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2012012 2 届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届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上 市 上 市 公 司 公 司 erperp 系 统 对 财 务 绩 效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系 统 对 财 务 绩 效 影 响 的 实 证 研 究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毛 鑫 毛 鑫 华东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任务书硕士学位论文任务书 研 究 生 姓 名 毛鑫 学号 20090492210111 学 院 ( 系 )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 会计学 专 业 方 向 会计信息化 论 文 题 目 上市公司 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要求完成时间 2011 年 10 月 22 日 选 题 来 源 导师指导下的自选课题 主要研究任务:主要研究任务: 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不整理,探索 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 的机理。 2、通过对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样本的采集及其相关财务指标的选取, 运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和两相关样本 t检验分析erp 系统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3、通过将样本组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公司两个子样本,分析 erp 系统对丌 同类型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 4、根据研究结论针对企业在实施 erp 系统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接受任务时间 2010 年 11 月 19 日 学 生 签 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 东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 意。 本人签名_日期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论文无保密内容。,本论文无保密内容。 本人签名_导师签名_日期_ 摘要 i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 erp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企业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推 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才能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更加鲜活的生 命力。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纷纷引进和建立企业资 源计划(erp)系统,以期规范和再塑企业流程,管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 息流,提升运营绩效,增强市场竞争力。西方企业通过 erp 的实施应用取得了骄 人的成绩,但 erp 在我国的应用效果却受到质疑。一些企业实施了 erp 系统,最 终却陷入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漩涡当中,而另一些企业却通过成功实施 erp,获取了信息技术的协同效应。到底实施 erp 系统将对企业绩效产生什么样 的影响?本文以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的方法,研究我国企业实施 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期提高业界对 erp 系统的认识,希望对公司实施 erp 系统及运作有所启发。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关于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以及研究 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然后详细介绍了 erp 的概念,蕴含的 管理思想,具有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 erp 系统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 响机理,效益曲线,以及具体的影响。之后提出本文的 3 个假设,并以我国沪市 122 家实施了 erp 系统的公司为样本,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和两相关样本 t 检验等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erp 系统在实施初期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并 不明显,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财务绩效提升的效果逐渐显著,财务绩效好于未 实施 erp 系统的公司。可见,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 erp 实施运用过程中并 不存在。此外,本文进行的 erp 系统对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财务绩效影响 的差异分析表明,erp 系统对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财务绩效提升的侧重点 不同。 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企业实施运用 erp 系统 过程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erp,财务绩效,实证分析 abstract ii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fluence of erp for listed companyinfluence of erp for listed company abstracabstract 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the enterprise can gain advantages and vital power in intense competition only by constantly reducing costs, getting market and produce information in time and promoting new product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white-ho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survivor an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introduced erp to manage the business, capital and information flow. enterprises in western country achieve remarkable results with running erp. while the effect of running erp in china is in doubt. some chinese enterprises get positive business impact, some are trapped in ”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what is the actually impact of erp adoption is the biggest driving force of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122 listed companier empirical data from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between 2001 and 2006,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erp adoption on firm performance wi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precious research which focus on “productivity paradox”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p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n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the advantages of erp, how it affects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last, advance hypothesis and exam them though the methods of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and paired-samples t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s not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a short term, while with the elapse of time,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rp adopters is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e nonadopters. this fact proves that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is not ture. in addition, we found the influences of manufacturing and no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are differennt. keywords: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empirical study 目录 iii 目录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3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3 1.3.2 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3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3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5 2.1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 5 2.1.1 国外研究概况 . 5 2.1.2 国内研究概况 . 6 2.2.erp 系统效益分析以及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理论分析 . 7 2.2.1 国外研究概况 . 7 2.2.2 国内研究概况 . 8 2.3 erp 系统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8 2.3.1 国外研究概况 . 8 2.3.2 国内研究概况 . 9 2.4.总结与评述 . 10 第三章 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12 3.1 erp 概念及管理思想 . 12 3.1.1 erp 的概念 . 12 3.1.2 erp 蕴含的管理思想 . 12 3.2 erp 的优势 . 14 3.3 erp 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 . 15 3.4 erp 效益曲线 . 16 3.5 erp 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 18 3.5.1 erp 对财务绩效的直接影响 . 18 3.5.2 erp 对财务绩效的间接影响 . 19 第四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21 4.1 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 21 4.1.1 假设 1 的提出 . 21 4.1.2 假设 2 的提出 . 22 目录 iv 4.1.3 假设 3 的提出 . 22 4.2 指标的选取 . 23 4.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24 第五章 erp 系统实施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27 5.1 描述性统计及数据预处理 . 27 5.1.1 描述性统计 . 27 5.1.2 数据预处理 . 27 5.2 假设 1 的实证结果和分析 . 28 5.3 假设 2 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30 5.4 假设 3 的实证验证与分析 . 32 第六章 研究结论、启示以及局限性 . 34 6.1 研究结论 . 34 6.2 对实践的启示 . 34 6.3 本文的局限性 . 36 参考文献 . 37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作品 . 39 致谢 . 40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任何企业想生存和发展都要面对激烈的竞争,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市场规则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是一二十年前所无法想象的, 不断更新换代的技术,多样化的客户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全球化的竞争四处涌 现。在当今环境下,仅仅依靠价格、品质和服务已无法获取竞争优势,因为这些优势很 快就会因竞争对手出色的学习能力或模仿能力而消失殆尽。企业只有引入先进的管理理 念,科学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管理变革求效益,才有望在全球化的 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著名的 it 分析公司 gartner group inc 根据当时计算机信 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信息时代以后的制造业管理信息 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的变革做出了预测, 并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这个概念。 erp 系统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是企业“各项管理作业流程与表单管理的电脑化作 业系统” 。即通过各项作业表单的合理化,来建立企业内部的标准作业流程,再将管理 活动中的作业信息输入企业信息系统,以获取决策支援,利用 erp 系统整合、串联企 业内部各项管理资源和即时处理大量数据的特性,达到所有数据一次输入,多方即时应 用、资源共享的效果,避免数据多次输入产生的错误,提高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同时 在 erp 系统内建立各项数据基准及管控范围,帮助企业加强内控作业,即时“发现异 常、分析异常、排除异常、改善异常” ,达到“多工运作、即时处理、完善咨询、资源 共享”的结果,最终达到“管理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及系统化”的目的。 经过 30 年的发展和完善,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erp 系统 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已逐渐成为企业有效利用企业 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标志。 沈阳第一机床厂 1981 年从德国引进我国第一套 mrp软件,拉开了 erp 系统在中 国应用发展的序幕。今天 erp 在我国企业间已经得到广泛实施。根据计世资讯发布的 2008 年中国生产制造 erp 行业白皮书的资料显示,2007 年国内管理软件市场整体 规模已经达到 248.5 亿元人民币, 其中, erp 软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47.47 亿元人民币, 以 59.3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市场的第一位。由此可见,erp 软件已经成为当前国 内管理软件市场的主流产品。 然而,erp 诞生于制度体系相对比较健全、市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管理水平和人 员素质相对较高的环境中,融入了大量创造性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作为舶来 第一章 绪论 2 品的 erp,在中国企业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不争的事实是我国 erp 系统实施的成功率低,多数企业陷入了信息技术黑洞,投 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理,却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有专家的研究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实施的 erp 系统, “1/3 能用、1/3 修改后能用、 1/3 失败” 。企业资源管理中心网站的一项调查则显示,在所有的 erp 系统应用中,按 预算按期成功完成系统集成的只有 10%-20%, 未能完成系统集成或者部分完成集成的有 30%-40%,而失败的却占了 50%。 对于成功实施了 erp 系统的企业,erp 的应用效果也饱受质疑。饶艳超对国内企 业 erp 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受访者中明确表示 erp 系统实施效应明显、很明显、 极为明显的分别占 32%、27%、2%,总计为 61%,另有 28%得受访者认为系统实施应 用效应一般, 9%认为没有效应, 甚至有 2%的受访者认为 erp 系统实施带来的是负面效 应。其对经营业绩影响评价的结果显示,只有 24%明确表示会有影响,21%认为影响程 度会很高,但是有超过半数(54%)的答卷者认为影响一般甚至没有影响1。 在 erp 炒得火热之时,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也让许多企业面临着 “上 erp 系 统是找死,不上 erp 系统是等死”的两难抉择。 1.2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 erp 系统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涉及企业各部门、各层级的信息技术。一旦实施 erp 系统,企业面临的将是个层级全方位的变革,成功则企业运营将得到质的飞跃,在 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失败往往则伤筋动骨,从此一蹶不振。 erp 系统的高风险以及我国企业界对于 erp 系统应用效果的怀疑和争论让一些企业举 步不前。 目前,国内学者对 erp 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关于 erp 对 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本文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究 erp 系统影响 企业财务绩效的机理,实施 erp 系统会给企业财务绩效带来哪些影响,分析到底 erp 系统实施的效果能否符合人们采用它的初衷, erp 系统的实施能否对我国企业的财务绩 效产生正面和持久的影响,最终验证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在我国企业实施 erp 过程中是否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分析 erp 系统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机理以及对财务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能够帮助我 国企业深入认知 erp 系统,帮助处于进退两难境地的企业做出理性的决策;根据 erp 系统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理提出相关建议,能帮助企业发现 erp 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 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提高 erp 实施成功率;发现 erp 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能帮助企业有效运营实施 erp 系统,在将 erp 系统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方面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第一章 绪论 3 此外, 本文还将为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在我国是否存在的争论提供了理论论据。 1.3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解决以下三个问 题: (1)erp 系统如何影响企业财务绩效。 (2)实施 erp 系统会给企业财务绩效带来哪些影响。 (3)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在企业实施 erp 过程中是否存在。 本文首先在总结回顾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 erp 系统实施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文 献的基础上,依据 erp 系统蕴含的管理思想,所具有的优势,对 erp 影响企业财务绩 效的作用机理以及对财务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 用沪市 122 家实施了 erp 系统的公司为样本,对系统实施前后 3 年的财务绩效变化情 况运用 wilcoxon秩和检验和两相关样本 t 检验进行分析; 再依据样本公司的行业和规模 等因素选择未实施 erp 系统的公司构建配对样本,同样运用 wilcoxon秩和检验和两相 关样本 t 检验分析样本公司和配对样本公司财务绩效的差别;最后,运用独立样本 t 检 验分析 erp 系统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 1.3.2 1.3.2 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本文分以下章节进行研究,每章节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说明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主 要内容以及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回顾。 第三章介绍 erp 的概念、蕴含的管理思想、所具有的管理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对 erp 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机制以及产生哪些影响进行理论分析。 第四章和第五章提出假设,筛选样本,选择指标,并运用 spss 进行实证分析。 第六章在前述章节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最后指出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1.41.4 本文主要创新点本文主要创新点 本文对实施 erp 系统的公司按照是否属于制造业进行分类进行对比分析。 erp 系统最初是为改善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绩效提出的,而后推广到非制造业企业。 第一章 绪论 4 这两类企业各自具有不同的行业特点,所以本文在分析 erp 系统实施前后财务绩效的差 异的基础上将样本公司分为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分析 erp 系统对不同行业公司 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这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鲜有涉及。 第二章 文献回顾 5 第二章第二章 文献回顾文献回顾 2.1 2.1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指从信息技术投资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和期望收益的不匹 配。 erp 系统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全面应用, 不可避免地陷入信息技术 (it) “生产率悖论”的争论之中。 2.1.12.1.1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研究概况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olow在其著名论断:“we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tivity statistics”中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 “生 产率悖论”这一概念。同年,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史 steven roach 也在文章中 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之后, 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 paul strassmann(1990) 2通过对 38 个服务业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信息技术投入和 投资回报两者之间并不相关, 指出信息技术投资和生产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morrison, berndt(1990) 3通过对美国经济分析局提供的美国全国制造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时 美国企业在信息技术上投入一美元,平均只能获得 0.8 美元的回报。eckerson(1990)的 研究指出,在实施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后仅仅有少数 的企业实现了显著的成本节约4。parsons,gottlieb,denny(1990)调查了加拿大的一 家金融机构 1974 年至 1987 年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该机构整体生产率的影 响非常轻微。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也许要在更远的将来才能体现出来 5。 从悖论的提出到后来一系列关于信息技术生产率的研究,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信息技术 投资与其经济效益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然而,生产率增长幅度的下降和日益增加的信息 技术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并不那么令人信服,毕竟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在 20 世 纪 90 年代以前信息技术投资在公司投资规模中只占较小的份额。erik brynjolfsson 对之前学者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他认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确实存在,但信息技术本 身并不是罪魁祸首。他尝试着用以下四种原因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投入和产出的测 量失真;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调整引起企业绩效显现的滞后;利润的再分配;信息 技术的后续管理不善6。 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开始,美国经济形势得到很大好转,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学 者声称己经看到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最初否定悖论的结论是 brynjolfsson and hitt,他们于 1993 年通过研究分析国 际数据集团(idg)的大型企业调查数据得出的: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提升7。他们通过分 第二章 文献回顾 6 析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信息技术投入的边际产出在 56%68%之间,而非信息技术投入 的边际产出只有 4.14%6.86%,这表明每一单位的信息技术投入的产出是同等价值的其 他投入产生的产出的十倍。之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加州 大学 irvine 分校的信息技术和组织研究中心两大机构为首的大量研究证实了悖论的消 失。brynjolfsson and hitt 运用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计算信息技术资本、信息技术 劳动等各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研究了 1987-1991 年美国 367 家大公司的信息系统支出 和公司产出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信息技术投入对公司的产出做出了具有统计显著性 的实际贡献。在样本企业中,信息技术投入的平均边际产出达到 81%。信息技术资本和 信息技术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至少与其他资本和其他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相同8。 hayes2000年的的研究发现在1981-1993年间英国采用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的银行比没有采用 atm 的银行的生产率具有 7%-9%的持续优势9。 2.1.2 2.1.2 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 相比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 国内学者对信息技术 “生产率悖论” 的研究相应起步也较晚。 我国学者梁樑、周垂日(2004)综合国外研究进展,将关于企业层面的信息技术生 产率悖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前为悖论的证实和解释阶段;20 世 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悖论消失;2000 年以后新悖论出现。他们通过回顾国外“生产率悖 论”从提出到证实到消失以及新悖论的出现的理论发展历程,分析探讨新悖论产生的原 因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指出了企业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对 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启示。他们认为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必须重新构建业务 流程、变革组织结构、调整生产的相关要素投入10。 李治堂(2004)则认为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问题存在于国家和行业以及企业两 个层面:前者主要指从宏观角度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宏观行业产出或国家经济增长的影 响;后者则主要从微观角度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微观企业产出和绩效的影响。通过回顾 以往学者的研究,他发现我国早期关于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关注宏 观层面的问题,学者们通过对信息技术投资和行业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 研究,发现巨额的信息技术投资未能显著提高行业生产率。然而国家和行业层面上的研 究检验的是宏观层面的平均信息技术投资和平均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平均意义 上信息技术投资没有导致产出增长,但是在微观层面不同的公司之间,信息技术投资的 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我国学者后期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企业层 面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利用企业层面的数据来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产出或 绩效的影响11。 赵勇(2003)12、赵志坚(2004)13等学者都对“生产率悖论”做了介绍以及对产 生的原因做了理论分析。 第二章 文献回顾 7 徐美凤(2005) 14对 1995-2000 年的统计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中国信息产 业的全要素相对生产率,发现在这 6 年间,我国信息产业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现象, 并且她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仍将持续。 舒琴(2004)15以“生产率悖论”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企业企业资源计划 系统的实施现状,从信息技术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在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时的定位问题、实施问题、投资问题进行了 探讨并提出了“生产率悖论”对我国企业进行信息技术投资的启示。 孟倩(2005) 16则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差异。她采 用事件分析法,分别以中国和美国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对上世纪 90 年代 后期信息技术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她的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生 产率悖论”并不是全球化的问题。中国企业的市场价值受信息技术投资的影响巨大,而 这一现象在美国企业中并不存在。这表明信息技术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中,扮演了不 同的角色。 2.2.2.2.erperp 系统效益分析以及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理论分析系统效益分析以及影响公司财务绩效的理论分析 2.2.12.2.1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研究概况 christina 和 m.lynne markus(1995)17在文章“it 是如何产生商业价值的:过 程理论的总和分析” 中系统地对比分析了lucas, grabowski和lee, markus和soh, beath, goodhue 和 ross 以及 sambamurthy 和 zmud 等人的模型,提出信息技术投资为什么,什 么时间以及如何转化为可观的企业组织绩效的过程模型。具体是:由于企业情况以及管 理层的能力不同,不同的企业进行信息技术投资,获得的信息技术资产不同;通过合理 正确地使用高质量的信息技术资产,能够产生可观的信息技术影响;可观的信息技术影 响如果没有受到竞争过程的影响, 将会推进企业组织绩效的改善。 christina 和 m.lynne maarkus 所提出的过程理论包括三个分过程:竞争过程、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信息技术 转化过程。 cotteleer, bendoly 发现通过应用 erp 系统, 企业的订单循环周期得到明显地压缩 18。 mabert 等(2000)则发现在季末或年末,自动的财务处理系统能够加速现金周转 并减少核对财务数据的时间,降低经营资本,同时还可以缩减财务人员的数量,节省企 业运营成本19。 根据美国的生产和库存控制协会(apics)的统计数据,erp 系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 效益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 apics 认为使用 erp 系统平均可以给企业带来如 下直接的经济效益: “(1)库存下降 30%50%。erp 可以使一般用户的库存投资减少 1.4-1.5 倍,库存周转率提高 50%。(2)延期交货减少 80%。(3)采购提前期缩短 50%。采 购人员有了及时准确的生产计划信息,就能集中精力进行价值分析,货源选择,研究谈 第二章 文献回顾 8 判策略,了解生产问题,缩短采购时间和节省采购费用。(4)停工待料减少 60%。由于零 件需求的透明度提高,计划也做了改进,能够做到及时与准确,零件也能也更合理的速 度准时到达,因此,生产线上的停工待料现象将会大大减少。(5)制造成本降低 12%。由 于库存费用下降,劳力的节约,采购费用节省等一系列人、财、物的相关效应,必然会 引起生产成本的降低。(6)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减少 10%,生产能力提高 10%-15%。 此外,企业应用 erp 系统,还将带来如下间接效益:(1)使企业的基本数据管理更加完 备、精细,准确度大为提高。(2)使企业高层的决策更加快捷、科学,企业对市场的应 变能力和速度得到提高。(3)使企业员工从繁琐的手工管理中解脱出来,从而能有更多 的时间从事真正的管理工作。(4)理顺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打破了企业各部门之间条块 分割的格局,增强了员工的全局观念,使企业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成为可能。(5)使企业 的管理更加规范,减少了企业管理中的随意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计划性。 ” 2.2.2 2.2.2 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 冯林(2005)20认为 it 投资收益有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显性收益和隐形收益, 以及 it 投资的回报需要一个过程。 金娟(2008)21在 christina 和 m.lynne maarkus 提出的 it 投资绩效的过程模型 基础上认为 erp 系统的实施到绩效的产生也是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实现的,即企业资源计 划系统的投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形成,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对企业的影响和企业资源 计划系统收益的产生。erp 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渗透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改 善企业的业绩。并通过案例分析发现 erp 系统能节约企业资金、提高存货周转率。 2.3 erp2.3 erp 系统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系统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2.3.12.3.1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研究概况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国外学者认为 erp 系统能够提升公司的价值和业绩的 观点逐渐成为主流。 poston 和 grabski 22以美国 1993-1997 年间实施 erp 的 50 家公司为研究样本, 对实施 erp 之后 3 年的营业收入成本率、销售生产成本率、营业收入雇员比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只有营业收入雇员比在 3 年内显著下降,营业收入成本率仅在第 3 年 显著下降,其他统计结果均不显著。hayes(2001)23等第一次采用事件研究法以 2 天 为窗口长度对实施 erp 的 91 家企业进行了研究, 发现 erp 宣布实施后窗口期的标准化 累计超额收益率(scar)均值为 0.192。而且,市场对采用大型 erp 供应商企业的反应 比采用小型 erp 供应商企业的反应更加积极。 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交互项对市场反应有 影响,财务状况佳且规模小的企业和财务状况不佳但规模大的企业比财务状况不佳且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9 模小的企业的市场反应更加积极。hunton(2003)24等继续用 hayes 等所使用的企业 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实施 erp 前后共 6 年的数据,验证企业实施 erp 对资产回报率 (roa) 、投资回报率(roi) 、销售利润率(ros)和资产周转率(ato)的影响。研究结 果发现, 企业采用 erp 系统 3 年后 roa 和 roi 比未采用 erp 系统的企业的 roa 和 roi 有显著提高。企业规模和财务状况对 roa、roi 和 ros 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但对 ato 没 有显著影响。nicolaou25对 247 家实施 erp 的企业与匹配样本进行差别绩效的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erp 的实施对匹配样本之间的才别绩效有显著影响。erp 实施完成当年 的企业的绩效比未实施 erp 企业(匹配样本企业)的绩效要差,而 erp 实施完成 4 年 后,实施 erp 企业的绩效比未实施 erp 企业(匹配样本企业)的绩效显著提高。同时 分析了影响企业绩效的具体因素, 作者认为差别绩效的变化主要受 erp 供应商、 erp 应 用程度、erp 实施目标、erp 实施完成期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采用大的 erp 供应商 产品的企业由于费用支出大,资产报酬率、资产的营运收益率(oia)在实施初期下降 较多; 使用 erp 模块越多的企业绩效越好; 以业务为导向目标的企业比以信息系统为导 向目标的企业的财务绩效要差;erp 实施期间为 2 年和 3 年的企业之间的差别投资回 报率和差别销售成本率 (cgs) 有很大不同。 nicolaou 等继续对其在 2004 年研究的 247 家样本企业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企业有后续提升(扩充功能或升级版本) 、放弃(转 为其他软件或放弃实施)事项的 182 家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发现,采用 erp 并 有提升事项的企业明显提高了 roa、roi 和 oia,降低了销售费用率(sgas) 、雇员销售 比(es) ;采用 erp 并有放弃事项的企业只有 roa 指标明显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 化。即使企业实施相同行为,行动时间的早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提升事项实施早的企 业对 roa、roi 和 oia 有提升作用,对 sgas、es 有降低作用;提升事项实施晚的企业 对 roa、roi 和 oia 有降低作用,对 sgas、es 有提升作用。企业放弃事项实施时间的 早晚对 roa、roi 和 oia 指标的影响与提升事项对其的影响相反。 2.3.2 2.3.2 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erp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实施以及如何构建erp系统环境 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上,对于 erp 系统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还很少。在研究方法上也 主要以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很有限。 饶艳超1针对我国实施了 erp 系统的公司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只有 24%的 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对经营业绩有影响,21%的答卷者认为影响程度会很高,但是有超过 半数(占 54%)的受访者认为影响一般甚至没有影响。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200626年发布的erp 对中国企业绩效影响研究报告 以 2004-2005 年间中国 247 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 酬率和净利润率四个常用财务指标作为主要的绩效衡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施 erp 系统的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均明显高于市场同期平均绩效,但并未发现 erp 系统实施 第二章 文献回顾 10 时间对企业绩效的显著影响。这一研究局限与 2004-2005 年两年的数据,窗口期较短, 在研究方法上,只进行了基本的描述性统计,因此对研究结论的可信性有一定影响。 张继东、王立彦(2007)27的研究通过对 2003 年实施了 erp 系统的企上市公司与 未实施 erp 系统的上市公司控制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 erp 系统能够促进企业绩 效提升的结论。 赵泉午(2008)28运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系数约束检验以及 panel 分析研究了 沪市 19932003 年间实施 erp 的 92 家上市公司实施 erp 系统前后绩效的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 erp 系统当年及之后 1-2 年内样本企业企业绩效略有下降,但这 种下降并不显著;实施 erp 系统之后第 3 年只有少数公司业绩得到改善,多数企业没有 达到改善绩效的预期,还有少数企业依然存在绩效下降的现象。但赵泉午认为这一现象 并非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导致,而是因为我国企业实施 erp 系统的成功率较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通信技术在无线通信协议研究领域的应用趋势分析报告
- 2025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Unit15Learning单元话题语篇训练每单元3练北师大版必修5
- 创新角度的现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汉字文化的传承途径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VB编程学习大纲试题及答案
- Photoshop图层基础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深海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突破与创新分析报告
- 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大局观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储能技术多元化在储能系统与储能设备储能效率提升中的应用报告
- 专职安全员安全责任履职考核表
-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民事赔偿情况以及卫生技术人员违法违规执业及其处理情况表
- 设计变更、工程指令、现场签证管理办法(修订)
- PVDF乳液与悬浮聚合工艺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策略及建议.PPT
-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调试方案
- 【总平施工】室外总平施工组织设计
- 地沟更换管线专项施工方案完整
- 《鹅养殖技术》PPT课件
- 甲醇球形储罐设计
- 殡葬资格考试:殡葬服务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