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1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2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3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4页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_海德格尔_技术的追问_的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国哲学 技术的本质与时代的命运 海德格尔 技术的追问 的解读 余在海 文 提 要 技术的追问 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 院所做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中 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 之本质 并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果 11技术本质上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技 术因素 也不仅仅是人所制作的合乎目的的手段 相反 它是一种解蔽 方式 21座架是现代技术的本质特征 座架以及由之产生的进步强制规 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在座架这个吞噬一切的卡律布迪斯漩 涡中 一切存在者都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沦为单纯的持存物 甚至连 人自身也被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不是人摆弄座架 而是座架摆弄人 31座架是形而上学的最后形态 是存在之天命的最后形态 因此 只有 凭借思之先导性护送 我们才能在对技术之本质的领会中开启一种新的 可能性 即克服作为人类世界栖留的唯一尺度的技术 科学工业之特性 关键词 技术之本质 解蔽 座架 进步强制 资本与技术 中图分类号 B516154 文献标识码 A 技术的追问 是海德格尔1953年11月18日在慕尼黑理工学院最大教室里 所做的演讲 据萨弗兰斯基的记载 这也许是二战后海德格尔最为成功的讲演 当他用 追问是思之虔诚 来结束演讲时 回应他的不是肃穆静默 而是全场起 立与掌声 人们把海德格尔的登台看做西洋美声咏叹调的演唱 这场演讲之所以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 在根基上与此种追问的双重性质有 关 首先 海德格尔从存在之思的角度深思了技术之本质 在他看来 技术既不 351 参见 德 萨弗兰斯基 海德格尔传 靳希平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第 525 526页 是某种合乎目的的手段 也不是某种中性的东西 相反 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 蔽方式 作为 完成了的形而上学 现代技术以 座架 Das Gestell 的方 式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其次 对海德格尔来说 此种追问并不是 一种以对技术的认识为目标的问题 也不是一个致力于认识所谓 技术 的起源 和发展的历史学问题 相反 此种追问是一个关涉我们当代人类此在的历史性问 题 一方面 此种追问本身就是由进行追问活动的此在的根本性境况所规定的 我们此时此地的此在是由科学技术来规定的 科学技术已然成了我们的激情 成 了我们时代的命运 因此 技术之追问就是要从发问者此在的本质处境出发深思 技术之本质 并且希望借此准备一种与技术的自由关系 另一方面 此种追问的 发生与哲学的当代处境密切相关 如果说19世纪把对技术进步的信仰同有保证 的自由 至善至美的文明的满怀信心的期待统一起来的话 那么 随着相继爆发 的两次世界大战 这一切都被牢牢地归入过去的范围 换句话说 19世纪曾经拥 有的 理性的迷梦 破碎了 世界开始显示出顽固的不可理解性 在这种处境 中 思想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 即如何切中当今社会现实的问题 在一个完 全由科学技术支配的社会现实中人如何能够理解自身 理解了这点 我们就能 理解这场演讲所引发的激动 人们为之欢呼 是因为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追问触 及了时代的恐惧 以及由此种恐惧所带来的焦虑不安 一 在演讲的开头 海德格尔明确地指出 技术不同于技术之本质 正如我 们不能在一棵平常随处可见的树中寻求树的本质一样 技术之本质也不是什么技 术因素或各种各样的技术装备 因此 我们仅热衷于表象和追逐技术因素 并满 足于从工艺学的角度去谈论和分析技术 那我们就不能经验到技术之本质以及我 们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换句话说 我们要想揭示技术之本质 并借此准备一种 与技术的关系 就必须找到一条从流俗的技术观念进展到技术之本质的道路 按照流俗观念 技术无非是一种手段和人类行为 是一种中性的东西 在海 德格尔看来 技术的这种工具性规定诚然不错 却不是真实的东西 它丝毫没有 触及技术之本质 其一 它犯了一种自然的和非历史性的错误 从而掩盖了现代 451 除了 座架 的译法之外 国内还存在着 支架 托架 的译法 为了统一起见 我 在引文中统一采取了 座架 的译法 关于哲学的当代处境和任务 参见 德 伽达默尔 20世纪哲学的基础 载 哲学解 释学 夏镇平 宋建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第109 113页 德 海德格尔 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3页 技术和古代技艺之间的本质差异 表面看来 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非常正确的 它不仅适用于古代的手工技术 而且对现代技术来说也还是适用的 根据技术的 工具性规定 诸如发电站 飞机和火箭之类的现代技术也是人所制作的一种合乎 目的的手段 只不过和古代的手工技术相比更复杂一些而已 但是 正是在这种 普遍的适切性中 海德格尔发现了技术之工具性规定的虚浮无能 因为只要稍微 思考一下农业和食品工业 风车和水电站之间的区别 我们就会发现现代技术和 古代技艺之间的关系绝非前者比后者更复杂 更先进这么简单 其二 当人们据 此天真地认为现代技术也是一种合乎目的的手段时 他们实际上已经误读了人和 现代技术之间的本质关联 不是人摆弄着技术 而是技术摆弄着人 因此 为 了通达技术之本质 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工具的概念 工具性的东西是什么 诸如手段和目的之类的东西又何所属 答曰 工具就 是手段 手段之为手段 是人们借以对某物产生作用从而获得某物的那个东西 导致一种作用或结果的东西 我们称之为原因 因此 通过进一步追问工具概 念 海德格尔回溯到因果性观念 认为只有在因果性观念的原初澄明中 我们才 能真正领会技术之本质 在演讲中 海德格尔以银盘为例特别指出 在古希腊的 思想领域中 原因与作用和起作用毫无干系 相反 它在希腊人那里意味着招 致 故而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的四因说 质料因 形式因 目的因和效果因 本身即四种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招致方式 四因作为四种不同的招致方式虽然有所 不同 但又是共属一体的 它们使尚未在场的东西进入在场而到达 它们共同把 某物带入无蔽领域而让其显现 在此意义上 招致就意味着 让在场 就意味 着希腊意义上的 产出 而 产出 在希腊语境里说的就是解蔽 就是把某物 从遮蔽状态带入无蔽状态而使之持立 这样一来 通过从工具概念回溯到因果性观念 海德格尔揭示并切中了技术 之本质 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 技术乃是在解蔽和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中 在 无蔽即真理的发生领域中成其本质的 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解 一切存在者都 不是纯粹现成在手的东西 相反 惟赖于无蔽状态的发生领域 惟赖于可能性的 开启 存在者才如其所是地显现和持立 这种无蔽状态和可能性的开启 也就构 成了一切存在者敞开自身的自由开放空间和界限 例如 银盘就只有在祭祀这个 无蔽的领域中才能真正作为祭礼而显现 只要存在者栖居的无蔽领域发生变化 存在者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外观和本质 例如 一把小刀在削水果时是水果刀 而 在杀人现场就成了凶器 因此 解蔽就意味着使存在者进入无蔽状态的发生领 域 进入某种特定的领域 这样 存在者才会如其所是地显现并和我们照面 在 此意义上 解蔽方式就意味着进入无蔽状态的方式 或者说可能性开启的方式 551 德 海德格尔 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12页 因此 说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 就意味着技术不仅仅是指机器 也不仅仅是指被 应用的自然科学 相反 它 是一种转喻 指的是海德格尔 称为技术的特定 的可能性领域 对于他来说 技术这个术语包含了对人和事物的存在的一种特 定理解 某种特定种类的活动在世界中的开放可能性 在海德格尔看来 只 有依循着此种关于技术之本质的领会 我们才能真实地把握现代技术之本质 二 和古希腊的技艺一样 现代技术也是一种解蔽方式 区别在于 前者是一种 poiesis意义上的产出 而后者作为 座架 则是一种 促逼着的订造着的解 蔽 是一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 作为这种特定的揭示方式 座架具有四个方 面的特征 第一 它具有普遍强制的特征 Gestell 含有 向 提出某种要求 的 涵义 包含一种命令式的动员之强力 这种强力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 要求自 然提供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 形象地说 就是让自然作为能量贮藏仓库动 员 发动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仿佛战备物资一样 结果 风成了风能 再没有 清风徐来 河流变成了水压供应者 不再有小桥流水人家 等等 因此 作为一 种命令式的揭示方式 座架首先就意味着对自然能量的摆置 动员和开采 而开 采本身又是受到 有所订造的生产 所推动的 而生产又是为着什么呢 为着不 断更新的需求 这种不断更新的需求又不断地促逼生产的运转 结果 生产与消 费之间不间断地运转 消耗能量 促进生产 刺激消费 不仅构成了座架的第 二个特征 而且也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整个社会现实 我们实际上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是什么通过规定了整个大地的现实而统治 着当今呢 是 进步强制 Progrssionszwang 这一进步强制引起了一种生产强 制 后者又与一种对不断更新的需求的强制联系在一起 对不断更新的需求的强 制具有这样一种性质 一切强制性地方生出新的东西 同样也直接地已经变老变 旧 并被 又一个更加新的东西 挤掉并如此继续下去 在由此而来的强迫之下 发生了一些事情 特别是与那种传统之可能性的断裂 曾经存在着的 便不再可 能在场了 除非以古旧之物的形态 因此是不在考虑之列的 有意思的是 马克思早在 共产党宣言 中就已经从 资本 的角度揭示 651 美 大卫 库尔珀 纯粹现代性批判 黑格尔 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北京 商务印 书馆2004年版 第224页 第232 233页 参见 德 海德格尔 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12 13页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 哲学译丛 2001年第3期 第57页 了同一个 现实 生产的不断变革 并先行道说出这种现实必然会带来的结 果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 了 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 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 消云散了 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 的生活地位 他们的相互关系 因此 诸神退隐 再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和神圣 的东西 一切都在解构和恶搞中烟消云散 由此而来 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与过去告别 的倾向 发生了与传统可能性的断裂 没有过去 也没有未来 有的只是当下 甚至连当下也消失了 剩下的只是瞬间 于是 作为历史性的时 间就从当今的现实那里消失了 并且仅仅作为迅即性 瞬刻性和同时性而存在 以前是有历史的 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 关于当今时代要取消历史的这种内在要 求 亨利 福特曾有过生动的表述 他因宣称 历史是空话 我们不需要历 史 而名声远扬 他说 我们要生活于现在 惟一值得关注的历史是我们今天所 创造的历史 有的只是当下 现在和瞬间 其间 虽然仍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 动 但不过是类似 跑步机上的运动 表面上在不停地运动 实际上不过是在 原地踏步 这是我们时代的现实 也是马克思和海德格尔所要共同思想的东西 第二 座架意味着 安排 Stellen 的聚集 意味着所有安排方式的共同 性 现时代是一个 工具理性 的时代 是一个操作和规划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 在进行着花样繁多的安排和计算 预算开支 规划生产 安排工作 操纵股市 甚至要计划生育 操作爱情 海德格尔认为 所有这些安排方式都归因于座架这 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 在这种特定的揭示方式之中 各种安排方式才在赢获它们 本质的同时构成了一个相互啮合的轨道和系统 而这个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 生产强制和需求强制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 在现时代 机器绝对不是独立的 因 为它惟从对可订造之物的订造而来才有其立身之所 例如 一架民航飞机就 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对象和工具 相反 它之所以被制造出来 是为了保障运输 的可能性 是为了保障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最终是为了生产和销售的快速运转 因 此 诸如传动杆 受动器 支架 各种装配部件等技术因素 以及在各种技术因素 之上展开的技术工作始终都只是对座架这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的响应 由此方式而 来 才有各种技术因素和技术工作 以及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和革新的要求 第三 座架意味着现实事物作为持存物 Bestand 而自行解蔽的方式 持存 物是现实事物在座架中的特定存在方式 在这种存在方式中 现实事物不再在世 界中显现 也谈不上聚拢世界 相反 它从世界中抽离出来而孤零零地站立着 75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75页 转引自 英 齐格蒙特 鲍曼 个体化社会 范祥涛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第8页 德 海德格尔 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15页 丧失了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规定性 更遑论得以站立的处所或地方了 一切都成 了一种无家可归的东西 成了可以随意摆置的东西 成了可以开发 改变 贮 藏 分配和转换的东西 在这种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一切存在者都丧失了自身的 独立性 而成了可供计算的具有能量的持存物 甚至连人自身也被卷入其中而不 能自拔 在问题的这一向度中 我们开始触及到自身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三 关于我们自身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海德格尔在深思技术之本质的基础上给 出了迥异于流俗观念的回答 在他看来 真正的主体不是人 而是座架以及由此 而来的生产强制和需求强制 是现存一切事物无条件的对象化过程 是为了消耗 的耗费过程的循环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 人本身也是受到摆弄的东西 惟就人本身已经受到促逼 去开采自然能量而言 这种订造着的解蔽才能 进行 如果人已经为此受促逼 被订造 那么人不也就比自然资源更原始地归属 于持存吗 有关人力资源 某家医院的病人资源的流行说法 表示的就是这个意 思 在树林中丈量木材 并且看起来就像其祖辈那样以同样步态行走在相同的林 中路上的护林人 在今天已经为木材应用工业所订造 不论这个护林人是否知 道这一点 护林人已经被订造到纤维素的可订造性中去了 纤维素被纸张的需求 所促逼 纸张则被送交给报纸和画刊 而报纸和画刊摆置着公众意见 使之去挥 霍印刷品 以便能够为一种被订造的意见安排所订造 可是 恰恰由于人比自然 能量更原始地受到了促逼 也就是被促逼入订造中 因而人才从未成为一个纯粹 的持存物 人通过从事技术而参与作为一种解蔽方式的订造 不过 订造得以在 其中展开自己的那种无蔽状态从来都不是人的制品 同样也不是作为主体的人与 某个客体发生关系时随时穿行于其中的那个领域 这段话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方面 它意味着一旦自然界被安排供应能量 那么人也就被安排去对付与回应这种被生产的能量 人在向自然发出挑战的同 时 人也在不断向自身挑战 这种挑战甚至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 对自然界的促 逼越严重 人自身遭受的促逼也越严重 这就是说 人自身也被卷入普遍化强制 的洪流 并和自然一起归属于持存 归属于工业生产的可订造性中 这一点在有 关人力资源 病人资源 考生资源等流行说法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另一方面 它从原则性的高度揭示了我们与技术之本质的关系 我们并非和技术之本质处于 一种 外在 的关系中 并在这种外在关系中把技术作为手段来支配 相反 我 们早已处于座架的本质领域之中 并通过从事技术工作参与着这种解蔽方式的订 851 德 海德格尔 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16 17页 造 因此 追问技术的本质 实际上就是追问我们是否以及如何投入到座架之 中 惟此追问 我们才能把握技术之本质 才能切中我们身处其中的那个现实 才可能在对现实的领会和经受中开启一种新的可能性 即克服作为人类世界栖留 的唯一尺度的技术 科学工业之特性 相反 若无此种领会和经受 那么任何单 纯的行动都会重新落到技术之本质中而变得毫无意义 四 海德格尔可能是悲观的 他认为由座架所带来的普遍化强制规定着当今的现 实 而且这种普遍化强制带有一种总体性的性质 其自身内不能有任何辩证对 抗 即使有那些似乎是对抗性的关系 它们也仅仅是在那个由普遍化强制所开启 的空间中的一些自我运动 这些运动会重新跌落到这个空间中 当然也就谈不上 改变这个空间了 但是 对于仍生活在技术时代的人们来说 海德格尔这种貌 似悲观的结论却有着无法取消的积极意义 因为他从存在之思这个原则性的高度 揭示并切中了当今的社会现实 他提醒人们从 技术就是合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这种流俗说法中摆脱出来 他让人们从 主体性的迷梦 中苏醒过来 更为重要 的是 他告诉人们 技术之本质关乎一种可能性领域的开启 它不是一种中性的 手段和工具 也不是自然科学的应用 相反 它意味着一种人类生活的形式 因 此 追问技术之本质 就是追问我们人类为什么会采取技术这种生活形式 这种 生活形式包含着哪些危险 它是否有自身的限度 总而言之 就是要追问这样一 个问题 在被科学技术所操纵的社会现实中人如何理解自身 正是这个问题域 表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在今天仍然是和现实相关的 当然 正如解蔽本身就包含着遮蔽一样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也有着自身的 限度 为了标识出这种限度 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 从古代技艺向现代技术的过 渡是如何发生的 为什么座架会构成现代技术之本质 关于这个问题 海德格尔 是从存在历史的角度来加以回答的 在他看来 作为座架的技术在本质性的意义 上也就等于 完成了的形而上学 座架决不是人类狡计的产物 相反 它是形 而上学历史的最后形态 这就是说存在之天命的最后形态 在这一天命中 人已 经从对象性的时代进入了可订造性 Bestellbarkeit 的时代 在我们未来时代的 这种可订造性之中 凭借订造的估价 一切都可以不断地被支取 严格地说 再 也没有 对象了 只有为了每一位消费者的 消费品 而消费者自己也已经 被置于生产与消费的运转之中 951 美 大卫 库尔珀 纯粹现代性批判 黑格尔 海德格尔及其以后 北京 商务印 书馆2004年版 第232 233页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 哲学译丛 2001年第3期 第57页 在海德格尔的语境中 完成了的形而上学 指的是尼采的强力意志形而上 学 正如劳动的形而上学原理 无条件的对象化过程 在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中被先行道说出来一样 尼采的强力意志道说出现代技术之本质 技术 是强力意志或求意志的意志显现的基本形式 求意志的意志迫使自己作为其显 现的基本形式去计算和设置一切 而这只是为了达到对它自身的保障 一种可以 无条件地继续的保障 因此 随着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在尼采强力意志形而 上学中的完成 人就从对象性时代 劳动时代 进入到可订造性时代 消费时 代 确切地说 可订造性时代是对象性时代不断发展的后果和极致 应当承认 海德格尔的这种解释是极富穿透力的 当他从存在历史的角度把 座架理解为存在的天命时 他不仅指明了现代技术的历史性特征 而且揭示了现 代技术的存在论建制 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 但是 这种历史性发生的现实的 历史前提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分离 却始终未能进入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视 野 正是在这里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显示出了自身的限度 他不仅没有看到技 术之进步强制所包含的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冲突 而且也未能给人们指出一条摆脱 技术之进步强制的现实道路 这些为海德格尔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却是马克思在 19世纪就已经意识到并做出了回答的问题 因此 在这些方面 马克思和海德格 尔之间存在着广阔的对话空间 为了便于展开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间的批判性对话 我们可以从 如何摆脱 技术之进步强制 这个问题入手 这个问题就是 这个时代的人 把自己理解 为一切现实的生产者并照之行动的人 今天感到身陷越来越紧迫人的 强制 之 网的人 能否自己产生一种手段 来摆脱 强制 造成的困境呢 在海德格 尔看来 这种摆脱在当今的现实处境中显然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是人摆弄座架 而是座架摆弄着人并把作为生产者的人卷入进步强制的洪流中 那么人自身通过 放弃生产者的规定摆脱座架之强制 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想法 既然如 此 是不是就全无希望呢 当然 希望还是有的 那就是 深思技术之本质 并 在这种深思中期待一种新的可能性 克服作为人类世界栖留的唯一尺度的技术 科学工业之特性 至于这种新的可能性能否实现 何时实现 那就无人知晓了 实际上 马克思并不反对海德格尔的主张 进步强制规定并统治着当今的 整个社会现实 不仅不反对 马克思甚至已经先行道说出这本质性的一度 但 是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 差异在于 海德格尔从存在历史的角度出 发深入考虑了现代技术的存在论建制 现代主体性形而上学 而马克思从资本 主义的生存条件出发揭示了现代技术的现实历史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及由 061 参见 德 海德格尔 路标 孙周兴译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401页 德 海德格尔 演讲与论文集 孙周兴译 北京 三联书店2005年版 第80页 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 哲学译丛 2001年第3期 第57 58页 之而来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在此种揭示中 马克思把捉到了资本和 现代技术 机器 之间的本质关联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 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作为这种特定的生产 关系 资本本身不仅包含着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 而且还始终把这种对立作为 自己的现实历史前提 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