该完全照搬自 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而应该另辟蹊径 历史学研究的是现实的 具体的和个别的 精神 这无法归结为简单的数量关系 因而研究的主体不能以外部的现象观察的 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抽象 只能与客体保持一致 在共同体验基础上进行认识 而 这种体验是一种移情式的心理体验 因此 真正的历史知识乃是对其自己的对 象的一种内在体验 而科学的知识则是试图理解在他面前出现的现象作为一种外 部的景观 15 在这一点上 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对狄尔泰的思想有借鉴之处 在柯林武德看来 只有在问答统一体中命题才会有意义 才会构成真正的知识 而提出问题就是引出答案所处的背景 这正是提问者的一种亲自体验 在这里狄 尔泰 触及到了文德尔班和其他人所没有透彻认识到的那个问题 即怎样才可能 有一种与直接经验不同的 有关个体的知识的问题 16 虽然狄尔泰自认为通过 否认有这样的一种知识就可以把问题给解决了 但在柯林武德看来 直接经验如 何保证其来源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狄尔泰同时又把经验变成心理学分析 的对象 结果就使心理学取代了历史学 而柯林武德则沿着狄尔泰所开辟的这条 路更加前进了一步 他认为历史的那种活着的过去就活在现在之中 但不是活在 现在的直接经验中 而是活在现在的自我知识中 因而体验就变成了 历史学家 自己心灵的自我知识之作为过去德经验而在现在的复活和再生 17 由此可见 柯林武德从狄尔泰这里继承了当时历史哲学研究的总问题 即历史学与自然科学 之间的区别 所以 当柯林武德从事历史学研究时 他并没有陷入历史学和自然 科学混淆的泥潭中 而是把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