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游 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蒙古族家庭承担着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培养本民族成员的重任,深刻的、全方位的 影响着每一个蒙古族人民。而蒙古族家庭教育是蒙古族家长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对 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其中家庭道德教育是子女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 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民族特 色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而且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无论在本民族成员的全面 发展还是在社会的完整、 稳定的发展方面都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 本文立足传统, 面向现代,从价值的角度,研究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问题。 本文将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首先从选题缘由、目的、意义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 育的研究价值,其次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了解了古今中外家庭道德教育研究 现状,最后交代了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 从而概括出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 第三部分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和分析了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 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 第四部分提出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现代价值 mongolian traditional family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modern value research abstract in north china ancient ethnic mongolian nationality is one of a long history and unique and rich nomads, legendary in the long life practice nomadic production created unique national culture,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mongolian families bear the inherit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cultivating national members task, profoundly, all-round influence in every mongolian people. and family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mongolian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and family moral education places more children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good moral character form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mongolian traditional family moral education contains rich with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content, way and method. mongolian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both in national individual moral or socials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ity, stability is not indispensable and irreplaceabl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acing modern, from the angle of value, the mongolian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and its modern value moral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from the first topic source, purpose, significance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f moral education of mongolian traditional family research value and then, through litera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sorting, learned about the prodect family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talk this institute is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methods adopte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legislation of mongolia in 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method and means for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thus summarized the mongolian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function of moral. the third part utilization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of mongolian family moral an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mongolian families. the fourth part puts forward traditional family moral education mongolian to the modern society have what kind of value. keywords: mongolian; traditional; home education; the modern value directed by: prof. xi suozhu applicant for doctor degree: deng yongxing (marxism teaching research department inner mongolia agriculy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8 china) 目 录 1 引言 . 1 1.1 选题缘由 . 1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 1.5 概念的界定 . 4 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历史回顾 . 5 2.1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 5 2.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 9 2.3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功能 . 13 3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调查与分析 . 15 3.1 研究对象 . 15 3.2 研究内容 . 15 3.2.1 蒙古族家庭的勤俭节约教育调查分析 . 16 3.2.2 蒙古族家庭的团结互助教育调查分析 . 18 3.2.3 蒙古族家庭的诚信教育调查分析 . 20 3.2.4 蒙古族家庭的环保教育调查分析 . 22 3.2.5 个案访谈 . 23 3.3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调查分析的总结 . 26 4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现代价值思考 . 27 4.1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和谐”教育,有助于消除当今环境问题,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27 4.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诚信”教育,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中的不 诚实、不守信的行为 . 28 4.3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 “团结互助” 教育, 有助于增强民族凝 聚力,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 29 4.4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勤俭节约”教育,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 30 结 语 . 32 注 释 . 33 附 录 . 34 致 谢 . 37 参 考 文 献 . 38 作 者 简 介 . 40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古代蒙古族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 牧生活,没有文字,也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人员,家庭是蒙古族教育子女的主要场 所,而且蒙古族自古就很重视家庭教育,蒙古族家庭教育的内容丰富,其中道德教育 是蒙古族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道德 品质、心理、习俗和生息规律,也是维系蒙古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对蒙古民族的 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家庭“不仅是生命繁衍、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 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 1 ,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作为蒙古族文化的载体, 承担着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任务,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的 功能。 然而,如今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独特功能被弱化。 由于现代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民族特色逐渐消退,在人们 呼吁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 蒙古族人们如何有效的发挥传统家庭教育传承文 化的功能优势,保持民族特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蒙古族也面 临这样的问题。基于上述所说的,我们有必要在现代价值的角度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 德教育进行研究,了解和分析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而且现代家庭道德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蒙古族传统文化 的精髓之一。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以环境教育、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勤奋务实、团结互助,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等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民族性格,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赐教谚语、身传言教以及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教育等方式、方法 来发挥它的独特功能。 我把选题确定为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是因为它不仅有悠久 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方法和方式的丰富多样 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的现代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 21 世纪的一个重大任务之一,也是中国这样多民族国家社 会经济发展的应该选择的模式,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提倡和渗透和谐教育已经成为 必然的需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从传统民族文化中寻找基础,因为人 文精神与和谐思想的构建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中才能更加稳固。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 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方式上都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意蕴,包括人与人、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民族之间如何和谐共处,竞争和友谊之间怎样合理处理,强大和弱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2 小之间如何平衡等等。我从现代价值的视角研究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目的是让 人们从现代价值的视角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和认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 认识它的 教育功能,发挥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1.2.2 选题的意义 在民族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主流文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 传统文化的弱化 和危机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保护和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显得日益重要。 国家非常重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抢救工作, 提倡保护和抢救的同时特别注重发 挥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现代价值。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一个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游牧民族, 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实 践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多少年来,蒙古族家庭承担着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 培养本民族成员的重大任务,全方位地、深刻影地响着每个蒙古族的成长。蒙古族传 统家庭道德教育无论在民族个体的全面发展还是在社会完整、稳定、有序的发展方面 都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播、传承的途径或载体,而且规范 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以及行为方式,自发地行使着全环节的教育 功能。因此,我们研究和挖掘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对社会成员怎么样 在充满矛盾的现代生活中能够和谐相处,并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获得 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 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国外教育学者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教育应该 从家庭入手”的建议。进入 21 世纪时,日本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 2000 年 “国民会议拟定的教育改革十七条建议” 中提出 “要培养富有人性的日本人” 就 “要 认识到教育的基础是家庭” 。这些提议推动了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研究。随着蒙古学 研究的发展,蒙古族家庭教育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的关注,国外对蒙古族家庭教育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蒙古国和俄罗斯。 蒙古国学者特那木吉勒在蒙古族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成就。特那木 吉勒以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为重点, 近年来注重从考古学的角度比较研究东北 亚的各民族教育。他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是大家庭也就是说我们的主干家 庭是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基地,是人才成长的中心。特那木吉勒的代表作有蒙 古族传统家庭教育 、 蒙古族家庭的礼仪习俗等等。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在家庭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赵忠心 的家庭教育学代表着我国家庭道德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道 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吴奇程、袁元主编的家庭教育学中重点论述了家庭道德教 育的方法和功能,以及不良道德行为的预防,并且阐述了家庭道德教育对子女的良好 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阮学勇、卢佳在论当代家庭德育的特点中肯定 了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阐述了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之 一,是“以德治国”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实施,并且新形势下我国家庭道德教育 所面临的新问题,总结和阐述了现代家庭道德教育中的渗透性、双向性、权威性等基 本特点。佐平在论家庭德育中指出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一是寓教育于日常生活 的自然状态之中,具有较强的渗透性、灵活性;二是教育是在父母具有较强的权威和 子女对父母的本能依恋的亲子关系的,具有较强的感染性;三是子女对父母的品德修 养、素质状况、行为习惯也十分了解,言行对照起来十分便捷,因而家庭道德教育也 就显得更真切、更直接。 对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记述可以回顾到蒙古秘史 。 蒙古秘史的教育内涵 很丰富,这部著作中详细地记载着“同一友和”与团结奋斗、 “为人正直”忠诚老实 以及伦理道德意识等等家庭道德教育问题。 而且这些教育的大多是通过长辈对晚辈的 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蒙古风俗鉴是罗布桑却丹的一部记载蒙古族民俗为 主的百科全书, 其中家庭教育思想和家庭道德教育的记载, 也占很大比重。 比如: “家 庭教育是国家的根基” ,如果“家庭教育恶化,哪里还有互相扶助和发达向上的心” , 罗布桑却丹针对蒙古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突出家庭教育的准军事性、 民族性和 务实精神等一整套家庭教育理论体系。 蒙古通史是一部全面阐述蒙古族经济、政 治、 文化发展的专著, 它揭示了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特格舍、 周玉树的 蒙 古族教育史从历史的角度高度概括了蒙古族的传统教育。此外,还有专门的蒙古族 家庭教育的著作, 比如: 那仁敖其尔的 试论蒙古族传统家教 , 敖日布巴斯尔、 那 恩 和的蒙古族传统家教 ,王风雷的教育(蒙古文化丛书之一)等等。 总之,笔者通过阅读有关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普遍对家庭 道德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但目前的研究停留在对历史上家庭道德教育的回顾总结, 以及家庭道德教育的特点、功能、现状、影响因素、问题对策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上。 研究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很少,甚至几乎没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借助哲学、伦理学、蒙古学、教育学学科视野,把蒙古族传统家庭道 德教育置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运用古今中外有关蒙古族传统家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4 庭道德教育的文献资料,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功能做了 比较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调查和分析了蒙古族家庭 道德教育的现状,并且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蒙古族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情况。 最后提出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思考, 并进一步阐述了蒙古族传统家庭 道德教育对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 谐民族关系以及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1.4.2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查阅本研究有关的各种资料,组织整理,并获得对研究有益的 信息。主要通过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查询文献期刊。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法之一。传统 的东西都不是过时的、后退的,我们应该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和把握传统的东西, 从中借鉴它的现代价值。所以,我们同样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采取唯物辩证思 维方法。 (3)访谈法:运用访谈法,针对蒙古族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要访问了 蒙古族家长和子女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看法以及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 对子女,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并选出典型的几个蒙古族家庭进行重点考察,当作本 研究的背景资料来使用。 (4)问卷调查法:针对蒙古族家庭中的受教育者,主要获得蒙古族家庭中所保留 的传统因素和蒙古族家长对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及蒙古族子女对蒙古 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看法和态度。 1.5 概念的界定 1.5.1 概念的界定 1.5.1.1 家庭 家庭是指婚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家庭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广义的家庭是指人类进化的不同 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从社会设置来讲,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 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 ( 社会设置是组织起来满足一个社会基本需 要的社会结构 );从功能来讲,家庭是儿童社会化,供养老,性满足,经济合作,普 遍意义上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从关系来讲,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关系和收养 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 1.5.1.2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 其中首先是父母 )对子女实施的教育。目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前教育学界的定义就是: “父母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的对子女进行的教 育。 ” 2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定义是: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 母或年长者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不可代替的特点和作用。 ” 3还有些学者认为: “家庭教育是应该是在家庭范围内或家 庭生活中,对家庭所有成员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子女,尤其是学龄前 子女,但也包括家长本人,还包括家庭的其他所有的成员。 ” 4辞海里的定义就 是: “父母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任务 虽然主要是由学校承担,但也确认家庭是教育后代的重要的阵地,家庭与学校密切配 合,统一教育影响。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获得发展。 ” 5 1.5.1.3 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有目的的实施道德影响的 活动,即提高子女的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子女的道德情感、锻炼子女的道德意志、 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培养子女的道德品质,并形成良好道德人格的活动。家庭道德 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有广义的家庭道德教育和狭义的家庭道德教 育之分。广义的家庭道德教育是指夫妻之间的伦理道德教育,如一夫一妻制,计划生 育等;父母或年长者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如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赡养父母和抚 养子女等。狭义的家庭道德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进行的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就是父母 对子女培养爱心教育、诚信、责任感的教育,正直做人等原则的培养和教育。本文主 要是从家庭道德教育的狭义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的。 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历史回顾 2.1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 从诸多蒙古族学者对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研究中不难看出, 蒙古族传统家 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 教育的内容。 2.1.1 传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教育 蒙古族把生我养我的父母比自己的生命还珍贵看待,永远忘不了父母的恩德,父 母越老子女就越孝敬父母,父母想要的,想吃的都给满足,把父母生活的幸福快乐。 蒙古族的这样的行为和民族心理反过来影响和熏陶子女。 蒙古族自古就非常重视对子 女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而且在古代蒙古族还用法律法规来监督。 “蒙古族对父母表 示最大的孝敬,如果子女对父母怠慢无礼,或者在必要时不负赡养的责任,那么,便 有一个负有特别职责的衙门严治这种不孝之罪。 ” 6成吉思汗说: “父母是费尽心机养 扶了子女,所以子女必须孝敬父母。 ”他还说: “忘记了心爱的母亲的恩情,拿无理的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6 话来使她伤了心的时候,后悔也就完啦。忘记了亲生母亲的大恩,拿废话来使她灰了 心的时候,以后再也不能使她愉快了。 ” 7因此,在蒙古族地区讨厌父母或者父母老 了生病时不把自己的父母看成是自己和家庭的累赘,而是作为子女的尽自己的职责。 蒙古族在家庭生活中, 十分重视对其子女的尊敬长辈, 讲究礼仪的教育。 实际上, 蒙古族的尊敬长辈,讲究礼仪的教育基本上都在蒙古族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体现。比如 吃饭时,父母和长辈不入席之前,做晚辈的绝对不能先入席,而且首席座位是父母和 长辈的,子女们没有资格入席首席座位,还有,子女们把第一碗饭菜用双手献给父母 和长辈,父母和长辈动筷子之后,子女们才可以开始吃饭。 8蒙古族谚语中:“尊敬 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抬举思慧的人,躲开阴险的人。”在元史译文证补里 就有“幼者见长者,长者未问,幼者勿先发”的记载。 9元史记载,成吉思汗很 欣赏察汗,因为他对长辈彬彬有礼,“脱帽置杖端,跪拜歌舞。” 10因此,在蒙古族 看来除了尊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以外,还要尊敬邻里或村里的长辈和年长者。蒙古族 禁忌说长辈的名字,路上遇到长辈年长者就下马亲切的问好让路。 蒙古族以文明礼貌而闻名,而且蒙古族父母和长辈以这种性格来教育子女,世世 代代传承,因此在蒙古族历史上世代记载着。蒙古族教育子女平时要爱整洁、说话要 和气,不随便动人家的东西,不随便骑人家的马;不许朝着别人唾吐沫和甩鼻涕,来 客人要礼貌待客,要记住客人的长相、穿戴、马的颜色,鞍具的样式。如果来了外地 不认识的人打听名时应回答:“我年龄小,不知道。”或者让他问大人,见到长者应 先下马,见到官员应早些让路,打猎时不要从官员前边骑马通过,遇有争吵之事不要 骂人家的父母。 11对如何讲礼貌等问题,成吉思汗谈得比较具体。成吉思汗说:“年 轻人与长者谈话时,一定要先让长者讲,然后才可以回答问题,更不能抢先说话,要 讲礼貌。” 12因此,蒙古族把平时的礼貌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才的标准。 2.1.2 注重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教育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的勤俭节约教育也在蒙古 族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体现着。 就吃手扒肉来说, 蒙古族把带肉的骨头用刀子刮了又刮, 吃的干干净净然后把骨髓也要吸净,同样蒙古族吃米饭也从来不丢饭粒,而且把碗里 的饭吃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粒米; 蒙古族把那些吃饭丢饭粒的人, 说成连狗都不如的人。 蒙古族饭桌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粮食这个东西,等我们把它吃到嘴里的时候,已 经翻越了十道山梁” 来之不易,所以蒙古族用古老的神话传说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们 要爱惜粮食。 13 除了蒙古族的平民百姓之外, 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在古代蒙元帝王之母的身上也 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们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俭朴,严格 要求自己,以自身的俭朴的生活作风来影响自己的子女们。按道理说大元朝的皇后妃 子们有着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是,事情不是这样的,她们非常注意勤俭节约方面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的问题。这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大元朝之母的身上都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这种美德 时刻影响和教育着子女们,会使子女们形成勤俭节约是光荣,浪费是可耻的良好的道 德风尚。据历史资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在生活上是个极其节俭,很 少浪费的人,宫中的贵妇们在她的倡议下,收集用过的弓弦,抽丝织布,她还回收利 用破旧的皮毛制作地毯。 14还有伯颜忽都皇后平时也很节俭, 不妒忌, 动以礼法自持, 人们发现她死后所遗留下来的衣物全都破烂不堪。 15 由此我们看得出,传统蒙古族 从黄金家族到平民百姓都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2.1.3 重视培养后代诚实守信的品德教育 蒙古族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很重视诚信教育。在成吉思汗的道德教育中,忠义 是第一位。在他看来臣民对君主忠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个基本 水准。所以他很欣赏那些不顾自己的一切与主子共患难,同命运的忠诚的人,严厉惩 罚了那些为自己的利益背叛主子出卖主子的不义之人。他认为:“乃蛮国亡后.忠于 职守想把玉玺归还故主的塔塔统阿是忠诚的人。” 16在蒙古族培养诚实守信人方面, 成吉思汗的嘉言善行深刻地影响着广大蒙古族民众。成吉思汗用人的唯一标准是“诚 信”,凡是那些不隐瞒实事真相,说真话的人都得到重用。讲诚信是成吉思汗的道德 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人之间讲诚信是调节人们言行的一个重要准 则。 成吉思汗交友和用人的标准非常简单, 就是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为人要讲诚信。 成吉思汗使用很多降将的史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畏答儿的兄长畏翼离开成吉思汗 时,畏答儿无以自明,取矢折而誓曰:“所不终事主者,有如此矢。”成吉思汗察其 诚,更名为薛禅,约为安达。 17 所以,蒙古族把那些说实话,办实事的诚实老实人 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来看。因此,在蒙古族的眼里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只 要坚持真理,勒勒车也赶上兔子”这是蒙古族教育子女的基本准则。 18蒙古族希望把 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蒙古人” 即顶天立体的英雄汉子,蒙古族把自 己的子女培养成“真正的蒙古人”的训言就是,“美好的名字是父母给的,败坏的名 字是自己得的” 意思就是,要成为真正的蒙古人需要不断的努力奋斗。 2.1.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 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大自然以及与 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蒙古族认为大地是蒙古族的衣食父母,对蒙古族给予了生机 的物质条件,所以蒙古族把大自然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尊敬和保护。就这样蒙古族对大 自然和谐的对待,蒙古族很清楚的知道只有认识大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严酷的 大自然中获得生存机会,正因为蒙古族的这样的认识和行动,他们世世代代生息在广 阔无边的大草原上;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完全依靠大 自然这个绿色屏障,所以蒙古族对子女从小就开始灌输保护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和谐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8 相处的教育。“大草原是蒙古族的生产劳动的场所,也是养育蒙古族的衣食之母,所 以没有理由破坏大自然,破坏大自然等于切断自己的脖子一样”这是蒙古族在长期的 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拿烧火取暖来说,蒙古族烧的是牛粪,羊粪和马 粪,而不是去砍伐树林,即使烧柴也是捡一些干枝,蒙古族绝不为了烧火而砍伐整个 树林。烧牛粪,羊粪和马粪的好处是能净化草原,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水 是生命之源,因此,蒙古族从来不污染河水,湖泊和山泉,蒙古族把污染水资源的行 为,看成是大逆不道。蒙古族在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倒牧、轮牧,这就是 人们经常说的逐水草而居。倒牧、轮牧的优越性是给草原提供一个休养生息和恢复植 被的好时机,也防止草原的退化和沙漠化。还有蒙古族在游牧生产生活中的生活垃圾 进行简单的处理,其方法就是把生活垃圾就地埋掉,然后把草坪盖在上面,以求植被 的恢复。 19 蒙古族除了保护水草之外,同样注意保护野生动物。据载,成吉思汗比较重视围 猎,但他特别反对那些滥捕滥杀行为。因此成吉思汗根据蒙古习惯法,把围猎时间严 格限制在冬季,其他时间一律禁猎。正因为如此,在忽必烈时代才有“地有禁,取有 时”,“怀羔时节,孕育之时勿捕”的禁令。 20这种认识和行为都是长辈们在日常生 产生活过程中影响和教育着后辈们, 也提醒着他们每时每刻都要保护自己生存的自然 环境。这些认识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意 识。蒙古族的传统环保意识是蒙古族所出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产生活的产物,具 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而且蒙古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当时制约着人们对破坏自 然环境的行为,保护草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2.1.5 传授爱心教育 常言道:“身必有首,衣必有领”,传统蒙古族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热爱父母、 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教育,蒙古族时刻对子女嘱咐要热爱父母,热爱自己生长的家 乡。蒙古族都知道,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做到爱他人,爱社会、甚 至爱民族呢! 热爱父母是培养子女爱心的根本。 蒙古族谚语中说到: “金银可以获得、 父母不能再得;别看是鬓发蓬乱,也还是慈爱的母亲,别看是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 的家庭” 等等。 蒙古族诗歌中赞美父母的内容很多, 同样, 在蒙古族的音乐和歌曲中, 歌颂父母的歌也数不胜数。蒙古族把热爱父母的教育,最终要与热爱家乡的教育联系 在一起,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终生难忘的地方,“喝的是阿尔山,养我的土地 是金子” 这是蒙古族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在这个基础上, 蒙古族还要 “雄鹰飞的再高, 影子还在地上”“树高千尺,不能忘根”这样的谚语来教育子女要热爱家乡;热爱父 母、热爱家乡教育的最终归宿是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教育。嘎达梅林僧格林 沁等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对子女进行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教育的活的材料。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1.6 传授团结互助的教育 自古以来,蒙古族十分重视团结和互助。蒙古族认为:“齐心团结紧密合作,是 战胜困难的保证。所信谗言相互猜忌,是失败灭亡的象征。”,蒙古族并把祖先的事 迹和遗训,看作是齐家治国的典范。所以传统蒙古族对子女进行人与人之间要团结互 助的优良传统。阿兰高娃折箭教育子女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阿兰高娃把五个 儿子叫过来,先让五个儿子每人折一支箭,五个儿子没费劲就都折断了,接着阿兰高 娃把五支箭捆到一起让五个儿子折,这时五个儿子费了很大劲也没能折断。于是,阿 兰高娃用束起来的箭告诫五个儿子必须团结互助。 这个故事到现在还在蒙古族当中流 传着, 成了蒙古民族教育子女团结互助的传统历史故事。古代蒙古族的各部落都非常 重视以本民族的起源和祖辈的光辉业绩来教育子女, 从而增强本部落民族和本家族的 凝聚力。拉施特在史集中这样说道:“他们都有一种记住自己祖辈来源的习惯; 他们对每一个新生的子女说明他们是哪一族的人, 就像别的民族说咱们据说是某一氏 族的习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都知道自己的部落和它的来源。除蒙古人外其他部落 没有这样的习惯”,拉施特还指出,“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记住本民族起源和氏族的 习惯。因为他们和其他部落不一样,没有可资训诫子女的宗教和信仰,所以父母对每 一个新生的子女,都讲述祖辈和氏族的情况。” 21从这方面看得出,传统蒙古民族把 团结互助这个传统美德看成对子女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时蒙古族的每个家庭 都对子女进行团结互助的教育,整个蒙古社会的人们都要求团结互助,团结互助的思 想作为当时蒙古民族的特点而受到世人的仰慕。由于蒙古族家庭的团结互助教育, 使 古代蒙古社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 对蒙古族子女的良好思想品德 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 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时所采取的具体的措 施、手段。是否适当的选择和运用家庭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到家庭道德 教育是否能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决定着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 任务的实现。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很多,所以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 教育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很多。现在简单的介绍典型的,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几个方 法。 2.2.1 以故事育人 以故事育人是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一种方法之一。 蒙古民族有很多反映本 民族历史的故事,蒙古族长辈通过放牧、亲人团聚、纳凉、睡前等时间,以讲故事的 形式向子女们传授伦理道德,以达到教育子女的目的。蒙古族有很多流传很广的历史 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数都蕴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是全体蒙古族智慧的结晶。在古代 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10 蒙古族不论哪里出现了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蒙古人民就编成故事,世世代代相传教育 子女。 蒙古秘史中记载的阿兰高娃折箭教育五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 个故事在蒙古族地区广泛流传, 成为蒙古族对子女进行团结互助教育的传统的历史故 事。还有元史译文证补中记载: “蒙兀先无文字,世系事迹,口相传述。 ”其教育 内容很多是围绕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进行, 比如成吉思汗的母亲坷额仑夫人养育盖世 英雄儿子的故事,成吉思汗勇敢善战、知人善任的故事,成吉思汗训谕过四子的故事 等等, 它们就像一脉清澈的溪流滋润着蒙古族子女们的心田。讲故事的教育方法有着 自己的特点和好处,这种方法即适合“识字的人”也适合“不识字的人” ,蒙古族又 结合子女们的年龄和认知特证来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长辈们把历史故事 情节描述成很神秘的,从而激发子女们的好奇心,使蒙古族子女们很容易接纳。 2.2.2 老年人的教导 蒙古族在部落集会或者宴会上, “年长者都要对年轻人讲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教 导叫做老年人的教导,蒙古族自古就有这样的习惯。 ” 22尊敬老人是蒙古族的传统, 部落和家庭里老年人受到特别的尊重,集会上要听老年人的教诲,喜事和宴会上给老 年人敬酒,听老年人的祝福语。这样的集会或宴会每年都举行一次,请一些擅长教导 的老年人到集会或宴会上。首先会首老人来讲解集会或者宴会的缘由,除了对汗王和 诺颜讲一些祝福吉祥的话以外,主要讲的是“自己内部无贼,则外贼不来,执行官员 不失法度,牧民紧紧跟着牧群,巡边军人不让敌人接近边境,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接受 贿赂,把盗贼放进家乡,乃是损害部落和民族。 ” 23然后,其他老人主要结合历史上 的人和事物对子女进行热爱家乡,保卫家乡和团结互助等方面的教育。最后,老人们 还说一些祝愿的话语: “美丽的姑娘们,有志气的男儿们,运气好的壮年人们,有规 矩的妇女们都是努图克和艾里的骄傲,有教养的后代,善于教导的老人,为了维护幸 福生活的根本,你们听了教导要复原好转,受教育应该成为明智的人。 ” 24老年人的 教导生动而有理,远远胜过那些空洞无物的言教,蒙古民族所推崇的忠厚诚实,勇敢 和知人善任等品德得以传承。 2.2.3 身传言教 身传言教是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典型方法之一, 蒙古族对子女进行家庭道 德教育时,特别重视父母自身的言行来影响,熏陶和教育子女。著名教育家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25 身传优越于言教。蒙古族在长期的 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养成了注重实事求是的生活习惯。蒙古族要求子女,父母做到 的子女必须要做到, 蒙古族家长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言行来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和 影响,使蒙古族子女通过父母的言行举止逐渐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懂得 是非,美和丑,善和恶。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是在平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中进行和完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成的。 在蒙古族家里极少看到家长对子女讲大道理的情景, 即使是子女犯了一些错误, 也比较少进行严格的惩罚,而且蒙古族家长会给子女反省自己和改正过错的机会, 这 种教育客观上遵循了子女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 身传言教是蒙古族传统家庭道德 教育中的最基本的教育方式, 蒙古族经常把身传和言教结合起来, 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身传言教。父母或长辈光言教是没用的,父母自己的行为更能告诉子女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尤其是那些理解能力较差,而效仿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身教优越于 言教。 蒙古族信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对家庭教育中的巨大的功效。人是最能模仿的高 级动物,而且模仿是幼小的孩子认识外部世界和形成行为模式的重要途径。父母的言 行为子女提供了言行举止规范要求的物质化的模式,它不仅影响子女的言行,而且影 响子女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蒙古族是个非常讲究礼节、礼貌的 民族,礼节、礼貌的形成是在家庭中父母身传言教,不断训练,子女不断效仿的实践 中培养的。 2.2.4 以谚语育人 谚语是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它包含着精辟深湛的哲理,深切的 人生体验, 成为蒙古族生产斗争, 行动的规范。 “水滴积多盛满盆, 谚语记多成学问” 。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谚语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反映出蒙古族对不良行为的谴责,表现 了他们的朴素的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丽健康的情操。谚语短小精悍,在压缩、 凝炼的艺术语言中蕴含着有益的教训、正确的判断。句式整齐,富于形象性,自古深 受蒙古族的喜爱。在蒙古族家庭中,谚语的使用非常广泛。比如:教育子女爱家乡、 爱母亲的有: “喝的水是阿尔山,养我的土地是金子” “别看是鬓发蓬乱,也还是慈 爱的母亲,别看是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的家庭” “雄鹰飞得再高,影子还在地上”; 教育子女求真务实的有:“只要坚持真理,勒勒车也赶上兔子”“念珠子(喇嘛用的 念珠),不如饮牛”“闲呆着不如琢磨点正经事”“只要劳动,就能啃上骨头”;让 子女尊重长辈和教师, 加紧学问的谚语有: “用珠宝装饰自己, 不如用知识充实头脑” “尊敬德高的人、敬爱年老的人”“对喂乳汁的母亲,要敬爱,对教字母的老师,要 尊重”;教育子女团结互助、广泛交友的有:“独虎不敌群狼”“像绵羊似地,合群 走就有力, 像沙土似地, 散放着就无力” “与其有一百两银子, 不如有一百个朋友” ; 教育子女诚实守信的有:“获得别人信任靠忠诚,改正自己错误凭真诚”“人好在于 诚实,马好在于善使” “碰大雪也别违诺言,遇大雨也别误时间” “即使学不会学问, 也要学会忠厚老实”等等。在蒙古族家庭教育中这样的谚语数不胜数,谚语在蒙古族 家长的口中随口就说出,使用的贴切,起到了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蒙古族也使用谚 语来讽刺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教育子女在未来的生活当中抱有美好的愿望,抛弃谎 诞的风尚。比如“见异思迁”“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南箕北斗,虚有其表”诸 如此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金融市场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与绿色金融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重庆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有答案)
- 安健环与文明施工管理协议
- 巡检光伏区注意事项
- 屋顶光伏逆变器课件
- 输液空气栓塞课件
- 电商平台存货抵押融资服务合同
- 小鸭上桥课件
- 农业用地磅购置与运营维护合同
- 输液原则注意事项
- 接手烂尾项目的合同范本
- 物业客服人员培训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3)
- 茶百道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检修现场管理培训课件
- 信息网络安全考题「附答案」
- 2025司法协理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消防设备设施操作讲解培训课件P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一百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