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既是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真实写照,也是沿江全线整个抗洪战斗的缩影。课文浓墨重彩地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A、导入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一场买年不遇的大洪水。一起来回忆洪灾来临时的场面。(齐读第一段)课文围绕大灾来临时的这场大江保卫战重点介绍了三个感人画面分别是: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B、明确目标。C、效果预期:认真读文,积极思考,你一定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二、民主导学任务一: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A、任务呈现学习提示一:首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来到赛城湖的大堤上,走进大地抢险的画面。1、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令你感动的语句,可以简单地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感动自己的语句,并谈谈体会。B、自主学习。C、展示交流。A“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官兵们救援行动的神速。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闻讯赶到、顿时、出现、“上!”)2.这么快是为了什么?官兵们心里想着什么?你能将这快的感觉读出来吗?哪个字最有力量感?(上)要读得干脆利落!像个指挥员那样!B“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1.“穿梭”说明了?(官兵们行动迅速)是的,行动如此迅速,对于官兵们来说是十分不易的,因为他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行走啊!2.这句话中,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全然不顾。什么叫全然不顾?出示:子弟兵们全然不顾 ,只顾 。(联系上下文试着填一填)4.你们说的丰富,真好,我也说几个句子,可能不如你们说得好,读一读好不好?他们全然不顾肩头沉重的沙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他们全然不顾泥水中来回穿梭的劳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他们全然不顾嶙峋的片石割破脚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他们全然不顾生命的危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5.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抢险的场面吧。(出示官兵抢时间护大堤的图片)这是一群怎样的子弟兵?C“狂风卷着巨浪,疯狂地撕扯着堤岸,筑起了一道人墙。”1.战士们勇敢(奋然跳入水中、血肉之躯、人墙);乐观(狂风、暴雨、巨浪都为战士们抢险带来了困难,但是战士们却看作是对他们有利的、有帮助的)2.读到这里,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敬佩之情)3.好的,就让我们也来当一次这英勇的人民子弟兵。4.创设情景:看,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生读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看,洪水肆虐,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战士们怎么办?生读筑起了一道人墙。战士们,狂风呼啸怕不怕?那是在为我们呐喊!暴雨倾盆怕不怕?那是在为我们助威!巨浪滔天怕不怕?那是在为我们加油!对,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出课件: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好一群勇敢的战士啊。5.战士们的身体难道是铁打的吗?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啊,但是却有钢铁般的意志!这样的人你会送给他们什么样的词语?老师送给他们四个字“铮铮铁汉”看“铮”字是什么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钢铁一样的硬汉)这是一场怎样的保卫战啊?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大家描述的场面就是鏖战6.过渡:是啊!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此时的官兵们怎么样?(伤痕累累)看!(出示图片)师旁白介绍。(音乐起)同学们,我这里有一组血染的数据,由于当时的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供水紧缺,不少官兵中暑,受伤。这组数据就记录了大江保卫战中仅几天时间一个团的人中7人 烂掉了指甲28人 脚和手受伤89人 因流汗过多缺少盐份全身浮肿292人 双脚溃烂374人 皮肤生了红斑420人 口腔、嘴唇干裂、溃烂。1200多人 手上起了血泡,磨破了手指7.此时,你想对这些铮铮铁汉说什么?8.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也充满了无比的敬意:点课件:出示对联一起读。指导:这是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爱呀,师范读。齐读。9.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跟你们完全一样,感动并崇敬着,让我们用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这次战斗响彻云霄,回荡天地之间。(一起读)过渡:如果说刚才描写的是一组抗洪抢险的群英图,那第4自然段就是对连长黄晓文的大特写。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让我们把目光由“英雄群像”转向“英雄个体”黄晓文。学习提示二:精读第四自然段,画出表现黄晓文动作的词,想一想:透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是一个怎样的黄晓文。B、自主学习。C、展示交流: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S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1、生自由地读课文,说体会“来不及了”体会到黄晓文是一个只把大堤放在心上的人。 “二话没说”感觉到他是一个完全没把自己放在心上,他心中只有大堤,只有人民。 “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他是一个勇敢的人,疼痛都不放心上。“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体会到他是一个顽强的人。2、文章在描写黄晓文时,用了动作,语言描写,使人物形像栩栩如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英雄连长的铮铮铁汉本色。那么,像黄晓文这样的人是不是就只有一个?课文怎么说?出示: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1、指名读句子2、说说你的理解,“几十个”、“ 日日夜夜”说明艰苦的时间很长。“ 多少”说明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个这样的事迹吗?出示课件:李向群、高建成的感人事迹。指名读3、是啊这样的事迹太多了,我们不禁要赞叹:女生读“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看到这些子弟兵都是铮铮铁汉,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所以我们要赞叹。男生读就因为有无数多的感人事迹,我们的战斗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才会引以为自豪,所以我们要赞叹:全班一起读。4、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段是对所有人抢险救灾的描写,是一种场面描写,而第4段是写一个人,是对一个人进行具体生动地刻画,是一种点的描写。像这样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体的特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能全面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再现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在我们习作中值得我们借鉴。(板书:点面结合)过度: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A、任务呈现:学习提示三:品读课文第5自然段,领会句子的表达特色,感受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B、自主学习。C、展示交流1、多用排比句、分句以抒发强烈的感情。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举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劈波斩浪”、三个“飞向”表现了战士们心系人民。师总结过渡:哪里有洪水,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2、作者强烈的感情你体会到了吗?以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细心发现、大胆探索,自己尝试感情朗读。3、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哪里指的是?你能联系上下文把哪里换成具体的地点吗?出示:()有洪水,( )就有军旗飘扬;()有危险,( )就有军徽闪烁。放眼生活,想一想近年来,我们身边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害?出示:()有( ),( )就有军旗飘扬;()有( ),( )就有军徽闪烁。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军旗飘扬、军徽闪烁、”都指人民子弟兵。这里的谁也指人民子弟兵?(“红五星、迷彩服”)这是借代的修辞手法。4、师: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在国家和人民面临灾难得时刻,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用自己顽强的意志立下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这样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大江怎能忘记?人民怎能忘记?齐读最后一小节。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铭记”就是?仅仅是大江铭记着么?谁一定也不会忘记?灾区人民,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我们,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全国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