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选择题(30题,每题2分,答案填写到表格中有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关于人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a.由上帝创造的 b.由女娲用黄土捏成 c.由猴子演变而来 d.由类人猿演变而来2.目前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丁村人遗址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懂得使用工具 b.是否懂得集体协作 c.能否制造工具 d.能否直立行走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当时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学者推断 c.考古发掘 d.史书记载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商朝 b.西周 c.夏朝 d.东周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结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融合而成,这一情形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7.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皇帝教民养蚕”。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8.下列关于夏朝和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朝的统治长达五百年 b.商朝兴起于黄河下游地区c.夏商都出现过有名的暴君,例如夏的国君紂,商的国君桀d.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到甘肃河西走廊一带9.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周武王牧野之战 b.商纣王酒池肉林c.周厉王道路以目 d.周文王周朝建立者10.夏朝和商朝的灭亡相似之处都是( )a.少数民族进攻 b.用人不当 c.迁都所致 d.暴君统治11.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纺织业 b.制瓷业 c.青铜制造业 d.造纸业12.青铜时代以青铜器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低位最重要而得名。我国历史上 的青铜时代不包括的时期是( ) a.夏朝 b.西汉 c.西周 d.商朝13.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具备 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西周时开始出现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14.西周实行的(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a.世袭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15.“烽火戏诸侯”是与( )有关的历史故事。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16.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 )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17.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城濮大战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a. b. c. d.18.古人名字中常含有“牛”“耕”等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姓牛,字子耕,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受到重视。我国至迟在( )已使用牛耕。 a.春秋末年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1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实现富国强兵 b.促进生产力发展 c.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d.缓和社会矛盾20.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是( )a.商业都会的出现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煮盐业 发展 d.纺织业的发展21.商鞅变法对宗室贵戚利益最为不利的一项规定是( )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按军功大小授爵赐田 d.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2.孔子、孟子都主张“仁”的学说。下列思想符合“仁”的是( )a.倚强凌弱 b.乐于助人 c.以大欺小 d.杀富济贫23.“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要按时令砍伐树木,这一观点符合今天的( ) a.科教兴国政策 b.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c.计划生育政策 d.仁政的观点24.金文是指下列哪种文字( )a.甲骨文的雏形 b.刻在金制品上的文字 c.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d.鎏金的文字2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当时的政治、社会问题,不同学派提出了各种不同见解。对于治理国家问题,道家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依法治国 d.以礼治国26.在德国汉堡,近年来发现了一本出版于1691年的论语英译本。书中这样评价:“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a.法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仁27.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28.“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2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30.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楚汉战争 c.长平之战 d.垓下之战二、材料解析材料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材料二 制天命而用之材料三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1 写出上面三则材料的作者及生活的时代。(6分)2.材料一的作者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6分)3.材料二表达了什么思想?(3分)4.材料三出自哪一本书?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5分)一、 材料感悟 (20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你怎样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