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案簿】.doc_第1页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案簿】.doc_第2页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案簿】.doc_第3页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案簿】.doc_第4页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教案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簿科目: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与维修班级:09汽修2班科任:田亚朋第一章 液力变矩器第一节 液力耦合器的结构与原理 【教学目的】:1.掌握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2.了解液力耦合器的工作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液力的耦合器工作原理与维修【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液力耦合器结构原理图: 图1-11输入轴 2输出轴 1.组成:泵轮 涡轮 2.原理:泵轮带动油液转的力矩MB, 油液带动涡轮转的力矩MW液力耦合器(见图)的泵轮和涡轮组成一个可使液体循环流动的密闭工作腔,泵轮装在输入轴上,涡轮装在输出轴上。发动机带动输入轴旋转时,液体被离心式泵轮甩出。这种高速液体进入涡轮后即推动涡轮旋转,将从泵轮获得的能量传递给输出轴。最后液体返回泵轮,形成周而复始的流动。液力耦合器靠液体与泵轮、涡轮的叶片相互作用产生动量矩的变化来传递扭矩。从以上分析,可得到以下二点重要结论: 1、工作油液在液力耦合器中同时具有两种旋转运动 其一,绕工作轮轴的圆周运动(牵连运动) 其二,轴面循环圆运动(相对运动) 故油液的绝对运动是两种旋转运动的合成,运动方向是斜对着涡轮冲击涡轮的叶片。 2、油液沿循环圆作环流运动(相对运动)是液力耦合器能够正常传递动力的必要条件。 二、液力耦合器特性:液力耦合器在传递能量过程中有能量损失,其传动效率为: ()涡轮轴输出功率/泵轮轴输入功率 MW nW/MB nB 因为液力耦合器只起传递转矩作用, MW MB,则有 ()涡轮转速(nW ) /泵轮转速(nB )传动比(i)液力耦合器传动效率是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比4、液力耦合器的特点是:能消除冲击和振动;输出转速低于输入转速,两轴的转速差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加;过载保护性能和起动性能好,载荷过大而停转时输入轴仍可转动,不致造成动力机的损坏;当载荷减小时,输出轴转速增加直到接近于输入轴的转速,使传递扭矩趋于零。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等于输出轴转速与输入轴转速之比。一般液力耦合器正常工况的转速比在0.95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效率。第二节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教学目的】:1.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2.了解液力耦合器的结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与维修【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结合多媒体【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图: 图1-2A涡轮 B泵轮 C导轮 D-单向离合器 E锁止离合器二、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1、涡轮的输出转矩增大。 MWMBMD2、汽车高速行驶时:起步后nw 涡轮输出液流沿导轮背面切线流出, MD =0 MW= MB 3、汽车高速行驶时涡轮转速是泵轮转速的0.85倍时,合成液流的方向正好与导轮叶片相切, MD =0,此时相当于耦合器,对应的转速称为“耦合工作点”。 MWMB此时涡轮的输出转矩减小(导轮固定,无单向离合器)。MWMB-MD 若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解除锁止,导轮随之自由转动。 MWMB 随着nw,涡轮输出液流沿冲击导轮背面流出,Md 0(无单向离合器); Mw= Mb Md , w nw,油液速度流向导轮的正面,Md0,Mw=Mb+Md,可见MwMb,起变矩作用。 b当nw0时,接近0.85nb转速时,油液速度与导轮叶片相切,Md=0,Mw=Mb,为偶合器(液力联轴器)。此转速称为“偶合工作点”。 c当nwnb时,油液速度流向导轮的背面,Md 为负值,导轮欲随泵轮同向旋转,导轮对油液的反作用力冲向泵轮正面,故Mw=Mb-Md。 d当nw=nb时,循环圆内的液体停止流动,停止扭矩的传递。故nw的增大是有限度的,它与nb的比值不可能达到1,一般小于0.9。 第三节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教学目的】:1.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特性2.了解综合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综合液力变矩器的特点与结构【教学方法】:板述与多媒体结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 液力变矩器的特性:1、外特性曲线(由试验测得)定义:泵轮转速(力矩)不变时,液力元件外特性参数与涡轮转速的关系。设Mb nb为定值, Mw 与nw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行驶阻力 nw Mw行驶阻力 nw Mw 起步时: nw=0 ,Mw最大。该特性为液力变矩器的自动适应性。也即无级变速器。2、 原始特性曲线:定义:nB一定,变矩比 K和效率随转速比iWB变化的规律曲线,如图所示 。 由特性曲线可以看出:1) = K * iWB 所示曲线为抛物线2)iWB = 0(即nw=0)时,K最大,因nw=0 ,输出功率Nw=0,故=0 3) iWB = 1, nw和 nb相同,失去传动功能,故K,皆等于零。3、 小结:1)变矩比随着涡轮转速的减小而增大,即当行驶阻力大时,液力变矩器自动输出大转矩,这一特性对行驶阻力变化较大的汽车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此即所谓的适应性好。2)汽车起步涡轮的转速逐渐增大涡轮输出转矩逐渐减小,达到耦合点,即K=1时,涡轮的转矩等于泵轮的转矩,此时称为耦合点。3、变矩器的传动效率在低速时随涡轮转速的增大面增大,在低速区虽然传动效率低,但是变矩比大,液力变矩器输出大转矩,耦合点后。第四节 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教学目的】:1.掌握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特性2.了解综合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综合液力变矩器的特点与结构【教学方法】:板述与多媒体结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综合式液力变矩器1、单向离合器的结构与原理:2、单向离合器的作用:机械的控制某一元件只能在一个方向运动。4、 分类:楔块式和 滚柱弹簧式。二、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结构: 图1-41、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比三元件液力变矩器多了一个导轮,两个导轮分别装在各自的单向离合器上。 2、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是两个变矩器特性和一个耦合器特性的综合。在传动比i1区段,两个导轮固定不动,二者的叶片组成一个弯曲程度更大的叶片,以保证在低传动比工况下获得大的变矩系数。在传动比i1iK1区段,第一导轮脱开,变矩器带有一个叶片弯曲程度较小的导轮工作,因而此时可得到较高的效率。当传动比为iK1时,变矩器转入耦合。 器工况,效率按线性规律增长。第五节 带锁定离合器的变矩器【教学目的】:1.掌握带锁定离合器液力变矩器的特性2.了解综合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综合液力变矩器的特点与结构【教学方法】:板述与多媒体结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工作原理如下图:1、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油液流至锁止离合器的前端。锁止离合器片前端与后端的压力相同,使锁止离合顺分离。2、当车辆以中速至高速(通常50以上)行驶时,油液流至锁止离合器的后端。这样,使锁止离合器片与前盖一起转动。3、锁定离合器是油路导通是靠锁定电磁阀控制的。图1-5二、本章小结:1、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2、了解各元件的作用以及安装位置。3、了解液力变矩器和液力耦合器的区别。4、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和带锁定离合器的变矩器特点。第二章 自动变速器的概述及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节 自动变速器的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过程和分类 2.掌握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及缺点 2.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板述与实物一体化【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动变速器的种类n 按传动比变化方式,汽车自动变速器可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三种。n 按操纵方式不同,变速器又可分为三种: 1)、强制操纵式变速器靠驾驶员直接操纵换档杆换档,为大多数汽车所采用。 2)、自动操作式变速器的传动比选择和换档是自动进行的。3)、半自动操作式变速器又分为两种; 一种为常用的几个档自动操纵,另一种是预选式。1、 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驱动自动变速器。2、 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档的档位数分类可分为两个前进档、三个前进档、四个前进档三种,目前已研制出五速的自动变速器。3、 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类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行星齿轮式又可以分为辛普森式和拉维奈尔赫式。4、 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合器两种。5、 按控制方式分为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二、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及缺点:1、操纵轻便并提高行车安全性2、大大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3、提高汽车通用性。4、具有良好的自动适应性。5、减轻空气污染。缺点:1、 结构复杂、零件精密、维修困难。2、 由于采用液力传动,传递效率低。三、自定变速器结构原理图如下:图2-1液控自动变速器主要有:齿轮机构、液压装置、变速器器执行元件。电液控自动变速器主要有:齿轮机构、液压装置 电子控制系统。第二节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教学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过程和分类 2.掌握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优点及缺点 2.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板述与实物一体化【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单排行星机构的组成如下图: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结构运动学太阳轮(斜齿,圆柱形,外齿轮)齿 圈(斜齿,圆环形,内齿轮)行星齿轮架(带有若干个行星齿轮 图2-2二、结构分析:(1)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基本元件是:太阳齿轮、齿圈、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架。(2)太阳齿轮位于中心位置;几个行星齿轮借助于滚针轴承和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这些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相啮合,并一般均匀布置在太阳齿轮周围;外面是同行星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固定不同的元件或改变联锁关系,可得出不同的传动状态。三、运动原理分析如图:1.由行星轮4的力平衡条件可得图2-3 F1=F2 和 F3= -2F2 因此,中心轮、齿圈和行星架上的力矩分别为: M1=F1r1 令齿圈与中心轮(太阳轮)的齿数比为,则 =z2/z1=r2/r1 r2=r1 r3=(r1+r2 )/2=r1(1+)/2 M2=F2r2=F1r1 M3=-(+1)F1r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三元件上输入和输出的功率的代数和应等于零,即 M11+M2+M33=0 其中1 、2 、3分别为中心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角速度。2、1+2-(1+)3=0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特性方程式n1+n2-(1+)n3=0 以转速代替角速度3 、传动比 (1)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 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和n3,齿数分别为Z1、Z2、Z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由作用在该机构各元件上的力矩和结构参数可导出表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 n1+n2-(1+)n3=0 和 Z1+Z2=Z3(2)行星齿轮机构各种运动情况分析 由上式可看出,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在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这三个基本构件中,任选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一元件固定不动(即使该元件转速为0),或使其运动受一定的约束(即该元件的转速为某定值),则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整个轮系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下面分别讨论各种情况。 4.传动比计算: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1)太阳轮1为主动件,行星架3为从动件,齿圈2固定i13=n1/n3=1+=1+z2/z1(2)齿圈2为主动件,行星架3为从动件,太阳轮1固定i23=n2/n3=(1+)/=1+z1/z2(3)太阳轮1为主动件,齿圈2为从动件,行星架3固定i12=n1/n2=-=-z2/z1(4)如果太阳轮和齿圈连为一体,n1=n2n1=n2=n3由上可见,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以获得4种不同的传动比。 第三节 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教学目的】: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传递路线2.掌握各个执行原件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教学方法】:板述与多媒体结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星齿轮变速器的典型结构(1)辛普森式 其特点是由两排行星齿轮机构共用一个太阳轮组成的复合式行星齿轮机构,可以获得3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2)拉威挪(Ravigneaux)式 其特点是两排行星齿轮机构共用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架。行星架上的长行星轮与前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大太阳轮啮合,同时还与后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短行星轮相啮合。短行星轮还与小太阳轮啮合。可以组成3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的行星齿轮变速器。 拉威挪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紧凑,所用构件少,相互啮合的齿较多,可传递较大转矩,但结构较复杂,传动效率略低。二、结构简图 (1)图2-4(2) 三、执行元件的作用: 1.离合器 (1) 作用:传递.连接。(2) 类型:湿式多片式离合器。(3) 结构: 主动部分:离合器鼓.钢片等 从动部分:离合器毂.摩擦片等, 压紧机构:油缸.活塞等, 分离机构:回位弹簧等。 图2-5 如图2-41)控制油液流至活塞缸时,推动单向阀钢球,使其关闭单向阀。活塞克服回位弹簧力的作用将摩擦片与钢片压紧,产生摩擦力。动力从输入轴传递到输出轴。)2) 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其液压缸内仍残留有少量液压油。由于离合器鼓是随变速器输入轴或行星排某一基本元件一同旋转的,残留的液压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被甩向液压缸外缘,并在该处产生一定的油压。若离合器鼓的转速较高,这一压力有可能会推动离合大活塞压向离合器片,离合器处于半接合状态,导致钢片和摩擦片因互相接触摩擦而产生不应有的磨损,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图2-62.制动器 1、功用和种类 制动器在自动变速器中起制动约束作用,它将行星齿轮机构中某一元件与变速器壳体相连,使该元件约束制动面固定。 换档制动器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片式和带式两种。片式换档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多片湿式换档离合器基本相同。由于片式制动器较带式制动器工作平顺,故目前在轿车自动变速器中应用较多。 图2-72)如图2-6带式换档制动器是将内侧粘有摩擦材料的钢带卷绕在制动鼓外表面上,故又称外束带式制动器。它由制动鼓、制动带、推杆、活塞等元件组成。制动带的一端固定在自动变速器壳体上,另一端与控制油缸的推杆相连接。不制动时制动带与制动鼓之间有一定间隙,此间隙可用调整螺钉调整。图2-83、 单向离合器 执行装置的单向离合器与液力变矩器的单向离合器相同,有滚柱式和楔块式两种。如下图2-7: 图2-9楔块式第四节 行星齿轮机构传递路线【教学目的】: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传递路线2.掌握各个执行原件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教学方法】:板述与多媒体结合【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1、A340E机构原理图:2、 各档位执行元件 3、 各档位传递路线D位1档 ( C0 F0 C1 F2)n 1)C1接合后前齿圈顺转n 2)前行星轮由于前行星架与输出轴相连几乎不动(而)顺转 n 3)太阳轮逆转n 4)太阳轮逆转使后行星轮顺转,后齿圈顺转(由于后行星架逆转被锁而后齿圈顺转)n 传动路线: 液力变矩器(顺)超速排输入轴(顺)超速行星架(顺)C0接合,F0锁定,超速太阳轮与行星架转速相同,使超速齿圈也以相同的转度(顺)转输入轴(顺)C1接合,前行星齿圈顺时针转动,此时动力分两路走(如下图所示)D位1档D位2档:当自动变矩器(顺)超速输入轴(顺)超速行星架(顺), C0、F0工作(超速排直接档)超速排齿圈(顺)输入轴(顺)C1接合前齿圈(顺)前行星轮(顺自转)太阳轮(逆转趋势)B2、F1共同作用太阳轮固定前行星齿轮公转前行星架(顺)输出轴。如下图:D位2档D3档时,其传动路线为:自动变矩器(顺)超速输入轴(顺)超速行星架(顺), C0F0工作(超速排直接档)超速排齿圈(顺)输入轴(顺)C1C2同时接合前齿圈与太阳轮的转速相同(顺)前行星架以相同的转速运转输出轴。如下图:D位3档D4档时,其传动路线为: 变矩器(顺)超速( O/D)输入轴(顺)超速行星架(顺)B0接合超速齿圈(增速顺)输入轴(顺)C1C2同时接合前齿圈与太阳轮的转速相同(顺)前行星架以相同的转速运转输出轴,如下图: D位4档R倒档(只用后排)动力传递路线为: 自动变矩器(顺)超速输入轴(顺)超速行星架(顺), C0、F0工作(超速排直接档)超速排齿圈(顺)输入轴(顺)C2接合太阳轮(顺)后行星轮(逆),由于B3接合,后行星架固定后行星轮 如下图:R档位传递路线第五节 执行元件的作用【教学目的】: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传递路线2.掌握各个执行原件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各执行原件的作用应用到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教学方法】:板述与多媒体结合【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各个执行元件的作用B0 超速制动器超速排的太阳轮制动到壳体上C0 超速离合器连接太阳轮和行星架B1 2档滑行制动器太阳轮制动到壳体上C1 前进档离合器连接输入轴和前齿圈B2 2档制动器单向制动太阳轮C2 高倒档离合器连接输入轴和太阳轮B3 低倒档制动器制动后排行星架F0 超速单向离合器行星架顺向锁止太阳轮F2 2档单向离合器单向锁止太阳轮FI 1档单向离合器单向锁止后行星架二、小结D位1、2档,无发动机制动的目的:如有松油门时发动机速度低于车轮全有强行制动,类似刹车,但如有单向离合器,则为空档,离合器、制动器磨损小。n D位4、3有制动作用,高速平路滑行制动n 对于自动变速器的车不能从D位4档、3档直接将手动杆搬至L位的原因:(应逐渐从高档降至低档)n 高速时由D-L位,为强制低档,车速飞降,力反传曲轴,强大惯性力作用于活塞,接近于刹车,离合器、制动器因传力过大打滑,产生磨损严重,(油温升高)n B2 三档也接合的目的是 C2放开进入3-2时会空档n 通常只利用L位和S(2位2档)产生发动机制动。第三章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换档系统第一节 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教学目的】:1.掌握各种控制阀的原理与结构2.掌握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述结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如下图:图3-1二.各控制阀的作用:图3-2三、液压系统控制的基本理论:为了弄懂液压油路,必须弄懂工作油液由油泵产生的压力,施加于行星齿轮机构中的制动器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工作油路由控制阀进行转换。一旦充分理解基本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就能相应地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第二节 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教学目的】:1.掌握各种控制阀的原理与结构2.掌握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述结合【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下面介绍基本的控制阀的工作原理。1、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1)作用:用来调节油路中油液的压力。2)类型:球阀、活塞阀、滑阀3)工作过程:球阀:当油路超过规定时,球阀克服加在上面弹簧的预紧力上移,从油路排出工作油液,使油路系统压力正常。活塞阀:当油路油压超过规定时,则活塞下降,当活塞下移至规定位置时,则活塞筒中的排泄液口开启,从系统中排出工作液以控制油路油压。图3-3滑阀:图3-4IV球阀:图3-52、手动式换档阀1)、作用:用于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换档。2)、分类:手动式、液压式、弹簧式3)、工作过程如下图:手动式换档阀:借助联动杆或拉索用手控方式水平滑动滑阀改变油路达到换档目的。 图3-63.液压和弹簧式:滑阀的一端被弹簧推动,而另一端则受到油液的压力。需要对工作油路换档时,通过增大或减小油压使阀门作水平移动。如下图:图3-74、节流控制阀作用:安装于离合器、制动器的油压进行逐渐升高或迅速下降的地方。使执行器结合平稳分离迅速彻底。如下图: 图3-8图3-95、储能减振器:1、作用:用于防止离合器和制动器在结合时的冲击。2、工作过程:油液从进液口同时将活塞 推至右端、将活塞 向下推。用此方式可减小活塞 上的油压冲击,推下活塞 压缩弹簧储蓄了能量,所以叫储能减振器。 图3-10四、小结n 自动变速器具有许多油压,其中最重要的有n 主油路油压(用于操作离合器和制动器)n 变矩器油压(用于变矩器工作和零件的润滑)n 调速器油压(用于控制换档阀换档)n 蓄压器油压(用于减少换档冲击提高换档的平顺性)n 按要求准确自动换档,保证换档正时。n 对该系统的润滑、冷却。n 及时给变矩器油压补偿。第三节 液压系统主要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教学目的】:1.掌握液压控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2.掌握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述结合【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重要组成部分:1)、供油调压:油泵、主调压阀、节气门阀(冷却、润滑) 手动阀、保证油压随发动机负荷、车速、档位变化并保证润滑和冷却。2)、控制信号转换部分 节气门阀、速度阀把节气门开度和车速转变成液压信号形成自调。但还应有(配合)他调才是最理想的系统,他调也为驾驶者提供的干预自动换档的可能,换档杆(手动阀)(D R 2 L位 超速档 锁止在低档)3)、换档控制器 由几个换档阀组成,接受三个信号油压进行比较处理,按额定的换档规律打开或关闭去执行器的油路,油压为调压后的主油压,阀只是切换位置。4)、换档执行器:离合器 制动器5)、换档品质控制部分 换档平顺性是变速器的重要指标、只要有则有些要求,手动由人熟练,自动需机构保证。平稳、无冲击下产生振动,蓄压器、缓冲阀、止回阀、压力调节阀组成。二、供油和调压部分的功用: 1)向变矩器供油,维持足够的油压,不升温。 2 )向控制系统供油,维持主油压,保证换档需要。 3 )向所有零件如齿轮、轴承、止推片、摩擦片、供应润滑油。 4 )散热、维持液压油正常温度。1.油泵1)作用:用于输送油液至液力变矩器;润滑行星齿轮机构;对液压系统提供工作压力。 2 )类型: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摆线转子泵、叶片泵 3 )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组成:内齿、外齿、月牙板。主动齿轮有两个花键与泵轮轴相连,发动机转油泵就转供油。如下图:图3-11注:1)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不允许推车或溜车,因为尽管推动车辆使输出轴转动,但是油泵不会对液压控制系统供给工作油液压力。因此行星轮装置不会接受到工作油液的压力。即使在“D”位,但变速器仍保持在空档状态,输出轴的动力无法传递。2)故障车牵引30km/h并且每次牵引不超过80km/h长时间的牵引会使零件表面的润滑油膜破坏掉导致变速器卡死。若长时间牵引应将驱动轮提起脱离地面或将传动轴脱开。2、限压阀作用:调节油泵输出压力,使其不超过预定的最高值。3、工作油液散热器旁通阀作用:该阀用作安全阀,其目的是使流入散热器的润滑油压力不超过一定值。4、手动阀根据路况和车况选择档位,人工干预换档,打开或关闭R 、D、2、L的油道进行大的档位转换 。如下图:图3-12第四节 液压系统主要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教学目的】:1.掌握液压控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2.掌握控制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述结合【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一次调压阀(主调压阀)1)结构:主要有阀体、弹簧组成。2)作用:根据手动换档杆、节气门、车速自动调节液压系统的油压,是油压总控制阀。保证主油压一定。 在R位 提高油压。在V一定时,节气门开大油压升高。在L位也升高主油路油压。车速高,泵油量大,油压下降。调压的工作过程:阀的位置靠弹簧张力和作用在阀处的随动阀油压(面积C节气门随动阀油压)与阀体所受向下的力是阀体顶部的油压力(面积A主油路油压)来平衡。 n a.当换挡杆置于“R”挡位时,来自手动阀的主油路油压力(面积B面积C)主油路油压作用 在阀体处,并与作用处的随动阀油压力(面积C节气门调节油压)联合将阀体向上报动,使油液排出通道的面积减小,主油路油压升高。b.在“L”挡位时,低压随动控制阀油压大于节气门随动阀油压作用在处向上的油压力增大,关小排出油液通道,主油路油压升高。n c.当汽车行驶速度增大,发动机转速提升时,来自油泵主油路的油压升高,作用在阀体顶部的油压力(面积A主油路油压)升高,使阀体向下移动,排出油液通道面积增大,油液排出量增多,使主油路油压下降;反之,阀体向上移动,主油路油压升高。所以,一次调节阀对主油路油压有自我调节作用。2、二次调压阀:(次调压阀)n 二次调压阀的结构:主要由阀体和弹簧组成。n 2、二次调压阀的作用:n 根据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油门开度的变化,n 能自动调节变矩器的油压。n 也能保证各摩擦副润滑的油压。n 如下图:工作原理:如上图所示,阀体受向上的弹簧张力作用和向下的油压力(面积A变矩器油压)作用,两者之差调节变矩器油压和润滑用油压。当发动机停止转动时,变矩器油压减小,阀体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把变矩器的油路封闭,防止液压油从变矩器流出,以保证变矩器转矩的输出。当变矩器油压升高,阀体在向下油压力作用下下移,打开排出油液通道,使变矩器油压适当降低。3、节气门阀1、节气门阀的作用:将发动机油门开度大小变为油压信号,随开度油压增加,控制换档。2、结构:它由节流阀和降档柱塞两部分组成。如下图:节气门油压的变化能引起主油路油压的变化(节气门随动阀有稳压的作用)节气门开度大,节气门油压升高,主油路油压升高。节气门油压控制换档,是三个换档信号之一。止回阀(减压阀)与速度阀配合稳压,在N R位压力升高,起步、倒车起步(克服惯性力)在D 2 L压力减小,降低损失,换档平稳。 图3-13第四章 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部分第一节 电子控制原理【教学目的】:1.掌握电子控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2.掌握控制开关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多媒体与板述结合【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用通过传感器检测车辆运行参数的信号,由电脑计算和断送后,向执行器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对自动变速器的各项控制。 二.组成传感器,开关 , ECU(PCM) , 执行器 1.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 产生节气门开度的信号(影响换档时刻、主油路油压、畜压器油压和锁止时刻等)车速传感器(VSS) 产生车速信号(影响换档时刻和锁止等)输入转速传感器产生涡轮转速信号(影响传动效率、锁止时刻、换档质量等)油温传感器 ATF油温度信号(影响换档时刻、油压和锁止时刻)2. 开关 (O/D、模式、制动、P/N、巡航、强制低档)3. 执行器 (换档电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