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ppt_第1页
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ppt_第2页
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ppt_第3页
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ppt_第4页
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西周王朝的档案和档案工作 朝代简介西周的建立 武王克商时间 公元前1046年定都 镐京 武王伐纣 纣王组织军队抵抗 在牧野之战中 商纣王军队阵前倒戈 纣王于鹿台自焚 商朝灭亡 朝代简介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 周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从西周开始 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 在这期间 华夏族逐步形成 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 从周朝开始 进行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的过程 其它还有夷 蛮 越 戎狄 肃慎 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 西周国野之制最为典型 到春秋时期国野之制开始瓦解 到战国则普遍为郡县 周武王灭众多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 强迫封建制的小邦国接受周朝的分封制 周分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爵位 它是按照诸侯与周王室的亲疏关系而划分的 周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 采取了 众建诸侯 裂土为民 的分封制 第一节西周档案工作的建立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及档案官员的名称 职任和地位封邦建国 为了建立周朝对全国的统治 周王将土地奴隶分封给同姓子弟 姻亲和功臣 宗法制度 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周统治者利用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 确立了一套比商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度 大宗和小宗 使封国和宗周之间关系既是血缘关系 又是政治从属关系 谁来继位 第一节西周档案工作的建立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及档案官员的名称 职任和地位国家机构和官职 为加强西周王室的统治 周王以下 设太师 太傅 太保 他们是周王统治天下的辅佐 西周中央政府 卿事寮 太史寮两大部门 西周中央政府 卿事寮 太史寮两大部门 卿事寮为军事司法部门 其长官称 卿事 又作 卿士 或 卿史 西周以后 卿士有左 右之分 卿事之下 有政务官称司徒 农牧生产 司马 军事 司空 百工职事 司寇 司法刑法 司士 版籍爵禄 他们要保管本职任内形成的各种档案 太史寮为西周王朝中央档案机构 这是一个以大史为首与其属官组成的官署 其职任 主要掌管起草文书 策命诸侯 卿大夫 记载史事 保管国家典籍以及天文 历法 祭祀 教育等事务 P42 史官的地位周代史官是仅次于师保 与卿事寮官员有着平行地位的职官 这说明西周史官虽然比殷代史官地位有所下降 对国家所起作用都较商朝史官有所逊色 但仍不失为周王朝中职权显赫的重要官职 西周史官的地位与作用和档案工作是密切相关的 1 奠定了我国史官记注制度的基础 西周史官的职任首先是保管典籍 且已有明确的分职 除典守重要典籍外 他们还负责记录统治者的言论和事迹 2 西周史官和殷朝史官一样是王朝高级知识分子 由于他们不仅掌典本朝文字记注 也掌前朝典章文物 故典章 占卜 天文 历象各种知识无不通晓 所以 他们可以参与国家大政 作为周王的重要顾问 3 史官既是知识中枢又是最早的教师 由于档案是知识的总汇 他们所掌之典籍也就成为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本 收藏典籍的史官机构 太史寮 则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学在官府 官师合一 即政教合一就是早期社会统治阶级垄断精神财富的写照 可见 史官的显赫地位与档案工作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一 西周王朝文书书写材料西周王朝的政务文书皆书于竹木 尽管甲骨 青铜是书写材料 但毕竟来源有限 制作不易 对于国家机关来说 大量的公务文书必须有之中来源广泛 制作简易的书写材料 简牍的使用正适应了这种要求 简 狭长的竹片或木片 牍 方形的木片 策 若干片简编联在一起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二 西周王朝主要文书种类主要文书种类 从层级上划分可分为王命文书 各级官府政务文书 谱牒 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如版图 盟约 人事文书 刑律 谱牒 诰 誓 政典和记注等 一 王命文书 王和诸侯使用的命令性文书 如 诰 誓 命等 命主要用来授官赐爵 西周时期 命 又称为册命 册 策 书 简书 命书 青铜器铭文称为书 令书 命书 令册 命册 等 周天子任命王官和分封诸侯 使用命书 周天子分封诸侯 世袭诸侯还要重新册封 任命职官 要给予受封者一定的赏赐 如弓矢 土地和人民等 还要对受封者有所诰诫 因此 诰与命往往合称 广义上的命也包括在诰之内 周公 P48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二 各级官府政务文书1 版图 版是户籍 记载周王的统治人数 图是地图 象征周王的统治范围 版图档案室记载王朝山川领土和人口的重要材料 这类档案是周王朝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的重要依据 周礼 司民 记载 户籍 自生齿以上 皆书于版 男八月 女七月 由地方基层机构逐级上报王朝中央 国中 都城 都鄙 城郊 郊野 村野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二 各级官府政务文书2 盟约 盟书和约剂的统称 盟书 又称载书 为周天子和诸侯之间 各诸侯国之间 以及诸侯和卿大夫之间的约誓记载 为政治或军事事件而歃血誓盟 盟书怎么保管呢 立盟后 形成一式数份 一份埋于地下或沉于河中 以取信神明 与盟者各持一份 藏于盟府或宗庙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二 各级官府政务文书约剂即维护统治秩序的各种制度和规定 为周王国维系内外上下各种关系的法律性文书 故约剂为周王驾驭臣属和万民的工具 周礼 秋官 司约 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 治神之约为上 治民之约次之 治地之约次之 治功之约次之 治器之约次之 治挚之约次之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二 各级官府政务文书人事文书 记录王室贵族和群士的善恶之迹 是西周较完备的人事档案 可供选拔升迁的考核依据 刑律 即记录刑律条款的档案 是维护周王朝统治秩序的重要档案 吕刑 墨 劓 剕 宫 大辟五刑 第二节西周王朝的主要档案及管理制度 三 谱牒谱牒 周王室和贵族的世系记载 是宗法制度下世袭王位和各种爵位的特殊权利的文字凭证 西周的 历谱牒 牒记 的档案原件没有传下来 司马迁撰写的 史记 里有采用 四 记注 记录史实 史官记录统治者及国政大事 周代左史记言 右史记事 三 西周王朝档案的管理 登于天府 天府是西周王朝宗庙保存重要档案正本的处所 西周王朝重要档案的正本均须上呈天府 以祭告神灵 祈求庇佑赐福 也是周王处理政事 稽察官员 统治臣民的凭证和依据 而宗庙是周王室最高神圣所在 建筑坚固 便于保密和保卫 这是神权时代档案保管机构的共同特点 我国古代文书档案库至今有文献可考的以周代为最早 祖庙之守藏 包括两大部分P53 制作副本 我国历史上档案副本制度是从西周开始建立的 这是为便于日常政务利用和为更好地保存正本而制作的为稽查利用的档案副本 这类副本由各类文书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保存 可知西周王朝归档制度是多套制的 史料中的 副 贰 都是指的档案副本 副本的作用 便于编史修志 查考利用 正副本相互印证 避免伪造篡改 补缺备失 以便保存 提高行政效率 藏于金匮 石室金匮 西周统治者重视档案的保管 古代典籍中还有藏于金匮的记载 即把档案存放在用金属封缄的匣子中 我国历史上 石室金匮 保管传统始于西周 第三节西周金文档案一 青铜器铭文的起源与发展金文档案 具有书写性质的青铜器铭文称为金文档案 青铜器铭文在商朝就已经出现 到西周时发展为专为记事铭文而铸青铜器 1 青铜冶炼为青铜铭文奠定了基础 我国青铜冶炼起源于拘谨六千多年的炎帝 黄帝时期 1956年西安板坯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一片青铜 据测定距今6065年 1973年临潼羌寨仰韶文化遗址又发现一片青铜 据测定距今5070年 至夏代 青铜冶炼不断发展 开始用青铜制作礼器和祭器 殷商时期我国青铜器冶炼烧铸技术发达 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 说明了殷代的冶铸水平 西周时期 青铜器铸造技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数量 种类 2 青铜铭文的演变 P56 第一阶段 自青铜铭刻出现到西周早期 为铭文初起阶段 第二阶段 即进入西周 随着青铜器的发展 铭文也起了变化 这是铭文的发展阶段 特点是字数增多 记事范围广泛 这时的铭文具有了明显的书史性质 这是由于这一阶段铭文具有的书史特点 称之为金文档案 第三阶段 为春秋战国时期 可谓铭文哀微至终结时期 春秋时铭文特点是书史性质逐渐消失 铭文变成了一种 文饰 战国时期 铭文进入终结阶段 特点是青铜铸造与铭文都日趋简陋 1 金文档案的特点 首先要明确金文档案概念 金文档案是具有书史性质的青铜器铬文 其特点是西周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的重要记事档案 即不是王朝政务文书 是王和各级奴隶主贵族的传家宝 即保存于家族或宗庙的重要历史记录 凡王和贵族有重要文件需长期保存 或重大事件需永远留作凭证或纪念 就铸一件器物 或钟鼎 或盘盂 其次要了解西周铸器铭文的目的 一告祖先 二为流传后世子孙永世保存 二 金文档案的特点 内容及史料价值 2 金文档案的内容 形式和存贮金文档案的内容 西周统治阶级凡册 赏赐 志功 诉讼等重大事件都要在青铜上勒铭记载 毛公鼎 周宣王时器物 是西周出土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 共497字 内容是周宣王册命毛公为正卿的诰命铭文 大盂鼎 康王时 授民授疆土 分封赏赐的记载 记载了康王对贵族盂的赏赐 此外还有史墙盘 重大历史价值 害夫 簋 曶鼎 利簋 目前西周最早一件铭文 虢季子白盘 二 金文档案的特点 内容及史料价值 二 金文档案的特点 内容及史料价值 毛公鼎 大盂鼎 二 金文档案的特点 内容及史料价值 西周时期比较典型的青铜器铭文是1976年和1978年分别在宝鸡周原地区出土的史墙盘和 害夫 簋 史墙盘有铭文284个 记述了文 武 成 康 昭 穆诸王的功业和史墙的家史 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害夫 簋是周厉王胡所作的重器 为现知商周铜簋中最大的一件 有 簋王 之称 害夫 簋腹底有铭文12行124字 记录了周王对毛公的五次训诰 是古代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另外康王时的 大盂鼎 以及西周晚期的 虢季子白盘 等铭文 不仅篇幅长 是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 而且铭文造型雄奇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是书法史上著名的金文范本 史墙盘 害夫 簋 虢季子白盘 利簋 二 金文档案的特点 内容及史料价值 金文档案的存贮 有类似段代甲骨档案窖藏情况 在西安 扶风 吱山等地历年来发现不少窖藏铜器 一窖少则四 五十件 多至百余件 1977年扶风法门公社发现完整的西周青铜器窖藏 有意识采取了防护措施 二 金文档案的特点 内容及史料价值 3 金文档案的史料价值及其出土和研究 1 金文档案的出土 出土书约5000件以上 2 金文档案的研究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宋金石学派 刘敞 公是集 先秦古器图碑记 吕大临 考古图 赵明诚 金石录 欧阳修 集古录 徽宗时 宣和博古图 等 清乾嘉学派 使得金石学进入鼎盛时期 乾隆时 西清古鉴定 近现代时期 金石学成为考古学的分支 快速发展 重要代表人物 罗振玉 王国维 国朝金文著录表 罗王之学 郭沫若 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及考释 容庚 金文编 金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