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给初学摄影的爱好者十大忠告 1 不要在接触摄影之前去反复琢磨自己主要拍什么次要拍什么不会去拍什么,想也是白想,更不要以此得出个什么结论而去决定买什么器材了.100%的人不会在学会开车之前问自己会去哪条街不会去哪条胡同一辈子出几次车祸闯几回红灯.摄影的道路是在未知中,依靠兴趣探索前进的,完全不必人云亦云,附庸风雅. 2 不要迷信要拍好某种题材就一定要装备某种器材,譬如说拍人像就得85/1.4,拍风光就得16-35/2.8L,拍昆虫就得100/2.8MACRO你会成为败家子一个.广角也可以拍人像,长焦拍的风光更有特殊味道.所谓某款镜头是人像头,某款镜头是风光头,这样的广告词都是用来欺骗业余消费者的3 相机是用来制造视觉享受的,不是用来砸核桃和遇到歹徒自卫反击的.尽量选择轻便实用的相机是比较务实的,当然,外型要漂亮,起码和自己的外型要相得益彰.4 所谓一镜走天涯的镜头最好不要买,因为你很没有可能会走天涯,如果你有条件走天涯,就更不能用诸如24-300这样的镜头拍东西了,为什么?问问买过这样镜头的朋友就知道了,他们正郁闷也说不定.5 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兴趣研究相机基本知识的话,不妨先选择数码口袋机,要能手动调节光圈的,不要买傻瓜机,不要买胶片入门机.因为你一旦发觉自己真的越来越有灵感,你会痛苦地再花一笔钱买更好些的相机,这是定律.而现在从胶片入门,也是过时的做法.6 网上的好看照片,包括论坛里的精品照片,特别是数码作品,几乎都有后期的精心制作,这也是摄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在论坛里,有心请教DX的话,应该多从他们那里诚恳的挖掘PS大法,而不是采访他们按动快门一瞬间的灵感是哪里来的-我的意思是,灵感是很难学会的,而技术是共通的.7 参加各种拍摄活动固然可以迅速提高水平,但是不能进一步提高水平.摄影是门孤独的艺术,不论是人像还是风光,独立思考之下才可能有独特风格的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所以,我的观点是,想多交朋友,就多参加活动;想长进摄影技术,就尽量单练,自己悟自己的,其乐无穷.8 既然是玩摄影,就不必遵守太多的教条,可以先沉浸在自我满足后,再慢慢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毕竟摄影是主观艺术嘛.当然,得到更多人认可是种让人上瘾的享受.我的意思是,不必太把别人的评价当回事情,没有人比你自己理解自己的摄影追求.9 拍人像,不要从美女帅哥开始,那会让你有种惰性.真正的美女帅哥怎么拍都好看.建议先从老的和丑的拍起,而且拍这样的模特心理压力小,一般也不苛求你拍的多好,而他们一般也知道自己不怎么上镜,而你一旦拍好了,多有成就感!10 在摄影论坛评片,对于新手来说,更不要去吹捧DX,妄图以此换来DX好感而教你几招根本就是白搭,正确的做法是,合理拍砖,带着质疑去提问DX们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澄清他的创作理念,这样,就提高更快了.四:克服初学摄影时的常见毛病学摄影者常犯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虚动。 所谓虚动是指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模糊不清,造成虚动的主要原因有: 对焦不准确;被摄对象动作快,而快门速度慢; 按快门时手持相机晃动等因素。想对焦准确可以收小光圈,加大景深; 尽量选择焦距的倒数做为手持拍摄的快门(焦距以换算成135相机等效焦距为准)。2.光线运用不当。 光是摄影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初学者在拍人像时,由于光线运用不当,常常拍出“大黑脸”和“阴阳脸”的照片,这些现象往往是逆光和侧光拍照时造成的。为防止这些现象,拍摄时可用反光板、闪光灯适当补光或使被摄体改变方向,避开逆光拍摄。3.拍摄时机掌握不好。 特别是拍摄运动物体时造成主体缺胳膊短腿的现象。 拍照时人们都希望自己笑得自然,可由于时机掌握不当,往往笑得不自然,甚至出现傻笑。 为防止这些毛病,宁可多观察一会儿,练好基本功,做到眼快、手快。接下来要解决的是:(1)取景构图的缺陷。a.距离太远时,解决办法应该是走近拍摄对象或者用长焦距镜头,以避免画面中主体所占的位置太小。b.表露太少,由于拍摄角度选择不当使得画面出现的本末倒置,可通过改变拍摄角度解决。c.正确把握摄影构图中前景与背景的运用,避免画蛇添足或喧宾夺主。d.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运用不当,会造成主体被淹没而不突出,有经验的摄影者常常利用空白也就是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地方不安排物体,避免杂乱无章的现象。 另外摄影构图中还常常出现画面分散、机械对等、呆板排列、倾斜失重等缺陷,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予以克服。2.题材内容选择不当。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供摄影者选择,但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素材,要根据摄影艺术的特点、创作规律进行适当选择。这些需要摄影者不断地学习,认真观察、体验、从具体的事物中吸取其精华予以形象表现,使作品增加感染力。应避免单纯猎奇、内容空洞、无聊、情节含糊等问题。3.画面缺乏特点创作。当内容确定后就应该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了。模仿是允许的,但更应该通过借鉴别人的作品丰富自己,力求创新就需要平常不断积累,多学、多看、多听、多拍,以掌握多种手法,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独具特色的作品。五:户外摄影十忌一、忌阳光直射 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阳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显出皮肤皱纹,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 二、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 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 三、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 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会形成较强的反射)亡,这种自下而上的脚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 四、忌立于树旁拍照 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 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于画面的美感。 五、忌忽视滤光镜 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 上蓝色色罩;而在暮日的辉光映照下,所有的景色都染上了一层橙红色。在如此环境中, 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在前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红或琥珀色的滤光镜,在后一种情况下可选用淡蓝色滤光镜。 六、忌采用高速片 在晴空烈日下,光线强度已很高,若再采用高速片,往往会迫使光圈收到极小,或无法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这些情况都会给摄影创作带来某些方面的限制。 七、忌胡乱补光 在明亮的日光照射下,景物会有很强的反差。为避免反差过大,运用辅助光进行辅 助照明是有效的,但要掌握好分寸,既要避免辅助光过亮,也要避免露出辅助光的痕迹 (如出现与主光相反的投影)。 八、忌完全依赖自动曝光档 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户外拍照喜欢使用自动曝光档,殊不知这种自动曝光档只能处理一些普通的情况,而遇到阴阳面各半或逆;光等情况便会变傻,所以还得见机行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曝光调整。 九、忌逆光直冲镜头 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拍摄逆光照,要防止光线直冲镜头,否则很容易产生光晕现象。 十、忌穿反光过强的服装 在强光下拍照,被摄者如穿反光强的服装(如白衬衫、发光尼龙做的服装等),会变得雪白一片或产生大块辉斑,使衣服质感难以表现。六: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谈谈黄金分割与摄影构图by Klaus Schroiff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时的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原理1 如图A:“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C = BA = 58。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图A 原理2 如图B: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一个被认为很完美的矩形,连接该矩形左上角和右下角作对角线,然后从右上角向Y点(黄金分割点,见图A)作一线段交于对角线,这样就把矩形分成了三个不同的部分。现在,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黄金分割,下一步就可以将你所要拍摄的景物大致按照这三个区域去安排,也可以将示意图翻转180度或旋转90度来进行对照。 图B, 图B-1 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在图C1和C2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四个点,用“十”字线标示。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把画面划分成分别占1/3和2/3面积的两个区域。 图C1 图C1-1 第二种:直接参照图示的四个“黄金分割”点。例如,设想我们看到了非常引人入胜的风景,但缺少具有优美几何结构的被摄主体,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一个空洞泛味的场景,那该如何处理呢?试着寻找一个与这种单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并将这一被摄物置于如图C2中的其中一个“十”字点位置,这样照片就有了一个明显的锚点,并将观众的目光由此出发引导至整个风景。 图C2 图C2-1 天然画框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体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终的效果令人很失望。试试寻找一个能够排除杂乱环境干扰的天然画框使观众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如图D利用主体周围的树枝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山岩更为突出。 图D 如图E的天然岩洞口也是一个极好的画框。 图E 交叉线 交叉线/对角线实际上又是“黄金分割”的另一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条指引你视线的引导线,较为理想的是某两个边角之间的连线。传统的方法认为左上角是最好的起始点,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从这里开始浏览一幅图画(译者注:这一观点其实很多人看法不同)。但这种对角线如果是单一的直线往往会很平泛而令人厌烦,所以总要在图中有某种点缀(如图G)。 图F中出现了一个多条斜线集聚的焦点,让观众的眼睛可以多方向地沿着引导线浏览而使画面生动有趣。 图F-by Horst Schneider图G中有两个锚点:小船和凉亭,恰到好处的点缀打破了原本很泛味的对称。 图G-by Horst Schneider 七:初学摄影注意 拍摄MM构图十忌 摄影就如同绘画、构图的作用极为重要。出色的构图,能使画面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给人以美感。一幅照片,若不具备良好的构图形式,往往无法引人入胜,更不能尽兴地表达内容。在迈入艺术的自由王国之前,只有掌握其基本规律和标准方法,才能避免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之现象。初学摄影者常犯的错误有: 1.画面撑得太足 有些初学摄影者拍照时喜欢让被摄主体顶天立地充满画面,这很不利于照片后期制作过程中进行裁剪。同时也会令到作品显得拘谨、死板。 2.地平线倾斜 有的人为了将一些高大的景物拍全,便在取景时采取了让画面倾斜的方法。这实在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如此,势必造成地平线倾斜,画面失衡,视觉感受不舒服。 3.头撞南墙 拍摄侧面的人像或带有向前冲势的物体时,没有在画面主体的前方留一定的空间,给人一种头撞南墙的感觉,画面显得沉闷、压抑。 4.附加物缠身 背景选择不当,产生了烟囱长在肩膀上、脑袋上冒出大树杈等现象,破坏了人物原来的形象。 5.落格 当被摄者与高大的衬景在一起时,顾景不顾人,一味将镜头抬高,结果是拍全了,可人物在画面上常常只剩下个脑袋,落在画面的下端,非常难看。 6.画面分裂 取景时没有处理好地平线的位置,将其置于画面正中,于是画面被一分为二,呈分裂状,缺乏和谐、统一之感。 7.喧宾夺主 在画面中过多地表现了陪衬体,使主体物处于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8.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时缺乏忍痛割爱的精神,“鱼”区,“熊掌”亦取,意欲兼收并蓄,反而造成了画面无主次、小头绪、结构松散、杂乱无章的现象。 9.各顾东西,神情不一致 在拍摄众人合影照时,人物的位置没安排好,不能形成一个向核心靠拢的趋势,画面形势呈分裂状,与作品所欲表现的主题不相符。 10.画面失衡 在构图时没有顾及画面的影调结构、色彩结构的协调,造成画面色彩,影调失衡,影像照片效果。八:初学摄影常见失误18例 在摄影实践中,经验不足的初学者,常会出现一些失误。笔者把初学者常见的18种失误分别列出,并简要分析失误原因,提出防止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1、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 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防止的办法有二条,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使闪光成为散射光,以扩大覆盖面;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让光线散射,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 画面影调模糊 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如遇到这种情况,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最后用镜头纸擦拭,使镜片明亮如新。如仍有汗渍、指纹和油垢,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 主体人物模糊,背景清晰可辨 有两种可能,一是手动对焦相机对焦时,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未重新对焦,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没有按快门“锁定”焦点再重新构图,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 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后几排模糊 凡是多排合影照,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就要做到三点:一是选择性对焦。五排人合影,选择第二排的对焦;七排人合影,选择第三排人对焦。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一般以f48为宜,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60秒,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5、 胶卷没有曝光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傍轴取景相机拍摄时忘记揭镜头盖,取景器中景物清晰,但成像光线没有进入镜头,胶片没有感光。二是手动卷片的135单反相机装片不到位,卷片时没有注意看暗盒片轴是否在相应转动。由于片头滑脱,搬动卷片把手时,虽然快门上了弦,计数器照常计数,但胶片在暗盒中纹丝未动,计数器虽显示36张拍完,实际上没有一张胶片感光。 6、照片四角有黑影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边框很厚,再加在UV镜的边框,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使照片四角发黑。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7、 影调死白或晦黑,缺乏影纹层次 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只有曝光准确,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色彩还原,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52级曝光量,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如拍摄煤炭,如不减少1.52级的曝光量,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也没有思维功能,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 原因有二:一是光圈设定过小。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1000秒以上,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要先计算光圈系数 。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放电,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供正常使用。 9、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有半幅画面是黑影 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各相机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人物脸膛昏黑 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二是背景明亮(雪景、沙漠、海滩),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背景曝光适度,人物曝光不足。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2级曝光量;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锁定”曝光量后(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再退回原位构图,对焦,拍摄。 11、 团体合影,周边人物残缺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画面装得过满;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左右。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切忌人物顶天立地,塞满画面。 12、 照片有划痕 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划伤了胶片;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卷片划伤了胶片。使用分装卷前,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再引出片头使用。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 。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13、 整幅照片影调偏蓝 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12000K,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 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1)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2)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3)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背后投影浓重 机位闪光拍摄,如人物离背景很近,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解决办法有三: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让投影落于地面;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人像眼球血红 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原因是黑暗光线下,人眼瞳孔放大,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瞳孔来不及收缩,强光直射视网膜,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红眼”。克服的办法有四: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 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30秒,就会出现快门条纹。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快门以1/15秒为宜。 18、雪景影调灰暗,白雪不白 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雪天地面反光很强,测光表仍按18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就欠曝12级,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 。防止办法是,按测光读数增加12级曝光量(开大12档光圈或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进行补偿。 九:专业人士比你拍得好,可能就多花几毛钱近期发现不少朋友受少数人的影响开始走向唯器材论的误区,片片拍得不好,首先想到的是器材不够顶级,砸锅卖铁,从牙缝里挤出银两,上更高的器材,认为优秀的片子与自己的片子的差距主要是器材差别,其实不然,用同样的器材,拍同样的东西,效果也会差距甚大,这之中的差距,往往并不是通过巨额资金堆出的距离,只是专业人士懂得触类旁通,合理利用资源,希望大家看后,有所启发,知道如果不动脑,就是器材比专业的好上几倍,也可能片片差上好几倍。 就略举日常生活用品几例: 1.我们经常看看器皿苹果等水果的广告,上面的水滴好象通人性,分布很合理,整得产品很起来很唯美,工匠们通常就是用无色鞋油或凡士林涂于表面,然后喷水,它可以防止水滴的滑落,而起定型水的作用。 2.看到KFC的广告,我们无不为它的里面的数菜的艳丽惊叹,其实这样的东西并不是精心培育出来的,只不过是从小菜场买来,泡了一下碱水而已。 3.我们经常看到碑酒的广告吧,那碑酒视觉效果特棒吧,是不是很多人也试着拍过,就是没有人家的好?认为是厂商特制的吧?其实只要在碑酒里加入适量的精盐,那效果就来了。是不是想嫌它喷出来的泡沫不够好,不要紧,专业人士的也不够好,我们洗头发的那东东的沫够了吧? 4.切开的苹果,拍了一张,切面就变色了?都来不及构图,怎么办,用盐水泡一下,几十分钟,你总该构图了吧? 5.为什么人家拍出的菜总是那么好看,我拍的拷鸭,我拍的名贵鱼怎么就是那么的暗淡,好象不新鲜似的,那么的提不起人的胃口?那个职业摄影师在干什么?哦,他拎了瓶精制食用油,在往鸭鱼身上抹呢,我们也试试,哇,色泽真诱人,口水掉了一地。 6.为何优秀的作品那光那影,那烟,怎么都那么唯美,人家的锅碗,盆里的冒出来的热气怎么拍得那么清晰,唯美,专业人士就是厉厉,难道热气烟都要听他的?是呀,因为它会利用干冰滴水,用管子吹烟,当然自己想要浓,就浓,要淡就淡,什么时候冒就冒,听人指挥,想要它在那出现就在那出现,当然画面要比别人的好,得奖也是必然的。 7,说到这里,你该有点明白了,也知道要表示煮沸腾,如果真煮到那样,拍起来因为有水汽,画质不会理想,弄个管子在下面吹泡泡,效果更好,画质提高几十倍,多花几万元上个牛头,也达不到这效果。 8.还有点想不通?什么不要沸腾,要煮开不腾的?动动脑,会想到的,自己不洗碗,也看过老妈洗碗吧,是的倒进点洗洁精,搅一搅,看看是不是冷水(汤)都变成开的了。终于想通了吧。 想通了吗?看到片子不如人,就不要首先想着换机,看看是不是自身原因,说这些,也是要告诉大家,想拍片子,不要总怪自己的器材不好,要好好的想想自身原因,除非你钱花不完,专烧器材,那就什么也别想,有好的就上,但是,你的器材就是最好,你拍出的东西,还是会不如那些肯动脑的人。十:数码相机的基本用法数码相机具有先进性、多功能的特点,故使用前必须先作一些设置工作。如:分辨率的选择、曝光补偿的选择、自动平衡的调整、感光度的设定,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所拍照片的成像质量。 数码相机设有多种拍摄质量的选择,分为:标准、精细、超精细(最高分辨率),其最高分辨率是由各款数码相机的CCD元件的性能所决定的,CCD像素越高,最高分辨率也越高。 数码图像的压缩格式直接影响图像文件的大小。选择从表面上看 压缩格式可大大节省数码图像所需的信息空间,增加拍摄的照片数量。分辨率不会随着电源的关闭而更改或消失。 由于拍摄时光线和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经常手动调整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数码相机设有自动调整曝光补偿的设置,在曝光补偿设置中标有“+、-”数轴,“+”指增加曝光,“-”指减少曝光。在背景很亮而主体逆光时,你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在黑色或深色背景前对主体拍摄需要将补偿值调向“-”端。当然,如果你追求一种特殊效果,可不这样调整曝光补偿。 随着光源的色温变化,照片的颜色也会出现偏色。如:在钨丝灯光下,照片偏橘黄色,荧光灯下呈黄绿色。虽然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是自动设定的,但为了让照片更艳丽完美或追求一些特殊的艺术效果,可手动来调整白平衡。 一般数码相机都可设定多种感光度,如:佳能数码相机可设定ISO50、ISO200、ISO400、ISO1600等,以适应不同的拍摄要求。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现场光线暗、闪光灯亮度不足或不能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就需要设定感光度来拍摄。 最后注意,您在拍摄前一定要查看一下液晶显示屏上曝光数值设定,当拍摄条件不理想时,不妨多用几种补偿设定,多拍几张比较选择。删除不理想的画面重新拍摄,这正是数码相机的优势。十一:摄影观察的自我训练 选择你的对象。你的观察对象可以是任何物体(由简单到复杂):一只水杯,一个萝卜,一朵小花,一棵白菜,一辆汽车,一棵树.第一步,用眼睛观察,在脑子里形成图案。去掉物体的标签,注视你的观察对象,直到它在你的眼前已经形成了线条的构成,把这个构成变成图案画在你的脑子里。或者你可以把它画在纸上。对同一个观察对象重复这个过程。按照线条、形状和轮廓、质感、色彩、影调顺序进行。然后再换另一个观察对象。不断进行反复练习,目的是让你抓到物体的视觉特征。第二步,用眼睛观察,在脑子里变化已经形成的图案。把你脑子里已经形成的线条图案进行不断的变化,形成新的图形,越多越好。体会线条的作用,目的是你会透过物体的表面而看到它的本质,你会从中发现合理的、美妙的构成形式。在你今后的拍摄活动中,你会很自然的利用这些构成形式。它会教给你在平凡中发现新奇。第三步,用相机观察,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观察同一个物体。这个观察练习对于你拥有一只带微距的标准变长焦的变焦镜头会更有利一些,如果你用的是数码相机,那将会更方便一些。先以标准镜头对你的观察对象取景对焦,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这个画面。接着在相机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改变不同的镜头焦距,分别记录下来。然后再用微距镜头观察,并移动相机分段靠近物体直至最近对焦点,一样分别记录下来。最后,用广角镜头近距离观察并记录。这样你就会有许多张被摄物体不变,对焦点不变,但取景范围不同的照片。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张。这个训练的目的是帮助你突破传统的摄影构图观念。你会发现,最简单,最普通的物体往往是最能拍出有力的画面。十二:改进摄影构图的四个实例 在我们拍摄数码照片的时候,由于缺乏专业的构图知识往往拍摄出来的照片显得非常苍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篇非常有特色的照片构图技巧文章。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仔细推敲。 场景与人像的搭配,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意象与结果,在构图上,有时,看似没有章法,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在 Part #1 中,我们先看看人像摄影上最常犯的小缺失。评析 .1. 【错误示范】:这张人带景的影像中,建物支柱的线条明显地位于人物头部的上方,这种情况,就犹如外拍时,在人物的头上拍出树枝、树干一般,显得较为怪异。此外,图 1 人物视线的空间似乎仍然留的太少。2. 【构图改进】:只要稍稍调整拍摄的角度,避开建物支柱的线条,并且将相机的框景范围往右带,留出更多的视线范围即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拍摄人像时,多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是相当重要的,面对同一个场景,我们可以多思索以何角度拍摄,最能达成画面的张力与趣味。在 Part #2 中,我们来看看人像摄影不同拍摄角度的影响。评析 .1. 【错误示范】:画面不稳定-由于墙面的线条,造成成画面的不安定感。2. 【错误示范】:改进画面不稳定,但是构图平常-这是最常用的平行拍摄,虽然已改进上图的画面不安定感,但是构图显得过于平常。3. 【构图改进】:稍调整拍摄的角度,我们尝试由模特儿的上方进行拍摄,这样子拍,是不是比上述2图,还要活泼多了!在叙事、纪实或是有故事情节的人像摄影中,我们常会以人带景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所在的场景、时空、环境。这个时候,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变成一个构图时重要的思维。在 Part #3 中,我们来看看框景范围的影响。评析 .1. 【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的场景表现不够明显,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佳。2. 【错误示范】:再多一点框取范围,但框取了后面的景致,很明显地,并没有为影像带来多大的意义,而且反而变的更杂乱。3. 【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表现出来了!渐远的铁道让场景有旷远的感觉,也让整张影像的立体层次显得更佳。在上一个摄影构图的改进单元中,我们谈到,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是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基本上,单元 #3 在改变框景范围时,想的是如何让让场景有旷远、层次的感觉,并且诉说人物所在的场景。更进一步,如果是要表现影像背后的含意,诉说影像的主题时,在框取影像时,便会有不同的着眼点。以前两天 DCview 在沪尾炮台的拍摄活动为例,由于这个场景我已拍过一次,哪些场景如何拍摄( 指技巧面 ),已有一些经验。这个时候,观察景点,并以模特儿的特质,来探讨出可以进行的主题,寻找影像可行的相似点,表达较完整的意义,便是构图时,主要的思考重点。在 Part #4 中,我们来看看影像背后含意的表达,对构图所产生的影响。评析 .1. 因为主题及文案中,特别以窗口、门坎、出口为暗喻,所以在拍摄时,会将这些场景列为框取的范围。主题:微光下的舞蹈及沉思 2. 因为主题及文案中,以影子为暗喻的对象,所以在拍摄时,会将影子列为框取的范围。主题:另一个身影: 十三:真正了解自己手中的 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不少,但真正了解数码相机、掌握数码摄影的朋友就不多了。有些用户也许仅仅知道按动快门等一些简单操作,这无疑是对数码相机的浪费。本文的目的正是让你对数码相机的功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使得你能够更好地运用数码相机,同时也祝愿你能够成为一个数码相机拍摄的高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相机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如何用好数码相机?如何发挥它的潜能?便成为了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一、了解所有功能和操作(1)了解使用界面 数码相机的使用界面包括了机身按键和LCD菜单。通常机身上的操作都能够在LCD菜单上显示出来。数码相机上比较重要的按键包括了拍摄模式键和快门键等。特殊的功能会有特殊的显示标记。认清并熟记这些标记是灵活使用数码相机的基础。 (2)掌握相机的手动功能 摄影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摄影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表现景物。有了手动设置,人们能根据需要来拍摄出各种光色效果的照片。手动操作主要表现在对快门、光圈的操作上,如何根据所需效果来调整相应的快门速度、光圈值以及选择适合的优先模式是进行摄影的入门操作。 (3)了解相机性能参数不同的数码相机具有不同的特性。数码相机的硬件技术指标极大地影响着摄影质量。通常我们提到的数码相机参数有:CCD象素和图像分辨率、光学镜头、镜头焦距、光圈与快门、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及曝光模式。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硬件性能,有助于我们对相机进行正确的调整和使用。 二、灵活应用拍摄方法(1)掌握拍摄模式 为了让一般用户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好的拍摄效果,好一点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一些预先设定好了的拍摄模式,比如:普通、电影、全景、光圈优先、快门优先、风景、肖像和夜电影模式可以让你记录AVI或MPEG格式的动画。全景模式可是使你拍摄一些场景很宽的照片,比如:拍摄城市的全景图。 风景模式和肖像模式比较易懂,照相机自动设定好焦距和光圈,对于拍摄风景和人物是最适合的。(肖像模 式偏重于宽一点的光圈曝光系统,这样减轻背景的景深;相反地,风景模式偏重于小的光圈并加大景深。)夜景模式使相机可以拍摄到黎明和夜晚的景物,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用闪光灯达到慢同步效果。快门优先和光圈优先模式可以使照相机在控制其它曝光数值时相应地控制快门速度或者光圈值。 (2)合理使用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为了让拍摄者对相机测光所确定的曝光“量”进行修正、调整,从而得到适宜于主体正确表现的准确曝光。 曝光补偿使你可以对相机的自动拍摄进行加亮或减暗。加亮照片,则增加曝光,减暗照片,则减少曝光。增加或减少曝光的度量称为“级(EV)”,比如,增加曝光1级,就是增大光圈1级或放慢快门速度1级。比如:我们在逆光条件下拍摄,如果不使用曝光补偿,那么拍摄出来的相片上被摄物将很暗,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应该使用闪光灯或者增加曝光时间来进行曝光补偿。使用曝光补偿时,经常以1/3级进行递加或递减,下面是些典型设置: +2:是在光线明暗对比强烈,被摄主体非常暗的情况下使用。 +1:对于侧面照明或背部照明的景物,海滩或雪景,落日或其它景物效果最好;拍摄白色对象如白色床单上的一只小白狗时效果也不错。 0(默认):对平均照明的景物效果最好,阴影区与亮光区相比不算太暗的情况下效果也不错。-1:适用于背景比被摄体暗得多的景物,比如非常暗的墙壁前面的肖像画;也适用于非常暗的对象,如黑色阴影里的一只小黑猫。-2:适用于不寻常对比的景物,一个非常暗的背景占据图像的大部分,而你打算保留景物的最亮部的细节。 (3)使用多种镜头现在市面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带有变焦镜头,拍摄者可以在各个不同场合进行拍摄。长焦镜头能使你方便地拍摄到远处的运动场景;广角镜头能给你一个很大的拍摄视角。如何在构图中灵活运用相机的视角,是摄影者最具创造力的技能之一。用长焦镜头拍摄时,景深会相应地变小,这时你必须仔细对焦,否则很容易造成成像不清晰。同时,长焦镜头还会产生视觉上的压缩感,这使影像看起来要比实际景物紧凑。长焦镜头的主要缺陷是光圈很小,所以在使用长焦拍摄时,须要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以保证曝光的充足。另外,按照变焦方式来分,变焦镜头分为两种: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光学变焦是通过改变照射在光敏元件上的光线数量来达到变焦效果。数码变焦是选取照射在光敏元件上的光线所形成的标准图像的某一部分,放大填充至整个图像传感器上,应用“插值”方式,通过添加新像素达到变焦效果。我们在选择具有变焦能力的数码相机时应主要看重其光学变焦能力。 (4)闪光灯的技巧使用闪光灯拍摄肖像时,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确定闪光灯和被摄体的位置关系。拍摄时,确定闪光灯和被摄体的位置关系要斟酌再三,内置和外接闪光灯、闪光灯的方向等都影响拍摄效果。内置闪光灯的灵活性很差,对于需要拍摄出特殊光影效果的用户来说,最好选择外接闪光灯,或者使用外部光源,这样的拍摄效果要好一些。当你的拍摄对象靠近墙时,会有一个很明显、很黑的影子。让你的拍摄对象离墙远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拍摄人像时,你会发现经常有“红眼”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闪光灯的光线会照射到人眼的瞳孔中,并由瞳孔反射到镜头上,由于瞳孔中的视网膜布满了红色的细血管,因而反射到镜头上的光线也就成红色,这样,照片上的人眼看起来就是红色的。现在大部分相机都有“消除红眼”模式,这种模式的工作方式是在真正闪光照明之前,预先进行功率非常小的闪光即“预闪”,这较弱的光线会使被摄者的虹膜关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进行真正的闪光,就不会有红眼现象了。 消除红眼的另一方法:将外接闪光灯移至相机镜头与被摄物的中轴线以外的位置,并让被摄者的眼睛不要正对相机。你还可以通过增加整个房间的亮度来达到消除红眼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相机附带的软件去除红眼。消除红眼的另一方法:将外接闪光灯移至相机镜头与被摄物的中轴线以外的位置,并让被摄者的眼睛不要正对相机。你还可以通过增加整个房间的亮度来达到消除红眼的目的。当然,你也可以利用相机附带的软件去除红眼。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有时被摄物的前景曝光效果非常好,但背景的效果就不理想。“慢快门同步闪光”使这个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快门开启时间变长,背景充分曝光。可以参考相机使用说明,用“慢门同步闪光”来使快门开启时间变长,让背景充分曝光。但要注意:在大部分情况下应使用三角架来防止图像模糊。当光线比较暗,而又想拍摄有效光线的独特颜色时,你应该关闭闪光灯并用三脚架来支撑相机,以获得长时间的曝光。如果不关闭闪光灯,它就会自行闪光,所拍摄的前景与在日光下拍摄情况毫无差异,看不出真实的光线效果;如果不用三脚架的话,相机的移动往往会使图像成像模糊。 三、保养好你的数码相机 下面我们来说说数码相机的保养与维护。 (1)清洗数码相机的外部可用软棉绒来擦拭,相机的存储和电池仓可以不定期用软毛刷或吹气球来清除灰尘。镜头是第一保养目标, 相机镜头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清洗,一点点灰尘是不会影响图像质量的。清洁时,应当用软刷,如貂毛制的画笔或吹气球来清除灰尘。指纹印对镜头的损害是很大的,所以应尽快将其清除,在不使用镜头的时候一定记住将镜头盖盖上以减少清洁的次数。第二步则是用镜头布(或是摄影专用镜头纸)稍微打湿一下,你也可以对着镜头哈口气,以画圆的方法,轻轻地擦镜头表面,最后再用镜头纸以同样的方式将镜头擦干。棉纸不要重复使用,并且整个清洁过程手法要轻,因为相机镜头的表层是相当娇弱的。 (2)存放不要让你的相机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要避免阳光的照射。如果相机不得不暴露在阳光下,如在海边沙滩时,你可以用一块浅色毛巾或是锡纸将它盖住。在室内则要注意不要将相机放在热辐射源或会使相机受热及受潮的地方。 让相机远离水,特别是盐水、灰尘、粉末以及沙子。可用相机套来保护相机,但若在海边则最好用塑料袋。当在有薄雾、浓烟或是下雨时拍摄,可用一个塑料袋将相机套住,然后在镜头处开个小口让镜头伸出,再用胶带把镜头处的塑料袋口封住。至于如何防止飞沫溅到镜头表面,可以用一个UV镜加在镜头前以保护镜头。不用时要盖好镜头盖。注意在颠簸环境下避免碰撞。长期不用时,要将电池取出。(3)电池当电池耗尽后,数码相机也就无事可做了。所以,我们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带上备用电池或是AC适配器(交直流适配器)。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你延长电池使用时间有所帮助。 1.关掉LCD显示屏这个耗电大户,改用Viewfinder(光学取景器)。如果你必须用LCD显示屏,最好调小它的亮度或是改用黑白模式。 2.定期将电池全放电后再充电,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调节充电器或脉冲充电器。 3.不定期用蘸有酒精的棉签来擦洗电池的接触点,通常很多充电问题都是由于这些接触点不干净而引起的。 4.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相机,将电池从相机中取出,并放在阴冷干燥的地方保存,同样也要将闪存卡取出。现在,你对自己的数码相机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吧!关于数码相机的一些技术技巧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去摸索和积累,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发挥出数码相机的功能,成为一个数码摄影的高手。十四:拍好数码照片的八个笨办法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银行清远市清城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广发银行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华夏银行南通市如皋市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公安入警培训活动策划方案
- 普宁辅警笔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华夏银行邢台市信都区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招商银行南宁市兴宁区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湖州市吴兴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成都市都江堰市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商务谈判(完整版)课件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
-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五方向与位置四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北师大版李雪梅PPT
-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课件
- 2022年混凝土预制U型槽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
- 井喷及井喷失控案例教育
- 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ppt课件完整版
- 挠度计算模板表格(自动版)
- 宝钢集团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 潍城区5万吨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为老年人更换纸尿裤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