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1)现象: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体积比)(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如o2、h2、n22.化合物:如h2o、co2、fe3o4、al2o3、p2o5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布置作业1.水是(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a. b. c. d.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3.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由水元素组成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 b.河水 c.冰 d.红磷答案:1.b 2.b 3.c 4.c教学反思 本课题通过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学生比较有兴趣,也很容易掌握,在介绍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时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且掌握较好。介绍有关单质等概念教师语言不宜过多,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式理解概念,然后通过练习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备课资料水与日常生活 人类社会为了满足生活需求,需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除饮用外,水也是人们进行炊事、洗涤、沐浴、清洁等所必需的物质。有人估计人的生理需水量约为2.5升/日,但每日全部生活用水量却需要数十升至数百升。 饮用水是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饮用或炊事用的水。其水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为此,各个国家对饮用水都规定有水质标准。饮用水的水源可采用河水、湖沼水和地下水等自然水,但由于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需要经过适当处理才能饮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供水设施较完备,通过自来水厂能为人们提供比较卫生的饮用水,但广大农村绝大多数仍以河水、井水等自然水直接作饮用水,应指出的是近年来许多农村也建立了自来水设备。 作为生活饮用水,首先要求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有益,要不含病菌、病毒,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并且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成分。当然在感官上也要求无色、澄清和无臭味。 我们国家的人习惯饮用煮沸过的水,是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饮用水不是越纯越好。像有些地区饮水中缺碘,就易使人得甲状腺肿大症,造成智力低下(这些地区政府部门特配给人们含碘食盐)。饮用水中缺氟易使儿童生龋齿。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课时分配:2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原子和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具准备200 ml容量瓶、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分子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推进新课演示 将蔗糖溶于水。提问 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回答 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分子及其特点分析 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图片展示 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象 显微镜下c60分子的图象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析 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2.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实验 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有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1)溶液为无色;(2)溶液变红;(3)a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b中溶液仍为无色。提问 为什么(3)中a烧杯变红呢?回答 氨水使酚酞变红。提问 是氨水使酚酞变红,但氨水并没有与酚酞接触呀?氨长“脚”“跑”a中去了?结论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 a组实验: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红墨水,观察现象。b组实验:取温度计两支,一支放入冷水杯中,一支放入热水杯中。现象:a组热水中红墨水扩散较快;冷水中红墨水扩散较慢;b组中热水中的温度计水银上升快,冷水中则慢。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 100 ml水+100 ml酒精混合现象: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 ml。结论:分子间有间隔。【实验】取一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再吸入等体积的水,用手指顶住针筒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吸有空气的注射器比吸有水的注射器容易推进。结论:气态物质粒子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隔比较小。(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较大讨论 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不同状态水分子的排列结论 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间隔)变化。分析 钢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中间留有缝隙?这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体积就会发生变化。课堂练习 1.收获季节,一进入四会、广宁、德庆的橘园,就可以闻到柑橘的香味。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还可再分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年温州乐清市城德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0人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维护计划
- 四川川藏医药服务有限公司劳派1名销售内勤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及整改措施方案
- 合成生物学平台构建-洞察及研究
- 衢州市2025浙江衢州市常山县“英才荟”事业单位紧缺急需人才校园专场招聘1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公司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 纳溪区2025年上半年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4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5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事业单位(非教育医卫类)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课稿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2025湖南益阳安化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件
- 电瓶托盘堆垛车安全培训课件
- 快递分拣中心操作流程及安全规范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