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计算说明书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院 学院 班级 机械班级 机械 08050805 姓名 姓名 学号 学号 2008559720085597 指导教师 赵登峰指导教师 赵登峰 一一 传动方案的拟定 传动方案的拟定 1 二 电动机的选择二 电动机的选择 1 三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三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2 四 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四 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3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 六 轴的结构设计六 轴的结构设计 12 七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七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6 八 轴承的寿命校核八 轴承的寿命校核 24 九 键的校核九 键的校核 26 十 设计小结十 设计小结 27 十一 参考文献十一 参考文献 27 1 一一 传动方案的拟定 传动方案的拟定 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1 工作条件 两班制 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较平稳 室内工作 有粉尘 环境最高温 度 35 2 使用折旧期 8 年 3 检修间隔期 四年一次大修 两年一次大修 半年一次小修 4 动力来源 电力 三相交流 电压 380 220V 5 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 5 6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 一般机械厂制造 小批量生产 7 设计数据 题号 2 运输带工作拉力 2200N 运输带工作速度 1 1m s 卷筒直径 240mm 二 电动机的选择二 电动机的选择 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 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 其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价格低廉 维护方便 适用于不易 燃 不易爆 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 电动机容量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式 1 Pd Pw a KW 式 2 Pw FV 1000 KW 因此 Pd FV 1000 a KW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总 0 4 2 2 式中 0 1 2 分别为弹性联轴器 1 个 齿式联轴器 1 个 滚 动轴承 4 对 卷筒 1 个 和圆柱齿轮传动 两对 的传动效率 取 0 0 99 1 0 99 2 0 99 0 96 0 97 则 总 0 99 0 99 0 994 0 96 0 972 0 85 所以 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d FV 1000 总 2200 1 1 1000 0 85 2 85 KW 3 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工作转速为 n卷筒 60 1000 V D 60 1000 1 1 240 87 58 r min 根据手册 192 表 13 5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范围为 8 40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8 40 87 58 700 64 3503 18 r min 则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750r min 1000r min 1500r min 和 3000r 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 由相关手册查出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 如下表 电动机转速 r min 方案 电 动机 型号 额定功 率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电动机重量 kg 1Y100L 233000287033 2Y100L2 431500143038 3Y132S 63100096063 4Y132M 8375071079 综合考虑 第 2 方案比较适合 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00L2 4 三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三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 n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 nw 1 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 i nm nw 1440 87 58 16 33 2 分配各级传动装置传动比 3 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 i i1 i2 式中 i1为减速器中 1 轴和 2 轴的传动比 i2 为 2 轴和 3 轴的传动比 根据手册 P196 的推荐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i1 1 3 1 5 i2 取 i1 1 4i2 联合上式 解得 i1 4 78 i2 3 42 四 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四 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将传动装置各轴由高速至低速依次定为 1 轴 2 轴 3 轴 i1 i2 为 1 轴与 2 轴 以及 2 轴与 3 轴的传动比 01 12 23 为 1 轴 2 轴 3 轴传动效率 P1 P2 P3 为各轴的输入功率 KW T1 T2 T3 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N m n1 n2 n3 为各轴的输入转矩 r min 可按电动机轴至工作运动传递路线推算 得到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 计算各轴的转速 1 轴 n1 nm 1430 r min 2 轴 n2 n1 i1 1430 4 78 299 16r min 3 轴 n3 n2 i2 299 16 3 42 87 47r min 卷筒轴 n4 n3 87 47r min 2 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 1 轴 P1 Pd 01 2 85 0 99 2 82 KW 2 轴 P2 P1 12 2 82 0 97 0 99 4 2 71 KW 3 轴 P3 P2 23 2 71 0 97 0 99 2 60 KW 卷筒轴 P3 P3 34 2 60 0 99 0 99 2 55 KW 各轴的输出功率分别为其输入功率乘以轴承效率 0 99 即各轴的输出功率为 1 轴 P1 2 82 0 99 2 80 KW 2 轴 P2 2 71 0 99 2 68 KW 3 轴 P3 2 60 0 99 2 57 KW 卷筒轴 P4 2 55 0 99 2 52 KW 3 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 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 Td 9550 Pd nm 9550 2 85 1430 19 03 N m 1 轴 T1 Td i0 01 19 03 1 0 99 18 84 N m 2 轴 T2 T1 i1 12 19 84 4 78 0 97 0 99 86 49 N m 3 轴 T3 T2 i2 23 86 49 3 42 0 97 0 99 284 06 N m 卷筒轴 T4 T3 1 2 284 06 0 99 0 99 278 41 N m 输出转矩分别为输入转矩乘以轴承效率 0 99 即各轴的输出转矩为 1 轴 T1 18 84 0 99 18 65 N m 5 2 轴 T2 86 49 0 99 85 63 N m 3 轴 T3 284 06 0 99 281 22 N m 卷筒轴 T4 178 41 0 99 275 63 N m 综合以上数据 得表如下 功率 P KW 转矩 T N m 轴名 输入输出输入输出 转速 n r min 传动比 i 电动机轴 2 8519 031430 1 轴 2 822 8018 8418 651430 2 轴 2 712 6886 4985 63299 16 3 轴 2 602 57284 06281 2287 47 卷筒轴 2 552 52278 41275 6387 47 i1 4 7 8 i2 3 4 2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减速器外只有两个联轴器 因此只有减速器内的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即齿轮传动的设计 计 算 1 计算高速级齿轮 1 选定齿轮材料 热处理方式 精度等级 小齿轮选轮齿面硬度较大比较合适 大齿轮选软齿面 小齿轮的材料为 45 号钢调质 查表机械设计书 P132 表 6 1 齿面硬度范围为 229 286HBS 取 250HBS 大齿轮选用 45 号 钢正火 查表机械设计书 P132 表 6 1 齿面硬度范围 169 217HBS 取 200HBS 由于减速器单向传动 载荷平稳 所以选用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精度初选 8 级 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公式为 d1 2 d 1 3 12 H HE ZZZ u ukT 确定各参数值 载荷系数 K KA KV K K 1 查表 P133 表 6 2 使用系数 KA取 1 00 动载系数 KV范围为 1 05 1 4 取 1 10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 取值范围为 1 1 2 取 1 10 6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 取值范围为 1 1 2 取 1 10 那么 K KA KV K K 1 00 1 10 1 10 1 10 1 33 小齿轮名义转矩 2 T1 9 55 106 P1 n1 9 55 106 2 82 1430 1 88 104 N mm 材料系数 3 查机械设计表 6 3 ZE 189 8MPa 节点区域系数 4 查机械设计教材图 6 12 ZH取 2 50 重合度系数 5 Z 取值范围为 0 85 0 92 取 0 90 齿宽系数 d取值范围为 0 8 1 4 取 1 0 6 许用应力 查机械设计图 6 14 MPa H 610 1lim MPa H 570 2lim SHmin 取值范围为 1 0 1 6 取 1 2 应力循环次数 9 11 1059 3 300882114306060 h jLnN 8 112 1089 6 iNN 又查图可知 则 1 21 NN ZZ MPa S Z H NH H 3 508 2 1 1610 lim 11lim 1 MPa S Z H NH H 475 2 1 1610 lim 22lim 2 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 即 H 475Mpa 于是有 2 1 1 12 3d H HE ZZZ u u d kT 2 4 475 90 0 5 2 8 189 78 4 178 4 0 1 1088 1 33 12 3 36 56 mm 7 3 确定中心距a mmi d a67 105 78 41 2 56 36 1 2 1 1 尽量圆整成尾数为 0 或 5 以得于制造和测量 所以初定 mma110 4 确定模数 mn 齿数 Z1 Z2 2 21 zz m a n 一般 初选 则 30 17 1 z20 1 z962078 4 12 izz 90 1 9620 11022 21 zz a mn 取标准模数 mn 2 mm 则 Z1 Z2 m 2 110 2 110a2 取 Z1 19 Z2 91 那么 Z2 Z1 91 19 4 80 与传动比 i1相比 误差为 4 80 4 78 4 78 0 2 满足要求 所以 确定小齿轮的齿数为 19 大齿轮齿数为 91 5 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 小齿轮 mmzmd n 38192 11 大齿轮 mmzmd n 182912 22 6 齿轮宽度 mmdb d 56 3656 360 1 12 圆整大齿轮宽度 mmb40 2 取小齿轮宽度 mmb45 1 7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按 校核 FsaFa n F YYY mbd KT 11 1 1 2 式中 小轮分度圆直径 d1 38 mm 1 齿轮啮合宽度 b 45mm 2 8 名义转矩 T1 1 88 104Nmm 3 模数 mn 2mm 4 载荷系数 K 1 33 许用应力 查机械设计表 6 4 当 z1 19 时 齿形系数 85 2 1 Fa Y54 1 1 sa Y 当 z2 91 时 齿形系数 20 2 2 Fa Y78 1 2 sa Y 取值范围为 0 65 0 85 取 0 7 Y 查图 6 15 可知 MPa F 230 1lim MPa F 220 2lim 又因为应力循环次数 9 11 1059 3 300882114306060 h jLnN 8 112 1089 6 iNN 所以 YN1 1 YN2 1 根据国家标准YST 2 0 查表 6 5 SFmin 1 4 3 0 取 1 5 则 MPaY S Y N F STF F 67 3061 5 1 2230 1 min 1lim 1 MPaY S Y N F STF F 33 2931 5 1 2220 2 min 2lim 2 1 4 11 1 1 1 9 447 054 1 85 2 23845 1088 1 33 1 22 F saFa n F MPaYYY mbd KT 2 11 22 12 06 40 54 1 85 2 78 120 2 9 44 F saFa saFa FF MPa YY YY 故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 设计合理 2 计算低速级齿轮 1 选定齿轮材料 热处理方式 精度等级 小齿轮选轮齿面硬度较大比较合适 大齿轮选软齿面 小齿轮的材料为 45 号钢调质 查表机械设计书 P132 表 6 1 齿面硬度范围为 229 286HBS 取 250HBS 大齿轮选用 45 号 钢正火 查表机械设计书 P132 表 6 1 齿面硬度范围 169 217HBS 取 200HBS 由于减速器单向传动 载荷平稳 所以选用直齿圆柱齿轮 9 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公式为 其中 u i2 1 d 2 2 3 12 H HE ZZZ u u d kT 确定各参数值 载荷系数 K KA KV K K 1 查表 P133 表 6 2 使用系数 KA取 1 00 动载系数 KV范围为 1 05 1 4 取 1 10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 取值范围为 1 1 2 取 1 10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 取值范围为 1 1 2 取 1 10 那么 K KA KV K K 1 00 1 10 1 10 1 10 1 33 小齿轮名义转矩 2 T2 9 55 106 P2 n2 9 55 106 2 71 299 16 8 65 104 N mm 材料系数 3 查机械设计表 6 3 ZE 189 8 MPa 节点区域系数 4 查机械设计教材图 6 12 ZH取 2 50 重合度系数 5 Z 取值范围为 0 85 0 92 取 0 90 齿宽系数 d取值范围为 0 8 1 4 取 1 0 6 许用应力 查机械设计图 6 14 MPa H 610 1lim MPa H 570 2lim SHmin 取值范围为 1 0 1 6 取 1 2 应力循环次数 8 21 1089 6 300882116 2996060 h jLnN 8 112 1001 2 iNN 又查图可知 则 1 21 NN ZZ 10 MPa S Z H NH H 3 508 2 1 1610 lim 11lim 1 MPa S Z H NH H 475 2 1 1610 lim 22lim 2 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 即 H 475Mpa 于是 其中 u i2 1 d 2 2 12 3 H HE ZZZ u u d kT 2 4 3 475 90 05 2 8 189 42 3 142 3 0 1 1065 8 33 1 2 62 18 mm 3 确定中心距 a mmi d a 4 137 42 3 1 2 18 62 1 2 2 1 尽量圆整成尾数为 0 或 5 以得于制造和测量 所以初定mma140 4 确定模数 齿数 n m 21 zz 2 21 zz m a n 一般 初选 则30 17 1 z25 1 z862542 3 122 ziz 52 2 8625 1402 2 21 zz a mn 取标准模数 2 5 mm n m 则1125 2 1402 2 21 mazz 取 8725 1 z 2 z 那么 87 25 3 48 1 z 2 z 与传动比 i2相比 误差为 3 48 3 42 3 48 1 75 满足要求 所以 确定小齿轮的齿数为 25 大齿轮齿数为 87 5 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 小齿轮 mmzmd n 5 62255 2 11 11 大齿轮 mmzmd n 5 217875 2 22 6 齿轮宽度 mmdb d 18 6218 620 1 12 圆整大齿轮宽度 mmb65 2 取小齿轮宽度 mmb70 1 7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 按 校核 FsaFa n F YYY mdb KT 11 11 2 2 式中 小轮分度圆直径 62 5 mm 1 1 d 齿轮啮合宽度 70mm 2 1 b 名义转矩 T2 8 65 104 3 模数 2 5 4 n m 载荷系数 K 1 33 许用应力 查机械设计表 6 4 当 25 时 齿形系数 1 z62 2 1 Fa Y59 1 1 sa Y 当 87 时 齿形系数 2 z20 2 2 Fa Y78 1 2 sa Y 取值范围为 0 65 0 85 取 0 7 Y 查图 6 15 可知 MPa F 230 1lim MPa F 220 2lim 又因为应力循环次数 8 21 1089 6 300882116 2996060 h jLnN 8 212 1001 2 iNN 所以 1 1 1 N Y 2N Y 根据国家标准 2 0 ST Y 查表 6 5 SFmin 1 4 3 0 取 1 5 则MPaY S Y N F STF F 67 3061 5 1 2230 1 min 1lim 1 12 MPaY S Y N F STF F 33 2931 5 1 2220 2 min 2lim 2 MPaMPaYYY mdb KT FsaFa n F 30634 617 059 1 62 2 5 2 5 6270 1065 833 1 2 2 1 4 11 11 2 1 MPaMPa YY YY F saFa saFa FF 33 29366 57 59 162 2 78 1 20 2 34 61 2 11 22 12 故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 设计合理 齿轮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六 轴的结构设计六 轴的结构设计 1 高速轴的设计 1 选择轴的材料 选择轴的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其机械性能由表 11 1 和 11 4 查 60MPa 640MPa 275MPa 155MPa b 1 b 1 1 2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轴的输入功率为 P1 2 82 KW 转速为 n1 1430 r min 根据机械设计课本 P232 11 2 式 并查表 11 3 取 C 110 dmin mm n P C794 13 1430 82 2 110 3 1 1 3 高速轴的最小直径 dmin显然是安装联轴器的直径 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与联轴器 的孔径相适应 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名称符号公式1 轴的小齿轮 2 轴的 大齿轮 2 轴的 小齿轮 3 轴的 大齿轮 齿数zz 19912587 分度圆直径 mm dmzd 38 18262 5 217 5 齿顶高 mm a hmhh aa 222 52 5 齿根高 mm f h mchh af 2 52 53 1253 125 齿顶圆直径 mm a d aa hdd2 4218667 5222 5 齿根圆直径 mm f d ff hdd2 3317756 25211 25 中心距 mm a 2 21 zzma 110140 齿宽 mm b 1 db d 45407065 13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Tca KA T1 查表 10 2 考虑到转矩变化很小 故取 KA 1 3 则 Tca KA T1 1 3 1 88 104 2 44 104Nmm 查 GB T4323 2002 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型号为 LT3 公称转矩为 31 5 Nm 许 用转速 6300r min Y 型轴孔长 52mm 轴孔直径 22mm 3 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从装有联轴器的一段开始算起 第一段 由于轴通过弹性套柱销联轴器联接 则轴的直径与联轴器的孔相适应 1 则第一段直径 d1 22mm 长度 l1 52mm 第二段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定位要求 第二段的右端需要制出一轴肩 一般轴 2 肩高度 h 0 07 0 1 d1 那么 h 1 5 2 2mm 取 h 1 5mm 那么直径 d2 d1 2h 22 1 5 2 25mm 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 厚度 取 l2 40mm 第三段 该段装有滚动轴承 轴直径应与轴承相配合 经考虑 选用深沟球轴承 3 则轴承有径向力 而轴向力为零 选用 6206 型轴承 其尺寸为 d D B 30 62 16 那么该 段的直径为 d3 30mm 长度为 l3 16mm 第四段 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 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 经考虑 取 4 d4 36mm 长度取 l4 80mm 第五段 该段为齿轮轴段 由于轴的最小直径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差值较小 所以 5 将轴做成齿轮轴 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 42mm 齿轮的宽度为 45mm 则此段的直径 为 d5 42mm 长度为 l5 45mm 第六段 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 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 取 6 d6 36mm 长度取 l6 10mm 第七段 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 取轴径为 d7 30mm 长度 l7 18mm 7 至此 已初步确定了高速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2 中间轴的设计 1 选择轴的材料 选择轴的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其机械性能由表 11 1 和 11 4 查 60MPa 640MPa 275MPa 155MPa b 1 b 1 1 2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14 轴的输入功率为 P2 2 71 KW 转速为 n1 299 16 r min 根据机械设计课本 P232 11 2 式 并查表 11 3 取 C 110 dmin mm n P C 93 22 16 299 71 2 110 3 2 2 3 高速轴的最小直径 dmin显然是安装轴承的直径 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与轴承的孔 径相适应 故需同时选取轴承型号 3 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从装有轴承 靠近小齿轮的一段开始算起 第一段 该段装有滚动轴承 轴直径应与轴承相配合 经考虑 选用深沟球轴 1 承 则轴承有径向力 而轴向力为零 选用 6207 型轴承 其尺寸为 d D B 35 72 17 那么该段的直径为 d1 35mm 长度为 l1 30mm 第二段 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 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 取 2 d2 43mm 长度取 l2 10mm 第三段 该段为齿轮轴段 由于轴的最小直径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差值较小 所 3 以将轴做成齿轮轴 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 67 5mm 齿轮的宽度为 70mm 则此 段的直径为 d3 67 5mm 长度为 l3 70mm 第四段 为与高速轴传动的齿轮的定位轴肩 经考虑 取 d4 43mm 长度取 4 l4 5mm 第五段 该段为中间轴上与高速轴传动的齿轮的安装轴 齿轮的宽度为 40mm 为 5 了保证套筒充分接触到齿轮 需此段的长度略比齿宽略短一点 因此为 l5 38mm 经考虑 直径 d5 38mm 第六段 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 同取深沟球轴承 6207 型 其 6 d D B 35 72 17 所以轴径为 d6 35mm 长度 l6 30mm 至此 已初步确定了中间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3 低速轴的设计 1 选择轴的材料 选择轴的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其机械性能由表 11 1 和 11 4 查 60MPa 640MPa 275MPa 155MPa b 1 b 1 1 15 2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轴的输入功率为 P3 2 60 KW 转速为 n3 87 47 r min 根据机械设计课本 P232 11 2 式 并查表 11 3 取 C 110 dmin mm n P C07 34 47 87 60 2 110 3 3 3 3 高速轴的最小直径 dmin显然是安装联轴器的直径 为了使所选的轴的直径与联轴器 的孔径相适应 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型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Tca KA T3 查表 10 2 考虑到转矩变化很小 故取 KA 1 3 则 Tca KA T3 1 3 2 84 105 3 69 105Nmm 查 JB T8854 3 2001 选用 GICL 型鼓形齿式联轴器 型号为 GICL3 公称转矩为 2800 Nm 许用转速 5900r min Y 型轴孔长 82mm 轴孔直径 35mm 3 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从装有联轴器的一段开始算起 第一段 由于轴通过齿式联轴器联接 则轴的直径与联轴器的孔相适应 则第 1 一段直径 d1 35mm 长度 l1 82mm 第二段 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定位要求 第二段需要制出一轴肩 一般轴肩高度 2 h 0 07 0 1 d1 那么 h 2 45 3 5mm 取 h 3 5mm 那么直径 d2 d1 2h 35 2 3 5 42mm 根 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厚度 取 l2 40mm 第三段 该段装有滚动轴承 轴直径应与轴承相配合 经考虑 选用深沟球轴承 3 则轴承有径向力 而轴向力为零 选用 6209 型轴承 其尺寸为 d D B 45 85 19 那么该 段的直径为 d3 45mm 长度为 l3 35mm 其中 16mm 为套筒长度 第四段 该段为安装齿轮段 由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 222 5mm 与轴的直径 4 相差较大 所以不做成齿轮轴 经考虑 直径为 d4 50mm 齿轮的宽度为 65mm 则此 段的长度为 l4 63mm 第五段 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 其直径应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 同时也是齿 5 轮的定位轴肩 综合考虑 取 d5 54mm 长度取 l5 59mm 16 第六段 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 同样选取的是深沟球轴承 6209 型 其尺寸为 6 d D B 45 85 19 取轴径为 d6 45mm 长度 l6 19mm 至此 已初步确定了低速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七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七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 高速轴强度校核 1 画受力简图 如图 a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水平面受力图 b 和 c 分别求出水平 面上的支反力和垂直面上的支反力 对于零件作用于轴上的分布载荷或扭矩可当作集中力 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 对于支反力的位置 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的不同而异 L1 101mm L2 49mm L3 113mm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1 38mm 1 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 T1 1 88 104 N mm 2 求圆周力 Ft 2T1 d1 2 1 88 104 38 1028N 3 17 求径向力 Fr 4 Fr Ft tan 1028 tan20 374N 3 求作用于轴上的支反力 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 建立力学模型 水平面内的支反力 RH1 RH2 Ft 49Ft 49 113 RH2 由上面两式 求得 RH1 717N RH2 311N 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 Fa 0 RV1 RV2 Fr 18 49Fr 49 113 RV2 由上面两式 求得 RV1 261N RV2 113N 4 作出弯矩图 根据上述简图 分别求水平面和垂直面内各力产生的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 MH RH1 49 35149 17Nmm 垂直面的弯矩 MV RV1 49 12793 41Nmm 并按计算结果分别作出水平面上的弯矩 MH 如图 d 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 MV 如图 e 然后按公式计算总弯矩并作出 M 图 如图 f 合成弯矩 NmmMMM VH 02 3740541 1279317 35149 22 22 5 作出扭矩图 如图 g T Ft d1 2 1 88 104 Nmm 6 作出当量弯矩图 根据已作出的总弯矩图和扭矩图 求出当量总弯矩图 Mca 如图 h 因为是单向回转 转矩为脉动循环 0 6 可得 NmmTMMca84 39068 2 2 7 校核轴的强度 第五段剖面 C 处当量弯矩最大 而其直径与相邻段相差不大 所以剖面 C 为危险 1 截面 已知 Mca 37405 02Nmm 1 60Mpa 则 ca Mca W 39068 84 10 3 0 1 42 10 3 3 5 273 Mpa 1 60Mpa 右起第一段 D 处虽仅受转矩但其直径较小 故该面也为危险截面 2 NmmTM11280 2 W 11280 0 1 D13 M 11280 10 3 0 1 40 10 3 3 1 76Mpa 1 60Mpa 所以确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此轴设计合理 2 低速轴强度校核 1 画受力见图 如图 a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水平面受力图 b 和 c 分别求出水平 19 面上的支反力和垂直面上的支反力 对于零件作用于轴上的分布载荷或扭矩可当作集中力 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 对于支反力的位置 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的不同而异 L1 130 5mm L2 57mm L3 105 5mm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分度圆直径 d3 217 5mm 1 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 T3 2 84 105 N mm 2 求圆周力 Ft 3 20 Ft 2T3 d3 2 2 84 105 217 5 2610 29N 求径向力 Fr 4 Fr Ft tan 2610 29 tan20 950 07N 3 求作用于轴上的支反力 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 建立力学模型 水平面内的支反力 RH1 RH2 Ft 57Ft 57 105 5 RH2 由上面两式 求得 RH1 1694 68N RH2 915 61N 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 Fa 0 RV1 RV2 Fr 57Fr 57 105 5 RV2 由上面两式 求得 RV1 616 81N RV2 333 26N 4 作出弯矩图 根据上述简图 分别求水平面和垂直面内各力产生的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 MH RH1 57 96596 76Nmm 垂直面的弯矩 MV RV1 49 35158 17Nmm 并按计算结果分别作出水平面上的弯矩 MH 如图 d 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 MV 如图 e 然后按公式计算总弯矩并作出 M 图 如图 f 合成弯矩 NmmMMM VH 06 10279617 3515876 96596 22 22 5 作出扭矩图 如图 g T Ft d3 2 2 84 105 Nmm 6 作出当量弯矩图 根据已作出的总弯矩图和扭矩图 求出当量总弯矩图 Mca 如图 h 因为是单向回转 转矩为脉动循环 0 6 21 可得 NmmTMMca08 198938 75 2838686 0 06 102796 222 2 7 校核轴的强度 第四段剖面处当量弯矩最大 而其直径与相邻段相差不大 所以剖面 C 为危险截 1 面 已知 Mca 198938 08Nmm 1 60Mpa 则 ca Mca W 198938 08 10 3 0 1 50 10 3 3 15 9 Mpa 1 60Mpa 第一段 D 处虽仅受转矩但其直径较小 故该面也为危险截面 2 NmmTM 52 3 10 704 1 W 1 704 105 10 3 0 1 d13 M 1 704 102 0 1 35 10 3 3 39 7Mpa 1 60Mpa 所以确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此轴设计合理 3 中间轴强度校核 1 画受力见图 如图 a 将轴上作用力分解为水平面受力图 b 和 c 分别求出水 平面上的支反力和垂直面上的支反力 对于零件作用于轴上的分布载荷或扭矩可当 作集中力作用于轴上零件的宽度中点 对于支反力的位置 随轴承类型和布置方式 的不同而异 L1 53 5mm L2 59mm L3 39mm 2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大齿轮分度圆直径 d2 182mm 1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d2 62 5mm 作用在大齿轮上的转矩为 8 65 104 N mm 2 求圆周力 3 因为中间轴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与高速轴和低速轴相啮合 所以根据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 可求得大齿轮和小齿轮受到的周向力 且方向相同 小齿轮 Ft 2610 29N 大齿轮 Ft 1028 39N 22 求径向力 4 因为中间轴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与高速轴和低速轴相啮合 所以根据作用力与反 作用力 可求得大齿轮和小齿轮受到的径向力 且方向相反 小齿轮 Fr 950 07N 大齿轮 Fr 374 30N 3 求作用于轴上的支反力 23 根据轴承支反力的作用点以及轴承和齿轮在轴上的安装位置 建立力学模型 水平面内的支反力 RH1 RH2 Ft Ft 53 5 5Ft 53 5 59 Ft 53 5 59 39 RH2 由上面两式 求得 RH1 2019 90N RH2 1618 78N 垂直面内的支反力 由于选用深沟球轴承则 Fa 0 RV1 RV2 Fr Fr 53 5Fr 53 5 59 Fr 53 5 59 39 RV2 由上面两式 求得 RV1 535 90N RV2 39 87N 4 作出弯矩图 根据上述简图 分别求水平面和垂直面内各力产生的弯矩 水平面的弯矩 MH1 RH1 53 5 2019 90 48 5 97965 15Nmm MH2 RH2 39 1618 78 39 63132 42Nmm 垂直面的弯矩 MV1 RV1 53 5 535 90 48 5 25991 15Nmm MV2 RV2 39 39 87 39 1554 93Nmm 并按计算结果分别作出水平面上的弯矩 MH 如图 d 和垂直面上的弯矩图 MV 如图 e 然后按公式计算总弯矩并作出 M 图 如图 f 合成弯矩 NmmMMM VH 38 10135415 2599115 97965 22 2 1 2 11 NmmMMM VH 57 6315193 155442 63132 22 2 2 2 22 5 作出扭矩图 如图 g T2 86510 56 Nmm 6 作出当量弯矩图 根据已作出的总弯矩图和扭矩图 求出当量总弯矩图 Mca 如图 h 因为是单向回转 转矩为脉动循环 0 6 可得 NmmTMMca64 113872 2 2 2 11 24 NmmTMMca88 81745 2 2 2 22 7 校核轴的强度 小齿轮截面为危险截面 1 已知 Mca1 113872 64Nmm 1 60Mpa 则 ca1 Mca1 W1 113872 10 3 0 1 67 5 10 3 3 3 70Mpa 1 60Mpa 大齿轮截面也为危险截面 2 已知 Mca2 81745 88Nmm 1 60Mpa 则 ca2 Mca2 W2 81745 88 10 3 0 1 38 10 3 3 14 90Mpa 1 60Mpa 所以确定的尺寸是安全的 此轴设计合理 综上 三根轴的强度都满足 所以设计合理 八 轴承的寿命校核八 轴承的寿命校核 由于在轴的结构设计中已经选择了各个轴承 所以此处只需校核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高速轴 深沟球轴承 6206 GB T292 94 中间轴 深沟球轴承 6207 GB T292 94 低速轴 深沟球轴承 6209 GB T292 94 1 高速轴上的轴承寿命校核 1 查手册 P64 表格 6 1 深沟球轴承 GB T276 1994 查得深沟球轴承 6206 的基本额 定动负荷 Cr 19 5 103N 2 查机械设计教材 P175 表 8 3 因为轴承工作温度 120 取温度系数 ft 1 00 3 计算当量动负荷 P NRRP H 38 76333 71709 261 22 2 1 2 v11 NRRP H 71 32006 31121 113 22 2 2 2 v22 择大值代入公式进行寿命校核 4 轴承的预期寿命 LH 2 8 300 8 38400h 5 校核轴承的寿命 25 hLh P Cf n L h t h 84003 84 942641 38 763 10 5 1900 1 143060 10 60 10 3 366 预期寿命足够 此轴承合格 2 低速轴上的轴承寿命校核 1 查手册 P64 表格 6 1 深沟球轴承 GB T276 1994 查得深沟球轴承 6209 的基本额 定动负荷 Cr 31 5 103N 2 查机械设计教材 P175 表 8 3 因为轴承工作温度 120 取温度系数 ft 1 00 3 计算当量动负荷 P NRRP H 44 180381 61668 1694 22 2 1 2 v11 NRRP H 37 97426 33361 915 22 2 2 2 v22 择大值代入公式进行寿命校核 4 轴承的预期寿命 LH 2 8 300 8 38400h 5 校核轴承的寿命 hLh P Cf n L h t h 84003 15350 9801 44 1803 10 5 3200 1 47 8760 10 60 10 3 36 3 6 预期寿命足够 此轴承合格 3 中间轴上的轴承寿命校核 1 查手册 P64 表格 6 1 深沟球轴承 GB T276 1994 查得深沟球轴承 6207 的基本额 定动负荷 Cr 25 5 103N 2 查机械设计教材 P175 表 8 3 因为轴承工作温度 120 取温度系数 ft 1 00 3 计算当量动负荷 P NRRP H 78 208990 53590 2019 22 2 1 2 v11 NRRP H 27 161987 3978 1618 22 2 2 2 v22 择大值代入公式进行寿命校核 4 轴承的预期寿命 LH 2 8 300 8 38400h 5 校核轴承的寿命 26 hh P Cf n L t h 84003 L101219 47 78 2089 105 2500 1 16 29960 10 60 10 h 3 36 2 6 预期寿命足够 此轴承合格 九 键的校核九 键的校核 根据轴的各个阶梯的直径和长度尺寸选取键的尺寸 本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铜回收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性飞机蒙皮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问答课件
- 大型物件运输公司合伙协议书
- FMEA失效模式管理分析
- 2025年聚合工艺理论试题及答案(800题)
- 体育赛事行业品牌推广与商业赞助策略
- 保险征求意见稿 合同7篇
- 办公楼内饰工程承包合同2篇
- 住房租房合同范本3篇
- 先天性鳃裂囊肿的护理课件
- 超声科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
- 企业购电计划方案(3篇)
- 星级酒店室内装修施工合同
- 小学中国新疆课件教学
- 肾小球肾炎课件
- 微创祛除腋臭术后护理
- 地产直播 培训课件
- 中医肺与大肠教学讲课件
- GB/T 45701-2025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自测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