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桐木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桐木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桐木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桐木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桐木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一、你会选吗:50分。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2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导致植被破坏b北方地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3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a干旱地区b温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5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b水分c温度d海拔高度6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草 煮熟的鱼 珊瑚 钟乳石 冬眠的蛇 恐龙化石 蘑菇 人abcd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10兔子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猫的眼睛长在头的前方,这体现了( )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的生存发展不断适应环境c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d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11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a哺乳类动物b人类c鱼类d细菌类1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水土流失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14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d一块草地15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a水草鲫鱼乌鱼b水草草鱼乌鱼c螺蛳鲫鱼乌鱼d螺蛳鲫鱼乌鱼16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种内斗争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17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多的生物是( )a狼b禾本科植物c羊d老鼠18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a空间b温度c营养d时间19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c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20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a热带雨林b亚热带森林c温带草原d寒带冻原21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生物之间有(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分工关系22陆生生物的生活场所是(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岩石圈以下23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 )等气体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一氧化碳abcd24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25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 )a呼吸b营养c排出体内废物d生长和繁殖二、你会填吗:30分。26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7食物链的开始总是_,即食物链是从_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28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分为_和_两种类型,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是_29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制订合理的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_,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和_,有时要用_方法进行统计30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构成的31生物圈是指地球所有_和与其_ 的总和它的范围包括_、_和_3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内,_与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_是生产者,能通过_制造有机物;_是消费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_为食;_是分解者;这三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_部分33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_生态系统三、判断题:7分。34每种生物都能永远地适应环境_(判断对错)35吃腐烂了的生物遗体的一类生物叫食草生物_3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只是互助,不存在竞争_3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_(判断对错)38植物既有光合作用,也有呼吸作用_(判断对错)39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_(判断对错)40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也有影响_(判断对错)四、实验探究题:13分。41(13分)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地点潮虫只数水泥路上0水槽边的石头下24种花的湿花盆底下18干草地中2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问题:_假设:_设计方案:(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和_两种环境(3)方法步骤: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_(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5)结论:_请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一、你会选吗:50分。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空气c温度d阳光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导致植被破坏b北方地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考点: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分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解答:解: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选:a点评: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3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a干旱地区b温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图a中的植物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土层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解答:解: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根特别发达的植物,吸收能力强,适于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根系不发达植物,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适于生活在水分较多的湿润地区根据图示a可知,该植物的根非常发达,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适应于干旱少水的地方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是相适应的4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农作物,农民和更牛属于消费者;耕地属于非生物部分故选:b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是中(会)考必考内容5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b水分c温度d海拔高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解答: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6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温带草原b热带雨林c北方针叶林d南方阔叶林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时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方面俩切入解答: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差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北方针叶林,分布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北方,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南方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比热带雨林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解答: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草 煮熟的鱼 珊瑚 钟乳石 冬眠的蛇 恐龙化石 蘑菇 人abcd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煮熟的鱼、珊瑚、机器人、钟乳石、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草、冬眠的蛇、蘑菇、人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a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9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个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生物b水蚤c鱼d鱼鹰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解答:答: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鱼鹰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农药含量最多故此题答案为: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食物链的末端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10兔子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猫的眼睛长在头的前方,这体现了( )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的生存发展不断适应环境c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d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眼是产生视觉的感觉器官,视觉是动物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眼睛的着生位置是动物在自然界中进化的结果,是对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答:解:猫的眼睛长在脸的前方,而兔子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这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猫为肉食动物,是积极主动的进攻者眼睛长在脸的正前方,这就为食肉动物的追捕提供了方便而兔子是草食性动物,性情温和,在自然界中随时可能成为肉食动物的美味佳肴,它的眼腈长在脸的两侧,视野开阔,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敌情,尽快逃命二者都体现了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故选:c点评:如何更方便的从外界获取信息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11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a哺乳类动物b人类c鱼类d细菌类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解答:解: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看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在寒冷的极地,也发现了大量的藻青菌等细菌群落,海底温泉喷涌出高达350摄氏度的水流海底热泉水从地下带上来许多硫酸盐,硫酸盐在高温高压下变成了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一些以硫化氢为营养的细菌以极快的速度繁衍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世界大洋最深处超过11000米,发现了硫化菌表明细菌是生物圈中分布最广泛的生物细菌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到达生物圈的任何圈层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分布特点,并了解生物圈的范围12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a酸雨b竹子开花c温室效应d水土流失考点: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类题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酸雨、温室效应和沙尘暴等解答:解:a、酸雨是指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b、竹子开花,属于生物生长繁殖现象,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与人类的活动无关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d、水土流失主要人为原因有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造成的故选:b点评: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必须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13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北极熊白色的体毛与北极雪地的颜色一致,有利于保护自己,是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鱼的体型为梭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是鱼类对水生环境的适应;牦牛的绒很保暖,是与青藏高原寒冷的环境相适应;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不是对环境的适应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14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d一块草地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海洋生态系统既包括了海洋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d、一块草地,既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5在一个池塘中,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动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a水草鲫鱼乌鱼b水草草鱼乌鱼c螺蛳鲫鱼乌鱼d螺蛳鲫鱼乌鱼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b、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b不正确;c、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不正确d、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16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b种内斗争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蘑菇和霉菌都属于真菌相互争夺水分、有机物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17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最多的生物是( )a狼b禾本科植物c羊d老鼠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一般只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可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并且,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20%,所以,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数量就越少解答: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羊、狼、鼠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开始是生产者,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而食物链最前端的生物数量要多于后面的营养级中的生物;所以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禾本科植物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目,应从取食关系和能量流动的规律这两方面来考虑,部分同学可能会忽略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少能制约生物的数量这一知识点18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a空间b温度c营养d时间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分析:此题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内容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时间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故选:d点评:做这题的切入点在时间上,时间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19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b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c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解答: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故选:b点评:分解者只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20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故推测其较不适合生活于何种生活环境( )a热带雨林b亚热带森林c温带草原d寒带冻原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蛇的体温与环境相一致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蛇为变温动物,也就是体温随着外界的温度而改变,外界温度高蛇的体温高,外界温度低蛇的体温低,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如寒带冻原蛇的血液会凝固而导致死亡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温动物蛇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21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生物之间有(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分工关系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需要许多工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属于合作关系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2陆生生物的生活场所是(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岩石圈以下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及各个圈层里的生物23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 )等气体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一氧化碳abcd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据此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氧气(21%)、二氧化碳(0.03%)、氮气(78%)、稀有气体(0.94%)和其他气体(0.03%)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大气圈中空气的主要成分24飞机、机器人、海带、电脑都是我们熟悉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a飞机b机器人c海带d电脑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可结合生物的六大特征来分析解答: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机器人、飞机、电脑都不具备上述任何一个特征,因此不属于生物;海带具有生殖现象、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由细胞构成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5连续阴雨时,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会爬出洞穴,此现象与生物哪一因素有关?( )a呼吸b营养c排出体内废物d生长和繁殖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连续阴雨时,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出洞穴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可结合生物的六大特征来分析,明确蚯蚓爬出洞穴是为了呼吸二、你会填吗:30分。26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答案为:能量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物质和能量是怎样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27食物链的开始总是绿色植物,即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链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食物链的写法解答:解: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有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以及既能以植物为食也能以动物为食的杂食性动物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即不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故答案为:绿色植物;生产者;分解者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食物链的组成和写法,只要明确了食物链的各组成成分中没有分解者就可以28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类型,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是调查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类型,而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是调查法故答案为:观察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调查法;点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探究实验的关键29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样本,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解答:解: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指定某一计划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故答案为: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方案;样本;整理;分析;数学;点评: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是通过一种手段,方式来了解或者熟悉所想知道的事情或者东西30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根据病毒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其他四类生物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答案为:细胞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病毒是唯一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31生物圈是指地球所有生物和与其生存的环境 的总和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分析解答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答案为:生物;生存的环境;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3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这三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部分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思考作答解答:解: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故答案为:地域;生物;环境;植物;光合作用;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生物部分点评:明确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重点掌握33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解答时可以从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故答案为:森林;湿地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三、判断题:7分。34每种生物都能永远地适应环境(判断对错)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一定的限度解答: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例如:将鲫鱼放到海水中,不久鲫鱼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不能适应所有的环境故答案为:点评: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一定的限度35吃腐烂了的生物遗体的一类生物叫食草生物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这是一个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选择题,思考作答解答:解: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一部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菌、真菌属于微生物,是分解者,只是分解生物的遗体遗物,不是捕食某种生物,不能称之为食草生物故答案为:点评: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36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只是互助,不存在竞争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互助关系,如蚂蚁共同搬运菜青虫、蜜蜂共同守卫蜂巢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3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判断对错)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怎样影响环境的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题干的说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