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专业论文)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pdf_第1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pdf_第2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pdf_第3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pdf_第4页
(文艺学专业论文)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提要 通过游戏论述艺术,自康德以来,是西方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视角。伽达默 尔的关于游戏与艺术的看法在西方历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意义。本文以伽达默尔的游 戏观点为切入点,梳理和分析伽达默尔关于艺术的基本理论。 本文分三章:第一章,本章主要论述伽达默尔本体论的游戏观。首先,本章论 述了伽达默尔之前的主观论的游戏观,通过对康德、席勒、胡伊青加的游戏观进行 论述,发现主观论背景下的游戏观认为游戏的主体是游戏者,游戏者决定着游戏的 意义。接着本章论述了伽达默尔的本体论游戏观。本体论游戏观的与过去主观论游 戏观最大的不同在于,伽达默尔认为游戏的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这也就 是意味着决定游戏意义的不是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就是为了表 现自身。表现意味着存在观者,观者在这里不是主观论游戏中的被动的观赏者,而 是参与了游戏意义的形成,使游戏具有了开放性。游戏的时间特征也证明了游戏的 这种开放性。 第二章,本章主要论述伽达默尔“游戏是艺术的存在方式 的艺术观。首先本 章论述了从游戏向艺术的构成物的转化。构成物意味者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在形成之 中的,是开放的。转化意味着艺术作品发生了质的飞跃,艺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主观 性相脱离。向构成物的转化也就是一个艺术作品脱离主观性,展现自身真理性的过 程。其次,因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与游戏相同,都是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意味着 是对真理的表现,是对存在扩充,再次,本章论述了艺术作品的同时性的时间经验。 最后,本章论述了欣赏者同在的存在方式。 第三章,伽达默尔认为艺术的理解是属于解释学的一部分,他对艺术的探究是 为了构建其哲学解释学的大厦。因此本章主要论述艺术解释问题。首先本章论述了 伽达默尔关于艺术真理的看法。因为真理问题是其艺术解释的一个基石。伽达默尔 的真理观是建立在海德格尔存在论真理观上的存在论真理与人文真理的结合。这种 真理观发展到精神科学领域,产生了哲学解释学。其次,本章通过偶缘物与视域融 合两个概念论述了艺术与解释的关系。偶缘物意味着艺术作品意义与艺术作品所处 的境遇有关,且是被这种境遇所规定的。视域融合意味着艺术作品的视域不是固定 的,而是一个多种视域融合的结果,是处在变动之中的。 关键词:游戏、解释、真理、艺术 a b s t i a c t t bd i s c l l s sa r t 廿l r o u g l lp l a yh 嬲b e e na ni m p o r t 锄tp e r s p e c t i v eo fw 醯t e n la r tt l l e o r y s i n c ek a i l t g a d a m e r sv i e wo fm ep l a ya l l da r th a sat u m i n gm e a i l i n gi nm ew e s t 锄 l l i s t o i l lt h i sp 印1w i l lr e g a r dg a d a m e r sp l a yc 0 n c 印t 硒t l l eb r e a l 【m r o u 曲p o i 咄 c a r da l l da i l a l y s i sg a d 锄e r sb a s i cm e o r yo nt l l ea r t t h i sp a p e rh 嬲廿l r e ec h a p t e r s : c h 印t e ri ,l i sc h a p t e rf o c u s 鹪o ng a d 锄e r sv i e wo f l ep l a y 憾c hh 嬲a b a c k g r o l m do fm eo n t o l o 夥f i r s t ,id i s c u s sm ec o n c 印to ft 1 1 ep l a y w 1 1 i c hh a sa b a c k g r o u n do fm es u b j e c t i v eb e f o r eg a d 锄1 h r o u g hd i s c u s s e st h ek a n t s ,s c m l l e r s , h u i z i n g a st l l ec o n c 印to f t l l ep l a y ,f o u n do nt h es u 功e c t i v ec o n c 印to f 廿l ep l a yh a v ea p o i n tt l l a tt l l em a i nb o d yo fm ep l a yi sp l a y e r p l a y e 体d e t e n n i i l et h ep l a y ss i g n i f i c a i l c e s e c o n d ,id i s c u s sg a d 锄e r sc o n c 印to fm ep l a y t h eb i g g e s td i f j 衙e n c eb e t 、e 吼 o n t o l o g yc o n c 印to fm ep l a y 锄ds u b j e c t i v ec o n c 印to fm ep l a yo f t h ep a s t ,1 i e si nt l l ef a c t t h a tg a d 锄e rt 1 1 0 u 曲tm em a i nb o d yo fp l a yi sn o tp l a y e r ,b u tm ep l a yi t s e l f1 l l i sm e a n s 恤ed e c i s i o no ft l l es i g n i 丘c a n c eo fm ep l a yi sn o tt om ep l a y e r ,b u tm ep l a yi t s e l f i l l e p l a yi st o 廿l eb e i n go fs e l f e x p r e s s i o n e x p f e s s i o nm e a i l s 廿l a tm eb e i n go fg u e s t s ,h e r e g u e s t si sn o tm ep a s s i v es p e c t a t o ri i ls u b j e c t i v ec o n c 印to ft h ep l a y ,b u tt 0p a n i c i p a t ei n m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s i 嘶f i c a i l c eo ft l l ep l a y ,w i mt l l ep l a yo p e n p l a yt i m eh 鹪p r o v e d m a t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m i sp l a yo p e n c h 印t e ri i ,“sc h a p t e rf o c u s e so ng a d 锄e r sa nv i e wo f ”t l l ep l a yi sm ea n0 f b e i n f i r s t ,id i s c u s sm e 仃a n s f o n i l a t i o n 丘o mt h ep l a yt oc r e a t i o n c r e a t i o nm e a i l sm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a r ti nm ef o mo ei so p e n t r a n s f o 肌a t i o nm e a n st l l a t a r th 印p e na q u a l i t a t i v el e a p ,a r ti s d i v o r c e df r o ma n i s t s s u 切e c t i v i 何t a n s f o r m a t i o nt oc r e a t i o n m e a n sm a ti so u to fas l l b j e c t i v e ,d 锄o n s 缸a t e dt l l et m t l lo fm e i ro r 1 1 s e c o n d ,b e c a u s e t l l e b e i n go fa r t 锄dm eb e i n go fp l a y a r ei nm es 锄ew a y ,a r es e l f - e x p r e s s i o n s e l o e x p r e s s i o nm e a n sn l a t l ep e r f b m l a l l c eo fm e 仉l m ,n l eb e i n go ft h ee x p a n s i o n t h i r d ,m i sc h a p t e r d i s c u s s e sm eb e i n go fa r t a tm et i m eo f l ee x p e n e i l c ew l l i c hi s s i m u l t a i l e i t y f i n a l l y t h i sc h 印t e rd i s c u s s e sm eb e i n go fg u e s t sw l l i c hi sd a b e i s e i n c h a p t e ri i i ,g a d 锄e rh a v eap o i n t l a ta r th e m l e n e u t i c si sap a r to fh e n n e i l e u t i c s ,h e e x p l o r em ea nf o rc o n s 虮i c t i i 唱l l i sh e 肌e 1 1 e u t i c s s ot l l i s c h a p t e rf o c u s e so na r t i l h 锄髓e u t i c s f i r s t ,c h 印t e rd i s c u s s e sg a d 绷e r sv i e w so fm ea r t 缸l t h b e c a u s eh i sa r t h e n l l e n e u t i c sb 弱i so nm ev i e wo f 饥l m g a d a r l l d sv i e wo f 仇l m ,w h i c hi sc o m b i n e d o n t 0 1 0 9 yt 1 埘la 1 1 dt l l et m mo ft l l 毛h l m a i l i t i e s ,i sb u i l to nt l l eb e i n go fh e i d e g g e rv i e w o f t n l 也t h i sv i e wo f 也e 讯l md e v e l o p st 0s u c has p i r i to fs c i e i l t i f i c 丘e l d s ,h a dap 1 1 i l o s o p h y h e n n e n e u t i c ss e c o n d ,“sc h a p t e rd i s c u s s e sm er e l a t i o n s h j po fa na 1 1 de x p l a i nt h r o u 曲 o l 【1 ( a s i o n a l i 协e 锄d h o d z o ni n t e g r a t i o n o l ( 1 ( a s i o n a l i t a em e a n sm a tm es i 萨i f i c 锄c eo fa r t h a u sr e l a t i o nw i mo p p o n i m i t i e s ,a i l dd e t e 姗i n eb yo p p o r t i l m t i e s h o r i z o ni n t e 伊纰i o n m e a n st l l a tm ev i e wo fw o f i 【so fa r ti sn o t6 x e d ,b u tam u l t i - d o m a i ni n t e 孕a t i o n ,a sa r e s u l to f t l l ec h 锄g e k e yw o r d s :p l a y ;e x p l a i n ;协l m ;a r t h i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甩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里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 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 日期:牟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 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园壶途塞握銮厦澄后! 旦坐生;旦= 生;旦三笙筮查!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引言 1 9 6 0 年,伽达默尔在其哲学解释学巨作真理与方法中,把游戏当作了其论 述本体论艺术理论的切入口。伽达默尔创新的把游戏的主体理解为游戏本身。他认 为游戏具有一种自我指向性,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正在自我表现这一点上, 伽达默尔把艺术与游戏联系了起来,称游戏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存 在方式是游戏,也就意味着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也是自我表现。 通过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伽达默尔试图为艺术真理辩护。正如题 目所表示的,在本书中,伽达默尔希望以对艺术真理的辩护为出发点,发展一种与 整个解释学经验相适应的真理概念。伽达默尔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艺术真理的维 护,来发展解释学真理,从而为其建立哲学解释学打下基础。 1 9 7 4 年,在萨尔茨堡大学的一次美学讲演中,伽达默尔再次把游戏与艺术联 系了起来,为艺术的合理性辩护。1 8 2 8 年,黑格尔发出“艺术消逝”的感慨:“艺 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声明,已 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须和崇高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 世界中去了。 。面对黑格尔的这种感慨,伽达默尔一方面指出这种艺术消逝的观 念与现代人所遭遇的艺术的消逝有着不同的含义:前者是艺术与真理的分离,后者 是新艺术以怪诞和冲击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挑战。另一方面,伽达默尔想通过对反映 艺术特征的三个概念游戏、象征、节日的分析来恢复艺术的合理性。 游戏说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象征说明艺术作品所表现的都是其 本身蕴涵的东西,节日说明艺术作品的重返与逗留的时间经验。通过对这三方面的 论述,伽达默尔沟通过去的艺术与现在的艺术,指出艺术的过去与现在是同时的。 “处于一些经久不变的东西的滞留的片刻之中这就是今天、昨天、和自古 以来的艺术。 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是伽达默尔思想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些理论是其 哲学解释学思想的一部分。一方面,游戏观是我们理解伽达默尔思想的一把钥匙, 游戏的一些观念不仅仅适合于艺术解释,同样适用于解释学。另一方面,所有艺术 文本都是解释学文本的一部分,所以对艺术的理解也都属于解释学的一部分,通过 对艺术的探讨,伽达默尔获得了关于解释学的一些基本思路。 【德】黑格尔:美学(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1 9 7 9 ,第1 5 页 雪【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三联书店,1 9 9 1 年版,第8 9 页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理论,在西方当代艺术思想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 位。伽达默尔创新的把艺术与游戏中的主体理解为是艺术与游戏本身,艺术与游戏 存在就是为了自我表现。这一思想是对康德以来的主观美学的一次反叛,依据这种 思想,审美不再孤立于时代与历史,而成为一种与时间性相关的同时性的美学。在 这其中,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是与鉴赏者所处的时代同时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伽达默尔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从那时开始,陆续有伽 达默尔的中文译本问世。从1 9 9 9 年至今,中国大陆学术期刊发表的研究伽达默尔 的游戏理论的论文约有二十几篇。从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并被国内主要数据库, 如中国学术期刊、万方、维普等,收录的有关论文的情况看,对伽达默尔的游戏理 论作过研究的国内学者主要有武汉大学的何卫平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的董志强教授 和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峰博士。 在现象学和辩证法在语言中的契合析伽达默尔的“游戏一对话论的双 重意义一文中,何卫平先生从现象学和辩证法这两个角度对伽达默尔眼中的“游 戏一对话及其与理解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该文的主要意图在于通过对伽达默 尔的“游戏”概念的解析来阐述他的解释学思想及其特色,而不在于全面把握他的 游戏思想,因而,该文对于伽达默尔的游戏思想的分析似乎不够全面。 在析伽达默尔的游戏观兼论游戏的本质一文中,董志强先生从马克思 主义( 辩证唯物论) 的角度对伽达默尔关于游戏的某些观点、尤其是“游戏的主体不 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这一观点的形而上学性进行了分析批判,并根据自己的游 戏体验提出了“摹仿”论的游戏论;但由于该文的意图似乎主要在于借对伽达默尔 关于游戏的某些观点的形而上学性的分析批判来引出并论证自己的游戏观,所以, 该文对于伽达默尔的游戏思想的分析也不够全面,且也不是从伽达默尔的观点考察 游戏。 在作为偶缘性的游戏伽达默尔的游戏观解析一文中,王峰先生从伽达 默尔解释学中的“偶缘性 概念入手对他的游戏思想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并将“偶 缘性 看作伽达默尔所说的“游戏的本质但由于该文的论述重点在于揭示“偶 缘性”概念在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中的作用和地位,因而,该文在对伽达默尔的游 戏思想的把握的全面性上也有所不足。 除以上三位先生的论文外,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 的研究论文还有:山东大学博士生史风华的论伽达默尔游戏概念的意义( 河 南社会科学2 0 0 0 年第2 期)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黄文前的试析伽达默尔的游 戏理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0 年第9 期)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院硕士生肖建华、肖明华的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探新( 柳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 0 0 4 年第2 期) 、董虫草的西方游戏论评述(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6 2 ) 等。 本文对伽达默尔艺术与游戏理论的分析与前人不同,本文对伽达默尔的游戏理 论的分析主要以真理与方法和美的现实性这两部著作为向导,并结合伽达 默尔的一些其他著作,由“游戏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个中心论点铺展开来, 来把握伽达默尔对艺术与游戏的看法。力图与对具体作品的分析相结合,清楚的阐 述伽达默尔关于艺术与游戏的看法。 3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第一章本体论游戏观 第一节伽达默尔之前 伽达默尔并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游戏理论的人。游戏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具有 伽达默尔所赋予的含义。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曾猜测游戏是人抚慰神灵的活动, 因此“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游戏似乎是种休息”,是弊 大于利的和不合德性的,因为幸福生活离不开勤劳。”圆罗马的哲学家、语言学家马 佐尼讨论诗的模仿性质时说:“如果把诗看作游戏,它的目的就在娱乐,它的直接目 的虽在娱乐,却指向教益的娱乐。 虽然人们早就注意到了游戏的重要性,但第一 个对此进行系统论述的是近代的康德。 一、康德、席勒的游戏观 在康德所生活的十八世纪的欧洲,在美学与文艺理论上经验派与理性派相互对 立。经验派将美与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感性快感,而理性派则将美与艺术的本质归结 为先天的理性。康德不满于经验派与理性派各自将审美束缚于感性快感与理性概念 的局限性。他独创地将审美的本质归结为情感判断。所谓“情感判断”就是主体因 不受对象的感性存在的一种解放,一种令人愉快满意的情感愉快。这种审美的情感 愉快的根据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它既同对象的存在无直接关系,又同对象的概念 无直接关系,而是主观上的各种心理功能自由的协调一致。 这种看法为康德的游戏观定下了基调。在判断力的批判中,康德把艺术与 劳动区别开来:“艺术甚至也与手艺不同。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 雇佣的艺术。我们把前者看作它好像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 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而后者却这样,即它能够作为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 而是通过它的结果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地加之于人。”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康 德的游戏一艺术观。他把艺术比做游戏,并认为其与手艺等雇佣艺术不同就在于它 是自由的,在于其使人快适且合目的。在这里他提出了游戏观的一个重要观点,就 。法律篇,7 9 5 ,转引自康延兴;游戏:在维特根斯坦之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1 9 9 9 年 第2 期 雪尼各马科伦理学x ,6 ,1 1 7 6 b 1 0 1 1 7 7 a 5 转引自同上 回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9 9 页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上) ,商务印书馆,1 9 9 5 年版,第1 6 0 页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是游戏中的情感是愉快的。这种愉快是由于游戏不受结果、报酬这些目的的束缚。 但他又说游戏是“一种本身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得出合乎目的的结果”也就是说游 戏中仍然存在目的。这样的看法看似矛盾,却包含了康德的游戏观的核心思想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第一个目的是指结果、报酬这些外在目的,这是游戏所抛 弃的。第二个目的是指审美的内在目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方面保证了游戏 中的自由与自主,另方面保证了游戏对理性的接近。也就说游戏的目的在其自身。 这一思想,也是康德受到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影响的结果。因此,在这一理论中, 康德特别强调了游戏中游戏者的情感,强调了理性与自由的合一。他认为游戏的这 种“自由的游戏 的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日自由的合目的性。这是 和他的艺术理论联系在一起的,他所强调的是在游戏与艺术中主体的自由。 康德的游戏理论的本质就是对主体自由的弘扬,他秉承了文艺复兴以来张扬个 性,解放自我的的传统,希望在艺术领域中实现真正的主观自由。游戏中的主体, 创造者或观赏者,都如同游戏中的游戏者一样,暂时忘却了现实的利害与利益,自 由活动着。在这里自由不仅仅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的自由,也包括欣赏者在接受过 程的自由。 在康德之后,人们理解游戏大多是从主体角度考虑的。席勒是康德主体游戏理 论的的最成功的继承者。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席勒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强 调游戏的自由性,但同时他又认识到自由的游戏不只一种,“自然生物从需求的压 迫或者说自然的严厉,通过过剩的压迫或者说自然的游戏,过渡到审美的游戏;但 是在摆脱任何目的的桎梏而上升到高度的审美自由以前,生物已经在自由活动中接 近了着种审美的独立性,至少是相离不远了”由此可以看出,席勒眼中自由的 游戏有两种:自然的游戏与审美的游戏。尽管自然游戏与审美游戏都是自由的,但 只有审美游戏才是“摆脱了任何目的的桎梏”完全自由的生命活动。作为审美的游 戏冲动是统一“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两种基本冲动的必要途径。这种审美的 游戏作用于形式,是感性与理性冲动的融合,这种融合使人克服了异化,达到生存 状态的完美,达到人的自由状态。这也是康德同样希望通过“游戏”把人带到审美 境界,但与康德相比,席勒增添了一些人本主义特色,艺术游戏这样一种理性与感 性,严肃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结合是审美教育的目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席勒才会 说:“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 我们可以看出,席勒的 “游戏说具有相当程度上形而上的意义。 。【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第十五封信) ,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第1 2 4 页 5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j e s i s 二、胡伊青加的游戏观 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依旧在康德的主体游戏理论的范畴之内,但是胡伊青加在 康德游戏理论的基础之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给了游戏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首先,胡伊青加是站在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游戏的。胡伊青加力图把游戏的概念 整合到文化的概念之中。无论是从本世纪流行的语言视角来看,还是从教化、法律、 战争等社会生活领域来看,无论是从知识领域来看,还是从诗歌、神话、哲学、艺 术等领域来看,在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活跃着某种游戏因素,这种游戏因素产生了社 会生活的许多重要形式。游戏对于人类文化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酒神的狂 欢体现了人类的游戏精神;对游戏规则的遵循产生了苏格拉底的智辩术,斯芬克斯 之谜的游戏催生了人类智慧;英国法官与律师的法庭装扮已具备乔装的游戏因素, 特洛伊之战源之于众神的赌博游戏。“处于最初的文明乃是被游戏出来的,它不是 像婴儿从子宫脱离出来那样从游戏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产生出 来并永远不脱离游戏。” 其次,胡伊青加给游戏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胡伊青加这里,游戏上升到了 人的本质的角度。在人:游戏者一书序言中,胡伊青加说到“我的目的不是要 确定游戏在所有文化中的地位,而是要查明文化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游戏的 特征。 这正是表明,他所探究的不是文化中的游戏因素,而是文化本身的游戏特 征,而是文化的游戏因素。因为游戏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胡伊青加认为游戏 对于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胡伊青加把他关于游戏的专著命名为人:游戏者, 这说明他把游戏看作是人的本质,认为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胡伊青加把游戏提高到人的本质的高度。 再次,胡伊青加肯定游戏本身的价值。他反对心理学、生物学所认为的游戏须 服务于某种不是游戏的东西,他认为游戏指向其自身。胡伊青加的游戏具有四大特 征:第一,游戏是自由的。第二,游戏不是真实的、日常的,或说游戏是假装的, 游戏的非真实性一方面使游戏者严肃地投入游戏之中,被游戏席卷而去;另一方面 使游戏与日常生活的功利、欲望隔开,使游戏的目的指向其自身。第三,游戏是封 闭的,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来看,游戏都是有限制的。这也带来他的第四个特 征游戏是秩序的,游戏的秩序具有绝对性。胡伊青加意识到了游戏的重要的地 位,游戏不再是游戏者的游戏,他意识到了游戏自身的独立性。 胡伊青加还注意到了游戏的严肃性:“我们习惯于把游戏与认真理解为绝对的 【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1 7 3 页 。【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序言第2 页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对立。然而这种理解看来并未触到问题的实质。”当我们在游戏的时候,必须首先 排除那种“随便玩玩”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否则游戏也就不成为游 戏。这说明严肃性是游戏的一个固有属性。换句话说,游戏的自由性是一种“以严 肃为前提的自由,或“不自由的自由 。这也就意味着人只有在严肃而不自由地面 对游戏时才能更多地体验到游戏的自由。这种严肃为游戏提供了类似宗教仪式的 “神圣性”。胡伊青加这一思想对伽达默尔的游戏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本体论游戏观 伽达默尔力图把自己的游戏概念与康德、席勒的主体论游戏概念加以区分。康 德与席勒的游戏,是建立在主体论的背景下,它或是指主体在创造活动和鉴赏活动 中的情绪状态。在伽达默尔这里,游戏概念实现了由主体论向存在论的转变。游戏 不再是指艺术活动中的态度或主观的情绪,而是指一种存在方式,自我表现就是游 戏的存在方式。 一、主体 康德的美学把游戏中的主观态度当成了游戏的本质,是对游戏者行为与游戏本 身的一种混淆。在这种主观论背景之下,游戏的主体为游戏者,游戏者决定了游戏 的意义所在。 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和以往的游戏理论的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他发现游戏本 身具有种独特的本质,它独立于那些从事游戏活动的人的意识。在这里“游戏的 主体不是游戏者,而游戏只是通过游戏者才得以表现。 罾这也就意味着,游戏者对 游戏不再具有决定作用,游戏者只是游戏得以表现的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既然游 戏的主体不是游戏者,那么游戏的主体何在呢? 伽达默尔又提出自己的另一观点: “游戏的主体并不是游戏者,而是游戏本身。” 首先,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体现在游戏中轻松与严肃共存的性质上。 从 表面上看起来,游戏是轻松和没有目的性的,但是游戏的这种轻松性不是真的不存 在紧张感,而是因为游戏者专注于游戏,没有其他的外在目的,所以感觉不到紧张, 回【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2 2 页 圆【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3 3 页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一卜海译文f 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3 8 页 在论自我理解问题与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都有关于这点的论述, 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 社,1 9 9 4 年版,第5 2 页,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3 1 页 7 摆脱了紧张感。比如说人们在棋牌比赛,或运动比赛中,精神是如此的集中,往往 关注不到比赛之外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无法象对待一个对象 那样对待游戏者,因为游戏本身带有某种与我们平时对游戏的轻松特性理解相左的 严肃性。这种严肃性体现在人们在进行游戏时必须全神贯注“谁不严肃的对待游 戏,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如果人们不是全心全意的对待游戏,游戏的目的也无 法显示,游戏也就不成为游戏。此外,游戏也具有一种让游戏者忘记自己本身目的, 或把自己本来的目的转化为游戏目的,从而让游戏者沉溺于其中的魅力。正是在这 一点上,伽达默尔才说:“游戏相对于游戏者之意识的优先性基本上得到了承 认 圆,“游戏的过程也是被游戏的过程 。固 其次,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体现在游戏相对于游戏者具有一种优先性。对 于儿童游戏来说,儿童在作游戏时,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游戏。一个三岁的孩童在摆 弄椅子玩开火车的游戏时,拒绝父亲的拥抱,因为这样“火车头就知道自己不是真 的了。他是如此全心全意的沉浸在扮演的快乐中,以至于无法却区别游戏与现实。 对于动物游戏同样如此,小猫玩线球,它满足子这种单调的游戏,完全被线球的来 回滚动所吸引。宗教游戏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虔诚,“虔诚并不是人的能力,而是 上帝对于虔诚的人的仁慈的行动。” 在游戏中,游戏者沉浸于游戏之中,忘却自我, 并非体现为一种自我的失落,而是作为种超越自己的自由的体现。 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并不是说,游戏中没有游戏者。游戏是通过游戏者表现 自身的,没有游戏者,游戏也就无法表现。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意味着一种指 向性,游戏意义的指向性。它意味着游戏的意义指向自身,而不是主观美学中的游 戏者的主观性。 二、存在方式 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包含这样一种含义,游戏是指向自身的,游戏的存在 没有其他目的,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表现自己,使自身的意义得以呈现。自我表现成 为了游戏的存在方式。“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 游戏的自我表现性首先体现在游戏的重返性中。任何游戏都不是一次性,任何 的游戏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进行的,如波浪连绵的波动、小孩子拍皮球、甚至于体 育场上的竞技。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会不断的重复进行。从主观论的意义上来看, 【德】伽达默尔: 【德】伽达默尔: 【德】伽达默尔: 【德】伽达默尔: 【德】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h j 版社, 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2 0 0 4 年版, 2 0 0 4 年版, 2 0 0 4 年版, 1 9 9 4 年版, 2 0 0 4 年版, 8 页页页页页 2 5 8 一j o b b b 舛m第第第第第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游戏的仿佛无意义的反复运动,是由于游戏者精力过剩,通过这种重返性的活动消 耗自身的剩余精力。 但是游戏的主体是本身,并非是游戏者。在游戏的重返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一 个称之为主体的游戏者在控制游戏的进程,游戏只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更新着自身。 所以,游戏的重返没有任何外在目的,它的目的是表现自身。在不断的重返中,使 自身得到更好的表现。在游戏中,游戏者主体性的失落是为了更好的服从于游戏的 自我表现这个目的,而游戏的不断重复同样也是服务这个目的。 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意味着游戏是自由的,但同时伽达默尔又指出游 戏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游戏的人好像只有通过把自己行为的目的转化到单纯的 游戏任务中去,才能使自己进入表现自身的自由之中。因为,首先游戏者必须要 受到某种制约,那就是游戏规则,游戏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可能进行下去。 如果没有规则,那么也就无所谓游戏了。其次,游戏者的制约不是无限制的,他有 选择这一种而不选择另一种游戏的自由。通过选择,作为相对封闭的游戏世界与其 他世界区分开来。第三,游戏中不仅有游戏者,游戏中还存在他者,如小猫玩球, 球的自身滚动,仿佛在与小猫共嬉,只有与游戏者对抗的他者的存在,游戏才可能 进行下去。最后,人类游戏所需要的空间,一个为了游戏的封闭空间,也是对自由 的限制。人类游戏就是牺牲自由和接受限制。而只有忘记牺牲和限制,全身心的投 入游戏,才会在游戏中感到自由。正因为如此,游戏者的自由不是一种任意的自由, 游戏者的自由体现为,游戏者在游戏中抛却自身的目的,把自己全身心投入游戏之 中,服务于游戏目的。只有在游戏者完全融入游戏时,游戏者的自由才得以彰显。 游戏的自由是来源于游戏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使得游戏世界与外在的功利、物质 相分隔。这样游戏才能专注于自我表现这个内在目的。 从表面上看来,游戏的自我表现性,延承了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观点。二 者都强调游戏的无功利,无外在目的,都是对游戏自由状态的弘扬。但仔细思考, 会发现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康德处在主观论背景下,他强调的是游戏中的 愉快的主观情感。他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是针对游戏者的主观性而言。这里的目的是 游戏者的目的。在伽达默尔这里,游戏不再是游戏者认识的对象,它是本体,是在 存在的去蔽中表现自身,他的目的是对游戏本身而言。因为二者的理论背景不同, 所以尽管二者都强调游戏的无功利,但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回【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3 9 页 9 三、观者 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就一般的表现活动而言,往往存在一个表现的对 象,也就是说为了谁而表现。游戏活动自然也是如此,也就意味着在游戏活动中也 存在着表现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游戏活动中的观赏者。游戏活动的自我表现就是 针对观者而言的。 从表面上看,游戏并不是为了某人的表现。观赏者是对游戏的封闭性的破坏,使 游戏世界的封闭空间坍塌了一堵墙。特别对于竞赛游戏而言,如果竞赛活动是指向观 众的,无疑就丧失了竞赛游戏本身的竞技的特性。竞赛活动并不指向观众。但是对于 另外两种游戏形态一宗教膜拜游戏( k u l t s p i e l ) 与观赏游戏( s c h a u s p i e l ) w 一 观赏者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游戏的主体是其自身,游戏具有一种魅力,把游戏者吸引于自身的魅力。 游戏不仅仅吸引了游戏者留恋忘返,同样吸引了观者。对于宗教游戏和观赏游戏而 言,游戏不仅仅吸引了观者,更是为了观者而表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宗教游 戏和戏剧中,观众不仅不是对游戏封闭性的破坏,恰恰相反,观众与游戏者一起构 成了游戏的封闭性。“通向观众的公在( o f f e n s e i n ) 共同构成了游戏的封闭性。 只有观众才实现了游戏作为游戏的东西”。圆 其次,观者具有一种方法上的优先,游戏是为观者表现的。“事实上,最真实 感受游戏的,并且游戏对之正确表现自己所意味的,乃是那种并不是参与游戏, 而只是观赏游戏的人。在观赏者那里,游戏好像被提升到了它的理想性。” 观者对 于游戏的这种重要地位并不意味着游戏者不能感受到通过他所表现的意义的整体 性。而是说,因为游戏是为了观者而表现的,观者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优先地位。 就这样,观众在游戏中首次获得了和游戏者同等重要的地位。观众参与并构成 了游戏的封闭性,并使游戏在这里实现了其自身的意义。可以说观者在游戏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观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观者在游戏中具有了与游戏者同样重要 的地位。 观者对游戏的重要性意味着,虽然游戏是指向自身的,游戏的主体是其自身, 但对于游戏的意义而言,观者也参与了游戏意义的形成。或者可以这样说,游戏意 义的最终完成是在观者这里。因此,游戏意义并不是在游戏者将之表现后,就得以 确定。游戏的意义的形成也有观者参与,只有到了观者这里,游戏意义才最终形成。 。s c h a u s p i e l 在德语中,有两个含义:观赏游戏与戏剧,因为这里谈的是游戏,所以翻译为观赏游戏。 圆【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4 2 页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4 2 页 l o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i e s i s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游戏是封闭的结构,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开放的。也正因为如 此,游戏才可以不断的进行下去。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尽管观者在游戏中十分重要,尽管观者参与了游戏, 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戏的主体是观者,游戏的主体依然是游戏本身,游戏本身依然决 定着游戏意义的生成。 四、游戏与节日 游戏中的观者参与显示出了游戏的这样一个特点:游戏是既封闭又开放的。游 戏是除自我表现外,没有任何目的,这说明游戏是封闭与指向自身的。但游戏意义 的形成,还有观者的参与,说明游戏又是开放的。 游戏的时间经验也是这样的一种时间经验:一方面,由于游戏具有封闭性,无 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看来,游戏都是封闭的,所以游戏的时间具有封闭性,游 戏的时间与日常时间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由于游戏具有重返性,游戏的时间结构 是重返往复的,被不断参与的j 游戏的时间又是开放的。这两点也恰恰是节日的时 间特点。游戏的时间经验的特点与节日的时间特点相似。 我们可以通过节同的概念来认识游戏的时间结构。节日与游戏一向密切相关。 二者不仅都是从日常时间中游离出的独立的时间,而且二者都是具有对话性,不同 的主体在节日与游戏中相遇,相互交流。 伽达默尔是这样理解节同的。当然在伽达默尔那里,节日同样是全民共庆的: “假如有什么东西同所有的节日经验紧密相联的话,那就是拒绝人与人之间的隔绝 状态。节日就是共同性,并且是共同性本身在它的充满形式中的表现。”从时间结 构上看,节日也是与日常时间不同,节日时间是被庆祝的时间。这种被庆祝的时间 有一个与游戏相同的特点重复性。前文我们提到游戏的本质在于它的重返往复 性,节日也有相同的特点,节日是不断重复的。节日是定期重复出现的。节日出现 后与节日的起源就有了距离。每一次节日都与上次节日不同。每一次节日的庆祝都 是直面当下,并不是为了回到节日的起源。比如说人们现在过圣诞节不是为了回到 耶稣降生的一刻,而是观赏者在这反复的节日时间经验里,中介着过去与现在,在 这其中达到了对自我的理解。节日的重复性说明艺术作品在产生后与它的起源有了 距离,起源本身就包含着以后的改变和差别。 游戏与节日具有相似的时间结构,游戏的时间结构验证了游戏的封闭与开放并 存的特点:第一,游戏的时间结构是与日常时间不同的的时间结构,这验证了游戏 【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三联书店,1 9 9 1 年版,第6 5 页 l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的封闭性。第二,这一时间结构是不断重复的。重复并不意味着第一次出现比较有 意义,实际上每次出现都具有相同的意义。因此从这种重复性的时间结构上看来, 艺术具有被不断解释的的可能性。并且每一次解释都具有意义。这验证了游戏的开 放性。 通过对游戏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伽达默尔的游戏观是一种本体 论的游戏观,它是以游戏本体作为出发点,强调游戏本身对游戏的决定作用。并且 他还从对游戏中观者与游戏的时间的论述中得出结论,尽管游戏本身对游戏的意义 有决定作用,但游戏意义的生成与接受有着莫大的关系。 1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第二章游戏作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从游戏到艺术 一、向构成物的转化 伽达默尔把游戏真正完成其作为艺术的转化称之为“向构成物的转化 。 “向 构成物的转化”意味着犹如婴儿与母体相脱离,游戏与游戏者的表现行为相脱离, 艺术作品与它的创造者的主体性相脱离。也就是说通过与创造者,游戏者相脱离, 游戏才转化为艺术。艺术具有独立于艺术家的独立性。“游戏在所有的艺术家面前 具有一种绝对的自主性”从游戏到艺术的转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