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福建省东山一中八年级语文下册《25 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桃花源记(陶渊明)【导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导学诊断】*预习导学(查资料,了解作者作品):作者简介:陶渊明:名 ,字 ,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年,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施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 。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写作背景: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1根据拼音写汉字。hu( )然开朗 yn( )然 qin( )m( )交通 y( )太守 落英bn( )纷 垂tio( ) 叹w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欣然规往 ( ) 诣太守 ( ) 处处志之 (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便舍船 屋舍俨然 b 闻之,欣然规往渔人甚异之c 寻向所志寻病终 d 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_ 今义:_ 绝境 古义:_ 今义:_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古义:_ 今义:_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_ 今义:_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_ 今义:_缘溪行 缘 古义:_ 今义:_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古义:_ 今义:_ 无问津者 津 古义:_ 今义:_5翻译下列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6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 ; 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_ ; 写初见桃花源的总体感受:_ ; 写桃花源人的社会风尚的句子:_ ; 7作者怎样概括桃源人安定富足的生活?_【导疑案例】1预设问题:桃花源记是以什么为线索行文的?感受:桃花源美在何处?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同学自学生成的问题我要提问:(说明:自学生成的问题可先小组合作解决,或小组间协作解决,仍无法解决的再提交老师引导全班同学解决。)【导练达标】阅读课文,回答文后问题。 1指出课文中至少三个成语_ _ _ 2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3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体现了桃花源人_。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原因是_6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惊异的一句是 ,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的一句是_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渔人都讲了些什么?为什么桃花源人听了会叹惋?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9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来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的原因是()a 渔人“志”得不准,所以难以寻找。b 让人觉得桃花源似有似幻,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c 照应开头“异”字,进一步渲染了神秘色彩。d 暗示桃花源所处的位置太隐蔽,是难以找到的。10陶渊明生活在一战乱频繁、社会黑暗的时代,他为什么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点睛达标】1.学生代表梳理、归纳本课的学习内容,谈谈学习收获。示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