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pdf_第1页
浅论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pdf_第2页
浅论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年第 21 期 总第 212 期 世纪桥 Shi Ji Qiao No 21 2010 General No 212 浅论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尤士洁 苏州市职业大学 基础部 江苏 苏州215104 摘要 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极其深远 渗透到古代建筑的各个领域 礼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主要表 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礼制性建筑的大量出现 二是礼制思想在古建筑中的广泛体现 关键词 礼制 礼制性建筑 礼制思想 收稿日期 2010 09 20 作者简介 尤士洁 1964 女 江苏无锡人 苏州市职业大学基础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古代中国把 礼 作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来提倡 视 礼 制 为维系天地人伦上下尊卑的宇宙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准 则 夫礼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1 夫礼者 所以定亲疏 决嫌疑 别同异 明是非也 2 礼制思想在中 国根深蒂固 其核心内容就是肯定社会各阶层尊卑 贵贱 长幼分异的合理性 刻意造成全社会尊卑有序 贵贱有别 亲疏有分 高低不等的等级阶梯 维护君臣父子间的统治 秩序 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两千多年来 礼贯 穿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方方面面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 自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建筑 礼制对中国古代建 筑的影响 一方面体现在礼制性建筑的盛行 另一方面体 现在礼制思想广泛渗透到古建筑中 使等级化和礼制化成 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 一 礼制性建筑的大量出现 说文解字 曰 礼 履也 所以事神致福也 3 礼 起源于原始宗教 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 的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祭祀 在建筑时祭祀场所是一定要 优先考虑的 礼记 曲礼下 记载 君子将营宫室 宗 庙为先 厩库为次 居室为后 凡家造 祭器为先 牺赋为 次 养器为后 2 中国的礼制性建筑数量多 规模大 艺术 成就高 主要有坛 宗庙 社稷 明堂 辟雍等 还有因 礼 而产生的建筑小品阙 华表 牌坊等等 它们都是为了人与 宇宙 自然沟通所设的独特建筑类型 坛 庙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礼制性建筑 它们都是 用于祭祀的 古代君王认为祭祀是立国治人之本 因此是 最重要的礼仪活动 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万物由天 而生 人类由祖宗而发展 而社稷是国家的保护神 也是国 家的象征 因此在帝王礼制中祭礼天地 社稷 祖先是国之 大典 并把这些称为三大祭 坛是祭祀天神 地祗的最高级别的礼制建筑 主要祭 祀天 地 日 月 星辰 社稷 五岳等 这套祭祀把人间最 高统治者称为 天子 建立起天伦与人伦统一的秩序 使 皇权统治成为天然的 神授的 天经地义的事情 从北京 坛类建筑之多和天坛面积之大 形制之高 不难看出 坛 在礼制性建筑中的突出地位 最隆重最复杂的祭祀是祭 天 天坛是明 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福的场所 主要包括两 组建筑 一组以圜丘坛为中心 是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的场 所 另一组以祈年殿为中心 是每年正月举行祈谷礼 祈求 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的地方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完整 最精致 规模最大的一处古代坛庙建筑 在世界上享有极 大的声誉 1998 年 12 月被联合国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 庙包括祭祀祖先的宗庙 祭祀先圣先师的君师庙和祭 祀山川神灵的神庙 帝王祭祀祖宗 的家庙称太庙 按周制 位于宫前左侧 各级官吏和 一些大家族也设家庙 后称祠堂 祠堂是祭祀和处理宗族 事务 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 是家族礼制活动的多功能建 筑 它一般按 左祖右社 原则 设于村落左方或村子中 心 为炫耀主人的财富地位 祠堂建筑往往规模很大 装 饰豪华 成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筑 中国古代建有大量的 祭祀圣贤的庙 如奉祀关羽的 关帝庙 奉祀包拯的 包 公祠 等 其中以奉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文庙建筑等 级最高 形制最为特别 规模最大 而且数量也最多 至于 神庙 专指祭祀山川 江湖 风雨水火之神的场所 如城隍 庙 土地庙 泰山的岱庙等等 明堂则是包括太庙在内的一组古代帝王颁布政令 接 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 面环绕的圆形水沟 环水为雍 象征圆满无缺 圆形像辟 辟即壁 象征王道教化源源不绝 清代的辟雍在国子监 内 效仿古法建有一个环形的水池 由此可见 明堂和辟 雍常常是在一起的 共同承担祭祀祖先和宣传教化的任 务 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12 阙 华表 牌坊等建筑小品也是礼制建筑的一部分 阙 最早由宫门演变而来 它标示着建筑群的等级 树立了 皇家的威严 唐宋以后演化成宫廷广场上礼制性的门楼 华表起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柱 是象征纳谏之仁的 望 柱 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 在一对华表上加上 额仿 就 成了只有门的建筑 牌坊 从早期具有实用功能的坊里 的门发展为纪念碑 在礼制的规划下牌坊成为了中国人精 神性的存在 普遍地出现在华夏大地上 二 礼制思想在古建筑中的广泛体现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高扬 以礼治国 的大旗 不遗余力 地推行礼治 由此礼制思想深入人心 礼制对中国古代建 筑产生的另一重大影响就是建筑强调礼 礼成为建筑的核 心 从建筑形制的规范 建筑等级的严密 到对建筑装饰的 限制 礼制思想无不淋漓尽致地得以体现 一 建筑形制 在古代中国 城市的大小规模及形式都纳入了礼制 在 礼记 中有不少有关建筑形制的规范与要求 周朝的 考工记 中描绘的理想王城是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 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 朝一夫 4 就是说 城市应该呈方形 每边九里 城内有九 条直街和九条横街 宫城居中 是天子所居之地 宫城左 前方为祖庙 右前方为社稷坛 宫城外前方为朝 后方为 市 市和朝的面积都是百步见方 而那些居民闾里则分布 于宫城外围 与宫城保持一定距离 王城的空间格局充分 体现了贵贱尊卑的礼治秩序 这种方正有序 以礼为先的 城市规划一直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遵循并得以发展 明清故宫的建筑基本上是附会 礼记 周礼 考工 记 等封建传统的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来布置的 它的主 要特点有 前朝后寝 三朝五门 左祖右社 中轴对称等 如左祖右社 在故宫的东侧设太庙 供皇帝祭祀本朝先皇 之用 在西侧设社稷坛 供皇帝祭祀土谷之神 这种布局 充分体现了中国礼制思想中崇敬祖先 提倡孝道 祭祀土 地神和粮食神的思想 礼制秩序不仅对君臣 臣民的尊卑关系有着严格的规 定 而且对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 兄弟 夫妇 长幼的人伦 秩序也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根据礼制秩序所制定的规划 营建制度对宅第 民居也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 宅第中 前堂后室 的布局 四合院 北屋为尊 两厢次之 倒座为 宾 的位置序列 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礼制思想 中国最典型的住宅型制是四合院 在北京四合院中 后院 中轴线上设堂屋 是院中规格最尊贵的建筑 是供奉 天地 君亲师 牌位和举行家中重要礼仪的地方 内院的正房为 主人房 两边厢房供儿孙辈 居住 前院倒座为客房和男仆人住房 后面的罩房是 女仆的住房 以及厨房 储存杂物的房间 这样 就以一种 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父权统治 男尊女 卑 主仆有别的家庭伦理秩序的要求 从而赋予本无意识 的建筑以浓厚的伦理意识 二 建筑等级 礼制把建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 看成是天经地义的宇 庙法则 立国兴邦的人伦之本 反映在建筑上 就是古代 建筑中体现的严密的等级制 建筑物的尺度 体型 色彩 配置方式不只是由人的物质生活功能要求来决定 更主要 的是由礼制的规定来决定 在我国古建筑中等级制度随 处可见 且涉及面广 限定细微 建筑成为体现古人社会地 位的重要标志 周礼 冬官考工记第六 中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 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 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 城三个级别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 宫隅之制七雉 城隅之 制九雉 经涂九轨 环涂七轨 野涂五轨 门阿之制 以为 都城之制 宫隅之制 以为诸侯之城制 4 这里清楚表明 了三个等级城市的城墙高度 城中道路宽度 环城道路宽 度及城外道路宽度的等级规定 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 每雉为一丈 共高九丈 诸侯城楼高七雉 而都城城楼只 能高五雉 城中道路宽九轨 一轨为八尺 环城的道路宽 七轨 都城道路宽五轨 在中国古建筑中 间 指的是房屋的宽度 两柱为一 间 架 指的是房屋的深度 一座建筑开间的多少决定了 建筑规模的大小 同时也受到礼制的严格限制 九间以上 殿堂是皇帝专用的 清代的太和殿面宽十一间 进深五间 是现存规格最高的单体木建筑 七间堂舍是王公的宅第 标准 明会典 规定 公侯 前厅七间或五间 中堂七间 后 堂七间 一品二品官 厅堂五间九架 三品至五品官 厅堂 五间七架 六品至九品官 厅堂三间七架 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它的体量之大 足 以成为建筑的重头戏 其等级限制也十分严格 中国的传统 屋顶主要有庑殿 歇山 攒尖 悬山 硬山等 庑殿是最尊贵的 屋顶 只有帝王的宫殿 陵寝或皇家御准才能使用 歇山是一 种高级的屋顶 王公将相 达官贵人的府第和重要的建筑物可 以使用 庑殿和歇山都可以设计成重檐 民居则多半采用悬 山 硬山等两面坡的人字形屋顶 中轴线上的殿堂 一般都有台基和台阶 台基的高度 在 礼记 礼器 有如下规定 天子之堂九尺 诸侯七尺 大夫五尺 士三尺 7 六朝佛教大量引入之后 一些高等 级的建筑物的台基开始出现了须弥座 到了唐代 须弥座 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台基形式 并由一重 二重 三重须 弥座来作进一步细分 台阶也能够体现建筑物的等级 越 是重要的建筑 台阶便越高 台阶越长便越隆重 宫殿的 台阶称为 陛 陛下 是臣子对皇帝的尊称 一些显赫 高级的殿堂 台阶往往设置三道 中间一道具有礼仪性质 上面有雕刻龙 凤 卷云和海水的丹陛石 以显示至高无上 的权威 三 建筑装饰 出于礼制的需要 古代建筑物对内外檐装修 屋顶瓦 兽 梁枋彩绘 庭院摆设 室内陈设都有严格的限定 这从 装饰时使用的色彩 图案到数量等方面都可表现出来 色彩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 更有着伦理内 容 等级观念以及符合礼制的要求 建筑的色彩有明显的等级划分并且绝不能混淆 黄 下转第 60 页 22 制改革的保障 也不会彻底取得成功 甚至已经取得的成 果还会得而复失 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最主要要解决什么 问题 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 各项自由和权利 就是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思 维 就是使人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 这应该是民主和自 由的主要内涵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 我们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当今我国的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来源于人民对政治自 主权或自由权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人民权利 多渠 道实现人民权力 主要表现为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实现人民的选举权 确保人民代表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完善代表法 实现代表的职业化 克服基层民主制度落实 中的困难 让每个公民的权利都能真正实现 加强宪法和 法律对人民权利的保护 用人民的权利来制约党和国家的 权力 发挥人民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作用 防止腐败现 象 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 正义 三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2 P 189 社会主义民主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发 展的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实质上就是制度化 法律化 的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通过法制的形式表 现出来 没有社会主义法制 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 也就没 有社会主义 加强法制建设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 重要目标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 要求 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 革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 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P 30 加强法制建设 要维护宪法根本法的地位 要求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担任起 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 纠正违宪行为 要逐步完善法律体 系 不但要保障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要加强人们对法律 实施和执行的监督 加强司法体制改革 优化司法职权配 置 规范司法行为 建设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 提高司法地 位 发挥司法作用 我国在法治过程中 面临着立法容易 司法难的问题 这就不仅要求提高司法工作人员自身素 质 还要改革和完善诉讼程序 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和执行 机制与工作机制 审判组织与审判机构 司法审判管理 司 法人事管理 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司法体制内部结 构改革 推进司法职业化 健全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司法 制度的完善 将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为实现社会主义法 治迈出关键一步 当然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仅仅只在这几个方面努 力 还要注意在公推选举 行政机构改革 村民自治和公民 社会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 努力实现公平 正义 和 谐的政治体制 参考文献 1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 N 人民日报 2008 2 28 1 2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 出版社 2005 4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责任编辑 杜红艳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 22 页 色是最为尊贵的颜色 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 黄色代表 中央方位 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是皇权的象征 红色在古 代被视为美满 喜庆的色彩 后来基本上也成为皇帝的专 用颜色 如北京紫禁城的颜色是红黄色的 与紫禁城相联 的周围一些重要建筑都是红色 而民居只能用黑 灰 白 为墙面及屋顶色调 清代的建筑中 宫殿地位最重要 色 彩也最强烈 依次为坛庙 陵墓 庙宇 色彩的强烈程度也 递减而下 民居最普通 色彩也最简单 建筑彩画也有严格的限制 和玺彩画型制最高 只有 宫殿中主要建筑和显赫的庙堂才能使用 整个彩画图案 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题 图案上各种线条也多用金色 旋 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 这种彩画常用于宫殿中次要建 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