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的论文.doc_第1页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的论文.doc_第2页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的论文.doc_第3页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的论文.doc_第4页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的论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的论文 一、方言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自古就有“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语”的民谚,方言在地域上的区别往往能体现出文化发展在时代上的差异。方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常常互伴共生,它们可以呈现出一个地区的独特形象,从而使该地区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魅力。天津方言与天津相声文化就是天津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天津话妙趣横生,天津相声精彩纷呈,它们共同折射着天津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天津社会生活的民俗风情、天津人的精神风貌、天津人的性格特征、天津人的语言风格等,都可以借助相声及其语言得到全景式的宏观展示。 二、天津方言概况 天津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支,与以北京话为基础语音的普通话差异并不大,很多词汇、语法有共同之处,最大的差别在语音方面。 1.调值上:天津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特征上主要是调值不同,虽都有四个声调,但天津方言调值比普通话要低,尤其是阴平这一声调,普通话的阴平呈高平调,是四声中的最高声调,而天津话的阴平呈低而降的调值,音程短促。 例如:“书包(shu)”一词中的“书”在普通话中读作阴平,但出现在天津方言中出现调值的改变,读音近似“熟”,但实际发音比阳平略低。 2.齿音字现象:天津话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是齿音字明显,尤其表现在“zh”“ch”“sh”,到了天津方言就变成“z”“c”“s”,例如“吃饭”的“吃”(chi),天津人常却读为ci;“招考”的“招”(zhao),天津话却读为zao;“生产”(shengchan),天津话却读为sengcan;“上车”(shangche),天津人读为sangce。 3.鼻化现象:天津话鼻化音重,有很多字有鼻化现象,且鼻化在前,就是在字的前面加“n”,比如“安静”一词中的“安”读成nan,“金额”一词中的“额”读成ne,“熬夜”一词中的“熬”读成nao,把“可爱”的“爱”读成nai,把“棉袄”的“袄”读成nao,把“海鸥”的“鸥”读成nou,把“呕吐”的“呕”读成nou,把“挨冻”的“挨”读成nai。这都是鼻化现象。 4.零声母现象:天津话有零声母现象,普通话带有r声母的音节,在天津话里一般读成零声母,把辅音r换成y,例如“人”(ren)读成“yen”、“热”(re)读成ye、“肉”(rou)读成you、“润”(run)读成yun,“用”(yong)读成rong,“让”(rang)读为yang。 5.异读现象:天津话中还有很多异读现象,所谓异读,就是指一个字具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这也是天津方言的一个特色,例如:“就(jiu)是(shi)”读成“揍(zou)四(si)”,“洗衣服”的“洗(xi)”读成“筹(chou)”,“棉花(mianhua)”读成“苗活(miaohuo)”,“勤俭(qinjian)”读成“勤近(qinjin)”,“这个(zhege)”读成“介个(jiege)”,“后响(houshang)”读成“后洒(housa)”,“比划”(bihua)读成“比乎”(bihu)等。 三、天津话在天津相声中的作用 首先,可以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说到天津的相声,不得不提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他的相声着力描摹小人物的市井生活,其中多用天津方言来表达,是人们了解天津文化的一扇窗,在相声界独树一帜,其特点诙谐幽默、带有讽刺意味,又带有浓郁的市井气息。例如马先生的相声对对子中,有一个词叫“膀大力”,他相声中夸耀本人的书法好时,说:“咱说膀大力的啊”,意思就是“咱说实在的啊”,运用天津方言中独有的词语来展现相声艺术,一下就会拉近与天津听众的距离,当然我们说文化与方言具有局限性,只有一个地区或了解一个地域文化的人们才能懂,但同时文化与方言没有边界,所谓没有边界,就是任何来到此地域的人都可以入乡随俗。马三立的很多相声段子都具有天津的地域特色,天津话最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哏儿”,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是“帝都”,上海是“魔都”,而天津被称为“哏都”。“哏”读成“gen”,声调为阳平,意思可以解释为好玩儿的、有趣的、幽默的等。天津话的轻声变调与其他方言不一样,在相声的运用能让观众产生语音听觉上的新鲜感。当大家听到马三立先生使用家乡话天津话进行演绎时,尤其是把天津话与普通话穿插在相声段子中进行模仿时,会让听众备感亲切,这样缩短了同观众的心理距离。而且这种搞笑的演绎方式很容易被观众记住并模仿。 第二,方言可以突出相声的讽刺意味。相声虽诙谐幽默,但多以讽刺性出名,在讽刺、揭露、取笑某些人物的时候时常出现天津话,这种小段的方言出现可以立刻突出故事中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其他角色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听众的注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惹惹”,是典型的天津方言词,天津相声中常有出现,它的意思就是不办正事,乱起哄,瞎胡闹。著名相声家高英培在作品钓鱼中,就反复说“掺乎掺乎”“惹惹,惹惹”,说的就是地道的天津话。普通话“惹”读去声(四声),而天津话读阳平(二声)。天津作家写本地界的小说时也喜欢用“惹惹”这个词儿,如冯骥才阴阳八卦:“找他干嘛,瞎惹惹,乱掺和,再来个不干正事的,是添忙还是添乱?”“惹惹”这个词能突出人物不务正业的形象,因此常被用在相声中作为讽刺词语出现。 第三,利用语码转换1表达感情,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交际过程中,交际者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天津话与普通话整体差别较小,只是语音和部分词汇不同,因此全国观众基本都能听懂,这就为语码转换的进行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语言感情”的概念,他说:“一个民族、部落、地区、方言区,一方面,在不流行他的父母语的社会环境中,强烈地感到要用他的父母语彼此交际;另一方面,虽则掌握了另外一个社会集团所使用的语言,在一般情况下,他总认为只有使用他的父母语对话,最能表达感情。相声中的天津话作为语码转换项也有一部分感情因素在其中,只有天津的相声演员才会有这种特殊的感情,语码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听众是否能接受,语码转换在语用功能方面上可以起到加重话语分量的作用,因此运用方言来表达感情也是天津话在相声中得以运用的一个作用。 四、结语 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